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探究——以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例
1
作者
韦苏娜
《艺术传播研究》
2025年第2期34-44,共11页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被融入丰富的社会文化元素,也在如今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借助创新的艺术形式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乃至国际舞台。以对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切入点,可探究民间传统...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被融入丰富的社会文化元素,也在如今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借助创新的艺术形式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乃至国际舞台。以对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切入点,可探究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现代“转型”策略。如何在保持刘三姐传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使其展现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习惯的艺术呈现与传播方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刘三姐可被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一种区域性、民族性延伸,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体系中一个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而其艺术呈现与传播方式的现代转型,也为研究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艺术呈现
艺术传播
文艺创新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探究——以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例
1
作者
韦苏娜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
艺术
研究
院《民族
艺术
》编辑部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史论与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艺术传播研究》
2025年第2期34-4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艺术呈现与传播研究”(编号:23ZD0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不仅在历史演变中逐渐被融入丰富的社会文化元素,也在如今与现代社会相契合,借助创新的艺术形式以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走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乃至国际舞台。以对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切入点,可探究民间传统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与现代“转型”策略。如何在保持刘三姐传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使其展现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习惯的艺术呈现与传播方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刘三姐可被视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一种区域性、民族性延伸,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体系中一个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而其艺术呈现与传播方式的现代转型,也为研究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
刘三姐传说
艺术呈现
艺术传播
文艺创新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Keywords
the legend of Liu Sanjie(Third Sister in the Liu family)
artistic presentation
art communication
literary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spiritual symbol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转型”探究——以刘三姐传说的多元艺术呈现与传播为例
韦苏娜
《艺术传播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