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
1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2 位作者
李莹
袁立华
贾守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增强CT的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73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用佳能320排CT机SUB-Helical扫描协议进行平扫加强化CT检查。对平扫和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记为A组)进...
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增强CT的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73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用佳能320排CT机SUB-Helical扫描协议进行平扫加强化CT检查。对平扫和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记为A组)进行柔性减影,获得CE-Boost序列图像(记为B组)。选择胃左动脉近段及同层面左侧竖脊肌测量并记录CT值及图像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2组图像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并进行主观评分。结果:B组图像胃癌供血血管CT值、CNR、SNR均较A组有所提高(均P<0.001);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B组竖脊肌CT值较A组增高、SD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图像可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较A组增多(Z=-7.47,P<0.001),且B组图像主观评分较A组提高(Z=-10.12,P<0.001)。结论:CE-Boost技术能够优化显示胃癌供血血管,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供血血管
CE-Boost
优化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预测脑卒中复发
2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2 位作者
贾鸿运
周涛
李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454-459,共6页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的融合模型预测前循环急性脑卒中复发,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9例,根据1年随访结局定义复发与未复发,按照7∶3的比例将数...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的融合模型预测前循环急性脑卒中复发,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9例,根据1年随访结局定义复发与未复发,按照7∶3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DW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运用逻辑回归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融合模型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较好,训练集AUC值为0.92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45、0.864;验证集AUC为0.88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1、0.842;预测价值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DeLong检验,P<0.05)。结论:基于DW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可提供可靠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
1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李莹
袁立华
贾守强
机构
山东
第一
医科
大学
附属
人民医院
(
济南市
人民医院
)
影像
科
山东
第一
医科
大学
附属
人民医院
(
济南市
人民医院
)麻醉
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2,共5页
基金
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328028)
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23-1-27)。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增强CT的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73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用佳能320排CT机SUB-Helical扫描协议进行平扫加强化CT检查。对平扫和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记为A组)进行柔性减影,获得CE-Boost序列图像(记为B组)。选择胃左动脉近段及同层面左侧竖脊肌测量并记录CT值及图像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2组图像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并进行主观评分。结果:B组图像胃癌供血血管CT值、CNR、SNR均较A组有所提高(均P<0.001);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B组竖脊肌CT值较A组增高、SD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图像可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较A组增多(Z=-7.47,P<0.001),且B组图像主观评分较A组提高(Z=-10.12,P<0.001)。结论:CE-Boost技术能够优化显示胃癌供血血管,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依据。
关键词
胃癌
供血血管
CE-Boost
优化显示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Blood supply vessels
CE-Boost
Optimization display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预测脑卒中复发
2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贾鸿运
周涛
李莹
机构
山东
第一
医科
大学
附属
人民医院
(
济南市
人民医院
)
影像
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年第4期454-459,共6页
基金
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225061)
济南市临床医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134053)
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鲁卫科教字[2022]3号)。
文摘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的融合模型预测前循环急性脑卒中复发,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9例,根据1年随访结局定义复发与未复发,按照7∶3的比例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DWI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运用逻辑回归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来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融合模型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较好,训练集AUC值为0.92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945、0.864;验证集AUC为0.885,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1、0.842;预测价值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DeLong检验,P<0.05)。结论:基于DW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可提供可靠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预测。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组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测模型
Keywords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Radiomics
Acute ischemic stroke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
张敏
何顺成
李莹
袁立华
贾守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预测脑卒中复发
张敏
何顺成
贾鸿运
周涛
李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