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及与产前抑郁关系的网络分析
1
作者
张子璇
赵菲
+5 位作者
赵静
袁苗
任丰毅
秦梦瑶
刘晓燕
陈新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分析其与产前抑郁的关系,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7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夜间饮食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妊娠期女性产前抑郁得分6.00(3.00,9.00)...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分析其与产前抑郁的关系,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7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夜间饮食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妊娠期女性产前抑郁得分6.00(3.00,9.00),夜间饮食行为得分8.00(11.00,15.00)。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P<0.05)。网络分析表明,半夜醒来有吃东西的渴望(r s=1.29)是夜食行为强度最高的症状,我很不开心以致失眠(r bs=1.80)是产前抑郁连接夜食行为最重要的桥梁节点。网络比较结果显示,<30岁与≥30岁孕妇的总体网络结构无显著差异,但在≥30岁孕妇中,夜食行为症状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7 vs.0.04,P<0.05),在<30岁孕妇中,产前抑郁与夜食行为关系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0 vs.0.02,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核心症状是夜间对食物的渴望。孕妇产前抑郁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不开心以致失眠是影响夜食行为的桥梁节点,二者关联存在一定年龄差异。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值得关注,防控产前抑郁,尤其是情绪低落所致失眠,可能是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孕妇
夜食行为
核心症状
产前抑郁
失眠
情绪障碍
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孕妇生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及母胎依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新涵
袁苗
+3 位作者
包梦雨
赵菲
张子璇
陈新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孕妇生育动机的潜在类别,探讨生育动机与母胎依恋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母胎依恋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生育动机量表对413名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
目的分析孕妇生育动机的潜在类别,探讨生育动机与母胎依恋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母胎依恋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生育动机量表对413名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孕妇的生育动机,多分类自变量中介效应分析检验不同类别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直接效应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结果孕妇的生育动机可以分为自主型(23.7%)、控制型(23.7%)、混合型(26.4%)和消极型(26.2%)4个潜在类别。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与自主型生育动机相比,控制型和消极型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相对直接效应显著(β=-0.519、-0.612,均P<0.05),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间接效应显著(β=-0.262、-0.221,均P<0.05),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混合型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相对直接效应不显著(β=0.176,P=0.117),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间接效应显著(β=-0.118,P<0.05),主观幸福感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孕妇生育动机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对母胎依恋的预测价值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也与分类有关,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生育动机
主观幸福感
母胎依恋
控制型
自主型
混合型
消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及与产前抑郁关系的网络分析
1
作者
张子璇
赵菲
赵静
袁苗
任丰毅
秦梦瑶
刘晓燕
陈新霞
机构
山东
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
山东
大学
齐鲁
医院
妇产科
山东
第一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山东省
千佛山医院
)
妇产科
盆底中心
出处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6,共6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年度专项(23CFNJ09)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2022-YYGL-14)
山东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3Y086)。
文摘
目的探讨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分析其与产前抑郁的关系,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7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夜间饮食问卷开展调查。结果妊娠期女性产前抑郁得分6.00(3.00,9.00),夜间饮食行为得分8.00(11.00,15.00)。回归分析显示,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P<0.05)。网络分析表明,半夜醒来有吃东西的渴望(r s=1.29)是夜食行为强度最高的症状,我很不开心以致失眠(r bs=1.80)是产前抑郁连接夜食行为最重要的桥梁节点。网络比较结果显示,<30岁与≥30岁孕妇的总体网络结构无显著差异,但在≥30岁孕妇中,夜食行为症状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7 vs.0.04,P<0.05),在<30岁孕妇中,产前抑郁与夜食行为关系网络的局部边线连接更强(r=0.10 vs.0.02,P<0.05)。结论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水平高于一般人群,核心症状是夜间对食物的渴望。孕妇产前抑郁显著正向预测夜食行为,不开心以致失眠是影响夜食行为的桥梁节点,二者关联存在一定年龄差异。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值得关注,防控产前抑郁,尤其是情绪低落所致失眠,可能是潜在干预靶点。
关键词
妊娠期
孕妇
夜食行为
核心症状
产前抑郁
失眠
情绪障碍
网络分析
Keywords
pregnancy
pregnant women
night eating
core symptoms
prenatal depression
insomnia
emotional disorders
network analysis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孕妇生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及母胎依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新涵
袁苗
包梦雨
赵菲
张子璇
陈新霞
机构
山东
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
山东
第一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山东省
千佛山医院
)
妇产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孕妇生育动机的潜在类别,探讨生育动机与母胎依恋的关系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为提高母胎依恋水平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母胎依恋关系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生育动机量表对413名妊娠中晚期孕妇进行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探讨孕妇的生育动机,多分类自变量中介效应分析检验不同类别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直接效应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结果孕妇的生育动机可以分为自主型(23.7%)、控制型(23.7%)、混合型(26.4%)和消极型(26.2%)4个潜在类别。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与自主型生育动机相比,控制型和消极型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相对直接效应显著(β=-0.519、-0.612,均P<0.05),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间接效应显著(β=-0.262、-0.221,均P<0.05),主观幸福感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混合型生育动机对母胎依恋的相对直接效应不显著(β=0.176,P=0.117),主观幸福感的相对间接效应显著(β=-0.118,P<0.05),主观幸福感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孕妇生育动机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其对母胎依恋的预测价值及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也与分类有关,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精准干预。
关键词
孕妇
生育动机
主观幸福感
母胎依恋
控制型
自主型
混合型
消极型
Keywords
pregnant women
fertility motivation
subjective well-being
maternal-fetal attachment
controlled type
autonomous type
mixed type
negative type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妊娠期女性夜食行为核心症状及与产前抑郁关系的网络分析
张子璇
赵菲
赵静
袁苗
任丰毅
秦梦瑶
刘晓燕
陈新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孕妇生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及母胎依恋的关系研究
张新涵
袁苗
包梦雨
赵菲
张子璇
陈新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