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GPC法联合RP-HPLC法互补研究头孢呋辛赖氨酸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洪泉 薛晶 +3 位作者 李强 李进 陈启立 胡昌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7-931,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头孢呋辛赖氨酸中聚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柱切换技术联合RP-HPLC法互补研究头孢呋辛赖氨酸的有关物质。方法 HPGPC法的色谱柱为Tsk-gel G2000 SWxl(300mm×7.8mm,5μm,日本TOSOH),以0.005mol/L磷... 目的建立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测定头孢呋辛赖氨酸中聚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柱切换技术联合RP-HPLC法互补研究头孢呋辛赖氨酸的有关物质。方法 HPGPC法的色谱柱为Tsk-gel G2000 SWxl(300mm×7.8mm,5μm,日本TOSOH),以0.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p H7.0)-乙腈(92:8)为流动相,流速为0.6m 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74nm。RP-HPLC方法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收载的头孢呋辛钠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结果本文建立的HPGPC法专属性、线性、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良好,柱切换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指认样品中的聚合物杂质和小分子杂质的混合物。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与RP-HPLC法联合,利用两个色谱系统的互补性,对头孢呋辛赖氨酸的有关物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凝胶色谱法 头孢呋辛赖氨酸 聚合物 有关物质 柱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内电解-UV/Fenton法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佩 单宝田 +2 位作者 陆金仁 张义良 刘瑞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5,共5页
本文采用Fe/Cu内电解和UV/Fenton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染料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内电解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3,反应时间为30min,铁铜质量比为30∶1。UV/Fenton催化氧化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0%。H2O2用量64mL/L,光照强度33W,... 本文采用Fe/Cu内电解和UV/Fenton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染料生产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内电解预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3,反应时间为30min,铁铜质量比为30∶1。UV/Fenton催化氧化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0%。H2O2用量64mL/L,光照强度33W,光照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废水色度和CODCr累计除率分别达到86.7%和8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内电解 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和大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冬梅 刘延珍 +3 位作者 单淑香 朱春花 闫俊 谢淑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1-243,共3页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 比较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诱导的被动皮肤过敏(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反应的差异性,力求寻找更为敏感的模型动物。选用豚鼠、SD大鼠、Wistar大鼠,以BSA为致敏原,PCA反应时出现蓝斑的直径及阳性反应率作为判别标准。结果表明,豚鼠、大鼠对BSA的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豚鼠对BSA的敏感性较强,豚鼠是一种用于PCA试验较好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豚鼠 SD大鼠 WISTAR大鼠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