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混凝土喷射技术在邱集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武善元 曹森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8期11-13,共3页
针对锚喷作业面采用干喷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支护质量差、材料浪费等问题,通过采用SPB7-T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及其配套搅拌装置,与原有干喷作业相比,湿喷作业区平均粉尘浓度降低了92%,喷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37%,回弹率降低了20%... 针对锚喷作业面采用干喷工艺造成的环境污染、支护质量差、材料浪费等问题,通过采用SPB7-T型湿式混凝土喷射机及其配套搅拌装置,与原有干喷作业相比,湿喷作业区平均粉尘浓度降低了92%,喷射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37%,回弹率降低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 粉尘浓度 回弹率 支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泥沙间隔条带式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22
2
作者 胡振琪 邵芳 +3 位作者 多玲花 武善元 李星宇 Kevin McSweeney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7-566,共10页
为研究黄河泥沙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新技术,选取山东省德州市邱集煤矿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间隔条带式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工艺流程并进行实践,通过研究复垦农田地貌景观、土壤剖面、复垦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复垦农田生产力,揭示... 为研究黄河泥沙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新技术,选取山东省德州市邱集煤矿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间隔条带式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工艺流程并进行实践,通过研究复垦农田地貌景观、土壤剖面、复垦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复垦农田生产力,揭示复垦新技术工艺的优越性。结果表明:黄河泥沙间隔条带式一次性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可行,土地复垦率为100%,耕地面积恢复率可达95.12%;技术实现表土和心土的分别剥离与回填,构造出与原有农田相似的上部60 cm土层结构,具有较好保水性和持水性,但在覆土过程中存在机械压实情况,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孔隙度;复垦农田覆盖土壤p H值较高,覆土层属于中度盐土,其基本不缺全磷、全钾(中高水平),轻度缺少速效钾状态(中级水平),缺少速效氮、有效磷、有机质(低级水平)和严重缺少全氮(极低水平),因此在复垦农田耕种过程中注意施加氮肥和有机肥;实地测产发现,复垦农田玉米产量(11 961.07 kg/hm2)与对照农田产量(13 032.80 kg/hm2)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复垦当年即可达到原有农田产量。通过山东省邱集煤矿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的实践,验证了黄河泥沙间隔条带式充填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的可行性,并可为该技术在其他地区的推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采煤沉陷地 黄河泥沙 土壤重构 农田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差异对岩石破裂影响的颗粒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军涛 李昊 +5 位作者 褚衍玉 张毅 唐道增 朱君 李文昕 王开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59,共9页
为研究矿物颗粒与胶结物刚度差异对岩石破裂的影响,基于平行黏结模型开展了不同颗粒有效模量、黏结有效模量下的压缩、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有效模量与压弹性模量相关性最大,黏结有效模量与拉弹性模量相关性最大,同时受黏结有效... 为研究矿物颗粒与胶结物刚度差异对岩石破裂的影响,基于平行黏结模型开展了不同颗粒有效模量、黏结有效模量下的压缩、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颗粒有效模量与压弹性模量相关性最大,黏结有效模量与拉弹性模量相关性最大,同时受黏结有效模量影响的宏观参数包含且多于颗粒有效模量,优先标定黏结有效模量有助于提高模拟试验的准确性。固定黏结有效模量时,颗粒有效模量越大,岩体稳定性越好;固定颗粒有效模量时,黏结有效模量越大,颗粒稳定性越差;当两种有效模量增大时,模型易出现脆性破坏,反之易出现塑性破坏;刚度差异系数值反映了模型内部颗粒刚度和胶结体刚度的差别,刚度差异系数值越小,模型越容易产生裂隙,即矿物颗粒的刚度越大岩石越稳定,胶结物的刚度越大岩石越容易出现裂隙。最后利用试验实例验证了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颗粒有效模量 平行黏结模量 裂纹扩展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北煤田定向钻进精准注浆防治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武善元 刘磊 +1 位作者 陈军涛 徐庆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40,共7页
为有效治理我国黄河北煤田开采面临的水害问题,以邱集煤矿定向钻孔注浆防治11煤的灰岩水为例,结合瞬变电磁和抽水试验结果,分析了11煤层的顶板四灰、五灰及底板徐灰、奥灰水害的富水性程度。基于"超前区域治水"、"水源-... 为有效治理我国黄河北煤田开采面临的水害问题,以邱集煤矿定向钻孔注浆防治11煤的灰岩水为例,结合瞬变电磁和抽水试验结果,分析了11煤层的顶板四灰、五灰及底板徐灰、奥灰水害的富水性程度。基于"超前区域治水"、"水源-通道一体化治理"的理念,以及含水层富水不均一的区域特征,提出了梅花式和上、下穿层式的分支钻孔钻进方式,以及井上、下水文观测孔水压实时监控的含水层裂隙精准注浆技术,以此为基础对11煤首个治理区域顶板含水层施工了6个主孔、25个分支孔,累计进尺12 011 m,累计注浆量104 880 t。结果表明:定向钻孔注浆实施精准控制后,11煤顶板四灰、五灰含水层治理区域的富水异常区基本消失,含水层渗透系数降为0.010 4 m/d,观测孔涌水量由注浆前的40~260 m^3/h降到5 m^3/h以下,使得二水平暗斜井得以顺利掘进,实现了11煤的成功揭露,为解放6 000万t的煤炭资源提供了安全保障和指导作用,说明梅花式和上、下穿层式的分支钻孔钻进方式和井上、下水文观测孔水压实时监控的精准注浆技术,能够有效地填充四灰、五灰含水层裂隙及隐蔽导水通道,实现分支孔中浆液扩散范围的精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 精准注浆 水文观测孔 水平定向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灰岩顶板闭合爆破切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武善元 时启鹏 +2 位作者 李廷春 云明 赵仁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70,共6页
邱集煤矿1102工作面顶板为致密坚硬的复合灰岩顶板,基于四周固支岩梁模型,理论计算未切顶前顶板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发现工作面推采后出现采空区大跨度悬顶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分析计算合理悬顶长度,提出工作面深孔爆破闭合切... 邱集煤矿1102工作面顶板为致密坚硬的复合灰岩顶板,基于四周固支岩梁模型,理论计算未切顶前顶板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步距,发现工作面推采后出现采空区大跨度悬顶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分析计算合理悬顶长度,提出工作面深孔爆破闭合切顶技术;拟采用聚能爆破定向断裂顶板形成闭合贯穿裂缝,帮助采空区顶板随推采及时垮落,减小采空区悬顶长度;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性设计聚能预裂爆破切顶高度、切顶角度和炮孔间距,并推导出合理封堵长度计算公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爆破切顶参数选取方案。经现场试验证明,爆破切顶后,相邻炮孔间裂缝贯通形成闭合切缝面,采空区悬顶沿闭合切缝面及时垮落,复合顶板初次垮落步距从45m降低为24m,周期垮落步距从19m降低为11m,分别降低了46.6%和42.1%,垮落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解决大跨度悬顶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灰岩顶板 垮落步距 悬顶长度 闭合切顶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浆改造顶-底板灰岩含水层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贺敬平 周景凯 刘培跃 《中国矿山工程》 2022年第1期67-76,共10页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山东黄河北煤田受顶-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下组煤开采风险极大。针对此类地质条件,经分析、总结、探索,提出了一种双层多分支顺层钻孔注浆改造顶-底板灰岩含水层方法,实现了对顶-底板灰岩含水层的治理。该方... 华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山东黄河北煤田受顶-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害威胁,下组煤开采风险极大。针对此类地质条件,经分析、总结、探索,提出了一种双层多分支顺层钻孔注浆改造顶-底板灰岩含水层方法,实现了对顶-底板灰岩含水层的治理。该方法创新采用了顶底板钻孔共用一开段,根据岩层赋存情况,确定了不同治理目标,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目标岩层治理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内类似条件治理经验,确定了合理的注浆参数和钻孔间距。该方法应用后,实现了下组煤的安全开采,为黄河北煤田受水威胁的10多亿吨煤炭资源的开发,以及受顶底板水威胁的类似矿井及非煤矿山,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和科学的指导,并具有巨大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岩含水层 承压水 注浆 双层多分支顺层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