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吞咽造影检查对卒中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于怡然 张丹丹 +4 位作者 何静 于燕燕 张余坤 王广丽 王姿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4-27,48,共5页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检查在脑卒中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脑卒中早期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常规行洼田饮水试验(kubota water swallow test,KWST)... 目的探讨吞咽造影检查在脑卒中早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脑卒中早期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常规行洼田饮水试验(kubota water swallow test,KWST)吞咽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完善荧光镜录像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并指导康复训练,两组疗程均为2周。对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改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临床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的吞咽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造影检查能够精准评估脑卒中早期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能显著减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检测出隐性误吸(silent aspiration,SA)情况,指导临床实施有效的吞咽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早期 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造影 X线摄影 隐形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临床影像学分析
2
作者 董杰 王巍 +1 位作者 于洪存 王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患儿7例,均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中4例年龄较小患儿因哭闹、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肿胀就诊;3例年龄较大... 目的探讨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患儿7例,均行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7例中4例年龄较小患儿因哭闹、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肿胀就诊;3例年龄较大患儿中2例表现为患病肢体疼痛,另1例仅患肢肿胀、皮温升高。7例患儿均累及长管骨,累及股骨4例、肱骨1例、胫骨1例、尺骨1例;5例出现较广泛骨膜反应、皮质增厚,髓腔区骨质破坏;2例DR及CT检查显示骨质无明显改变,MRI仅表现为髓腔区T1WI低信号,冠状位PDWI压脂序列高信号。诊断结果:4例误诊为恶性骨肿瘤。7例中3例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4例经严格抗炎保守治疗观察、基本治愈或康复。结论儿童期不典型骨髓炎影像学常表现为短期内骨膜反应明显,骨膜成骨快,死骨少见,部分低度力感染骨髓炎,DR、CT检查可为阴性,MRI检查可显示仅累及髓腔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炎 数字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锁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
3
作者 徐晨 张晓燕 邓凯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0-170,共1页
患者女,59岁。左锁骨肿物伴疼痛1年;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显示左锁骨旁软组织密度灶伴骨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不除外,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灶,双肺多发钙化、索条灶(图1)。左肩关节MRI显示左侧锁骨... 患者女,59岁。左锁骨肿物伴疼痛1年;既往体健,否认家族史及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显示左锁骨旁软组织密度灶伴骨质破坏,皮质旁骨肉瘤不除外,左肺上叶尖后段高密度灶,双肺多发钙化、索条灶(图1)。左肩关节MRI显示左侧锁骨中段内侧局部见梭形软组织信号,呈稍长T1、T2压脂不均匀高信号,大小约13 mm×20 mm,边界欠清,DWI呈不均匀高信号,相应ADC呈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边缘明显环形强化,临近锁骨骨质局部缺如,形态欠规整(图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MR扩散峰度成像与分子标记物HIF-1α及MMP-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福艳 于台飞 +1 位作者 徐兴华 曾庆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05-1809,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与分子标记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关系。方法3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DKI扫描。使用后处理软件测得肿瘤实质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峰...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与分子标记物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关系。方法3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DKI扫描。使用后处理软件测得肿瘤实质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以及峰度参数(轴向弥散峰度(Ka)、径向弥散峰度(Kr)及平均扩散峰度(MK))值。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估HIF-1α和MMP-2的表达。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估DKI各参数值与HIF-1α、MMP-2表达量的关系。结果HIF-1α的表达水平与各峰度参数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K:r=0.593,P=0.001;Ka:r=0.609,P=0.001;Kr:r=0.573,P=0.002)。MMP-2的表达水平与各峰度参数值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K:r=0.576,P=0.002;Ka:r=0.598,P=0.001;Kr:r=0.568,P=0.002)。结论DKI这一无创技术所获得的峰度参数可以间接反映HIF-1α和MMP-2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像学标记来评估胶质瘤的缺氧环境和侵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坤健 王新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342-345,共4页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以肌肉炎症和多种肌外表现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含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以肌肉炎症和多种肌外表现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含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包涵体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等亚型。迄今为止,II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几年来,IIM患者的肌肉受累范围逐渐增大,出现多器官受累。但是肌无力等典型症状越来越不明显,给疾病诊断造成极大困难。本文对IIM影像学表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II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鼻窦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例
6
作者 毛慧敏 王新怡 +1 位作者 孙青 张晓月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7-988,共2页
1病例简介女,46岁,主诉:左侧鼻面部胀痛2个月,伴麻木感10 d。既往有鼻部外伤史。体格检查:鼻根部可见长约3 cm瘢痕。CT平扫图像见图1A、B,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C~G,CT及MRI检查均考虑左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可能。行内镜下左侧上颌窦... 1病例简介女,46岁,主诉:左侧鼻面部胀痛2个月,伴麻木感10 d。既往有鼻部外伤史。体格检查:鼻根部可见长约3 cm瘢痕。CT平扫图像见图1A、B,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C~G,CT及MRI检查均考虑左侧上颌窦恶性肿瘤可能。行内镜下左侧上颌窦病变活检术,病理图像见图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横纹肌肉瘤 多形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成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nswanger's病的MRI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晓一(综述) 史浩(审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77-1780,共4页
Binswanger's病(BD)是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IVD)的慢性进展形式。该病临床表现与阿尔兹海默症有一定相似性,但临床中很少被明确诊断,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而MRI检查方法的多样化及技术的革新性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文就多... Binswanger's病(BD)是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IVD)的慢性进展形式。该病临床表现与阿尔兹海默症有一定相似性,但临床中很少被明确诊断,对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而MRI检查方法的多样化及技术的革新性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极大便利。本文就多模态MR成像技术对B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研究现状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斯旺格病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成像 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的不同加速因子在耳蜗3D-DRIVE水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焦天宇 商慧 +3 位作者 王哲 房彩云 李克建 曾庆师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技术中不同加速因子在耳蜗3D-DRIVE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RI的3D-DRIVE序列对30例健康志愿者耳蜗进行扫描,分别使用SENSE技术及压缩感知技术(CS)的5种不同的加速因子:SENSE、3.5、4.0、4.5、5.0及5.5,扫描时间...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技术中不同加速因子在耳蜗3D-DRIVE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RI的3D-DRIVE序列对30例健康志愿者耳蜗进行扫描,分别使用SENSE技术及压缩感知技术(CS)的5种不同的加速因子:SENSE、3.5、4.0、4.5、5.0及5.5,扫描时间分别为237 s、212 s、185 s、166 s、147 s及135 s。由诊断经验丰富的2位医师分别在耳蜗三个层面勾画感兴趣区(ROI),测量各层面ROI的信号强度及标准差,以此计算耳蜗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并使用5分制评分法主观评价耳蜗的图像质量。6组耳蜗图像质量的客观定量参数和主观评价的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位医师间的主观评分和客观定量参数的一致性评价均达到了好(ICC>0.75),CS5.0序列的主观评分达到了4.61±0.80,且一致性检验得分最高(ICC=0.832),图像质量可以较好地满足诊断要求。6组间的SNR分别为8.76±1.52、8.45±1.62、8.48±2.22、7.98±2.85、7.60±2.56及7.11±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5.0序列的SNR虽低于SENSE序列,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间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压缩感知加速因子的增加,扫描时间逐渐缩短,图像质量也会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加速因子为5.0时,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扫描时间缩短约38%,效率提高约61%,可推荐其为耳蜗检查的最佳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水成像 压缩感知 加速因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