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侧小梁切除术后对侧眼眼压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倩雯 赵灿 +2 位作者 裴力 史伟云 王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眼行外路小梁切除术后对侧眼眼压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行单眼外路小梁切除术的37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1 d、2 d、3 d、1周、2周、1个月和...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单眼行外路小梁切除术后对侧眼眼压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行单眼外路小梁切除术的37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随访并记录患者术后1 d、2 d、3 d、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对侧未手术眼眼压,与术前基线眼压比较。结果术后1 d、2 d、3 d及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患者对侧眼眼压分别由术前(16.38±4.25)mmHg(1 kPa=7.5 mmHg)升至(18.11±4.03)mmHg、(18.35±5.29)mmHg、(18.03±5.35)mmHg、(17.21±3.33)mmHg、(17.96±3.82)mmHg、(18.57±4.45)mmHg、(17.27±3.73)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患者对侧眼眼压开始升高,增幅最大出现在术后1个月(3.36±4.56)mmHg(升高21%)。术后3个月患者对侧眼眼压开始回归基线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对侧眼眼压改变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与术前基线眼压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术后随访期内有11例患者对侧眼眼压控制不佳(继续同术前用药,眼压≥21 mmHg)需要手术或加用降眼压药物。术后对侧眼眼压改变与术前降眼压药物使用时间相关。除术后1 d(P=0.31)外,术前持续用药患者与新用药患者术后其他时间点对侧眼眼压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单侧外路小梁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对侧眼眼压升高,3个月后逐渐降低,恢复至术前基线水平。单侧小梁切除术后应加强未手术眼的眼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对侧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