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舞台演奏为导向,探索艺术教学的新途径——小提琴系列教学音乐会研究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玉霞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2-48,共7页
现有的器乐演奏教学结构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笔者提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演奏为中心、以舞台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思路,并对相关问题逐一做了分析叙述。实现教学思路的转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笔者撰写本文的要旨所在。
关键词 艺术教学 器乐演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双重性功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宫富艺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0-82,共3页
音乐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对高校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所起到的检验与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它与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舞台演出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既将音乐表演类专业中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在开放... 音乐类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对高校音乐专业的课堂教学所起到的检验与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它与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是舞台演出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既将音乐表演类专业中教师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在开放的、综合的、正规的舞台表演中得到实际的展示,又通过这种检验反馈平时教学的实情,特别是能及时发现教学的不足和学生的学习缺漏,有利于促进以后教学的改进提高。同时,也能通过这种展示,选拔高精尖人才重点培养,既带动整体教学的共同发展,又扩大社会的影响力。因此,艺术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适时开展,检验教学又促进教学,双重作用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实践活动 检验教学 反馈现状 选拔人才 共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份残存的珍贵音乐教育史料——刘质平“文革日记”解读 被引量:8
3
作者 孙继南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23,177,共10页
史料是音乐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刘质平1918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即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并与吴梦非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以培养艺术师资为宗旨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作为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音乐教育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有关经验的记... 史料是音乐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刘质平1918年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即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并与吴梦非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以培养艺术师资为宗旨的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作为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音乐教育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人,有关经验的记述,弥为难得。本文根据刘氏文革浩劫中被迫交待历史的残存"日记"加以归纳、整理,并以脚注方式作必要的解读与提示,供学者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质平 李叔同 音乐教育 城东女学 爱国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舞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 被引量:8
4
作者 肖成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7-78,共2页
本针对当前高等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所普遍存在的舞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和舞台实践体会 ,对学生的舞台心理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探讨和剖析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及... 本针对当前高等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所普遍存在的舞台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和舞台实践体会 ,对学生的舞台心理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探讨和剖析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及克服心理紧张等问题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奏艺术 舞台经验 想象力 严格训练 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旋法之异同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云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5-60,共6页
本文通过对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的历史背景、总体音乐特征的分析,从不同角度将山东民歌与东北民歌的旋法做了比较,从而达到弄清民歌的地属、流传范围、民歌属性和不同的风格差异等目的,更好地为音乐创作服务。
关键词 山东民歌 东北民歌 旋法 音乐特征 风格差异 音乐创作 民族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东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7-59,共3页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过程中 ,想要取得广度深度上的进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的应用。因此 ,对方法论的研究日益成为民族音乐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着力于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探讨 ,用具体实例阐述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并体...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过程中 ,想要取得广度深度上的进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的应用。因此 ,对方法论的研究日益成为民族音乐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本文着力于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探讨 ,用具体实例阐述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并体察到随着更多的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产生对民族音乐学产生的广泛影响 ,民族音乐学方法论的探讨将向着更为广阔的边缘方向伸展 ,向更交叉复合的关系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方法论 实证性方法 思辩性方法 社会学 民族学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自然孕育的新音乐缔造者:印象派音乐创始人德彪西——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及其钢琴作品的演奏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3-55,共3页
钢琴作品浩瀚无比 ,但是这些作品大都是古典音乐与浪漫派音乐风格的 ,怎样适应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新音响 ,顺利与 2 0世纪以后的近现代音乐相衔接呢 ?我们应从音响概念、和声色彩概念以及钢琴的演奏方法入手 ,挖掘钢琴富有色彩性的表... 钢琴作品浩瀚无比 ,但是这些作品大都是古典音乐与浪漫派音乐风格的 ,怎样适应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新音响 ,顺利与 2 0世纪以后的近现代音乐相衔接呢 ?我们应从音响概念、和声色彩概念以及钢琴的演奏方法入手 ,挖掘钢琴富有色彩性的表现手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 音乐流派 德彪西 创作风格 音乐艺术 钢琴作品 演奏方法 表现手法 音响概念 和声色彩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原因之我见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晓鹃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9-41,共3页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 ,是联结 19、2 0两个世纪的纽带。本文论述了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产生的原因、历史地位等 ,重点研究分析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 ,揭示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后期浪... 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之一 ,是联结 19、2 0两个世纪的纽带。本文论述了印象主义音乐及其特征、产生的原因、历史地位等 ,重点研究分析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 ,揭示了印象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后期浪漫派和民族乐派音乐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直接来源 (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 )及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 (法兰西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德彪西本人的个性、美学观点等因素 )等几方面的原因 ,从而对把握印象主义音乐及其开拓性的历史地位有着更加明晰、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 音响 音乐 历史根源 直接来源 民族因素 文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第一届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丽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山东 第一届视唱练耳教学研讨会 音乐教学 学术气氛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拉萨蒂的小提琴艺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萨拉萨蒂是小提琴演奏史上的一个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人物,研究他的演奏及作品是小提琴教学与演奏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萨拉萨蒂的演奏及其作品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 萨拉萨蒂 小提琴 演奏家 作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提琴演奏的音乐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甲男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0-72,93,共4页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往往是演奏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实际上它对演奏者整体演奏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如何正确揭示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演奏者个人修养对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影响三... 小提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往往是演奏者容易忽视的问题,实际上它对演奏者整体演奏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如何正确揭示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演奏者个人修养对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影响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音乐表现在演奏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提琴演奏 音乐性 思想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幻影——神话——民俗学范畴中的神话对中国远古音乐研究的作用
12
作者 王东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58-59,共2页
对于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 ,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史料还较少。除了有限的文化实物之外 ,神话是其重要的研究途径。这些音乐神话 ,由于是古代自然现象、先民与自然抗争以及先民原始社会生活的艺术性概括反映 ,所以其中既包含有许多上古时代的... 对于远古时期的音乐文化 ,我们今天所掌握的史料还较少。除了有限的文化实物之外 ,神话是其重要的研究途径。这些音乐神话 ,由于是古代自然现象、先民与自然抗争以及先民原始社会生活的艺术性概括反映 ,所以其中既包含有许多上古时代的先民对宇宙、人类起源和社会现象的纯真认识和美好想象 ,还包含各种民俗事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民俗学 中国 远古时期 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刘德海“金三角”理论的立体艺术观
13
作者 杨秀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80-81,共2页
本文以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刘德海先生的“金三角”理论为基础,着重就“金三角”理论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立体艺术观,来解读《凿河篇》、《旅程篇》、《流派篇》三篇理论著述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刘德海 “金三角”理论 立体艺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音乐形式与内容的思辨——兼谈汉斯立克的音乐美学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旭冬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49-52,共4页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是老生常谈的疑难问题,原因是涉及了音乐美学中最本质的问题。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以下简称《论音乐的美》)于1854年初版后,所引发的争论至今未能平息,而在国内1980年由杨业治先生将该... 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是老生常谈的疑难问题,原因是涉及了音乐美学中最本质的问题。从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以下简称《论音乐的美》)于1854年初版后,所引发的争论至今未能平息,而在国内1980年由杨业治先生将该书翻译出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斯立克 音乐美学观 音乐的美 音乐形式 音乐出版 乐音 作曲家 音乐审美 形式与内容 美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音乐的“神韵”内涵 被引量:3
15
作者 盛晖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6-57,共2页
中国音乐具有西方音乐所没有的独特神韵。“神韵”是对当今中国音乐之美的最高赞誉之辞 ,是民族音乐的一种升华 ,是中国音乐艺术魅力的最高境界 ,这种神韵充分地体现在中国音乐的各构成元素中。本文择取调式、记谱、曲式结构、旋律这四... 中国音乐具有西方音乐所没有的独特神韵。“神韵”是对当今中国音乐之美的最高赞誉之辞 ,是民族音乐的一种升华 ,是中国音乐艺术魅力的最高境界 ,这种神韵充分地体现在中国音乐的各构成元素中。本文择取调式、记谱、曲式结构、旋律这四个重要元素加以拆析 ,采取比较音乐学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音乐艺术 神韵 美学思想 调式 记谱 曲式结构 旋律 比较音乐学 审美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笙的改良与笙音乐的发展——37簧圆斗笙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牟楠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9-50,共2页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随着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 ,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 ,带动并促进了民族乐器的改革 ,笙的改革更是引人注目 ,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伴随着改良笙的成功推广 ,在众多演奏家及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 ,大量风格浓郁、手法新...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随着民族管弦乐队的建立 ,民族音乐的蓬勃发展 ,带动并促进了民族乐器的改革 ,笙的改革更是引人注目 ,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伴随着改良笙的成功推广 ,在众多演奏家及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 ,大量风格浓郁、手法新颖的笙音乐作品相继面世 ,为笙音乐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管弦乐队 演奏家 音乐作品 民族音乐 作曲家 民族乐器 风格 努力 成功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宋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忠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发展的又一个辉煌时期,尤其是宋词,成为与唐诗齐名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当时在宋词艺术推动下的说唱、歌唱艺术进行分析,意在剖析宋代声乐艺术的成就与价值,借以古为今用。
关键词 宋代 声乐艺术 发展状况 宋词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洋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钢琴多元性特征的相关分析,为钢琴演奏者在演奏20世纪钢琴音乐作品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准确把握20世纪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
关键词 20世纪 钢琴音乐 双调性 复合节拍 平行五度 特殊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界融合”对声乐演唱艺术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0-82,共3页
现代释义学的核心概念“视界融合”,强调在对一部艺术作品的理解中,不仅仅是完全再现作品,而应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当时的视界相融合。这一视界为音乐表演艺术丰富了新的内涵,也带给声乐演唱艺术以新的视角。
关键词 视界 历史视界 现实视界 视界融合 音乐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3-74,共2页
最近 ,古琴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种被选入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项目 ,这使我们再次把目光聚集于这一古老的乐器上。深刻认识古琴艺术获此殊荣的原因 ,分析其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必然 ,并搞好继承的发展工作 ,是艺术工作者责... 最近 ,古琴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种被选入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的代表项目 ,这使我们再次把目光聚集于这一古老的乐器上。深刻认识古琴艺术获此殊荣的原因 ,分析其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必然 ,并搞好继承的发展工作 ,是艺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