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模型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梦蝶 韩硕 +1 位作者 刘志翔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1-860,共10页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完成以下评估:采用SPECT/CT脑灌注显像评估全脑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斑块面积及回声特征,使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在随访1年后评估认知功能变化。以1年随访期间MoCA评分下降2分或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非认知功能下降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35例(43.75%)在1年随访期间出现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病史比例(62.9%vs.35.6%,P=0.016)、全脑平均rCBF(0.82±0.09 vs.0.93±0.08,P<0.001)、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 ndex,AI)([8.2±2.1)%vs.(5.9±1.8)%,P<0.001]、斑块面积([24.3±7.6)mm^(2)vs.(17.8±6.5)mm^(2),P<0.001]和低回声斑块比例(62.9%vs.24.4%,P=0.012)在认知功能下降组与非认知功能下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 2.68,95%CI 1.07~6.71,P=0.035)、rCBF<0.85(OR 2.79,95%CI 1.08~7.21,P=0.034)、AI>7%(OR 3.00,95%CI 1.15~7.82,P=0.025)、斑块面积≥20 mm^(2)(OR 2.86,95%CI 1.09~7.52,P=0.033)和存在低回声斑块(OR 2.95,95%CI 1.17~7.44,P=0.022)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其ROC曲线的AUC为0.836(95%CI 0.752~0.920,P<0.001),敏感度为0.725,特异度为0.850。危险因素组合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和斑块面积≥20 mm^(2))与五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斑块面积≥20 mm^(2)、存在低回声斑块)的预测效能相近(AUC分别为0.821和0.83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整合了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可有效预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为临床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下降 SPECT/CT脑灌注显像 颈动脉超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动脉炎症进展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范萍 李爱媛 +3 位作者 赵喆 李现军 战同霞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通过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化疗中期较化疗前动脉摄取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水平的变化,反映患者化疗过程中动脉炎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 目的通过PET/CT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化疗中期较化疗前动脉摄取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水平的变化,反映患者化疗过程中动脉炎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DLB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化疗前及化疗中期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使用最大靶本底比(maximum 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_(max))及平均靶本底比(mean 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_(mean))评估颈动脉和主动脉化疗前、化疗中期的动脉炎症水平。颈动脉评估部位包括颈动脉整体测量段(whole carotid artery,CA-WH)和颈动脉最严重病变段(most-diseased segment of the carotid,CA-MDS);主动脉评估部位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别比较整体患者化疗中期和化疗前左、右侧CA-WH-TBR_(max)、CA-WH-TBR_(mean)、CA-MDS-TBR_(max)和CA-MDS-TBR_(mean),以及主动脉各部位的TBR_(max)和TBR_(mean)的差异。根据超声检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无斑块组,分别比较3组患者左、右两侧CA-WH-TBR_(max)和CA-WH-TBR_(mean)的Δ靶本底比(target-to-background ratio,TBR)(化疗中期TBR-化疗前TBR),评估3组化疗期间颈动脉炎症水平变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共纳入85例DLBCL患者,其中不稳定斑块组26例(30.6%),稳定斑块组24例(28.2%),无斑块组35例(41.2%)。整体患者中,化疗中期双侧CA-WH-TBR_(max)(左侧P=0.015,右侧P=0.034)、CA-MDS-TBR_(max)(左侧P<0.001,右侧P=0.041)、CA-MDS-TBR_(mean)(左侧P=0.029,右侧P=0.008)、升主动脉TBR_(max)(P=0.010)较化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左侧CA-WH-ΔTBR_(max)较无斑块组(P=0.005)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左侧CA-WH-ΔTBR_(mean)较无斑块组(P=0.003)、稳定斑块组(P=0.025)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可加速DLBCL患者双侧颈动脉及升主动脉炎症的进展,PET/CT技术能够识别化疗相关动脉炎症的演变,从而为临床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春艳 朱新颖 +4 位作者 于文轩 高云彬 季丽丽 战同霞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2,共5页
目的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根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编制以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采用访谈、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 目的在立德树人视域下,根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学生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编制以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采用访谈、专家函询等方法构建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进行问卷填写和意见收集,进一步完善问卷。另外随机抽取130名学生进行正式问卷填写,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效度和信度评价。结果本研究形成了脑血管病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该问卷包括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案例编制3个维度,共25个条目。130份正式调查问卷中有125份为合格问卷,信效度检验显示: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68%。问卷整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914,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和案例编制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17、0.941和0.937。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值在0.607~0.799之间。结论本研究形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案例教学 脑血管病 思政教育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