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出生后60、95、108、122 d)h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WT小鼠)为动物模型,提取各组模型小鼠脊髓组织,应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检测LCN2、BOCT的表达变化。在BV2细胞中转染pcDNA3.1-G93A-SOD1质粒作为hSOD1^(G93A)BV2小胶质细胞模型,LPS刺激24 h后使用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LCN2 mRNA以及培养基中LCN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OC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窝同时间点WT小鼠相比,108、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 mRNA表达水平升高;60 d至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和BOCT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果显示,在95、108和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前角观察到LCN2及其受体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标记。在细胞模型中,LPS刺激后,hSOD1^(G93A)BV2细胞内LCN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LCN2含量升高,但细胞内BOCT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ALS病程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合成并释放LCN2显著增加,可能参与神经炎症发生和神经元死亡。展开更多
目的卵巢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其恶性进程与组织和细胞硬度的明显变化有关。STAT3在多种类型癌症恶性进展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探究STAT3和卵巢癌中基质硬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调控机制。...目的卵巢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其恶性进程与组织和细胞硬度的明显变化有关。STAT3在多种类型癌症恶性进展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探究STAT3和卵巢癌中基质硬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探究STAT3与卵巢癌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不同基质硬度(1、6和60 k Pa)培养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检测STAT3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TAT3敲减的稳转株细胞(Knockdown of STAT3,KDST3)检测不同基质硬度下对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的体外效果;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速度及肿瘤体积变化,IHC检测细胞外基质交联相关基因LOX、MMP2表达水平来评估体内的关系;蛋白质组学分析聚类差异蛋白,GO分析富集差异蛋白的功能,确定可能参与调控的蛋白。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病理分期和基质硬度升高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STAT3敲减后卵巢癌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整体体积减小,LOX、MMP2表达降低,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参与力学调控。结论STAT3作为力学响应基因参与基质硬度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相关分子参与力学调控。展开更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胆固醇代谢失调和叶黄素水平异常易导致视网膜异常脂质沉积和玻璃膜疣,进而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患病风险。视网膜细胞上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胆固醇代谢失调和叶黄素水平异常易导致视网膜异常脂质沉积和玻璃膜疣,进而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患病风险。视网膜细胞上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在脂质代谢和视网膜保护中至关重要。组织细胞表面的SR-B1通过识别并结合细胞外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将游离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脏,对维持全身包括视网膜的脂质代谢平衡与避免脂质沉积至关重要。此外,HDL同样作为转运体参与叶黄素的视网膜转运过程。叶黄素,以其独特的蓝光过滤和抗氧化功能,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潜在损伤并清除有害的氧自由基,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本综述将详细探讨SR-B1在视网膜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协助胆固醇清除和叶黄素抗氧化防御方面的重要性,并评述SR-B1以及携带的有益成分如HDL和叶黄素对缓解AMD发病的机制与最新研究进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hSOD1^(G93A)转基因小鼠疾病进展中,脊髓组织内脂钙素-2(LCN2)及其受体脑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BOCT)表达的动态改变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疾病进展的关系,为ALS早期抗炎干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本研究选用发病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出生后60、95、108、122 d)h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及同窝野生型小鼠(WT小鼠)为动物模型,提取各组模型小鼠脊髓组织,应用RT-q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多重标记检测LCN2、BOCT的表达变化。在BV2细胞中转染pcDNA3.1-G93A-SOD1质粒作为hSOD1^(G93A)BV2小胶质细胞模型,LPS刺激24 h后使用RT-qPCR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中LCN2 mRNA以及培养基中LCN2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OC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同窝同时间点WT小鼠相比,108、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 mRNA表达水平升高;60 d至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中LCN2和BOCT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结果显示,在95、108和122 d hSOD1^(G93A)转基因小鼠脊髓前角观察到LCN2及其受体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共标记。在细胞模型中,LPS刺激后,hSOD1^(G93A)BV2细胞内LCN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中LCN2含量升高,但细胞内BOCT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ALS病程中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合成并释放LCN2显著增加,可能参与神经炎症发生和神经元死亡。
文摘目的卵巢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医学难题,其恶性进程与组织和细胞硬度的明显变化有关。STAT3在多种类型癌症恶性进展中的关键调节作用,基于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深入探究STAT3和卵巢癌中基质硬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调控机制。方法探究STAT3与卵巢癌肿瘤病理分期的关系;不同基质硬度(1、6和60 k Pa)培养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检测STAT3蛋白表达水平;构建STAT3敲减的稳转株细胞(Knockdown of STAT3,KDST3)检测不同基质硬度下对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的体外效果;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记录肿瘤生长速度及肿瘤体积变化,IHC检测细胞外基质交联相关基因LOX、MMP2表达水平来评估体内的关系;蛋白质组学分析聚类差异蛋白,GO分析富集差异蛋白的功能,确定可能参与调控的蛋白。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病理分期和基质硬度升高STAT3及p-STAT3的表达水平具有差异性;STAT3敲减后卵巢癌肿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整体体积减小,LOX、MMP2表达降低,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参与力学调控。结论STAT3作为力学响应基因参与基质硬度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STAT3通过调控细胞迁移(LPXN、CNN3)、细胞黏附(FSCN1、TNFAIP1)相关分子参与力学调控。
文摘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胆固醇代谢失调和叶黄素水平异常易导致视网膜异常脂质沉积和玻璃膜疣,进而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患病风险。视网膜细胞上的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在脂质代谢和视网膜保护中至关重要。组织细胞表面的SR-B1通过识别并结合细胞外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将游离胆固醇逆向转运至肝脏,对维持全身包括视网膜的脂质代谢平衡与避免脂质沉积至关重要。此外,HDL同样作为转运体参与叶黄素的视网膜转运过程。叶黄素,以其独特的蓝光过滤和抗氧化功能,减少蓝光对视网膜的潜在损伤并清除有害的氧自由基,发挥保护视网膜的作用。本综述将详细探讨SR-B1在视网膜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协助胆固醇清除和叶黄素抗氧化防御方面的重要性,并评述SR-B1以及携带的有益成分如HDL和叶黄素对缓解AMD发病的机制与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