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行为学探讨“黄芪-山药”对小鼠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晨
李诗怡
+4 位作者
尹晓晓
孔紫涵
刘清华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7,共14页
目的 探讨“黄芪-山药”治疗小鼠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山药”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CRF相关靶点,将交集...
目的 探讨“黄芪-山药”治疗小鼠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山药”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CRF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输入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并根据度值选择前5位的核心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 1.2.3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将25只小鼠按照1∶4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使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CRF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山药组(0.2 g/kg)、黄芪组(0.6 g/kg)及黄芪-山药组(0.3+0.1 g/kg),每组5只。连续灌胃14 d,每天2次。取材前对小鼠进行抓力检测和力竭游泳实验,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腓肠肌称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后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共筛选出“黄芪-山药”有效活性成分共2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99个,靶点主要通过细胞(质、膜、核)等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发挥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癌症信号通路(pathway in cancer),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 PI3K-Akt)等155条信号通路作用于CRF。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是“黄芪-山药”作用于CRF的关键靶点。结合靶点数量最多的活性成分槲皮素和薯蓣皂苷与5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0 kJ/mol,说明配体与受体结合紧密。与模型组相比,山药组、黄芪组的小鼠抓力增强,游泳时间延长,小鼠腓肠肌的体积、质量增大,肌纤维排列整齐、边界清晰,且“黄芪-山药”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黄芪-山药”的应用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RF,增强小鼠肌力和耐力,改善了小鼠腓肠肌体积、质量降低和肌肉萎缩的现象,缓解小鼠的CRF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网络药理学
山药
黄芪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行为学探讨“黄芪-山药”对小鼠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晨
李诗怡
尹晓晓
孔紫涵
刘清华
李洪利
尹崇高
机构
山东
第二
医科
大学
护理学院
山东
第二
医科
大学
基础
医学
院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实验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387,共1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H311)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Q-2023012)。
文摘
目的 探讨“黄芪-山药”治疗小鼠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山药”的药物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搜索CRF相关靶点,将交集靶点输入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10.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图,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并根据度值选择前5位的核心靶点。应用Autodock Vina 1.2.3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将25只小鼠按照1∶4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使用Lewis肺癌细胞构建CRF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山药组(0.2 g/kg)、黄芪组(0.6 g/kg)及黄芪-山药组(0.3+0.1 g/kg),每组5只。连续灌胃14 d,每天2次。取材前对小鼠进行抓力检测和力竭游泳实验,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腓肠肌称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后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果 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共筛选出“黄芪-山药”有效活性成分共2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99个,靶点主要通过细胞(质、膜、核)等参与蛋白质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发挥蛋白质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癌症信号通路(pathway in cancer),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 PI3K-Akt)等155条信号通路作用于CRF。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 2,BCL2),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是“黄芪-山药”作用于CRF的关键靶点。结合靶点数量最多的活性成分槲皮素和薯蓣皂苷与5个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5.0 kJ/mol,说明配体与受体结合紧密。与模型组相比,山药组、黄芪组的小鼠抓力增强,游泳时间延长,小鼠腓肠肌的体积、质量增大,肌纤维排列整齐、边界清晰,且“黄芪-山药”效果更为明显。结论 “黄芪-山药”的应用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RF,增强小鼠肌力和耐力,改善了小鼠腓肠肌体积、质量降低和肌肉萎缩的现象,缓解小鼠的CRF状况。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网络药理学
山药
黄芪
分子对接
Keywords
cancer⁃related fatigue
network pharmacology
Chinese yam
Astragalus
molecular docking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行为学探讨“黄芪-山药”对小鼠癌因性疲乏的作用机制
刘晨
李诗怡
尹晓晓
孔紫涵
刘清华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