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D Auto LVQ及无创心肌做功技术评估鼻咽癌患者化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吕俏 刘丽华 +2 位作者 吴桂花 周长江 游宇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应用四维左心室自动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LVQ)及无创心肌做功技术监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化疗前基础状... 目的:应用四维左心室自动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LVQ)及无创心肌做功技术监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各时间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探讨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化疗前基础状态(T0)及化疗第2周期(T2)、第4周期(T4)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常规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应用4D Auto LVQ测量四维左心室容积及应变参数,应用无创心肌做功技术获取整体及局部心肌做功指标,比较各参数在化疗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4组二维左心室射血分数(2D-LVEF)、二维整体纵向应变(2D-GLS)、四维左心室射血分数(4D-LVEF)、四维整体圆周应变(4D-GCS)出现降低,T2组、T4组的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做功效率(GWE)较T0组出现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相比,化疗后四维整体纵向应变(4D-GLS)、四维整体面积应变(4D-GAS)、GWI呈逐渐减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不同水平局部心肌做功参数中T2组、T4组左心室心肌3个水平的平均局部心肌做功指数(RMWI)及左心室中段平均局部心肌做功效率(RMWE)均较T0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基底段平均RMWI减低为著。相关性分析显示2D-LVEF与4D-LVEF呈强正相关(r=0.71,P<0.01)。四维应变参数与心肌做功参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结论:与常规超声相比,4D Auto LVQ或无创心肌做功技术均能早期发现鼻咽癌患者化疗后的亚临床心功能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鼻咽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模型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韩成美 陈茂丽 任维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5-619,共5页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 目的:探讨白术内酯Ⅰ(ATR-Ⅰ)调节cGAS-STING通路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只大鼠记为对照组(NC),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HBV抗原构建HBV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HBV组、ATR-Ⅰ组(50μg/kg)、cGAS-STING通路抑制剂(RU.521)组(450μg/kg)、ATR-Ⅰ+RU.521组(50μg/kg ATR-Ⅰ+450μg/kg RU.521),每组10只,NC组、HBV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1周。ELISA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FN-γ、IL-2、TNF-α、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含量;HE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情况;Masson染色检测肝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HBV组较NC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升高,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下降(P<0.05);与HBV组比较,ATR-Ⅰ组肝脏损伤、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胶原容积分数、ALT、AST、HBsAg、HBeAg含量、HA、LN和PCⅢ、IFN-γ、TNF-α和IL-2水平下降(P<0.05),cGAS、STING、p-TBK1/TBK1、p-IRF3/IRF3及IFN-β水平升高(P<0.05),RU.521组呈现相反趋势,RU.521消除了ATR-Ⅰ对HBV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结论:ATR-Ⅰ可能通过激活cGAS-STING通路改善HBV大鼠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Ⅰ cGAS-STING通路 乙型肝炎病毒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PVT1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3
作者 柳善伟 刘艳芬 +1 位作者 孟庆华 孙宪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lncRNA-PVT1)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6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按照CCLG-ALL-2015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随访患儿的总生存期(OS)。在首次确诊(T1)、早期强化治疗前(T2)、巩固治疗前(T3)、延迟强化治疗前(T4)、维持治疗前(T5)进行骨髓检查及lncRNA-PVT1检查。收集同期25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骨髓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ALL组和对照组的lncRNA-PVT1表达情况。将ALL患儿按照T3时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统计两组的lncRNA-PVT1表达变化。分析lncRNA-PVT1与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ALL患儿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ncRNA-PVT1诊断ALL的AUC为0.919(95%CI:0.863-0.975),最佳截断值为1.465,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8.80%。根据lncRNA-PVT1的中位值2.18将64例ALL患儿分为低表达组(lncRNA-PVT1<2.18)和高表达组(lncRNA-PVT1≥2.18)。高表达组存在更高的Day 33 MRD,与低表达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在T3、T4、T5时,高危组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非高危组(均P<0.01);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非高危组在5个时间点的lncRNA-PVT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的中位OS为35(9-37)个月,高表达组为25(5-33)个月(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显示,Day 33 MRD(>10^(-2))、lncRNA-PVT1(≥2.18)是影响ALL患儿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lncRNA-PVT1参与儿童ALL的发病,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1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诊断价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G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赵彩玲 闫丙健 +2 位作者 李玉强 郑方园 邓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探究聚丝蛋白(FLG)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术中切除的瘤组织及瘤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 目的:探究聚丝蛋白(FLG)在黑色素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黑色素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取术中切除的瘤组织及瘤旁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LG蛋白表达,根据FLG的表达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瘤组织、瘤旁组织及不同病理特征下黑色素瘤组织中FLG的阳性表达率。随访患者3年,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43)和死亡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FLG阳性表达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结果:黑色素瘤组织中FLG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瘤旁组织(P<0.05);FLG阳性组肿瘤直径>1 cm、Breslow厚度>2 mm、局部溃疡、TNM分级Ⅲ~Ⅳ级、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占比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或P<0.01);70例患者中死亡27例,生存43例,生存率61.42%,死亡组患者FLG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FLG表达阳性患者生存时间显著长于阴性患者(P=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reslow厚度>2 mm、TNM分级Ⅲ~Ⅳ级、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是影响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01),FLG表达阳性为保护因素(P<0.01或P<0.001)。结论:黑色素瘤组织中FLG显著降低,且与肿瘤Breslow厚度、分期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聚丝蛋白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NT陶瓷的1-3型压电复合材料软模板法制备及其超声换能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瑞雨 李晓兵 +5 位作者 杨钊萍 陈兴飞 孙丰龙 陈建伟 夏子颐 周长江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01-5006,共6页
医用高频超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人体及生物组织的精细结构成像。1-3型压电复合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机电耦合系数和较低的声阻抗而成为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核心材料。基于有限元计算和软模板法设计制备了高性能Pb(Mg_(1/3)Nb_(2/3))O_(3)-PbTiO_... 医用高频超声换能器广泛应用于人体及生物组织的精细结构成像。1-3型压电复合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机电耦合系数和较低的声阻抗而成为高频超声换能器的核心材料。基于有限元计算和软模板法设计制备了高性能Pb(Mg_(1/3)Nb_(2/3))O_(3)-PbTiO_(3)陶瓷/环氧树脂压电复合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电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1-3型压电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声学综合性能,其厚度伸缩模式机电耦合系数k t达到70.1%,其声阻抗Z a达19.05 MRayl。利用该材料制备了高频超声换能器,其-6 dB带宽达85%,插入损耗为17.7 dB。结果表明使用软模板法制备的压电复合材料具有适合于超声成像的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促进高频超声换能器的商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型压电复合 PMNT陶瓷 高频超声换能器 软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金忠 朱冬霞 +3 位作者 李富永 郭晓青 亓久德 谭国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 目的观察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医院2021年8月—2022年12月住院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实体瘤客观疗效,症状改善率,体质量变化和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s, KPS)评分,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体瘤客观疗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3%(25/30)、66.67%(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稳定率分别为96.67%(29/30)、73.33%(22/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3.33%(28/30)、70.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体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1.31±9.22)分vs (64.54±7.26)分](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AFP、CA199、CA125水平降低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72±6.34)μg/L、(34.08±3.10)U/mL、(127.71±29.65)kU/L vs (34.08±5.26)μg/L、(37.67±4.35)U/mL、(156.83±27.54)kU/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散结方联合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病灶的生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方法及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中晚期 健脾散结方 载药微球栓塞 疗效 生活质量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预测的logistic与CART决策树模型对比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敏 赵红强 +3 位作者 曹斌 刘丽丽 暴玉振 杨逢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49-3355,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决策树CART算法建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济南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左... 目的分析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决策树CART算法建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济南人民医院收治的320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各非感染组,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CART模型构建预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模型,采用5折交叉验证法进行内部验证,并对比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320例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94%。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年龄、抽烟史、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等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抽烟史、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14 d均是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概率预测模型P=1/[1+e-^((-3.368+0.763*X1+0.814*X2+0.652*X3+1.085*X4+0.865*X5+1.027*X6+0.652*X7))],模型预测总体正确性为80.9%。Omnibus检验的结果显示P<0.001。经过5折交叉验证,预测正确率为73.6%。决策树模型显示,有侵入性操作是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信息增益为0.280。ROC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值稍高于决策树(Z=2.850,P=0.004),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均为中等。结论年龄、抽烟史、合并糖尿病、心功能分级、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均是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早期甄别及干预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IETA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断层成像与容积成像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慧 吴群 +2 位作者 霍丽娜 吴桂花 周长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3DUS)检查对子宫内膜癌(EC)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患者65例。对所有患者术前1周行经阴道二维及3DUS检查,... 目的:探讨应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经阴道常规超声联合三维超声(3DUS)检查对子宫内膜癌(EC)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EC患者65例。对所有患者术前1周行经阴道二维及3DUS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掌握IETA常规超声内容主观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及应用3DUS断层成像与容积成像客观测量病灶到浆膜层的最小距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常规超声及联合3DUS对EC肌层浸润的诊断符合率,采用Kappa检验分析超声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65例EC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浅肌层浸润45例,深肌层浸润20例。应用IETA常规超声诊断EC肌层浸润诊断符合率为83.1%;IETA常规超声联合3DUS断层成像与容积成像诊断EC肌层浸润诊断符合率为92.3%。结论:IETA常规超声联合3DUS为临床早期评估EC肌层浸润情况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重复域蛋白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丕喜 邓玉 +2 位作者 赵彩玲 徐柳 张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WD重复域蛋白5(WD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5,WDR5)蛋白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收的CA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WD重复域蛋白5(WD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 5,WDR5)蛋白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A)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收的CA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DR5水平采用免疫组化以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患者预后影响因素通过Cox回归进行分析。结果105例CA组织标本中,WDR5的阳性表达率(WDR5阳性例数/癌组织总例数)为68.57%(72/105)高于癌旁组织22.86%(24/105)(P<0.05);相较于癌旁组织(1.00±0.11),WDR5的表达量在CA组织(4.66±0.98)中较高(t=38.030,P<0.05);WDR5表达量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DR5阳性表达的生存率65.28%(47/72)低于阴性表达90.91%(30/33)(Log rankχ2=6.732,P=0.009);TNM分期、WDR5、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WDR5表达在CA患者癌组织中升高,其水平变化与CA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WD重复域蛋白5 预后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 CE-Boost技术在肾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艳慧 王世平 +5 位作者 玄国庆 范小波 孙楠楠 李莹 杨晨晓 贾守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分析CT对比增强倍增(CE-Boost)技术对肿瘤及其供血动脉显示的影响,探讨其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 目的分析CT对比增强倍增(CE-Boost)技术对肿瘤及其供血动脉显示的影响,探讨其在肾癌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5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3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全部患者术前均行肾脏CT平扫及增强检查,采用CE-Boost技术将皮质期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皮质期CE-Boost图像。将皮质期图像、皮质期CE-Boost图像分别设为A、B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腹主动脉、肾动脉、肿瘤及其邻近肾皮质的CT值和图像噪声、脊柱两侧竖脊肌的噪声,分别计算肿瘤、腹主动脉和肾动脉的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由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肿瘤、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中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CT值、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度噪声比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85~-5.267,P均=0.000)。两组肿瘤、腹主动脉、右肾动脉及左肾动脉的噪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0.993,P均>0.05)。两组肿瘤的主观评分均为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90,P=0.136),肿瘤供血动脉及肾动脉的评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2,P=0.000;Z=-2.127,P=0.033)。结论CT CE-Boost技术能提高肾脏增强CT的图像质量,对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更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对比增强倍增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对肝穿刺的精准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5 位作者 李莹 周涛 杨晨晓 徐春明 张首誉 贾守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在提高肝脏穿刺精准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比格犬肝内置入显影环作为穿刺靶点,由有5年以上穿刺经验的熟练医师及穿刺经验不足的初学医师分别采用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导航)和不使用该... 目的评价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在提高肝脏穿刺精准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比格犬肝内置入显影环作为穿刺靶点,由有5年以上穿刺经验的熟练医师及穿刺经验不足的初学医师分别采用基于增强现实的经皮角度定位系统(导航)和不使用该系统仅CT引导下(非导航)对预设穿刺靶点进行穿刺获得相应穿刺数据组:非导航熟练组(A组)、非导航不熟练组(B组)、导航熟练组(C组)、导航不熟练组(D组)。对比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A组与C组间、B组与D组间CT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等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及B组与D组间比较,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组与D组间比较,扫描次数、调针次数、手术时间、误差距离得分情况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穿刺角度定位器能减少穿刺的CT扫描次数、调针次数并节约手术时间、提高穿刺精度,为由该系统引导的穿刺技术在基层医院的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经皮角度定位系统 精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减影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
12
作者 张敏 何顺成 +2 位作者 李莹 袁立华 贾守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增强CT的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73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用佳能320排CT机SUB-Helical扫描协议进行平扫加强化CT检查。对平扫和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记为A组)进... 目的:探讨基于腹部增强CT的对比增强(CE-Boost)技术对胃癌供血血管的优化显示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73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采用佳能320排CT机SUB-Helical扫描协议进行平扫加强化CT检查。对平扫和增强动脉期薄层图像(记为A组)进行柔性减影,获得CE-Boost序列图像(记为B组)。选择胃左动脉近段及同层面左侧竖脊肌测量并记录CT值及图像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统计2组图像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并进行主观评分。结果:B组图像胃癌供血血管CT值、CNR、SNR均较A组有所提高(均P<0.001);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B组竖脊肌CT值较A组增高、SD值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图像可显示的胃左动脉分支数目较A组增多(Z=-7.47,P<0.001),且B组图像主观评分较A组提高(Z=-10.12,P<0.001)。结论:CE-Boost技术能够优化显示胃癌供血血管,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供血血管 CE-Boost 优化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累积比数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冠君 朱琳 米媛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55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剔除20例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最终获取有效研究资料135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编制的癌症病...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55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剔除20例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最终获取有效研究资料135份。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编制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的核心量表(QLQ-30)进行受试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收集受试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确诊时月经状态、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和临床资料(肿瘤患侧、术后病理类型、术后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累积比数回归模型进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TNM分期、手术方式、术后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上肢淋巴水肿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术后TNM分期高、改良根治术、术后放疗、化疗、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低下的主要危险因素,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术后不良反应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比数回归模型 乳腺癌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K_(0.5)Na_(0.5))NbO_(3)陶瓷无铅医用超声换能器及其成像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兴飞 黄尧 +5 位作者 李晓兵 孙丰龙 杨钊萍 李尧 罗来慧 周长江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0-916,共7页
(K_(0.5)Na_(0.5))NbO_(3)(KNN)陶瓷作为一类重要的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体系,有望推动医用超声成像换能器技术的无铅化。对KNN陶瓷进行有效掺杂改性研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KNN基压电陶瓷,其压电常数达400 pC/N,机... (K_(0.5)Na_(0.5))NbO_(3)(KNN)陶瓷作为一类重要的高性能无铅压电材料体系,有望推动医用超声成像换能器技术的无铅化。对KNN陶瓷进行有效掺杂改性研究,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具有优异压电性能的KNN基压电陶瓷,其压电常数达400 pC/N,机电耦合系数为55%。基于其高压电、低声阻抗的综合性能设计制备了高分辨力、大带宽及高频率的医用超声换能器,其纵向分辨率达47μm,-6 dB带宽达93%,中心频率为18.0 MHz。利用此换能器对人体组织模型进行B模式超声成像,获得管状组织的高分辨率结构图像。结果表明,KNN体系陶瓷是一种应用于医用高频超声成像中综合性能优异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材料 (K_(0.5)Na_(0.5))NbO_(3)基陶瓷 超声成像 超声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甲亢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段红伟 朱秀丽 +1 位作者 王悦 孙丽霞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评价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联合应用... 目的评价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联合应用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6个月,干预组甲亢基本知识、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及副作用和自我管理知晓率分别为81.82%、78.18%、80.00%和76.36%,均高于对照组的61.54%、59.62%、61.54%和57.69%(P<0.05);随访6个月,干预组情绪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管理评分分别为(12.12±1.45)分、(10.65±1.32)分、(22.12±3.45)分、(10.42±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0.32±1.15)分、(9.12±1.20)分、(19.54±3.24)分、(8.78±1.05)分(P<0.05);随访6个月,干预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8.45±8.24)分、(70.12±8.30)分、(70.65±7.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2±7.36)分、(66.24±7.36)分、(64.36±8.24)分(P<0.05)。结论多元化团体互动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甲亢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促进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健康教育 团体互动 疾病认知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骨密度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玄淑兴 张振国 贾守强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为3组:绝经前组(n=169)、围绝经期组(n=33)、绝经后组(n=98);测量其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BMI)。数据上传至Midways pro 6.1QCT分析系统,测量L 1~L 2椎体BMD、脐水平腹部脂肪面积(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及腹壁脂肪面积(SFA)。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体重、臀围、腰围、腰臀比及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前后女性体重、腰围及腰臀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的vBMD、FA、VF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的vBMD与FA、VFA及SFA呈负相关,老年组的vBMD与BMI、VFA呈正相关(P<0.05)。绝经前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围绝经期组的vBMD显著高于绝经后组。绝经后组和围绝经期组的FA、VFA显著高于绝经前组;绝经前女性vBMD与VFA呈负相关,围绝经期女性vBMD与FA、VFA呈负相关,绝经后女性vBMD与VFA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组织的关系较为复杂,不同年龄段及不同生理时期两者关系各异,对于围绝经期而言,脂肪组织与雌激素可能共同参与对机体BMD的调节,因此需定期检测BMD及脂肪含量,对骨质疏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骨密度 年龄 生理时期 腹部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宾对小鼠肺纤维化及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维鑫 王俊华 +2 位作者 柳梅 韩成美 丁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小鼠肺纤维化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损伤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以及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损伤模型,地塞米松组及水飞蓟宾低、中...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小鼠肺纤维化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肺损伤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以及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损伤模型,地塞米松组及水飞蓟宾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地塞米松(3 mg/kg)和水飞蓟宾(120、240、480 mg/kg),假手术组和肺损伤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8 d。收集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镜检计数BALF中炎性细胞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干湿重法测定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以及BAL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9/骨成型蛋白受体2(BMP9/BMPR2)/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肺损伤模型组小鼠BALF炎性细胞数、肺损伤评分、肺纤维化评分、肺W/D、HYP含量,以及BALF中MDA、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BALF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以及肺组织中BMP9、BMPR2、p-SMAD1/5/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肺损伤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小鼠BALF炎性细胞数、肺损伤评分、肺纤维化评分、肺W/D、HYP含量,以及BALF中MDA、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BALF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以及肺组织中BMP9、BMPR2、p-SMAD1/5/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水飞蓟宾可能通过介导BMP9/SMAD信号通路,缓解博来霉素诱导的肺损伤小鼠肺纤维化和氧化应激,从而实现肺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宾 博来霉素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SH⁃ACLF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37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成美 任运华 丁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预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住院病房收治的129例HBV⁃A... 目的探讨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慢加急性肝衰竭(COSSH⁃ACLF)评分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预测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住院病房收治的129例HBV⁃ACLF患者(HBV⁃ACLF组)、同期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的5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CHB组)和门诊接诊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计算COSSH⁃ACLF评分,检测血清IL⁃37、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水平,收集HBV⁃ACLF组临床资料和入院30 d临床结局,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94例)。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OSSH⁃ACLF评分联合IL⁃37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HBV⁃ACLF组COSSH⁃ACLF评分、血清IL⁃37、ALT、AST、TBIL水平高于CHB组和对照组(P<0.05),CHE、Alb低于CHB组和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肝性脑病、低HBV⁃DNA、高COSSH⁃ACLF评分、高IL⁃37是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COSSH⁃ACLF评分联合IL⁃37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0.798、0.95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86%、71.43%、91.43%;85.11%、76.60%、94.68%。结论HBV⁃ACLF患者COSSH⁃ACLF评分、血清IL⁃37水平显著增加,COSSH⁃ACLF评分、IL⁃37与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有关,COSSH⁃ACLF评分联合IL⁃37可提高对HBV⁃ACLF近期预后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病毒 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慢加急性肝衰竭评分 白细胞介素⁃3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在长期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亓剑凤 付洪芹 +1 位作者 杨璐璐 张桂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保健科就诊的116例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8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应用基于牙菌斑指数... 目的:评价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保健科就诊的116例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58人,对照组采取常规口腔护理,实验组应用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口腔护理后口腔卫生改善情况、口腔舒适度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牙菌斑指数及Beck口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口腔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牙菌斑指数动态评估的口腔护理可提高患者口腔舒适度,降低鼻饲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菌斑指数 口腔护理 鼻饲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柳梅 亓敏 +2 位作者 丁雷 郇娟 韩永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HBV-ACLF患者为HBV-ACLF组,随访90 d根据患者结... 目的探讨血浆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HBV-ACLF患者为HBV-ACLF组,随访90 d根据患者结局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90),另选取同期58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水平,计算HBV-ACLF患者MELD评分。分析HBV-ACLF患者血浆TREM-2与IL-6、IL-8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浆TREM-2水平联合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VACLF组血浆IL-6,IL-8,TREM-2水平升高(P<0.05)。HBV-ACLF患者血浆TREM-2与IL-6,IL-8水平呈正相关(r/rs=0.762、0.857,均P<0.001)。中性粒细胞比值、总胆红素、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MELD评分、IL-6、IL-8、TREM-2为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REM-2、MELD评分、TREM-2+MELD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0.795、0.858,TREM-2+MELD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大于TREM-2,MELD评分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浆TREM-2水平和MELD评分升高为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TREM-2联合MELD评分能提升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加急性肝衰竭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