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支付背景下山东省55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磊 时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0,36,共5页
目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聚焦住院医疗服务,侧重绩效,注重结果导向,对山东省5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住院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级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 目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背景下,聚焦住院医疗服务,侧重绩效,注重结果导向,对山东省55家三级综合医院的住院医疗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三级综合医院住院医疗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一致性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借助RSR秩和比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55家医院共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5个档次,各档次分别有2家、14家、24家、14家、1家医院。结论评价结果能够科学评估医院医疗服务与管理情况,为医疗服务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 三级综合医院 医疗服务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的省域均衡和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妍 王思冉 时涛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评价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探索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均衡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方法: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2022年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我国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总指数呈显著空间负相关性,全国总指数得... 目的:评价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探索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均衡及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方法: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对2022年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我国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总指数呈显著空间负相关性,全国总指数得分为0.5430,东部地区得分为0.5787,中部地区得分为0.5314,西部地区得分为0.5180;人口结构、卫生资源、环境、教育、政策及创新因素对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显著。结论: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均衡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一是强化政策适宜性与灵活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二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应对省域“虹吸现象”;三是依托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卫生健康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健康现代化发展的多维测度、空间差异及收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玲玲 王省 +3 位作者 时涛 王思冉 邢鲁民 田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3-999,共7页
目的: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核心目标,测度2018~2022年31个省份的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方法: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和绝对β收敛等方法探索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卫生健... 目的: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核心目标,测度2018~2022年31个省份的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方法:借助层次分析法构建“卫生健康事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泰尔指数和绝对β收敛等方法探索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的时空格局、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结果:卫生健康现代化水平展现出明显稳定性与波动性上升的复合特征;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随机分布的地理格局;总体差异显著且区域内差异为主要来源;存在绝对β收敛,且中部表现出更迅速的收敛趋势。结论: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将逐步消弭空间差异,展现出卫生健康现代化的内在统一性与均衡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现代化 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差异 收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牟燕 宋奎勐 +2 位作者 吴敏 何有琴 甄天民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总结我国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的关键要素及不足,为我国罕见病领域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我国32份国家层面的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我国罕见病... 目的:总结我国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的关键要素及不足,为我国罕见病领域后续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我国32份国家层面的罕见病领域相关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目标为提升罕见病药品可及性、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和提高罕见病患者保障水平,应用于上述目标的政策工具比例分别为50%、44.87%和5.13%。讨论:我国罕见病领域政策目标集中在罕见病药品可及性及诊疗水平提升;相关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存在一定失衡或缺失,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多,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较少。建议:今后在政策设计上应加强罕见病防治与管理,促进罕见病药品的研发、上市与使用,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完善罕见病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罕见病 政策分析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的再考察:内在来源及外部驱动
5
作者 石印 袁启童 +1 位作者 周娇娇 李娟 《金融发展研究》 2025年第8期43-55,共13页
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是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需要深入厘清这些成因,推进人身保险区域均衡发展。本文利用变异系数双维分解方法,从空间构成与险种结构双重视角出发,解构我国人身保险业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地区差异的内在来源,并引入... 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是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需要深入厘清这些成因,推进人身保险区域均衡发展。本文利用变异系数双维分解方法,从空间构成与险种结构双重视角出发,解构我国人身保险业保险深度与保险密度地区差异的内在来源,并引入关系数据分析范式,利用二次指派程序探究造成我国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的外部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的总体差异在波动中持续下降,且保险密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大于保险深度的地区差异,人身保险业总体呈现均衡发展趋势。(2)我国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的内在来源由空间与险种两个结构性维度构成,在空间构成维度上,区域内差异,尤其是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人身保险业地区总差异的贡献最大;在险种结构维度上,普通寿险的地区差异逐步超越新型寿险,成为对地区总差异贡献最大的内在结构性来源;将空间构成与险种结构相结合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寿险业发展差异尤为明显。(3)从外部驱动因素看,市场集中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地区差异的增加将会导致中国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的扩大。文章揭示了我国人身保险业地区差异的内在结构性来源及其外部影响因素,有助于在当前3.0版“国十条”政策出台机遇期处理好人身保险业区域发展差异问题,实现有的放矢、有源可探、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身保险 险种结构 地区差异 变异系数双维分解 Q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