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值模拟的厚煤层回采期间覆岩采动应力及能量变化研究
1
作者 杨华富 沈建廷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为揭示厚煤层回采过程中的覆岩采动应力及能量演化规律,采用FLAC^(3D)进行模拟,分析厚煤层回采期间覆岩“应力场-能量场-裂隙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回采期间工作面前方出现超前支承压力,应力最大值距离煤壁5 m,应力集中系数从1.28增至... 为揭示厚煤层回采过程中的覆岩采动应力及能量演化规律,采用FLAC^(3D)进行模拟,分析厚煤层回采期间覆岩“应力场-能量场-裂隙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回采期间工作面前方出现超前支承压力,应力最大值距离煤壁5 m,应力集中系数从1.28增至1.79,工作面前方应力集中区超前影响范围约为45 m。煤层回采完毕,顶板发生垮落,采空区中部形成新的支撑点,最大集中应力为31.2 MPa,弹性能最大值降低至98.73 kJ,此时,采空区中部压实区积聚部分弹性能,为26.17 kJ。开切眼处两巷覆岩弹性能逐渐增加后保持稳定,最大值为21.57 kJ,巷道中部覆岩弹性能持续降低,而停采线处弹性能先小幅度增加后降低。顶板出现大面积拉伸破坏,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拉伸破坏区、剪切破坏区和未破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厚煤层 损伤破坏 应力集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多孔模型下多钻孔抽采瓦斯效果研究
2
作者 沈建廷 杨华富 《山西煤炭》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含瓦斯煤体中负压钻孔的抽采效果,同时了解多钻孔布孔时钻孔的有效抽采范围,以某矿为研究背景,基于孔-裂隙双重介质多孔模型下的瓦斯流动理论,构建了气-固耦合模型,结合该煤矿实际生产情况,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单一... 为了研究含瓦斯煤体中负压钻孔的抽采效果,同时了解多钻孔布孔时钻孔的有效抽采范围,以某矿为研究背景,基于孔-裂隙双重介质多孔模型下的瓦斯流动理论,构建了气-固耦合模型,结合该煤矿实际生产情况,运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单一顺层钻孔抽采时的有效抽采半径,并以此布孔间距为设计前提,研究了多钻孔并排布孔时对有效抽采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煤矿抽采时长为150 d时,其有效抽采半径约为1.1 m;以1.56 m,2.20 m,3.00 m,4.00 m和5.00 m为布孔间距进行研究时,受钻孔间的相互影响,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可以根据煤层构造情况以及矿井实际生产状况,设置不同的布孔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气-固耦合模型 布孔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瓦斯突出煤层组井筒快速揭煤关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爱军 程国军 王法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5,共5页
潘一东项目部第一副井主要是服务于-850m以上的开采水平,该井筒要穿越13-1煤与12煤组成的高瓦斯突出煤层组,为了实现安全快速的揭煤,该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实施防突措施:首先使用高压充气法快速测定了煤层瓦斯压... 潘一东项目部第一副井主要是服务于-850m以上的开采水平,该井筒要穿越13-1煤与12煤组成的高瓦斯突出煤层组,为了实现安全快速的揭煤,该项目部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实施防突措施:首先使用高压充气法快速测定了煤层瓦斯压力,与此同时利用自行研制的取芯器实现完整钻取煤芯,掌握了煤层具体信息;在验证所揭煤层无突出危险性后,再利用扩槽钻头施工大直径的钻孔以加快瓦斯的排放。经过一系列严密组织和紧张施工,整个揭煤过程不到20天,较常规工艺缩短了近1/3的时间,取得了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组 快速揭煤 扩槽钻孔 充气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