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某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人力资源优化策略
1
作者 翟良龙 吉敦亮 +1 位作者 刘金辉 杨小乐 《中国卫生产业》 2025年第1期249-252,共4页
本文以某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效率。文章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述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远影响。结合该眼科专科医院的... 本文以某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效率。文章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述其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深远影响。结合该眼科专科医院的具体情况,探讨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如人才引进与培养、岗位管理与人员配置以及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的创新,为同类医院在新质生产力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眼科专科医院 新质生产力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初次手术闭合率及侧卧位液气交换疗效分析
2
作者 姜涵 朱平凡 +3 位作者 吕乐雨 孙晓蕾 张静静 原公强 《临床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初次手术的闭合率及侧卧位液气交换治疗初次手术未闭合的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初次手术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初次手术的闭合率及侧卧位液气交换治疗初次手术未闭合的黄斑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初次手术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的IMH患者及初次手术未闭合并接受侧卧位液体与14%C_(3)F_(8)交换术的患者纳入研究。评估不同直径IMH初次手术的闭合率及再次液气交换术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IMH 205例(218只眼),初次手术闭合186例(197只眼),闭合率为90.37%,其中400μm以下的黄斑裂孔闭合率为100%,400~800μm为闭合率91.2%;800μm以上闭合率仅为35.71%。其中18只眼初次手术未闭合的患者接受了侧卧位液体及14%C_(3)F_(8)交换术。18例患者的裂孔大小(702±131)μm,第1次液气交换术后裂孔闭合率为77.78%(14/18),第2次为88.89%(16/18),第3次为88.89%(16/18),经过3次液气交换未闭合的2例(2只眼)患者,通过扩大内界膜剥除范围联合孔缘笛针按摩而闭合,最终所有黄斑裂孔均闭合。侧卧位液气交换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1.139±0.349)logMAR,与术后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0.815±0.356)logMAR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8,P<0.05);术前眼压为(14.29±2.87)mmHg,与末次随访时眼压为(15±4.29)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4,P>0.05)。随访时间为(6.05±2.84)个月(3~16个月)。结论侧卧位液气交换术治疗初次手术未闭合黄斑裂孔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初次手术失败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液气交换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慧琳 原公强 +3 位作者 赵灿 李凤洁 罗燕 王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拟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或眼底手术的患者52例(5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进口角膜保护剂与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眼科手术患者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7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拟行单眼白内障手术或眼底手术的患者52例(52眼)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眼。试验组使用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对照组使用波兰产角膜保护剂。主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为光学清晰度保持成功率,次要保护作用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在术前、术后的保护剂眼表覆盖厚度、光学清晰度保持时间及光学清晰度评分。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行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检查以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评分,并对产品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光学清晰度保持成功率分别为100.00%、96.15%,率差为3.85%(95%可信区间为-3.55%~11.24%)。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保护剂眼表覆盖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光学清晰度保持时间、光学清晰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7 d的TBUT及术后7 d的SI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 d的CF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C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4.62%(9/26)和26.92%(7/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结论国产角膜保护黏弹剂在防止术中因角膜干燥而导致的角膜上皮损伤方面安全有效,与已上市的进口角膜保护剂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保护黏弹剂 角膜保护剂 临床试验 保护作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张怡琳 魏文潇 +1 位作者 沈芳 孙晓蕾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23期112-114,120,共4页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山东省眼科医院82名在职护理人员,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21年6月—2022年6月)和管理后(2022年7月—2023年7月),管理前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后...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眼科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7月山东省眼科医院82名在职护理人员,根据时间不同记为管理前(2021年6月—2022年6月)和管理后(2022年7月—2023年7月),管理前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管理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职业获益感以及职业使命感。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获益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护理人员职业使命感评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护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两种管理模式的对比之下,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实践技能、职业获益感和强化职业使命感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 眼科 职业获益感 职业使命感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诊疗目标导向下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超凡 刘聪慧 +1 位作者 孙铭阳 吴林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改革地区的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为该政策的优化与推广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全国省级医疗保障局网站和190个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医疗保障局网站,收... 目的比较分析实施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支付方式改革地区的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为该政策的优化与推广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检索全国省级医疗保障局网站和190个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城市的医疗保障局网站,收集2019年1月1日—2024年5月31日其官网发布的DRG政策文件,应用Excel软件整理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基础病组政策的地区覆盖、医疗机构覆盖和病组覆盖现状。结果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覆盖地区数量少且不均衡,共16个省、2个直辖市及3个自治区的76个地市实施了该政策,占实施DRG付费城市总数的40%,且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医疗机构覆盖面存在差异,大部分地区的基础病组政策覆盖所有级别的医疗机构,部分地区的基础病组政策主要在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实施。病组遴选标准基本一致,以常见、多发,诊疗技术成熟、难度低和医疗费用稳定且差异小为主要纳入标准。地区间基础病组数量、权重和分布不均衡,纳入的基础病组数量为3~117不等,权重区间为0.16~1.57,以内科治疗为主,哮喘和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基础病组。结论建议进一步扩展DRG基础病组同病同价支付政策覆盖的地区范围,因地制宜确定医疗机构覆盖范围,分阶段扩展病种覆盖范围,加强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分级诊疗 基础病组 同病同价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疗效
6
作者 高华 祝磊 +10 位作者 徐建江 陶黎明 董燕玲 陈陆霞 晋秀明 李贵刚 吴护平 赵平 陈蔚 李小羿 史伟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888-1894,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选取2022-03-15/11-14全国12家三甲医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ZKY001滴眼液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选取2022-03-15/11-14全国12家三甲医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按照1∶1∶1比例将患者178例178眼随机分为三组:安慰剂组(给予ZKY001模拟滴眼液治疗)60例60眼,0.002%ZKY001滴眼液组59例59眼,0.004%ZKY001滴眼液组59例59眼。各组患者接受研究药物每次1滴,每天4次,使用4 d。观察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百分比,角膜上皮缺损区首次完全愈合时间,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人数,眼部不适(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等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变化。结果:三组患者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时间、在不同的随访点三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百分比、首次愈合人数百分比均无差异(均P>0.05)。但从数值上看,0.002%ZKY001组(67.87±21.688 h)、0.004%ZKY001组(61.48±22.091 h)角膜上皮缺损首次愈合时间较安慰剂组短(68.85±20.851 h)。在D1上午,0.004%ZKY001滴眼液组的角膜缺损面积较基线改善的百分比与安慰剂组的数值差值达到最大,且在后续的随访点保持着数值差值的优势。试验组在不同随访点的角膜上皮缺损区首次愈合人数较安慰剂组多。眼部不适改善方面:试验组较安慰剂组的VAS评分总分值降低多,以异物感评分、疼痛感评分降低为主,在D3时0.004%ZKY001滴眼液组对异物感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7)。安全性方面: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9.0%),且三组间相似。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使用ZKY001滴眼液可改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改善术后因角膜上皮缺损引起的不适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术 ZKY001滴眼液 角膜上皮的缺损修复 缓解不适 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在眼压测量的可行性应用研究
7
作者 冯潇 于辉 姜涛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99-103,共5页
为解决传统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 NCT)在眼压测量过程中患者体验感差、无法连续监测眼压等问题,将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模拟“指拭”测量法用于眼压测量。本文选用了型号为ZE120-05AA的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灵敏度10 Pa)... 为解决传统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 NCT)在眼压测量过程中患者体验感差、无法连续监测眼压等问题,将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模拟“指拭”测量法用于眼压测量。本文选用了型号为ZE120-05AA的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灵敏度10 Pa),对门诊569例患者进行了眼压测量,并与非接触式眼压计所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采用皮尔森相关性数据分析方法,发现两组检测数据呈现一定的相关性(r=0.96,P<0.001),两组数据线性拟合的斜率分别为0.068(NCT)和0.079(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结果表明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在眼压测量方面满足眼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眼压临床检测应用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贴敷型压力传感器 眼压测量 眼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效果比较
8
作者 夏甜 苏文洁 景军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四种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使用过的遮眼板120件,设置为A、B、C、D四组(各30件),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复合醇消毒湿巾、湿热消毒法进行消毒。在消毒前、消毒后5 min,消毒后4 h及... 目的比较四种消毒方法清洁消毒视力检查遮眼板的效果。方法选取患者使用过的遮眼板120件,设置为A、B、C、D四组(各30件),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复合醇消毒湿巾、湿热消毒法进行消毒。在消毒前、消毒后5 min,消毒后4 h及8 h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和三磷酸腺苷(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消毒合格率,并比较四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成本。结果消毒后5 min,四组微生物培养和ATP生物荧光检测的消毒不合格率均为0;消毒后4 h,B组消毒不合格率显著高于D组(P<0.008),消毒后8 h,A组、B组和C组消毒不合格率显著高于D组(均P<0.008)。结论湿热消毒法消毒效果明显优于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及复合醇消毒湿巾,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眼板 湿热消毒法 含氯消毒剂 乙醇 复合醇消毒湿巾 微生物培养 ATP荧光检测 消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术后感染性眼内炎2例
9
作者 王倩 原公强 张静静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6-77,共2页
例1男性,49岁。因“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branch retinal vein occulusion macular efema,BRVO-ME)行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术后6 d,视物不见1 d”于2021年12月9号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个月余,最高150/105 mmHg(1 mmHg=0.133 ... 例1男性,49岁。因“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branch retinal vein occulusion macular efema,BRVO-ME)行玻璃体腔注射Ozurdex术后6 d,视物不见1 d”于2021年12月9号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个月余,最高150/105 mmHg(1 mmHg=0.133 kPa),未治疗,否认其他病史。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眼压16 mmHg,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视力眼前指数,眼压8 mmHg,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透明,内皮面大量KP,前房中深,房闪(++++),细胞(++++),前房可见积脓约1 mm,瞳孔圆,瞳孔区见膜状渗出,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混合充血 玻璃体混浊 左眼视力 右眼视力 眼部检查 黄斑水肿 瞳孔区 眼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揉眼和睡姿与圆锥角膜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刘晓宇 郭星涵 +3 位作者 刘小雪 鲍庆东 陈彤 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8-871,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圆锥角膜(KC)患者的揉眼和睡姿习惯,分析KC发病与揉眼及睡姿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KC严重程度与揉眼、睡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到2022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疗的KC患者作为KC... 目的通过调查圆锥角膜(KC)患者的揉眼和睡姿习惯,分析KC发病与揉眼及睡姿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KC严重程度与揉眼、睡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月到2022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疗的KC患者作为KC组,同时收集2022年2月至6月在同医院招募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近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就揉眼和睡姿及相关习惯详细情况进行记录;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角膜曲率大小)对KC患者进行分期,比较不同分期KC患者的揉眼和睡姿情况。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406例KC患者和394例近视患者。KC组患者中揉眼占比67.98%,对照组患者揉眼占比24.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KC患者睡觉时有侧卧或俯卧习惯的占比45.32%,近视患者此项占比24.87%,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变量存在显著差异:病情分期更严重眼(以下简称即更陡眼)揉眼率更高(OR=3.547,95%CI:2.02~6.24,P<0.001)、侧卧或俯卧位睡姿(OR=10.725,95%CI:5.77~19.94,P<0.001)、睡觉时头偏向更陡眼(OR=12.171,95%CI:7.23~20.49,P<0.001)。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分期更严重的Ⅳ期KC患者中喜欢揉更陡眼及睡觉时头偏向更陡眼的比例明显高于前三期患者(均为P<0.001)。结论揉眼和侧卧或俯卧位睡姿是KC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揉眼 睡姿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角膜与揉眼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11
作者 郭星涵 林潇 +3 位作者 孙禹 鲍庆东 刘小雪 高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调查圆锥角膜(KC)患者的揉眼习惯,分析揉眼与KC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严重程度K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治的KC患者资料,对所有KC患者进行二次随访并详细... 目的调查圆锥角膜(KC)患者的揉眼习惯,分析揉眼与KC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严重程度K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治的KC患者资料,对所有KC患者进行二次随访并详细询问揉眼及相关习惯;以同期近视患者作为对照,比较KC和对照揉眼情况的差异;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对KC进行分期,比较不同分期的KC患者揉眼情况。结果收集了202名KC患者,201名近视患者的资料。二次随访后调查的KC患者揉眼比例为61.4%,近视患者揉眼比例25.9%,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KC组与对照组的揉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示以下变量存在显著差异:揉眼频次>10次/d(OR=264.406,95%CI:10.934⁃6393.832,P<0.05);揉眼时长<10 s/次(OR=0.004,95%CI:0-0.004,P<0.05);俯卧位睡姿(OR=3.079;95%CI:1.05⁃9.027;P<0.05);Ⅳ期的KC患者揉眼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期患者(P<0.05)。结论揉眼是KC的危险因素,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角膜 揉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 TNP在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臧馨怡 毛世兰 +4 位作者 谢晋 刘晓敏 李德卫 元静 代云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46-650,共5页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角膜净屈光力(TNP)模式3 mm环的角膜曲率值联合SRK/T公式[简写为TNP 3 mm(SRK/T)]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1-12 LASIK或P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患者3... 目的:评估Pentacam系统角膜净屈光力(TNP)模式3 mm环的角膜曲率值联合SRK/T公式[简写为TNP 3 mm(SRK/T)]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7/2021-12 LASIK或PRK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患者35例50眼。术前使用TNP 3 mm(SRK/T)计算IOL度数50眼,使用Barrett True-K公式计算IOL度数34眼,使用Olsen 2公式计算IOL度数41眼,每例患者术前至少使用2种公式计算IOL度数,记录患者术后3 mo实际屈光度。比较三种测算方法下IOL度数的预测误差(PE),分析PE在±0.5、±1.0 D以内的患眼比例。结果:术后3 mo,TNP 3 mm(SRK/T)、Barrett True-K、Olsen 2 PE分别为-0.02±0.63、-0.54±0.80、0.25±0.80 D(P<0.001),PE在±0.5 D内患眼分别为66%(33/50)、44%(15/34)、37%(15/41)(P<0.05);PE在±1.0 D内患眼分别为88%(44/50)、71%(24/34)、80%(33/41)(P>0.05)。结论:Pentacam TNP 3 mm(SRK/T)法操作简便,预测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IOL度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TNP SRK/T 预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老视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石佳宁 孙吉君 王婷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6期564-567,共4页
老视是一种生理性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近视力下降,影响个人视近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老视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治疗老视的方式包括佩戴眼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手术,但这些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缺... 老视是一种生理性退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近视力下降,影响个人视近功能和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老视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治疗老视的方式包括佩戴眼镜、屈光手术和晶状体手术,但这些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缺陷,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已有相关研究证实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视患者的视近能力。目前治疗老视的药物主要包括缩瞳剂、晶状体软化剂及中药制剂。本文就药物治疗老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药物治疗 节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毕文娇 吴洁 +2 位作者 郭振 刘坤 王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研究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8-03/08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6例112眼,分别用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目的:研究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可靠性。方法:选取2018-03/08青岛眼科医院门诊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56例112眼,分别用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NIDEK US-500)测量CCT,取五组测量值的平均值,将五组测量值与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收集的112眼的CCT测量值为:Pentacam(530.17±25.08)μm、OCT(519.79±26.90)μm、Tomey OA-2000(521.75±26.51)μm、IOL Master 700(519.53±28.15)μm、A超(542.23±26.88)μm,五组测量值的平均值为(526.69±26.08)μm。均方根误差(RMSE)和希尔不等式系数(TIC)结果均显示:Pentacam与Tomey OA-2000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相对较小,即两种方法测量值与平均值最接近,其次为OCT、IOL Master 700、A超。典型相关性分析计算结果:Pentacam、OCT、Tomey OA-2000、IOL Master 700及A超角膜测厚仪的测量值与平均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ρ=0.957、0.950、0.953、0.930、0.949。相关系数结果表明Pentacam、Tomey OA-2000与平均值的相关性最好,其余三种依次为OCT、A超、IOL Master 700。Bland-altman分析结果:五组测量值与平均值一致性均良好,Pentacam及Tomey OA-2000的CCT测量值与平均值的一致性程度最高。结论:五种仪器中Pentacam与Tomey OA-2000测量CCT的值与平均值最接近,其相关性及一致性最好,二者的测量方式较A超更为客观、安全,可为临床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角膜厚度 A超角膜测厚仪 Tomey OA-2000 IOL MASTER 700 OCT PENTA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损害进展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耿文慧 王大博 韩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野损害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POAG患者更准确高效的随访提供思路。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将POAG患者39例77眼纳入随访研究,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眼内压(IOP)测量,视野检查及神经纤维层(RNFL... 目的: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野损害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POAG患者更准确高效的随访提供思路。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将POAG患者39例77眼纳入随访研究,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眼内压(IOP)测量,视野检查及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每3mo 1次,共连续随访7次。对患者的家族史、吸烟及饮酒史、年龄、性别、是否手术、IOP波动、基线视野缺损程度、随访期间RNFL厚度变化与视野损害进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RNFL厚度变化程度与视野损害进展呈正相关(P<0.05)。基线视野缺损程度与视野损害进展有关,中度基线视野缺损与视野损害进展相关性最大,轻度次之,重度最小。结论:RNFL的厚度变化可能为POAG患者进展性随访提供有用信息;轻度和重度视野缺损患者进展性的判断应结合视野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Octopus视野计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基线视野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孢霉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振 张晓玉 +3 位作者 王慧瑾 鹿秀海 亓晓琳 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8-441,446,共5页
目的探讨无孢霉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断为无孢霉菌性角膜炎的患者64例(64眼),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64例(64眼)中... 目的探讨无孢霉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诊断为无孢霉菌性角膜炎的患者64例(64眼),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64例(64眼)中,15例(23.4%)为中浅基质层溃疡和浸润,20例(31.3%)为深基质层溃疡和浸润,29例(45.3%)为深基质层溃疡和全层浸润。26例(40.6%)伴有前房积脓,5例(7.8%)伴有角膜穿孔,所有患者真菌培养均未见孢子生长。9例患者行药物治疗,11例患者接受角膜病灶切除术或结膜瓣遮盖术,17例患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LKP),24例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3例患者行眼内容摘除术。总复发率为23.0%(14/61),其中药物治疗后复发率为22.2%(2/9),LKP后复发率为11.8%(2/17),PKP后复发率为41.7%(10/24),不同治疗方法之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8,P<0.05;因行眼内容摘除术后无复发可能,统计中未计入眼内容摘除术患者),LKP组与PKP组患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合并穿孔的患者复发率为75.0%(3/4),高于无穿孔患者的复发率19.3%(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积脓患者的复发率为30.4%(7/23),高于无前房积脓患者的复发率18.4%(7/38)(P>0.05)。8例患者最终感染无法控制行眼内容摘除术,总治愈率为87.5%。复发患者总体治愈率为64.3%(9/14)。结论无孢霉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感染性角膜疾病,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孢霉菌性角膜炎 临床特征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嘉璠 吴洁 +2 位作者 刘坤 毕文娇 崔嵬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PRK)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光密度(corneal density,CD)的变化,并探讨二者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IOL Master 500测量TPRK组(72眼)和FS-LASIK组(42眼)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眼轴长度,同时使用Pentacam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及CD分析。对手术前后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之间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眼轴差与角膜消融厚度间差值)与CD变化的相关性。结果TPRK组及FS-LASIK组手术前后眼轴差分别为(0.09±0.04)mm、(0.11±0.05)mm,角膜消融厚度分别为(0.09±0.02)mm、(0.09±0.03)mm,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486、0.494,均为P<0.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4、1.995,均为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二者一致性好。TPRK组角膜前层(120μm)及全层的CD术后低于术前,中间层及后层(60μm)的CD术后高于术前。FS-LASIK组眼轴测量偏差仅与0~2 mm前层的CD中等相关(r=0.356,P<0.05)。结论TPRK及FS-LASIK术后患者眼轴长度均较术前短,二者差值与角膜消融厚度相符。TPRK及FS-LASIK术后3个月CD略有降低,但IOL Master眼轴测量偏差与CD的变化基本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眼轴长度 角膜消融厚度 角膜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建立规范 被引量:6
18
作者 于伟泓 张潇 +25 位作者 吴婵 陈欢 杨治坤 贺峰 张枝桥 张碧磊 巩迪 王月麟 杨景元 李冰 孙燕媛 马亚静 陆慧琴 夏蔚 周伟 张东磊 潘庆敏 杨宁 王淑娜 孙晓蕾 遇颖 苏畅 万博 汪明启 王敏 陈有信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5期684-688,共5页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世界范围内对于眼底病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工智能识别研究越来越多,但不同人工智能识别软件准确度的验证与比较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在建立1.5万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彩照人工智能研究标准数据库的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进行阐述,以期为后续眼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建立更多的相关数据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标注 数据库 标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在贝伐单抗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相慧 杨玲玲 +1 位作者 周丽 徐海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BEV)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抑制活性氧(ROS)在EM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ARPE-19细胞株,根据实验需要将ARPE-19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EV组、BEV+NAC组和BEV+... 目的观察贝伐单抗(BEV)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抑制活性氧(ROS)在EM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人ARPE-19细胞株,根据实验需要将ARPE-19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BEV组、BEV+NAC组和BEV+DPI组,其中空白对照组细胞不进行任何干预,BEV组用0.25 g·L-1 BEV处理细胞72 h,另外两组在BEV处理细胞24 h后分别再用ROS抑制剂NAC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处理细胞48 h。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观察各组ARPE-19细胞内ROS和H2O2的生成堆积情况;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各组ARPE-19细胞中EMT标志物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锁带蛋白-1(ZO-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情况;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MT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CFH-DA染色观察发现,ARPE-19细胞加入BEV继续培养后,ROS和H2O2表达均明显上调(均为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BEV组EMT指标变化显著上皮标志物ZO-1的表达降低,间质标志物α-SMA和FN的表达升高,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BEV组相比,BEV+NAC组和BEV+DPI组中各项指标mRNA表达变化显著,ZO-1上升至0.955±0.048、1.056±0.017,而α-SMA下降至0.982±0.165、1.058±0.165,此外FN表达(0.666±0.063、0.983±0.125)也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种因子的蛋白表达变化趋势与其相应mRNA表达相一致,与单纯BEV组相比,ROS抑制剂NAC和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都显著改变了EMT标志物的表达,ZO-1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了0.195±0.010、0.770±0.175,而α-SMA下降了0.353±0.098、0.482±0.037,FN下降了0.528±0.161、0.612±0.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ROS参与了BEV诱导的RPE细胞EMT,抑制ROS可减轻BEV诱导的人RPE细胞的EMT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贝伐单抗 活性氧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手术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洁 荆丽丽 +2 位作者 代云海 刘廷 刘立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1044,1048,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再手术...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手术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青岛眼科医院就诊并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次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再手术发生率、再手术时间以及发生原因等。结果将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手术36例(42眼)患者纳入本研究。计划外再手术占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后发性白内障(54.76%,23/42)、继发性青光眼(21.43%,9/42)、瞳孔闭锁(14.29%,6/42);其他原因有人工晶状体异位(7.14%,3/42)、视网膜脱离(2.38%,1/42)。计划外再手术发生率在0~3个月龄组为13.29%,显著高于4~12个月龄组(3.82%)和>12个月龄组(1.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低月龄(≤3个月)白内障手术、一期未植入人工晶状体与后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和瞳孔闭锁均高度相关(均为P<0.05)。结论后发性白内障、瞳孔闭锁和继发性青光眼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计划外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低月龄(≤3个月)患者行白内障手术与计划外再手术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术后并发症 计划外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