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现状及文化育人品牌创建实践——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彬 侯超 贾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22年第3期198-199,202,205,共4页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文化建设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造优良校风学风的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在质量文化思想观念建设、基础设施与文化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资源配置、校园环境与生态景观... 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文化建设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造优良校风学风的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在质量文化思想观念建设、基础设施与文化设施、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资源配置、校园环境与生态景观等设施条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山东科技大学加强机制和体制建设,打造了一系列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在构建高校特色质量文化育人路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形成了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质量文化体系,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 地方高校 质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矿山环境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琳 王凌云 +2 位作者 由晓芳 郭琳 王俊祥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1期23-24,共2页
结合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现状,分析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机制的意义,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矿山环境研究生导师团队建立、成员考核与激励办法及“多层次-分阶段”研究生梯级培养模式构建提出了建设方案。
关键词 新工科 矿山环境 研究生导师 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贾强 张鑫豪 +1 位作者 刘晓东 张彬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4期43-45,共3页
针对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错位、学生科研水平与社会实践“双能力”不强、科研创新与岗位需求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为基本路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模式。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以科教融合和产教... 针对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错位、学生科研水平与社会实践“双能力”不强、科研创新与岗位需求契合度不高等问题,提出构建“科教+产教”双融合为基本路径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模式。以山东科技大学为例,以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双融合”为路径,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形成“学科交叉链+科教同行育链+产业人才链+创新创业链”的“四链贯通”,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项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育人视域下高校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策略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彬 文志杰 +1 位作者 吕岩 贾强 《中国冶金教育》 2022年第4期57-59,共3页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数量占据全国人数的一半,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科学要素融入教学不到位、实践能力培养不...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高校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培养研究生数量占据全国人数的一半,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针对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科学要素融入教学不到位、实践能力培养不充分及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不深入等问题,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多维度探索。以山东科技大学为样本,提出构建“创新驱动”战略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科教+产教”双融合、构建科研育人体系、科学设置培养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文化、提升国际化水平等多维度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为国内其他兄弟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方式——积极推进研究生论坛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洁 王斌 王琦 《成才之路》 2009年第26期1-2,共2页
研究生论坛时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促进研究生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创新这个交流平台,发挥其积极作用。社会、学校、专家、舆论以及研究生本身等各方面的力量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
关键词 学术交流 研究生论坛 培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洁 王斌 《成才之路》 2009年第27期8-9,共2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已成为国家人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理工科研究生 创新教育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事务管理中的危机应对机制研究
7
作者 马睿娟 贾强 《管理工程师》 2014年第5期38-40,共3页
保障研究生群体的安全稳定是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高校应以心理危机干预、危机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目前高校危机应对研究现状,建立以危机前教育与预警、危机中控制与应对、危机后干预与疏导为基本模式... 保障研究生群体的安全稳定是研究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高校应以心理危机干预、危机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目前高校危机应对研究现状,建立以危机前教育与预警、危机中控制与应对、危机后干预与疏导为基本模式的研究生事务管理危机应对机制及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事务管理 危机应对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工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斌 江贝 王琦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地方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落后、国际化师资薄弱、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不强、学生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不足、校园的国际化氛围不浓厚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地方高校应从争取政府支持、更新理念、培育师资、课程改... 地方高校的教育国际化发展存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理念落后、国际化师资薄弱、教育国际化创新能力不强、学生对教育国际化的认知不足、校园的国际化氛围不浓厚等五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地方高校应从争取政府支持、更新理念、培育师资、课程改革、外语培训、接收留学生、涉外实践以及创办学生自治组织等方面入手,推进地方高校教育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意识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含煤区上古生界沉积环境演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强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运用煤地质学、沉积学方法研究了淮南含煤区石炭-二叠系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分析了矿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环境,厘定出了淮南含煤区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的四类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 运用煤地质学、沉积学方法研究了淮南含煤区石炭-二叠系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岩性特征,分析了矿区上古生界的沉积环境,厘定出了淮南含煤区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的四类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潟湖—潮坪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及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探讨了南华北盆地淮南含煤区晚古生代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序列,并分析了该区的沉积相和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含煤区 沉积体系划分 沉积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雷诺数下串列双圆柱绕流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崔维征 秦文彬 +2 位作者 张宪堂 李朋 张明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8,共7页
针对串列双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二维数值模型,探究了不同柱体间距、不同柱体表面粗糙度对串列双圆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St数的影响。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1×10~6,柱体间距L/D分别为1.75、1... 针对串列双圆柱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二维数值模型,探究了不同柱体间距、不同柱体表面粗糙度对串列双圆柱阻力系数、升力系数、St数的影响。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雷诺数为1×10~6,柱体间距L/D分别为1.75、1.90、2.20、2.50,表面粗糙度Rh在0~0.5%D范围内的串列双圆柱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柱体间距L/D在1.75~2.50范围内,光滑柱体表面下,St数、后柱平均阻力系数会随着柱体间距的增加而增大;同时,柱体间距对升力系数振幅也存在极大影响。改变柱体表面粗糙度,会使柱体间距为1.75的串列双圆柱前柱平均阻力系数在Rh=0.2%D时降低7%,而各柱间距下的后柱平均阻力系数会随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能够为河道桥梁建设和圆柱绕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数 串列双圆柱 柱间距 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倾角俯推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家磊 李崇山 李法柱 《山东煤炭科技》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通过对大倾角俯推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中难点分析,提出了特有的大倾角俯推综放面煤炭自燃防治技术,并在葛亭矿的实际生产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煤炭自燃 综放面 大倾角 应用 难点分析 自燃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丽国际城房地产开发项目定价预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张伟 王磊 任英伟 《山西建筑》 2010年第21期229-230,共2页
以"嘉丽国际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例,采用市场比较法对房地产项目价格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到了该项目的销售价格,同时证实了运用市场比较法预测房地产项目销售价格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关键词 房地产项目 价格预测 市场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岩裂隙带发育高度数值模拟与探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家卓 方庆河 +2 位作者 谭文峰 刘坤 庄启恒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45,共4页
根据锦丘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和围岩力学参数等,建立了力学模型,运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对自开切眼至充分采动全过程覆岩随工作面推进时的应力、位移和破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确定了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用经验公式对导水... 根据锦丘煤矿开采技术条件和围岩力学参数等,建立了力学模型,运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对自开切眼至充分采动全过程覆岩随工作面推进时的应力、位移和破坏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确定了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用经验公式对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计算,并采用钻孔分段注水法对裂隙带高度进行了现场探测验证,证明数值模拟方法能提供较为理想的预测精度,从而为确定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提供了一种新的且简易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移动 导水裂隙带高度 数值模拟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热力参数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光 卜凡秀 +1 位作者 许钟瑞 朱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5-127,共3页
从预测矿井热力参数的角度来研究矿井气候,分析了影响矿井气候的各种热源,通过对矿井各类巷道内风流与环境的热交换机理和风流温度计算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矿井风流温度预测模型。再通过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了矿井热... 从预测矿井热力参数的角度来研究矿井气候,分析了影响矿井气候的各种热源,通过对矿井各类巷道内风流与环境的热交换机理和风流温度计算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矿井风流温度预测模型。再通过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开发了矿井热力参数预测的应用软件,对矿井下的4个主要井巷进行风温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热源 热湿交换理论 矿井风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绿色智能化方向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由晓芳 +2 位作者 王凌云 郭琳 王俊祥 《中国冶金教育》 2023年第1期19-21,共3页
结合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现状,概括了国内相关高校的改革举措,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绿色智能化方向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矿物加工 矿山环境 绿色智能 方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站仪单向观测在矿山沉降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来星 韩晓亮 董月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8期125-126,共2页
结合矿山沉降观测的实际要求,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方法进行矿山沉降测量。并对该方法进行误差分析,通过对竖盘指标差互差进行约束,得到了实际的相对下沉值,对于提高矿区地表沉降的监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全站仪单向观测 三角高程 竖盘指标差互差 矿山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砌体结构建筑的震害及抗震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鹏 闫文红 李志国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4期58-59,共2页
对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的震害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砌体结构的震害特征及其原因,从完善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些方法,以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砌体结构 震害 抗震设计 构造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质类围岩巷道注浆加固技术与应用
18
作者 马伟 赵军 +1 位作者 桑伟冲 许斌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1期170-171,186,共3页
某矿-600 m轨道大巷沿煤层布置,顶底板均为泥质类岩层,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极易发生底鼓。为了解决巷道底鼓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对岩性和巷道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选用新型的亲泥性注浆材料对巷道进行注浆加固。实践表明,该法不... 某矿-600 m轨道大巷沿煤层布置,顶底板均为泥质类岩层,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极易发生底鼓。为了解决巷道底鼓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对岩性和巷道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选用新型的亲泥性注浆材料对巷道进行注浆加固。实践表明,该法不仅可以提高顶底板泥质类岩层的强度,还可以提高围岩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围岩 亲泥性注浆材料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与地震作用对混凝土框架结构影响的比较
19
作者 杨绍山 王瑞瑞 李媛媛 《山西建筑》 2012年第4期43-44,共2页
从爆炸荷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作用的特点来分析爆炸荷载对结构的影响与地震作用对结构影响的区别,对抗震与抗连续倒塌的区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抗倒塌不同于抗震,结构抗震设计的有益作用并不能取代抗倒塌设计。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爆炸作用 地震作用 连续倒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三维岩心孔隙分布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丽 孙建孟 +2 位作者 孙志强 姜黎明 刘学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介绍多点地质统计学及其用于三维岩心孔隙结构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以均质性较好的Fontaineblean砂岩的二维薄片为基础,重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和渗流概率函数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此... 介绍多点地质统计学及其用于三维岩心孔隙结构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多点地质统计方法,以均质性较好的Fontaineblean砂岩的二维薄片为基础,重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并且应用局部孔隙度理论和渗流概率函数进行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由此获取的孔隙结构模型与真实三维岩心孔隙分布十分相近,且具有相似的均质性和孔隙连通性;重构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不仅可以用来表征真实岩心的孔隙连通性和均质性,而且也可以作为其他物理特性模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方法 二维薄片 三维数字岩心 孔隙分布 局部孔隙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