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长军 王秋入 +4 位作者 赵鑫 马清伟 张磊 潘新 康鹏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1038,共8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可以造成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进而增加患者骨折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患者正被骨质疏松症所困扰,并且,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并发症也不断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可以造成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进而增加患者骨折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患者正被骨质疏松症所困扰,并且,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并发症也不断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献检索发现,慢性肝肾脏功能障碍、酗酒、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疾病可以通过影响骨代谢而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Wnt信号通路、骨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RANKL/RANK/OPG信号通路是影响骨质疏松症发病的较为关键信号通路;而双膦酸盐类药物、地舒单抗等是目前临床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常用药物,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可尝试使用特立帕肽、罗莫单抗等骨形成药物,合理的药物序贯治疗有助于增强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本文将对上述进展展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及社会对本病的认识,并促进临床医师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临床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日间手术标准化流程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史冬立 郭晓宇 +2 位作者 徐西强 刘娜 刘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3,共4页
2003年国际日间手术联盟(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将日间手术定义为: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2015年全国日间手术学会在基于我国的基本... 2003年国际日间手术联盟(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将日间手术定义为: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手术,除外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2015年全国日间手术学会在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日间手术的定义:患者在一日(24h)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同时也提出了日间手术延期的概念:日间手术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住院最长时间不超过48h。目前据IAAS统计,日间手术在国际呈稳步上升趋势,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地的日间手术约占择期手术的50%~70%,美国日间手术执行率则高达80%。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低能创伤性骨折)指从立位高度或更低高度跌倒时发生的骨折,没有机动车辆事故等重大创伤。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门诊手术 创伤性骨折 择期手术 Surgery 立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文峰 李天友 +1 位作者 王延宙 王恒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好发部位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患儿临床资料;通过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检索2021年3月前的相关文献,总结... 目的探讨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的好发部位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3例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患儿临床资料;通过PubMed、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检索2021年3月前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本院以及纳入文献中病例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治疗方式等特点。结果本院3例初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骨折未愈合,2例行再手术,愈合良好;1例未再手术。共检索到5篇相关文献8例患儿,联合本中心3例,共11例纳入研究。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8岁11个月(6~13岁);初次治疗时骨折均完全移位,且合并尺骨远端骨折;6例未注明侧别,其余5例中左侧4例,右侧1例;7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2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例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术。10例因骨不愈合再次手术,均愈合良好,其中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6例,包括钢板固定3例,外固定架、克氏针、单纯石膏固定各1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1例。按照Lieber标准,1例为干骺端骨折,10例为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骨折。结论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不愈合好发于骨干与干骺端交界区,该交界区骨折需充分认识和谨慎处理,若行切开手术,建议解剖复位、稳定固定、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矫形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的分子致病机制与分型
4
作者 于洪杰 李常荣 +5 位作者 魏硕硕 姚阳阳 王延宙 徐潮 夏维波 赵家军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5-403,共9页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是一种罕见的遗传异质性骨骼疾病,主要特征为反复骨折和进行性骨骼畸形,该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模式,致病基因众多,致病机制复杂,既往的疾病分型缺乏条理与科学依据,适用性差。本文对OI的致病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与梳理,分别从Ⅰ型胶原蛋白缺陷(合成缺陷、加工缺陷、翻译后修饰缺陷、折叠和交联缺陷)、骨骼矿化障碍、成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缺陷等角度汇总分析OI的分子致病机制,同时阐述了最近提出的几个新的未分型的OI致病基因及其致病机制,以期为OI的分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致病机制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