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曹其伟 张亚洲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ES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ESL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4例ESL患者年龄25~49岁,男女比为... 目的探讨成人肝脏胚胎性肉瘤(embryonal sarcoma of the liver,ES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ESL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组织特征及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及文献复习。结果4例ESL患者年龄25~49岁,男女比为3∶1;4例均位于肝右叶;CT示巨大类圆形低密度或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边界清,其中1例误诊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误诊为肝细胞癌,另2例未给出明确诊断。肿物呈实性或囊实性包块,切面鱼肉状,囊内多伴出血、坏死。镜下肿瘤由不规则梭形或星形细胞和疏松黏液样基质构成,散在少量多核巨细胞或瘤巨细胞。瘤细胞核深染,具有高度非典型性及多量核分裂象,特征性表现为可见大小不等的嗜酸性小体,PAS染色阳性。免疫表型:所有病例瘤细胞p53、α1-抗胰蛋白酶(α1-AT)、vimentin等阳性,Ki67增殖指数50%~80%。4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随访4例患者有2例于1年内死亡。结论ESL是成人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易误诊,确诊依靠于病理学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手术前、后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未分化胚胎性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的腺肌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赫淑倩 周萍 +2 位作者 张贵慧 綦黄鹏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伴发AdCC的腺肌上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p63、CK5/6、SMA等的表达,分... 目的 探讨乳腺伴发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伴发AdCC的腺肌上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p63、CK5/6、SMA等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62岁,查体发现左侧乳腺外上象限最大径约1 cm肿块。镜检:瘤组织由腺肌上皮瘤与腺样囊性癌两种成分构成,两种成分位于同一病变的不同区域,局灶分界欠清,腺肌上皮瘤成分约占90%,腺样囊性癌成分约占10%。免疫表型:腺肌上皮瘤区域腺上皮CK7呈阳性,肌上皮细胞SMA部分呈阳性,p63、CK5/6少量阳性;腺样囊性癌基底-肌上皮细胞p63呈阳性,腺上皮CD117呈阳性;两种肿瘤成分ER、PR及HER-2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1%。结论 腺肌上皮瘤与AdCC均属于乳腺少见的上皮-肌上皮性肿瘤,两种肿瘤的组织学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肌上皮瘤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1例
3
作者 赫淑倩 成玉霞 +1 位作者 可雪璇 孙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患者女性,36岁,左侧乳腺外侧扪及一大小1.5 cm×1.5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腺三维彩超示:左侧乳腺3点距乳头22 mm处低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质,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血清学检查未... 患者女性,36岁,左侧乳腺外侧扪及一大小1.5 cm×1.5 cm×1 cm的无痛性肿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腺三维彩超示:左侧乳腺3点距乳头22 mm处低回声结节,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质,见细小点状强回声。血清学检查未发现异常指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癌,遂行左侧乳腺改良根治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腺肌上皮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腺肌上皮瘤 分子表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