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风化壳地球化学与风化物粒度研究——以姑婆山养民冲稀土矿床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苑鸿庆 李社宏 +4 位作者 程飞 裴秋明 张有军 孙明行 张海莹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稀土矿产的主要开采类型。依据姑婆山地区矿物组合和风化特征,将风化壳细分为6个风化层阶段、3个半风化层阶段。选取典型层面风化样品,分离出〈0.075、0.075~0.150、0.150~0.355和〉0.355mm4类,研...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我国稀土矿产的主要开采类型。依据姑婆山地区矿物组合和风化特征,将风化壳细分为6个风化层阶段、3个半风化层阶段。选取典型层面风化样品,分离出〈0.075、0.075~0.150、0.150~0.355和〉0.355mm4类,研究风化壳不同层位和不同粒度风化物中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La、Nd、Pr、Sm等轻稀土元素多在风化层富集,元素含量与粒度呈近反比关系,〈0.075mm矿物中稀土比〉0.075mm中相对富集;ce元素从风化壳表层到深部逐渐减少,元素在〈0.075mm中含量相对稳定,〉0.075mm明显减少;Eu元素在半风化层中含量最高,粒度对风化层和半风化层中元素含量影响较大;Gd、Tb、Dy、Y等重稀土元素从风化壳表层到深部逐渐富集,元素在风化物〉0.075mm中含量明显减少。风化壳层位和风化物粒度是影响该地区风化壳中稀土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矿物粒度 风化壳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奥陶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飞 韩杰 +4 位作者 韩开飞 刘俊峰 崔仕提 罗新生 翟姝玲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24,2,共10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古潜山奥陶系油气藏勘探开发现状,引入试井分析方法,基于轮古地区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分析轮古地区储层岩石类型、沉积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和储层分布特征,研究储层主控因素.结...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古潜山奥陶系油气藏勘探开发现状,引入试井分析方法,基于轮古地区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分析轮古地区储层岩石类型、沉积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和储层分布特征,研究储层主控因素.结果表明:轮古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经过各种成岩作用改造,其原生孔隙已被破坏殆尽,有效孔隙空间主要是加里东—海西期构造及岩溶作用形成的裂缝和溶蚀孔洞,储层分布的非均质性极强.岩溶缝洞型储集体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岩相、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等因素控制.岩性岩相是储层的基础,岩溶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是储层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溶蚀孔洞是稳产的条件,裂缝是高产、稳产的关键.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是岩性、沉积环境、多种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即碳酸盐岩储层通常是岩性、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相互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 储层特征 高能相带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类型动静态识别方法——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程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82,共7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极强,成因机理复杂,不同成因、机理及尺度的孔、洞、缝常伴生发育,单一的静态方法(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探测范围较小及精度不够准确,难以精细划分储层类型。在以动窥静,动静结合...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极强,成因机理复杂,不同成因、机理及尺度的孔、洞、缝常伴生发育,单一的静态方法(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等)探测范围较小及精度不够准确,难以精细划分储层类型。在以动窥静,动静结合的思路下,深入剖析了145口井的动静态资料及其在不同储层类型中的响应特征,最终确定以试井渗透率、井储系数、井控半径、酸压停泵压力、累积产液压降曲线、钻井放空漏失、地震反射特征和测井曲线为主体,建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类型识别模板,并划分出3种储层类型,即洞穴+裂缝孔洞型、洞穴型和裂缝-孔洞型。该方法克服了以往依靠单因素识别储层类型的局限性,拓展了动静态方法结合的研究思路,为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类型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识别 碳酸盐岩 储层类型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