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BAQUS的三维微细铣削有限元仿真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苗典远 国宪孟 +2 位作者 张帅 孙长利 王福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2-175,共4页
为分析铝合金Al2024⁃T3在微细铣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尺寸效应,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中的Johnson-Cook热力耦合模型对试样金属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刀具的每齿进给量为0.4μm/s时,切削力达到最小值0.429232 N... 为分析铝合金Al2024⁃T3在微细铣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尺寸效应,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中的Johnson-Cook热力耦合模型对试样金属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刀具的每齿进给量为0.4μm/s时,切削力达到最小值0.429232 N,该结果与尺寸效应现象的现实表现相吻合。所构建的微细铣削有限元仿真模型为微细铣削加工提供了一些可参考的切削要素,为进一步开展微细铣削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微细铣削 尺寸效应 热-力耦合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9
2
作者 丁文龙 曾维特 +4 位作者 王濡岳 久凯 王哲 孙雅雄 王兴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74,共12页
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相对于其他类储层,其塑性相对较强,非构造裂缝比较发育。构造裂缝除了高角度的张性裂缝以外,还发育有较多近水平的层理缝和低角度构造滑脱缝等。针对页岩储集层的特点和裂缝发育特征,从地质成... 裂缝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关键因素。页岩储层相对于其他类储层,其塑性相对较强,非构造裂缝比较发育。构造裂缝除了高角度的张性裂缝以外,还发育有较多近水平的层理缝和低角度构造滑脱缝等。针对页岩储集层的特点和裂缝发育特征,从地质成因的角度,明确了页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模拟数值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的方法,其核心在于建立模拟地区目的层的精确地质模型、力学模型和计算模型。利用页岩的单轴和三轴压缩变形试验和声发射古、今地应力测试结果进行应力场数值模拟,获得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分布,将应力场模拟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检验校正已建立地质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针对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张裂缝和剪裂缝的特殊性,分别采用格里菲斯、库伦-摩尔破裂准则计算页岩储层张破裂率、剪破裂率,依据张裂缝与剪裂缝所占的比例关系,求取页岩储层的综合破裂率,据此分别定量表征页岩储层中张裂缝、剪裂缝和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及分布特征;并在全面考虑影响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综合破裂率、脆性矿物含量、有机碳含量多种主控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页岩"裂缝发育系数"作为最终判别指标,综合定量表征页岩储层裂缝的发育程度和预测裂缝的分布,页岩裂缝发育系数越大,裂缝发育程度则越高。该方法在我国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此不仅为页岩气甜点优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而且模拟成果对页岩气水平井和压裂改造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储层 构造应力场模拟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SiO2纳米颗粒稳定泡沫机理与泡沫耐温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兆敏 侯大炜 +4 位作者 鹿腾 黄时祯 张克明 李晟 顾子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4-500,共7页
针对普通泡沫体系在高温油藏环境下稳定性差的问题,选用疏水纳米SiO2颗粒增强苯磺酸盐类耐温泡沫剂HY-4的高温稳定性,评价了HY-4与纳米颗粒复配前后的泡沫性能,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稳泡机理,评价了泡沫体系的耐温性能,对比了两种泡沫体系... 针对普通泡沫体系在高温油藏环境下稳定性差的问题,选用疏水纳米SiO2颗粒增强苯磺酸盐类耐温泡沫剂HY-4的高温稳定性,评价了HY-4与纳米颗粒复配前后的泡沫性能,分析了纳米颗粒的稳泡机理,评价了泡沫体系的耐温性能,对比了两种泡沫体系的高温封堵能力。结果表明,0.5%HY-4与1.0%疏水纳米SiO2颗粒复配体系的泡沫性能最优;在150℃之内,复配体系老化12 h后的泡沫性能明显优于HY-4泡沫体系;复配体系泡沫平均粒径小于HY-4泡沫体系,且静置1 h后泡沫粒径变化较小;在150℃下,复配泡沫体系对岩心的封堵能力优于HY-4泡沫体系,岩心产出泡沫的粒径小、球形度高、抗挤压能力强。疏水纳米SiO2颗粒可大幅增强泡沫稳定性,提高泡沫体系的高温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剂 纳米SIO2颗粒 高温 稳定性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239超前注水建立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书勇 李亮 +2 位作者 伍睿 王玉洁 李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B239井区长6超低渗透油藏试验区块实施超前注水开发,开发效果未达到预定方案指标,为此开展了超前注水改善开发效果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在加密调整井网的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B239井区长6超低渗透油藏试验区块实施超前注水开发,开发效果未达到预定方案指标,为此开展了超前注水改善开发效果有效性的研究。主要在加密调整井网的基础上,采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对井距达到有效作用距离的井网系统超前注水才更为有效。如果井距过大,即使采用超前注水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者作用甚微,只能在井底形成局部高压,不能形成有效驱替,注入水不能有效向油井推进。该项研究对同类低渗、特低渗油田超前注水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该类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超前注水 数值模拟 有效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道混凝土配重层抗撞击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懿 岳吉祥 +1 位作者 罗晓兰 赵毅 《石油机械》 2016年第4期112-116,共5页
海底管道在第三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评估方法还未达到应用于工程实际的程度。鉴于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考虑混凝土配重层的海底管道撞击损伤进行研究,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界面非线性等因素对海底管道结构损伤变形的影... 海底管道在第三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安全性评估方法还未达到应用于工程实际的程度。鉴于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考虑混凝土配重层的海底管道撞击损伤进行研究,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及接触界面非线性等因素对海底管道结构损伤变形的影响,深入分析不同落物形状、落物速度、落物质量和混泥土配重层厚度对管道撞击塑性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底管道抗撞击损伤性能的增强趋势随混凝土配重层厚度的增加而有所下降;在坠落物为立方体、球体和圆锥体情况下,圆锥体坠落物撞击损伤最严重;海底管道撞击损伤与坠落物质量和速度成正比。研究成果对于海底管道的风险评估、工程设计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混凝土配重层 撞击损伤 有限元模型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伸展臂锁定机构的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檀中强 邓国兵 赵明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97-200,共4页
改进某伸展臂锁定机构,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与失效模式,构建锁定可靠性模型。综合考虑尺寸、装配误差和构件变形对锁定功能的影响,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得到可靠性指标。结合实际尺寸,计算出室温及空间极限温度下的可靠度,分析出影响可靠度... 改进某伸展臂锁定机构,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与失效模式,构建锁定可靠性模型。综合考虑尺寸、装配误差和构件变形对锁定功能的影响,利用一次二阶矩法得到可靠性指标。结合实际尺寸,计算出室温及空间极限温度下的可靠度,分析出影响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新结构可有效提高可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臂 锁定机构 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凤冈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储集空间划分与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久凯 丁文龙 +5 位作者 王哲 黄勇 朱宝存 张振华 曾维特 王濡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页岩储集空间的研究是页岩油气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页岩孔隙和裂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页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渗流特征。采用薄片观察、常规扫描电镜观察、氩离子抛光(FIB)、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实验,并结合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段系... 页岩储集空间的研究是页岩油气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页岩孔隙和裂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页岩储层的储集能力和渗流特征。采用薄片观察、常规扫描电镜观察、氩离子抛光(FIB)、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实验,并结合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的成因、大小、形态、分布、连通性等特征,以页岩中储集空间的成因及孔隙发育位置特征为依据,分析了页岩储集空间划分方案,将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储集空间划分为无机孔、有机孔、裂缝三个大类。结合页岩成岩过程,考虑机械压实、热演化机制、黏土矿物转化、溶蚀作用等因素,定性探讨了页岩储层孔隙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黏土集合体内矿片间孔隙、黏土絮体间孔隙、粒内有机质纳米孔及裂缝。有机质纳米孔隙是页岩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所有页岩储层中都会发育有机质纳米孔隙,且有机质纳米孔的形成和保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隙分类 纳米孔隙 裂缝 孔隙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