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汉末经学的反复:以郑玄、王肃为例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继训
-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1期95-97,110,共4页
-
基金
山东经济学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
-
文摘
东汉末,雄居汉代统治思想宝座二百余年的官方正宗学术的经学开始走向衰亡,经学的衰亡成为历史的必然,经学衰微的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但是从某一历史局部来看,这时候经学却出现一统的盛世,即历史上所谓的“郑玄时代”,为什么呢?从思想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去看,任何一种思想学术的聚与散都不同于其他事物,有着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特征,那就是即便是体现着共同旨趣的学术群体瓦解了,或者所主张的学术思潮处于低潮而被世人所淡忘、冷落,但只要它曾经是流行于世的学术潮流,它就不可能完全消逝,而是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或其他的形式再现于世的。换而言之,它们是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经学。在从经学到玄学的演进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有些反复也是很自然的。我们把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叫着“经学的反复”,而在这一阶段中,又以郑玄、王肃最具代表性,所以我们以他们俩为例加以说明。
-
关键词
经学
反复
王肃
郑玄
-
Keywords
confucian
circle
wangsu
zhengxuan
-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早期玄学中儒学人性论的线索
- 2
-
-
作者
王继训
-
机构
山东经济学院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6-40,共5页
-
基金
山东经济学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
-
文摘
儒学除了其系统的宇宙观之外,其独特的人性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先秦诸子谈论人性,都比较简单。到了汉代,学者们研究人性开始复杂,通过对人性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研究,进而研究“古今之变,”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研究其“成败兴坏之理(”《汉书.司马迁传)》。到了魏晋玄学时,人性论却为之一变,但是如果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就不难发现,玄学与儒学的人性论却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自春秋、战国以后的秦汉四百多年间的儒家思想原创力不足,但其人性论在整个思想史上的历史意义却很大,它不仅承前而且还启后。
-
关键词
人性论
儒学
玄学
-
Keyword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onfucian teachings
Dark Leaming
-
分类号
I2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