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孔碳/NiOOH/Ni(OH)_2-活性炭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
1
作者 马静 刘卫国 +2 位作者 李亚娜 刘春玲 董文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320,共5页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介孔碳/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图片显示,Ni OOH/Ni(OH)2在介孔碳表面上形成了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得到不同比例介孔碳和Ni OOH/Ni(OH)2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电极材料M... 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介孔碳/Ni OOH/Ni(OH)2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图片显示,Ni OOH/Ni(OH)2在介孔碳表面上形成了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得到不同比例介孔碳和Ni OOH/Ni(OH)2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电极材料MCN/Ni-30性能最佳,首次放电比电容可达1 358.8 F/g。分别以MCN/Ni-30和活性炭为正负极组装成混合电容器,通过改变正负极质量比研究介孔碳/Ni OOH/Ni(OH)2-活性炭混合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正负极质量比为1∶1.5时,电流密度为200 m A/g,混合电容器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的比电容为126.5 F/g,比能量达到44.96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NiOOH/Ni(OH)2复合材料 活性炭 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NiOOH/Ni(OH)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2
作者 李小姗 刘卫国 +1 位作者 郭欢 刘春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石墨烯(GP)/Ni OOH/Ni(OH)2多层次多孔复合材料。SEM分析发现:Ni OOH/Ni(OH)2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i(OH)2的石墨烯又进行堆积。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表现出典型的赝电容特性,比电容... 用化学沉积法制备石墨烯(GP)/Ni OOH/Ni(OH)2多层次多孔复合材料。SEM分析发现:Ni OOH/Ni(OH)2在石墨烯表面形成多孔结构,负载了多孔Ni OOH/Ni(OH)2的石墨烯又进行堆积。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表现出典型的赝电容特性,比电容高于纯Ni OOH/Ni(OH)2。石墨烯与Ni OOH/Ni(OH)2的配比对电化学性能影响较大,样品GP/Ni-30(石墨烯为0.1 g,1 mol/L Ni SO4为30 ml)的比电容在电流为2 A/g、10 A/g电压为0~0.45 V时分别为2 178 F/g和1 444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积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赝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低温发泡酚醛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亓波 李长彬 +2 位作者 吕虎 郑超 张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1,共4页
以可低温发泡酚醛树脂(PF)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盐酸羟胺法研究了初始甲醛/苯酚物质的量之比(F/P)、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催化剂NaOH用量等合成条件对PF游离酚和游离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P为1.5,NaOH用量为苯酚... 以可低温发泡酚醛树脂(PF)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和盐酸羟胺法研究了初始甲醛/苯酚物质的量之比(F/P)、反应温度和时间及催化剂NaOH用量等合成条件对PF游离酚和游离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P为1.5,NaOH用量为苯酚质量的3%,且在高温86℃和低温70℃各反应60min后,所制备的可低温发泡PF具有较低的游离醛含量,其黏度为2500~3000mPa·S,游离酚的质量分数为4.5%~5.5%,游离醛的质量分数为0.5%~0.8%。在5—10℃的低温条件下,向所制备的可低温发泡PF中依次加入表面活性剂、发泡剂、固化剂,通过泡沫板材生产线发泡制备了PF泡沫保温板,其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氧指数、吸水率、尺寸变化率、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可应用于外墙保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低温发泡 合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