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神经元在慢性疼痛及其所致认知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王琪 张广芬 王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5-630,共6页
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除了躯体症状以外,常伴随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间神经元是一种多极性神经元,大多属于抑制性神经元,在神经传导网络中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其他神经元以行使信号转导和精细调控功能。近年来,... 慢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除了躯体症状以外,常伴随认知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间神经元是一种多极性神经元,大多属于抑制性神经元,在神经传导网络中发挥桥梁作用,连接其他神经元以行使信号转导和精细调控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间神经元参与慢性疼痛及认知功能损伤。探讨中间神经元异常与慢性疼痛及其所致认知功能损伤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探索新型药物及治疗方法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神经元 疼痛 认知功能损伤 信号转导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防治围术期抑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娄雪杰 邱迪 +1 位作者 张广芬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2-656,共5页
抑郁是围术期常见的情绪障碍,无论是术前并存抑郁还是术后新发抑郁,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且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艾司氯胺酮可以缓解围术期抑郁。本文对围术期抑郁、艾司氯胺酮及其抗抑郁机制、艾司氯胺酮在防治围术... 抑郁是围术期常见的情绪障碍,无论是术前并存抑郁还是术后新发抑郁,均会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且目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关研究表明,艾司氯胺酮可以缓解围术期抑郁。本文对围术期抑郁、艾司氯胺酮及其抗抑郁机制、艾司氯胺酮在防治围术期抑郁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艾司氯胺酮的临床应用及围术期抑郁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抑郁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振玲 裴宇权 +3 位作者 李晖 张华亭 李得超 栾琳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6期881-88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IPH)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HINAL、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发表的IPH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 目的:系统评价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IPH)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HINAL、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发表的IPH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日。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PROBAST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13个模型,BMI、基线温度、年龄、手术室室温、液体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为模型主要预测因子;10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在建模人群中均>0.7(0.789~0.936),其中3个模型同时报道了验模人群的AUC,均>0.7(0.771~0.914);1篇研究采用内部验证,7篇研究采用外部验证。所有研究均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但总体适用性较好。结论:IPH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但偏倚风险较高。应审慎选择已有模型进一步验证,或开展大样本、多病种前瞻性临床研究,构建本土IPH最优风险预测模型,以尽早识别、预防I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 预测 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卢振玲 杨昕宇 +3 位作者 马兵 王秉政 袁莉 裴宇权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12期1866-1871,共6页
目的:调查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RCA小组,搜集事件相关资料,通过时间序列表叙述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事件经过,找出近端原因,应用问题树、鱼骨图分析来确定根本原因,进行屏障分... 目的:调查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RCA小组,搜集事件相关资料,通过时间序列表叙述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事件经过,找出近端原因,应用问题树、鱼骨图分析来确定根本原因,进行屏障分析,制定改善行动计划表,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改善行动实施后,预手术患者身份核查规范率明显上升(P<0.05);手术当日临时调台率下降(P<0.05);预住院期间门诊检查费用医保支付比例、相关人员日间手术运行流程培训完成率、电子版手术通知单使用率、指示牌放置指定位置比例、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均为100%。结论:应用RCA分析日间手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这一手术室警讯事件,有助于更好地识别手术室工作流程中的系统缺陷,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善行动方案,提升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日间手术 患者身份识别 不良事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