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跨层次研究——基于新能源创业企业的实证 被引量:30
1
作者 阮国祥 毛荐其 马立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利用65家新能源创业企业的324位员工的问卷数据,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构建员工即兴和创新绩效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关系模型,引入内部社会资本作为组织层面的调节变量,知识创造作为个体层面... 员工即兴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利用65家新能源创业企业的324位员工的问卷数据,采用跨层次研究方法,构建员工即兴和创新绩效被中介的调节效应关系模型,引入内部社会资本作为组织层面的调节变量,知识创造作为个体层面的中介变量。发现创业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对员工即兴行为和知识创造产生显著正向调节效应;知识创造在员工即兴行为和内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厘清员工即兴的效用机制以及跨层次研究即兴管理问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即兴 内部社会资本 知识创造 创新绩效 创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法的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孙玉峰 郭全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0-717,共8页
从系统的角度界定了循环经济和矿区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煤炭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并以能值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山东某矿区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矿... 从系统的角度界定了循环经济和矿区循环经济的内涵,提出了煤炭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基本框架,并以能值分析法为基础构建了矿区循环经济系统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对山东某矿区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矿区循环经济系统2007—2011年5年间的能值效率变化趋势图和生态效率指数趋势图,研究结果与该矿区的实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运用能值分析法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并且对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生态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循环经济 能值方法 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特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健 王淑婧 +1 位作者 高琴 张晓微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4-101,共8页
基于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进行理论机理阐述,以ARDL模型作为经验分析工具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变量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的老龄化预期会减少碳排放的规模;储蓄增长和消费抑制不... 基于人口、环境和经济的关系进行理论机理阐述,以ARDL模型作为经验分析工具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变量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的老龄化预期会减少碳排放的规模;储蓄增长和消费抑制不降反增碳排放水平;技术的发展能长期降低碳排放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特征 经济增长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及现实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冰 孙华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5-81,共7页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鲁为例模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且这种效应会发生...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分析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门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鲁为例模拟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能源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存在单门限效应,且这种效应会发生由负向到正向的趋向性变化。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短期内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考虑技术冲击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会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会弱化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产业结构高级化 动态面板门限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对出口推动作用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9
5
作者 谢孟军 周健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3,共6页
笔者通过对科技创新的出口增长模型进行推导,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的贡献度及权重进行计算,并对样本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科技创新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科技创新... 笔者通过对科技创新的出口增长模型进行推导,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的贡献度及权重进行计算,并对样本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科技创新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具有出口增长效应且表现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属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中部地区属于以资本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西部地区属于以劳动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出口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足迹研究的中国地区工业低碳转型——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一清 王琳晴 +1 位作者 刘传庚 白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6646-6655,共10页
行业的低碳发展是工业低碳转型的目标,以工业部门为对象,应用脱钩效应和面板模型分析行业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对深入研究地区工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工业能源消费碳足迹的1997年至2012年样本数据,将工业部门分... 行业的低碳发展是工业低碳转型的目标,以工业部门为对象,应用脱钩效应和面板模型分析行业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对深入研究地区工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工业能源消费碳足迹的1997年至2012年样本数据,将工业部门分为高耗能行业、其他行业、战略性新兴行业,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自20世纪90年末代开始节能降耗,山东省工业呈现强负"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和弱"脱钩"交替发生,表明对工业节能降耗调控波动大,不利于工业部门均衡有序发展;(2)高耗能行业是能耗大户,高耗能行业与工业在绝大部分年份的脱钩状态相同,表明高耗能行业主导工业总体脱钩状态,是节能减排的主要对象;随着节能降耗的深入,相关政策趋紧,碳足迹边际成本不断升高,应关注锁定效应大的火电行业和碳足迹边际成本高的化学工业;(3)其他行业包含行业多,但总体能耗水平不高,随着节能减排的开展和行业持续发展,能耗将增加,必将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需要关注锁定效应强的金属制品业发展,推动碳生产力系数高的食品饮料业发展;(4)战略性新兴行业碳锁定效应最弱、碳足迹边际成本最低和碳生产力系数最高,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的行业;由于基数低,对工业碳排放态势影响极其有限,应大力推动碳锁定效应弱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碳足迹边际成本低的新材料行业、碳生产力系数高的节能环保业和新材料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脱钩效应 面板协整 工业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层次网络嵌入对发明者二元式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毛荐其 郝存浩 刘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0-27,共8页
发明者的创新活动同时嵌入在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中,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利用华为公司和苹果公司2002-2017年在美专利申请数据,就跨层次网络结构特征对发明者二元式创新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加以实证。结果表明:发明... 发明者的创新活动同时嵌入在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中,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利用华为公司和苹果公司2002-2017年在美专利申请数据,就跨层次网络结构特征对发明者二元式创新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加以实证。结果表明:发明者的跨层凝聚性和跨层连通性均与二元式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发明者隶属点度加强了跨层凝聚性和跨层连通性与二元式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结论弥补了当前单一层面的网络功能机制研究,对指导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网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嵌入 跨层凝聚性 跨层连通性 二元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士强 孟璐莎 李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6,共9页
中国能源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及国家能源布局的调整,能源产能快速呈现出空间集聚的态势。在世界能源格局巨变和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研究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能够为中国制定相关能... 中国能源分布存在显著的非均衡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开采及国家能源布局的调整,能源产能快速呈现出空间集聚的态势。在世界能源格局巨变和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研究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能够为中国制定相关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提供有益指导。文章利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测度模型、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模型、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研究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区域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呈收敛态势。其中,东部地区集聚度逐渐减小,西部地区集聚度逐渐增大,中部地区集聚度先增后减。②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的态势。③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从全国看,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分区域看,东部地区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对能源效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具有抑制作用。④能源结构和技术创新是能源产能空间集聚影响能源效率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贯彻落实“抑制东部、控制中部、发展西部”的煤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新能源发展,扩大碳交易机制范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节能技术创新和节能产业发展,加大能源效率考核力度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能空间集聚 能源效率 SE-SBM模型 影响因素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买方市场势力、电煤价格与煤炭产业经济效率 被引量:2
9
作者 江秀辉 马宇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是解释电煤价格和煤炭产业经济效率的变化和理顺煤电关系的关键。从煤电纵向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买方集中度和买方赫芬达尔指数对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进行测算,并检验了买方市场势力对煤炭价格、电煤价格以及煤炭... 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是解释电煤价格和煤炭产业经济效率的变化和理顺煤电关系的关键。从煤电纵向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买方集中度和买方赫芬达尔指数对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进行测算,并检验了买方市场势力对煤炭价格、电煤价格以及煤炭产业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煤市场买方市场势力不大;发电产业买方市场势力显著地降低了电煤价格、煤炭价格以及煤炭产业经济效率。协调煤电矛盾的政策选择在于: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实现电煤市场的完全市场化以及完善发电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煤市场 买方市场势力 买方集中度 买方赫芬达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金三角”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宁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一清 刘晓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共5页
能源"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能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但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面临着水资源供给不足的严峻问题。... 能源"金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能源资源开发及相关产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拉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经济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增强。但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北,面临着水资源供给不足的严峻问题。以能源"金三角"宁夏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水资源状况,在满足区域水量的平衡约束、人均最低生活用水保障约束、人均最低粮食保障约束、区域生态环境用水约束等前提下,通过计算水资源边际产出均衡条件下的相关行业潜在节水量,给出了行业间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最后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缩小行业间水资源使用效率差距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金三角” 水资源 优化配置 使用效率 政策建议 GDP 水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陆上风电协同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松林 刘世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77,102,共4页
以山东半岛典型的1.5 MW并网陆上风电机组和600 MW燃煤火电机组为例,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比较风电和火电在化石能源能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差异,得到并网陆上风电的协同效益。每生产1度电,风电可节约化石能源消耗362.6克标... 以山东半岛典型的1.5 MW并网陆上风电机组和600 MW燃煤火电机组为例,利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比较风电和火电在化石能源能耗、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差异,得到并网陆上风电的协同效益。每生产1度电,风电可节约化石能源消耗362.6克标准煤,避免环境损害成本0.17元。从全社会成本的角度来看,目前在山东半岛发展并网陆上风电是优于火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气候变化 协同效益 全生命周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诅咒”视角下环境规制、能源禀赋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60
12
作者 于向宇 李跃 +1 位作者 陈会英 李成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60,共9页
"资源诅咒"一直是资源型区域经济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热点话题,研究"资源诅咒"在环境领域的存在性对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利用... "资源诅咒"一直是资源型区域经济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绿色经济时代的到来,关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热点话题,研究"资源诅咒"在环境领域的存在性对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利用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验证在环境规制调节作用下能源禀赋与碳排放的关系,考察"资源诅咒"在环境领域是否存在。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视角看,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环境领域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但有效的环境规制能够缓解甚至消除这一现象。按能源禀赋贫富分区域看,能源富集区的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显著的"资源诅咒"现象,且环境规制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现象;在能源贫乏区则不存在"资源诅咒"现象。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域看,中部地区的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资源诅咒"现象明显,且有效的环境规制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进一步通过分阶段探讨环境领域"资源诅咒"现象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领域"资源诅咒"现象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环境领域"资源诅咒"现象主要存在于经济发展中期阶段。通过研究本文认为,环境领域存在显著的"资源诅咒"现象,有效的环境规制能够明显改善并消除这一现象,资源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导致环境领域存在"资源诅咒"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禀赋 环境规制 碳排放 资源诅咒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总量控制下的能源空间配置路径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冰 孙作人 孙华臣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6,共11页
本文尝试性将能源集中化配置模型引入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研究框架,使用规模报酬不变与可变DEA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2005—2015年的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进而结合各地市的边际节能成本(边际能源贡献)分析对能源进行优化配置,找出... 本文尝试性将能源集中化配置模型引入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研究框架,使用规模报酬不变与可变DEA模型,对山东省17地市2005—2015年的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进而结合各地市的边际节能成本(边际能源贡献)分析对能源进行优化配置,找出最优能源利用路径。研究发现:(1)山东省工业并未出现能源利用的规模报酬递减趋势,各地市实现了工业发展与能源优化利用的同步。(2)济南、青岛、烟台工业具有较高的能源效率,能够为其它地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经验与资金支持,形成技术扩散效应。(3)位于省区边界的滨州、聊城、临沂、枣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与其靠近内陆且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有关。(4)各地市最优消费路径比较实际消费路径,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偏移。偏移最大的为能源效率较高的青岛、烟台、威海等与能源效率较低的枣庄、日照、淄博与莱芜,特别是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上述四地市,必须缩减原始能源消费量20%以上,此分配结果与这些地区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的表现相一致。据此可知,经济发达地区实际能源消费量普遍低于最优能源消费量,为负向偏离,可采用持续宽松的能源消费约束;经济次发达地区实际能源消费量相对最优能源消费量偏离较小,应维持现有能源消费量,保持能源消费低速增长的路径;经济不发达地区实际能源消费量普遍高于最优能源消费量,为正向偏离,应改变其能源依赖的发展模式,形成规制型的能源消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集中化空间配置模型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明人角色识别及二元创新能力差异分析——社会资本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5
14
作者 荣雪云 杨中楷 刘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8,共8页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 发明人的创新活动嵌入在合作创新网络中。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从结构资本和认知资本两个维度辨识并定义4类发明人角色,包括“明星”、“纽带”、“平庸”和“活跃”发明人。以人工智能领域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II)授权的专利数据为样本,运用负二项模型,对4类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角色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显著不同。其中,“明星”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高,“平庸”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最低,“活跃”发明人的二元创新能力高于“纽带”发明人,即认知资本对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结构资本。结论对提升发明人二元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资本 认知资本 发明人角色 二元创新 利用性创新 探索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足迹概念、特征、内容框架与标准规范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一清 刘传庚 白卫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5,共6页
碳足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测度指标,其重要性愈显突出,引起了诸多学者与组织机构关注。通过归纳分析学者与组织机构相关研究,明晰碳足迹定义。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切入点,将其特征归纳为目的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碳足迹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测度指标,其重要性愈显突出,引起了诸多学者与组织机构关注。通过归纳分析学者与组织机构相关研究,明晰碳足迹定义。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切入点,将其特征归纳为目的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学者与组织机构的研究将其内容框架梳理为11点,并与生命周期评价4个阶段形成对应关系。将出台的碳足迹标准规范归纳为地域、企业和产品3大类,并对各类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后续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产品 服务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会聚模式及辨识研究——以储能领域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娜 荣雪云 毛荐其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7,共8页
[目的/意义]技术会聚是当前技术演变发展的突出特征。鲜有学者对技术会聚的模式进行探索。弄清技术会聚模式有利于指导发明者探索或开发新技术,促进会聚技术创新成果涌现。[方法/过程]从技术元构成及技术元间组合关系入手,对技术会聚模... [目的/意义]技术会聚是当前技术演变发展的突出特征。鲜有学者对技术会聚的模式进行探索。弄清技术会聚模式有利于指导发明者探索或开发新技术,促进会聚技术创新成果涌现。[方法/过程]从技术元构成及技术元间组合关系入手,对技术会聚模式进行识别,并辨识会聚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元。将4位IPC代码视为技术元,将IPC代码间的共现关系视为会聚关系,定义了n-元会聚技术及技术会聚模式,并运用熵和结合力指标辨识会聚过程中的核心技术元和潜在重要技术元。[结果/结论]以储能领域为例的测度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储能技术发明源自技术会聚,2-元及3-元会聚发明占比最高,说明技术元间的会聚规模不是太大;储能领域技术会聚的模式主要是探索性会聚和利用性会聚,即会聚发明主要源自技术元间二元组合或重组关系的探索,而新颖性会聚和开拓性会聚占比很小;储能领域技术能力呈现不均衡分布,技术元在会聚过程中的作用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技术会聚 会聚模式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评价模型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谭玲玲 肖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共7页
经过产业多元化升级,培育非资源型替代产业,发展低碳技术等转型途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以17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采用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模型测算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用考虑非... 经过产业多元化升级,培育非资源型替代产业,发展低碳技术等转型途径,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以17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采用2008~2015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DEA模型测算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模型来对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反映资源型城市在低碳技术转型方面效果显著;(2)不同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存在差异化,东部和中部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果比西部好,综合型和煤炭型资源城市转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TFP) 低碳转型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广成 李鹏飞 +1 位作者 王菡 李恭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367-4376,共10页
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及调控的手段之一。研究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内涵,剖析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论述了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评价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进而,构建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 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是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及调控的手段之一。研究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内涵,剖析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论述了运用能值分析方法评价复合生态系统的特殊性;进而,构建了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及其子系统的能值评价指标。选择山东省龙口矿区北皂煤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实际数据,测算了2006—2012年复合生态系统及子系统各个能值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能值理论与能值分析是评价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各项指标变化反映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演进趋势;不可再生煤炭资源的过度消耗、可再资源利用率低是这一系统的典型特征;能值评价指标的测算结果表征环境子系统负荷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实施有效的煤炭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矿区 复合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研究回溯与前瞻——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君玲 盛玲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179,共5页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经济损失严重,如何科学地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7年12月20日,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和会议数据库中发表的煤矿企业...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经济损失严重,如何科学地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17年12月20日,以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和会议数据库中发表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方面的352篇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Space工具进行高产机构分析、作者分布特征分析和关键词分析,展现中国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研究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并追踪前沿研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应急管理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分布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而相关的研究热点主题呈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解决对策、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能力、煤矿企业应急救援系统及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等6个方面;结合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研究现状,煤矿安全应急协同机制和能力、员工行为层面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策略以及煤矿企业应急物流能力等方面研究将是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企业 应急管理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可拓控制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慕庆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矿工不安全行为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鉴于矿工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中的重要性,采用行为基础安全(BBS)可拓理论的可拓性和形式化的模型,在分析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可拓控制模... 为正确认识和把握矿工不安全行为变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鉴于矿工不安全行为在煤矿事故中的重要性,采用行为基础安全(BBS)可拓理论的可拓性和形式化的模型,在分析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矿工不安全行为可拓控制模式。结果表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以及外在的环境因素;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模式是矿工认知可拓控制模式、矿工安全可拓行为控制模式和矿工信息可拓处理模式。这些模式可用来提高矿工的行为认知、行为安全和行为信息处理几方面能力,实现矿工安全行为的自律性,并帮助煤炭企业管理者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矿工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和发展,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控制模式 矿工 事故 不安全行为 行为基础安全(B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