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均相免疫分析技术——荧光淬体免疫探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广伟 陈浩 董金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3-2228,共6页
生化分析在疾病诊断、环境污染源鉴定、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高特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其操作比基于大型设备的色谱法简单,检测对象选择性更好,广泛应用于样品检测。荧光淬体免疫探针(Q-b... 生化分析在疾病诊断、环境污染源鉴定、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检测技术具有高特异性与多样性等特点,其操作比基于大型设备的色谱法简单,检测对象选择性更好,广泛应用于样品检测。荧光淬体免疫探针(Q-body)是一种通过荧光染料标记抗体片段构建成的新型荧光免疫检测探针,抗体内部色氨酸导致荧光基团发生电子转移而淬灭,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时,其荧光强度恢复并呈浓度依赖性。因此,可通过检测Q-body的荧光强度变化检测抗原浓度。Q-body免疫检测技术因操作简便及灵敏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质及疾病标志物的快速检测,对环境检测及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Q-body的原理、构建方法、检测技术的开发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免疫检测 荧光探针 淬灭 疾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x2通过调控细胞骨架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外釉上皮细胞分化
2
作者 于喆 季小禾 +5 位作者 白靖琨 张丽辉 张娟娟 孙岩 陈丽梅 刘晓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5-561,共7页
目的:探究肌节同源框2(muscle segment homeobox 2,Msx2)调控外釉上皮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通过制备石蜡组织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在组织形态水平分析Msx2缺失对外釉上皮细胞分化状态的影响;在超显微结构... 目的:探究肌节同源框2(muscle segment homeobox 2,Msx2)调控外釉上皮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通过制备石蜡组织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在组织形态水平分析Msx2缺失对外釉上皮细胞分化状态的影响;在超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结构的变化,寻找介导细胞分化的中间环节。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在分子水平进行验证,初步探索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结果:组织学分析发现Msx2基因敲除引发外釉上皮细胞发生鳞状上皮化增生,超微结构显示细胞黏附增强和细胞骨架动态重构。Msx2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其表达缺失引发整合素β2(integrinβ2,Itgβ2)、ItgαM、Itgα4、Rac家族小GTP酶2(Rac family small GTPase 2,Rac2)、Rac/Cdc42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6(Rac/Cdc42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6,Arhgef6)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受体C型(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C,Ptprc)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Msx2通过Rho GTP酶信号通路调控细胞骨架结构及细胞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外釉上皮细胞的分化状态。本研究初步揭示了Msx2调控外釉上皮细胞分化的机制,为临床上牙釉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x2蛋白 外釉上皮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黏附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5通过miR-30b-3p调控COX6B1轴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龚秀莹 侯顺福 +5 位作者 赵苗苗 王晓娜 张致涵 刘清华 尹崇高 李洪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8-1505,共8页
目的探索LncRNA SNHG15是否可以与COX6B1竞争性结合miR-30b-3p调控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利用LncRNAs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196584和LncBase预测与miR-30b-3p互用的LncRNA。通过在线数据库查询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表达量,... 目的探索LncRNA SNHG15是否可以与COX6B1竞争性结合miR-30b-3p调控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利用LncRNAs微阵列芯片数据集GSE196584和LncBase预测与miR-30b-3p互用的LncRNA。通过在线数据库查询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表达量,筛选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仁RNA宿主基因15(SNHG15)作为接下来的研究对象。FISH检测LncRNA SNHG15的亚细胞定位。使用qRT-PCR检测LncRNA SNHG15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和肺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将A549细胞分为4组并共转染:sh-NC+miR-NC组(空载质粒+miR-30b-3p对照质粒共转染)、sh-SNHG15+miR-NC组(SNHG15敲低质粒+miR-30b-3p对照质粒共转染)、sh-NC+miR-30b-3p-inhibitor组(空载质粒+miR-30b-3p抑制质粒共转染)、sh-SNHG15+miR-30b-3p-inhibitor组(SNHG15敲低质粒+miR-30b-3p抑制质粒共转染),通过EdU、伤口愈合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使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LncRNA SNHG15与COX6B1的调控关系,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敲低LncRNA SNHG15后,COX6B1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开展SNHG15与COX6B1的挽救实验,将A549细胞分为4组共转染:sh-NC+CON组(SNHG15对照质粒+COX6B1空载质粒共转染)、sh-SNHG15+oe-CON组(SNHG15敲低质粒+COX6B1空载质粒共转染)、sh-NC+oe-COX6B1组(SNHG15对照质粒+COX6B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sh-SNHG15+oe-COX6B1组(SNHG15敲低质粒+COX6B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进行EdU实验、伤口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LncRNA SNHG15与miR-30b-3p存在靶向关系。LncRNA SNHG15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有关且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LncRNA SNHG15主要定位在细胞质。LncRNA SNHG15在A549、NCI-H1299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在BEAS-2B中的表达(P<0.05)。下调miR-30b-3p可以逆转敲低LncRNA SNHG15导致的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减弱(P<0.05)。LncRNA SNHG15和COX6B1存在调控关系且呈正相关(r=0.128,P=0.003)。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敲低LncRNA SNHG15可以使COX6B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过表达COX6B1可以挽救下调LncRNA SNHG15导致的A549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下降(P<0.05)。结论LncRNA SNHG15可能通过ceRNA机制与COX6B1竞争性结合miR-30b-3p,从而进一步影响肺腺癌的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LncRNA SNHG15 miR-30b-3p COX6B1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作用靶点及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扬 孙铭瑞 +3 位作者 李小田 方仁 邢佳音 宋宁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1-357,共7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重新成为全球由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结核病(Mu...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感染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重新成为全球由单一传染性病原体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和滥用,多重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B,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B,XDR-TB)日益严重,对全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耐药性问题使其防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寻找新的药物靶点迫在眉睫。近年来,抗结核药物的作用靶点及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细胞壁合成、核酸的复制与转录、能量代谢等方面,并对两种不同的新型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开发新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靶点 结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钙素-2及其受体在不同年龄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
5
作者 乐航宇 齐苏梦 +4 位作者 孙义辉 严思恩 闫秋鹏 刘金梦 张皓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 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出生后60、95、108、122 d)h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WT小鼠)为动物模型,提取各组模型小鼠脊髓组织,应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检测LCN2、BOCT的表达变化。在BV2细胞中转染pcDNA3.1-G93A-SOD1质粒作为hSOD1^(G93A)BV2小胶质细胞模型,LPS刺激24 h后使用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LCN2 mRNA以及培养基中LCN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OC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窝同时间点WT小鼠相比,108、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 mRNA表达水平升高;60 d至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和BOCT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果显示,在95、108和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前角观察到LCN2及其受体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标记。在细胞模型中,LPS刺激后,hSOD1^(G93A)BV2细胞内LCN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LCN2含量升高,但细胞内BOCT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ALS病程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合成并释放LCN2显著增加,可能参与神经炎症发生和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脂钙素-2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6
作者 郭子妍 毛文刚 +3 位作者 林红 高文欣 王月峰 舒正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6-42,共7页
微生物源甾醇酯酶资源的匮乏,制约了甾醇绿色加工技术的普及推广。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Ophistoma picae steryl esterase,OPE)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报道的真正微生物源胆固醇酯酶。实现OPE的工业化生产,将有效解决该技术瓶颈。... 微生物源甾醇酯酶资源的匮乏,制约了甾醇绿色加工技术的普及推广。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Ophistoma picae steryl esterase,OPE)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报道的真正微生物源胆固醇酯酶。实现OPE的工业化生产,将有效解决该技术瓶颈。为提高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该研究分别考察了基因拷贝数、分泌信号类型和共表达二硫键异构酶对ope基因在P.pastoris中高效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组OPE产量,其中共表达二硫键异构酶的作用最为显著。筛选到的最高表达量的重组P.pastoris菌株,其胞外OPE产量为(27.4±0.8)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61.18倍。高效表达ope基因的重组P.pastoris菌株的构建与筛选,将为后续重组OPE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 毕赤酵母 基因多拷贝重组 信号肽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异源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宿主导向机制开发的免疫疗法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仁 杨星月 +5 位作者 王书贤 刘正功 王慧 李小田 邢佳音 宋宁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433,442,共11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主要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variant bovis)。其病原菌可以分泌极强的毒力因子,使该传染病导致的死亡率高于艾滋病等其他疾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主要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variant bovis)。其病原菌可以分泌极强的毒力因子,使该传染病导致的死亡率高于艾滋病等其他疾病引发的死亡[1],并且结核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可感染多种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宿主导向机制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在结核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慧 宋金妙 +4 位作者 王书贤 李小田 方仁 郭梦婷 宋宁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全球因单一传染病导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My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bovis)。据估...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全球因单一传染病导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是结核分枝杆菌(My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bovis)。据估算,耐药结核病的负担也有所增加,对健康、社会和经济构成了重大威胁,在抗生素治疗日渐困难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结核分枝杆菌 人民生命健康 主要病原 结核病治疗 抗生素治疗 噬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组学筛选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和复苏过程中潜在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书贤 宋金妙 +4 位作者 王慧 李小田 方仁 郭梦婷 宋宁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TB常由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variant bovis)引起^([1])。2022年全世界范围内新发TB患者1 060万例,其中...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TB常由结核分枝杆菌牛变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variant bovis)引起^([1])。2022年全世界范围内新发TB患者1 060万例,其中我国新发病例约为78万,占全球发病病例的7.1%,居全球第3位^([2])。为了尽早完成彻底消灭TB的目标,开发新型药物和安全、有效的结核疫苗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 结核分枝杆菌 TUBERCULOSIS 新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疫苗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慧 宋金妙 +5 位作者 王书贤 李小田 方仁 邢佳音 李兆利 宋宁宁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7-985,共9页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目前仍是一种在全世界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多重耐药结核菌的日益增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与人免疫抑制病病毒(HIV)共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加,庞大的潜... 结核病(Tuberculosis,TB)目前仍是一种在全世界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多重耐药结核菌的日益增多,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与人免疫抑制病病毒(HIV)共感染人数的持续增加,庞大的潜伏感染人群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流行等因素增加了结核防控工作的难度[1]。疫苗免疫是从根源上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是目前唯一在临床上批准使用的预防TB的疫苗,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其抗TB的效果也逐渐降低,研究人员目前正加快研发新的TB疫苗或者制剂以取代BCG或增强其的免疫效果。因此,本文对目前TB疫苗及其相关免疫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机制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抑制病 防控工作 潜伏感染 接种时间 共感染 最新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bisabolol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及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鑫妤 于涛 +6 位作者 刘保杰 邵旭龙 尚子临 林瑞惠 陆永正 王国辉 冯卫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8-975,共8页
目的研究alpha-红没药醇(alpha-bisabolol)是否能有效逆转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DR)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 目的研究alpha-红没药醇(alpha-bisabolol)是否能有效逆转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DR)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仙鹤草(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预测其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及热稳定性实验分析alpha-bisabolol和ABCB1的互作。通过MTT法检测alpha-bisabolol能否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通过Western blot法、免疫荧光与流式细胞术研究alpha-bisabolol逆转ABCB1介导肿瘤MDR的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Agrimonia Eupatoria的活性成分alpha-bisabolol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对接及热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alpha-bisabolol能够与ABCB1形成稳定的结合。逆转实验结果表明,alpha-bisabolol能够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此外,机制实验结果显示,alpha-bisabolol对肿瘤细胞内ABCB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并不产生影响。alpha-bisabolol通过抑制ABCB1蛋白的外排功能,提高了细胞内药物的蓄积水平,从而有效逆转肿瘤MDR。结论alpha-bisabolol能够有效逆转ABCB1介导的肿瘤MDR,为化疗耐药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红没药醇 ATP结合盒转运体B1(ABCB1) 多药耐药(M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因素和低氧作为“GO”信号调控近视眼巩膜重塑的分子机制研究
12
作者 李卓政 孙芸 +1 位作者 谢永芳 王国辉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7-417,共1页
目的进一步揭示力学因素和低氧调控近视眼巩膜重塑的分子机制,为近视眼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索和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近视人群与正常人群脉络膜厚度。通过眼睑缝合法建立兔实验性近视动物模型,分析巩膜受到的力学刺激和... 目的进一步揭示力学因素和低氧调控近视眼巩膜重塑的分子机制,为近视眼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搜索和筛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近视人群与正常人群脉络膜厚度。通过眼睑缝合法建立兔实验性近视动物模型,分析巩膜受到的力学刺激和低氧环境并研究近视眼巩膜胶原表达和重塑的调控机制。提取兔巩膜成纤维细胞,进行较大力学刺激和低氧环境培养,研究力学因素和低氧调控巩膜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Meta分析显示近视人群脉络膜厚度变薄,导致巩膜处于低氧环境。近视发生时眼轴延长,并伴随巩膜变薄、力学特性降低、胶原纤维重塑,HIF-1α/Stat3信号通路激活,TGF-β1信号通路被抑制,根据材料力学分析,近视眼巩膜组织受到较大的力学刺激。细胞实验显示较大的力学刺激和低氧处理降低巩膜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羟基化水平,激活HIF-1α/Stat3信号通路,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结论近视发生时巩膜组织受到较大的力学刺激,并处于缺氧环境中,力学刺激和缺氧作为“GO”信号,通过HIF-1α/Stat3/TGF-β1信号通路调控巩膜成纤维细胞胶原表达和羟基化,进而引起巩膜重塑和眼轴持续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刺激 脉络膜厚度 Meta分析 眼轴 力学因素 低氧环境 胶原纤维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 Mediates ECM Stiffness Dependent Progression in Ovarian Cancer
13
作者 钱雪倩 袁怡 韩阳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29-629,共1页
目的卵巢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其恶性进程与组织和细胞硬度的明显变化有关。STAT3在多种类型癌症恶性进展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探究STAT3和卵巢癌中基质硬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调控机制。... 目的卵巢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其恶性进程与组织和细胞硬度的明显变化有关。STAT3在多种类型癌症恶性进展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探究STAT3和卵巢癌中基质硬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探究STAT3与卵巢癌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不同基质硬度(1、6和60 k Pa)培养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检测STAT3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TAT3敲减的稳转株细胞(Knockdown of STAT3,KDST3)检测不同基质硬度下对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的体外效果;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速度及肿瘤体积变化,IHC检测细胞外基质交联相关基因LOX、MMP2表达水平来评估体内的关系;蛋白质组学分析聚类差异蛋白,GO分析富集差异蛋白的功能,确定可能参与调控的蛋白。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病理分期和基质硬度升高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STAT3敲减后卵巢癌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整体体积减小,LOX、MMP2表达降低,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参与力学调控。结论STAT3作为力学响应基因参与基质硬度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相关分子参与力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肿瘤生长速度 STAT3 细胞迁移 医学难题 细胞外基质 细胞黏附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类1型清道夫受体介导的高密度脂蛋白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艳艳 郑乐民 +4 位作者 杨娜娜 付艺文 孔翎宇 范华菊 王祥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胆固醇代谢失调和叶黄素水平异常易导致视网膜异常脂质沉积和玻璃膜疣,进而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患病风险。视网膜细胞上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胆固醇代谢失调和叶黄素水平异常易导致视网膜异常脂质沉积和玻璃膜疣,进而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患病风险。视网膜细胞上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在脂质代谢和视网膜保护中至关重要。组织细胞表面的SR-B1通过识别并结合细胞外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将游离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脏,对维持全身包括视网膜的脂质代谢平衡与避免脂质沉积至关重要。此外,HDL同样作为转运体参与叶黄素的视网膜转运过程。叶黄素,以其独特的蓝光过滤和抗氧化功能,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潜在损伤并清除有害的氧自由基,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本综述将详细探讨SR-B1在视网膜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协助胆固醇清除和叶黄素抗氧化防御方面的重要性,并评述SR-B1以及携带的有益成分如HDL和叶黄素对缓解AMD发病的机制与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高密度脂蛋白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胆固醇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