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如英 张小满 +2 位作者 李伟 郭丽红 许志刚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09,共5页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是对护理操作技术困难和复杂程度的评价,是护理专业技术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开展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的概念及起源,综述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 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是对护理操作技术困难和复杂程度的评价,是护理专业技术综合评价的一部分,开展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的概念及起源,综述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护理工作量的测量、护理绩效考核及层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操作技术 难度评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离子通道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能 王敏 +3 位作者 张洁 靳海霞 李艳 褚衍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91-94,共4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不受控制的肺血管重塑、持续的血管收缩和原位血栓形成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PAH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PAH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离子通道中,Ca2+作为第二信使,能够参...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不受控制的肺血管重塑、持续的血管收缩和原位血栓形成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PAH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离子通道在PAH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离子通道中,Ca2+作为第二信使,能够参与人体内众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电压门控钙通道、钙库操纵性钙通道、受体操纵性钙通道、牵拉激活离子通道中的Piezo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等钙离子通道对细胞内钙稳态至关重要,不仅可通过Ca2+浓度改变引起肺血管收缩,还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引起肺血管重塑,从而参与PAH的发生、发展。但钙离子通道在PAH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钙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钙通道 钙库操纵性钙通道 受体操纵性钙通道 Piezo1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影像学技术在冠状动脉慢血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宋文慧 张怡然 王海燕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5期104-108,共5页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也称心脏Y综合征和原发性慢血流现象,是指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未见心外膜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而出现远端血流明显延迟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SFP患者的临床检出率逐渐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也称心脏Y综合征和原发性慢血流现象,是指行冠状动脉造影时未见心外膜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而出现远端血流明显延迟的一种现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SFP患者的临床检出率逐渐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再发心绞痛、脑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较为严重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其属于有创检查,耗时、费力且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的诊治也开始从有创到无创过渡,因此运用无创影像学技术来评估CSFP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评估CSFP的相关无创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检查、心脏磁共振、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对上述CSFP评估相关的无创评估方法进行汇总分析可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影像学技术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心肌声学造影 甲襞微循环微分析 磁共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冠状动脉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抗肿瘤药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任东晓 张本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548-551,共4页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抗肿瘤药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早期识别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临床常用抗肿瘤药心脏毒性的表现、机制、风险评估、监测和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抗肿瘤药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早期识别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临床常用抗肿瘤药心脏毒性的表现、机制、风险评估、监测和防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早期发现和防治抗肿瘤药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 心脏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青 黄东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2期13-15,共3页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性白内障(DC)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多。当前,随着对DC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机制逐渐明了,但仍有一些不明之处。本研究将对DC的主要发病机制及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期对DC的诊治...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性白内障(DC)的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多。当前,随着对DC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机制逐渐明了,但仍有一些不明之处。本研究将对DC的主要发病机制及针对性治疗方法进行论述,以期对DC的诊治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多元醇渗透 氧化应激 糖基化 醛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0501、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pSS易感性的关系分析
6
作者 郑安昊 胡乃文 +5 位作者 许婧 袁烨 张淑敏 陈文斌 白艳艳 孙红胜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并收集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抗Ro/SSA... 目的基于数据库相关数据分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并收集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抗Ro/SSA抗体阴性的pSS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的HLA-DQA1*0501、HLA-DQB1*02基因多态性资料。使用STATA 16.0(USA)统计软件分析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pSS发生的关系。结果纳入文献5篇,涉及420例pSS患者、250例抗Ro/SSA抗体阳性pSS患者、120例抗Ro/SSA抗体阴性的pSS患者和733例健康对照者。在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59、246例;在健康对照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96、282例;在抗SSA抗体阳性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129、158例;在抗SSA抗体阴性pSS患者中,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分别为30、46例。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pSS的易感性有关(I2分别为62.99%、40.75%,合计OR值分别为2.60、2.43,95%CI分别为1.49~4.55、1.88~3.14,P均<0.05)。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也与抗Ro/SSA抗体阳性pSS的易感性有关(I2分别为0.00%、9.41%,合计OR值分别为3.85、2.61,95%CI分别为1.81~8.21、1.52~4.48,P均<0.05)。结论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多态性与抗Ro/SSA抗体阳性的pSS患者的易感性相关。具有HLA-DQA1*0501和HLA-DQB1*02基因阳性的抗Ro/SSA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患p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QA1*0501基因 HLA-DQB1*02基因 抗Ro/SSA自身抗体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以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为首发表现并快速进展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症诊断及治疗
7
作者 焦惠 隋少梅 +1 位作者 孙媛媛 贺燕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81-84,共4页
目的总结以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首发症状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缺乏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首发症状的MTHFR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女,14岁,2月余前被人发现反应迟钝,10余天前出... 目的总结以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首发症状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缺乏症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首发症状的MTHFR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女,14岁,2月余前被人发现反应迟钝,10余天前出现行走缓慢,下楼时摔倒,自诉害怕,夜间睡眠差,吃饭不知饥饱,右手持物时可见抖动。查体见颈部皮肤颜色较黑,下腹部可见紫纹,反应迟钝,粗测近记忆力、理解力、计算力下降。左侧肢体肌张力稍高,右手姿势性震颤,右侧腱反射(+),双手强握反射(+),左侧掌颏反射(+),左下肢病理征(+)。叶酸2.31 ng/mL,同型半胱氨酸172.10μmo/L。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MTHFR基因存在纯合变异,确诊为MTHFR缺乏症。治疗上给予肌注甲钴胺注射液、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甲硫氨酸、核黄素、左卡尼汀效果欠佳,遂改为口服甜菜碱、亚叶酸治疗,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恢复正常,运动功能部分改善。结论MTHFR缺乏症临床可以以快速进展的认知障碍和痉挛性截瘫为首发表现;诊断主要依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数值、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及神经系统相关临床表现;甜菜碱和亚叶酸是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痉挛性截瘫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冲穴实体解剖
8
作者 赵如元 蔡斌 +5 位作者 康姊玉 穆海燕 王铁铮 王春霖 束钊昱 王增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6-9,共4页
目的探寻少冲穴的实体解剖。方法①检索读秀学术搜索、《中华医典》古籍数据库,查阅包含少冲穴定位的古籍,整理归纳古人对少冲穴定位的描述。②选取30名志愿者,根据古代文献中少冲穴的定位进行体表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并标记。③选取1... 目的探寻少冲穴的实体解剖。方法①检索读秀学术搜索、《中华医典》古籍数据库,查阅包含少冲穴定位的古籍,整理归纳古人对少冲穴定位的描述。②选取30名志愿者,根据古代文献中少冲穴的定位进行体表按压,确定出现穴感位置并标记。③选取10名志愿者,根据古籍整理归纳的穴位定位,在手指按压标记区域及其周边不同深度、方向针刺,确定出现穴感时针尖所在位置。④选取新鲜成人上肢标本10侧,根据手指按压与针刺所确定的少冲穴位置进行显微解剖,探寻穴位的实体解剖结构。⑤选取10名志愿者,针刺少冲穴出现穴感时,用B超确认针尖所在位置。⑥选取10名志愿者,超声显像仪找到解剖所发现的少冲穴实体解剖结构,B超引导下针刺验证少冲穴位置。结果①古籍描述少冲穴位于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②体表按压出现穴感的位置在小指桡侧指甲角与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隆突之间的凹陷处。③针刺小指桡侧指甲角与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隆突之间的凹陷处指骨表面时穴感最明显。④显微解剖发现少冲穴处有骨滋养血管进入小指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骨凹陷中。⑤针刺少冲穴出现穴感时,针尖位于小指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骨门处。⑥B超下证实小指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骨门处是少冲穴实体解剖结构所在部位。结论少冲穴的实体解剖结构位于小指末节指骨基底桡背侧骨门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冲穴 实体结构 穴感 显微解剖 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瓒 李斑斑 +2 位作者 李纯璞 滕清良 郭冬梅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101-104,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仍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应用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伊沙佐米、泊马度胺等新药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可取得一定的疗效。del(17p)、t(4;14)、t(14...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仍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应用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伊沙佐米、泊马度胺等新药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可取得一定的疗效。del(17p)、t(4;14)、t(14;16)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可导致MM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对上述患者治疗时应诱导缓解后优先选择序贯ASCT,可改善高危细胞遗传学所造成的不良预后,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MM患者在ASCT治疗后可能存在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及复发的风险,但只要保证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大于毒性,ASCT仍是MM治疗的首要选择,在MM治疗中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遗传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CNA和分子对接分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倩 杨美子 +2 位作者 栾继昕 李森 张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18-23,共6页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分子对接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筛选与药物相关的成分和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在TCGA数据库下载胃腺癌基... 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分子对接研究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预胃腺癌的成分及靶点。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中筛选与药物相关的成分和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在TCGA数据库下载胃腺癌基因表达数据,筛选与胃腺癌风险等级相关的关键模块,利用GO和KEGG数据库分析关键模块所包含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将模块基因上传到STRING数据库筛选关键靶点,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靶点进行半柔性对接反向验证。结果筛选得到59个活性成分,184个靶点,药物-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得到242个节点,676条边。通过WGCNA筛选出的关键模块共包括32个基因。GO和KEGG富集的结果主要涉及DNA完整性检验点、对金属离子的反应、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和细胞衰老等。筛选得到的关键靶点为VEGFA、CDK1、CCND1。通过分子对接表明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等化合物与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较高。结论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与胃腺癌的靶点相结合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网络药理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地苯醌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先飞 崔瑶瑶 +4 位作者 王琪 隋少梅 李雷 焦惠 贺燕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5-69,共5页
目的评估艾地苯醌(IDE)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择aMCI患者随机进入IDE组(21例)或对照组(20例)。IDE组接受IDE治疗(30 mg/次,3次/d),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1片/次,3... 目的评估艾地苯醌(IDE)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选择aMCI患者随机进入IDE组(21例)或对照组(20例)。IDE组接受IDE治疗(30 mg/次,3次/d),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1片/次,3次/d),疗程均为12个月。受试者均于入组时,治疗后3、6、9、12个月接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非文盲受试者同时接受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评定。记录有无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治疗前MoCA及ADAS-Cog量表评分比较,P均>0.05。IDE组治疗后3、6、9个月时,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9、12个月时,MoCA评分低于治疗前(P均<0.05)。IDE组从治疗后3个月起ADAS-Cog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对照组从治疗后3个月起ADAS-Co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IDE组MoCA和ADAS-Cog评分从治疗后6个月起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MoCA和ADAS-Cog评分的广义估计方程示:IDE组的MoCA和ADAS-Cog评分改善程度从治疗后3个月起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IDE能有效改善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认知功能障碍 遗忘型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于雅倩 朱炳鸿 +1 位作者 孙丙辉 王小元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后放置引流管45例(引流组)、未放置引流管55例(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选取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的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其中术后放置引流管45例(引流组)、未放置引流管55例(非引流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引流组术后并发淋巴回流障碍、发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尿潴留情况及排气时间与非引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非引流组(P均<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腹腔镜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引流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