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诊断效果
1
作者 李红 罗皓严 陈梦楠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60-63,84,共5页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市化工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疑似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超声诊断和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诊断,以临床综...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助显剂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市化工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疑似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单纯超声诊断和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诊断,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80例疑似胆总管中下段病变患者中,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胆总管中下段病变67例,其中胆总管中下段肿瘤40例,胆总管中下段结石19例,十二指肠壶腹肿瘤8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胰腺炎3例;胆管癌1例;肝内外胆管扩张3例。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诊断较单纯超声诊断阳性检出率较高,敏感度、准确性高,疾病诊断检出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在超声诊断胆总管中下段病变中,采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明确疾病类型,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超声助显剂 超声诊断 胆总管 中下段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的防护及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丽君 贾云涛 宫树芝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940-1942,共3页
目的总结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的干预方法与经验。方法选取32例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并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做好放射防护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 目的总结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的干预方法与经验。方法选取32例肝门区肝癌及转移淋巴结并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干预,做好放射防护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其中1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在30%以内,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白细胞轻度下降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效果好,同时及时有效的干预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 放射学 ^(125)I放射性粒子 肝门区肿瘤及转移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性研究进展
3
作者 申陈镇 徐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28-130,135,共4页
目前众多研究的共识,高血压是脑白质高信号可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对高血压在脑白质高信号产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层次探讨较少。为了探讨高血压导致脑白质高信号的机理,本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高血压导致脑... 目前众多研究的共识,高血压是脑白质高信号可控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对高血压在脑白质高信号产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层次探讨较少。为了探讨高血压导致脑白质高信号的机理,本文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高血压导致脑白质高信号可能的原因是高血压导致脑小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脑血流量减少,进而出现脑白质高信号的现象。其中,脑小血管疾病在脑白质高信号产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非高血压因素导致脑小血管疾病也可以观察到脑白质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白质高信号 高血压 脑小血管疾病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评估及心肌纤维化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吉洪花 吴雨歌 +1 位作者 侯冬梅 魏文兵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功能评估及心肌纤维化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8例HCM作为HCM组,另选取同期6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功能评估及心肌纤维化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28例HCM作为HCM组,另选取同期6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三维应变参数[面积应变(GAS)、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及径向应变(GRS)],以及有无心肌纤维化HCM患者上述三维应变参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IT三维应变参数预测HCM患者心肌纤维化发生的价值。结果HCM组IVST、E/E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E/A、Ea/Aa、GAS、GLS、GCS及GR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心肌纤维化HCM患者GAS、GLS、GCS及GRS值均明显低于无心肌纤维化HCM患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SIT三维应变参数GAS+GLS+GCS+GRS预测HCM患者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9、0.890、0.804,均明显高于各项参数单一预测。结论STI可评估HCM患者心肌功能,并通过测量HCM患者三维应变参数可有效预测有无心肌纤维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 心肌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年人体重及体重指数估算胸腹部CT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 被引量:3
5
作者 鄢迪 陈斌 +1 位作者 章群 石丽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1-1177,共7页
目的提出基于成年人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估算胸部、上腹部、腹部-盆腔CT检查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接受CT扫描的受检者的临床及CT资料,筛选出其中无明显... 目的提出基于成年人体重及体重指数(BMI)估算胸部、上腹部、腹部-盆腔CT检查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的方法。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接受CT扫描的受检者的临床及CT资料,筛选出其中无明显病变的419例,按扫描部位分为胸部扫描组153例、上腹部扫描组94例、腹部-盆腔扫描组172例。对CT扫描范围内最中间的横断面图像进行数据测量及计算,测量前后径与横径,计算有效直径(ED)和基于ED的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SSDE);测量横断面积及平均CT值,计算水等效直径(Dw)和SSDE。分析成年人体重及BMI与相关CT检查部位SSDE与SSDE的相关性。使用线性回归建立各部位成年人体重及BMI与SSDE、SSDE的回归方程,得出基于成年人体重及BMI估算胸部、上腹部、腹部-盆腔CT检查体型特异性辐射剂量的具体转换系数。结果在3组中,体重及BMI均与SSDE及SSDE呈正相关(r=0.688~0.858、0.847~0.872、0.813~0.867,P<0.001)。在胸部扫描组中,可使用BMI估算SSDE,其转换系数为0.666;在上腹部扫描组中,可使用体重估算SSDE,体重和BMI与SSDE的转换系数分别为0.198和0.534;腹部-盆腔扫描组中,建议仅使用BMI估算腹部-盆腔CT检查的SSDE,其转换系数为0.702。结论用体重及BMI估计胸部、上腹部、腹部-盆腔基于ED或Dw的成年人SSDE的方法简单、有效,上腹部的剂量估计直接用体重更加便捷,用BMI估计胸部基于Dw的成年人SSDE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容积CT剂量指数 有效直径 水等效直径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值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定量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正峰 李祥彤 刘林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60-163,共4页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在胸膜腔内的异常聚集,增加了胸膜腔内的压力而导致肺的塌陷,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气胸患者气胸量的不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将对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气胸定量诊断方...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气体在胸膜腔内的异常聚集,增加了胸膜腔内的压力而导致肺的塌陷,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气胸患者气胸量的不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将对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气胸定量诊断方法进行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巨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孟蕾 王瑞先 刘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65-1565,1580,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左乳腺肿物进行性增大”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对称,左乳腺触及180 mm×160 mm实性肿块,质硬,活动可,余无异常。胸部CT检查左乳腺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172 mm×110 mm,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图1a)。二维... 患者女,33岁。因“左乳腺肿物进行性增大”入院。查体:双侧乳腺对称,左乳腺触及180 mm×160 mm实性肿块,质硬,活动可,余无异常。胸部CT检查左乳腺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172 mm×110 mm,边界尚清,密度不均(图1a)。二维超声检查(2D-US)左乳腺探及约178 mm×160 mm×96 mm的实性低回声团,边界尚清,似见包膜,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可见细密光点及小片状无回声区,后方伴声衰减(图1b)。CDFI显示肿块周边及其内见血流信号(图1c)。超声造影(CEUS):增强早期呈快速向心性不均匀高增强,范围较2D-US无明显扩大,边界尚清晰,内可见小片状无增强区(图1d~1f)。声触诊组织定量成像显示肿块整体呈蓝绿色,多部位测量硬度显示V-max(横向剪切波速度最大值)1.82 m/s,V-min(最小值)1.03 m/s,V-mean(平均值)1.43 m/s,E-max(杨氏模量最大值)9.9 Kpa,E-min(最小值)3.2 Kpa,E-mean(平均值)6.42 Kpa,提示肿块硬度不均,整体组织质较韧。双侧腋窝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提示:左乳腺肿物(BI-RADS 4a)。临床考虑肿块巨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遂手术切除,术后标本送病理(图1g),病理诊断:梭形细胞肿瘤,考虑肌纤维母细胞瘤(图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 超声造影 超声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