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联合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孟庆峰 刘立峰 +3 位作者 于峰 杨忠波 邹春光 王尧尧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1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椎间盘突出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选取突出部位,依次注射医用臭氧5 mL(30...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8例椎间盘突出导致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选取突出部位,依次注射医用臭氧5 mL(30μg/mL)、甲强龙20 mg,每周1次,持续3个月。观察组严格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成四种类型,在以上药物注射治疗基础上均以大肠俞、环跳、委中、阳陵泉为主穴进行穴位埋线,再根据不同证型增加两个辅穴行穴位埋线(寒湿证增加昆仑、秩边,湿热证增加飞扬、丰隆,肝肾不足证增加脾俞、肾俞,气滞血瘀证增加膈俞、次髎),每周1次,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行为疼痛6点评分(BRS-6)、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类观察项目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观察组PRI感觉评分、PRI情感评分、PRI总分、VAS评分、BRS-6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穴位埋线联合医用臭氧及甲强龙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致根性坐骨神经痛,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其肢体功能受限,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性坐骨神经痛 椎间盘突出 穴位埋线 医用臭氧 甲强龙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人工单髁关节置换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鞠晓聪 王冰 +1 位作者 王峰 孙海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7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应用Oxford第3代人工单髁关节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根据手术单双侧置换情况将患者分为双侧同期置换组和单侧置换组:同期... 目的:探讨75岁以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5年5月应用Oxford第3代人工单髁关节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根据手术单双侧置换情况将患者分为双侧同期置换组和单侧置换组:同期置换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79.18±3.06)岁;单侧置换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78.16±3.48)岁。观察比较患者患膝假体生存现状、术前后血细胞比容变化、术中及术后的失血总量,比较患者术前后膝关节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rating)评分。结果:两组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7±2.3)年。1例既往高血压合病史患者术后第4个月发生脑血栓,1例患者在术后第4个月发生衬垫脱位,2例患者于术后3年因其他内科疾病死亡(1例心肌梗塞,1例肺癌)。双侧同期置换组术后失血总量高于单侧置换组(P<0.05);4例行双侧同期置换患者术后分别输血2 U。两组术后9个月HSS评分除稳定性评分其他各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内侧单间室退变的75岁以上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双膝病变75岁以上老年患者,双侧同期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术同单侧单髁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创伤大,会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术后快速康复,增加失血量。虽然远期疗效同单侧单髁关节置换手术相当,但为保证手术安全性,仍建议分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关节炎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