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豆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李冬梅 孔菲 +2 位作者 姜洪娟 孙艳红 祝筠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老年肺癌患者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辅助治疗效果,为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供新方法。方法 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首次化疗并采取多日化疗方案的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对老年肺癌患者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辅助治疗效果,为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提供新方法。方法 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科首次化疗并采取多日化疗方案的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16)和观察组(n=113),对照组采用西药止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观察两组化疗第1~3天及化疗结束后第1~5天化疗相关恶心、呕吐及伴随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在时间、组别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腹胀、腹泻等伴随症状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42.5%vs. 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56%。结论 耳穴压豆可辅助治疗老年肺癌患者多日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并缓解化疗相关伴随症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老年 肺癌 多日化疗 恶心 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单独或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军源 夏翊夫 +1 位作者 杜艳梅 张春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与单独PT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396690。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与单独PT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396690。检索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自建库至2022年12月23日有关对比PTVE联合PSE与单独PTVE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相关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4.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8篇,总样本量为592例,包括PTVE联合PSE组316例,单独PTVE组2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PTVE联合PSE组术后门静脉压力(SMD=-1.75,95%CI:-2.33~-1.16,P<0.05)、术后门静脉内径(SMD=-0.87,95%CI:-1.64~-0.10,P<0.05)、术后再出血率(OR=0.17,95%CI:0.11~0.28,P<0.05)、病死率(OR=0.13,95%CI:0.04~0.37,P<0.05)、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发生率(OR=0.17,95%CI:0.07~0.45,P<0.05)均低于单独PTVE组;术后血小板水平(SMD=0.79,95%CI:0.52~1.06,P<0.05)高于单独PTVE组。结论PTVE联合PSE较单独PTVE可有效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再出血率、病死率、门静脉高压性胃肠病发生率、门静脉压力,缩短门静脉内径,提高血小板水平,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出血的有效介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出血 治疗结果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亚太肝病学会指南:肝病腹水的管理》摘译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军源 刘笑 +4 位作者 程雅玮 王清晨 刘晓晨 主余华 张春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亚太肝病学会于2023年5月发布了肝病腹水的管理指南,主要包括肝硬化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腹水、低钠血症、肝性胸水和肝肾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本文对该指南中的主要推荐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便于国内临床处理肝病腹水时借鉴... 亚太肝病学会于2023年5月发布了肝病腹水的管理指南,主要包括肝硬化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腹水、低钠血症、肝性胸水和肝肾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本文对该指南中的主要推荐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便于国内临床处理肝病腹水时借鉴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水 肝硬化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麦维兰江·阿不力米提 地尔木拉提·吐孙 +9 位作者 克尤木·吾布力喀斯木 穆萨·艾海提 刘振江 李宾 西日扎提·马木提 陈金瓯 李涛 苏伟 赵雁林 欧喜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148-1153,共6页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15年喀什地区登记并成功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复发(216... 目的:分析喀什地区初治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减少喀什地区结核病患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2015年喀什地区登记并成功治疗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中的复发(216例)和未复发(216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按照性别和年龄进行1∶1对照匹配,对43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结核治疗成功后复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24.00(OR=4.235,95%CI:1.277~7.877)、文化程度为小学(OR=3.434,95%CI:1.861~6.337)、中等收入(OR=2.240,95%CI:1.256~3.993)、未规范治疗(OR=3.436,95%CI:1.788~6.606)、吸烟(OR=3.970,95%CI:1.419~11.113)是结核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无结核病密切接触史(OR=0.256,95%CI:0.137~0.477)和集中服药(OR=0.103,95%CI:0.026~0.413)的结核病患者不易复发。结论:落实喀什地区肺结核患者集中服药管理,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吸烟人群及时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复发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脑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功海 王广川 张春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1204,共4页
肝性脑病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尚无系统的防治策略。在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并总结了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隐性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规范TIPS... 肝性脑病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尚无系统的防治策略。在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并总结了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提出未来研究应注重隐性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规范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肝性脑病 危险因素 治疗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窦多发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路畅 冯吉贞 +3 位作者 姚志刚 赵淑磊 程显魁 李加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胃窦多发隆起型病变,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内梭形... 目的探讨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mucosal Schwann cell hamartoma,MSCH)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例胃窦多发隆起型病变,采用HE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黏膜固有层内梭形细胞弥漫增生,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椭圆形,无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梭形细胞S-100和SOX-10均呈弥漫强阳性,Syn、NF、actin、desmin、DOG1、CD34、CD117和Ki-67均阴性。结论胃肠道MSCH属于罕见的黏膜梭形细胞病变,确诊需结合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胃窦 黏膜施万细胞错构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左怀文 沙启梅 +3 位作者 孙姣 蔡智慧 许洪伟 刘慧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旨在识别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一个预测PVT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28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 目的旨在识别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一个预测PVT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12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28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资料,根据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PVT组(n=119)和非PVT组(n=164)。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并检验列线图,应用C指数(C-index)、校准曲线评价其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在Child-Pugh分级(χ^2=9.388,P=0.009)、脾切除史(χ^2=26.805,P<0.001)、WBC(Z=-2.248,P=0.025)、PLT(Z=-3.323,P=0.001)、D-二聚体水平(Z=-6.236,P<0.001)及脾脏厚度(Z=-2.432,P=0.015)方面高于非PVT组,而TG水平低于非PVT组(Z=-4.15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水平(OR=0.441,95%CI:0.190~0.889)、D-二聚体水平升高(OR=1.151,95%CI:1.041~1.272)、PT延长(OR=1.160,95%CI:1.025~1.313)、有脾切除史(OR=2.933,95%CI:l.164~7.389)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PVT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回归结果,建立了列线图,其C指数值为0.745,校准曲线显示PVT发生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TG水平降低、有脾切除史、D-二聚体水平升高、PT延长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所建立的列线图,为临床医生评估PVT形成风险提供了一个定量、直观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联合侧支血管栓塞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应用进展与争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琼 赵连晖 +1 位作者 王广川 张春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60-2463,共4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国内外指南中被推荐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治疗,但其在疗效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IPS中联合侧支血管栓塞术(TI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一定优势。本...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国内外指南中被推荐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治疗,但其在疗效方面仍存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TIPS中联合侧支血管栓塞术(TI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具有一定优势。本文归纳了目前国内外TIPS+E的主要研究,总结了该技术现阶段的指南推荐情况及临床应用现状等,并提出了其适应证、血流动力学标准和栓塞材料选择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仍需大样本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堵抑或疏?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振 张春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64-2766,共3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进展,预防和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但目前静脉曲张出血相关病死率仍较高。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采用个体...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应控制食管胃静脉曲张的进展,预防和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但目前静脉曲张出血相关病死率仍较高。临床处理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采用个体化治疗,兼顾门静脉高压“堵、疏、灌”平衡,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2021版) 被引量:5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谢渭芬 郭晓钟 杨永平 祁兴顺 白朝辉 朱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33-1738,共6页
肝硬化患病人数多、死亡风险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消化内科、肝病、感... 肝硬化患病人数多、死亡风险高,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已逐渐得到认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消化内科、肝病、感染性疾病、外科,以及临床药学领域的专家,在系统回顾当前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结合各位专家的临床经验,共制定了10条有关特利加压素在肝硬化并发症中临床应用的实践指导声明。特利加压素可使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或肝肾综合征患者获益,但在肝硬化伴腹水、穿刺后循环功能障碍、细菌感染,以及接受肝切除或肝移植术的患者中的应用证据仍不充分;此外,使用特利加压素时应密切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不良事件。本部临床实践指导推荐特利加压素用于治疗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和肝肾综合征;但也指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特利加压素对其他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并发症 特利加压素 疾病管理 实践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