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槲皮苷通过调控海马脑区BDKRB2/PI3K/Akt信号通路对焦虑症大鼠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郭德第 张艺伟 +5 位作者 王香君 陈玺泰 赵怀伟 宋润蔚 王常瞵 宋春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细胞转录组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IQ)改善焦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库得到焦虑症疾病和IQ作用的共同靶点,利用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细胞转录组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IQ)改善焦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相关数据库得到焦虑症疾病和IQ作用的共同靶点,利用共同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加入皮质酮诱导神经元建立皮质酮损伤模型。培养体系中加入IQ处理,采用转录组学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差异表达通路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利用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结合分子对接推测筛选出IQ治疗焦虑症可能的靶点和信号通路。构建焦虑症大鼠模型,采用IQ干预后评价各组大鼠焦虑状态,并检测海马脑区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相关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细胞转录组和分子对接分析显示,IQ治疗焦虑症的关键机制可能与BDKRB2/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动物实验显示,IQ可有效改善大鼠焦虑行为和学习记忆能力,增加大鼠在旷场中央区的运动距离和停留时间、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的时间和次数百分比以及在Y迷宫的自发轮流得分,并且明显升高海马脑区BDKRB2、PI3K和Akt,降低NF-κB的蛋白表达。结论异槲皮苷能够有效治疗焦虑症,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脑区BDKRB2/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槲皮苷 焦虑症 海马 网络药理学 转录组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