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乙丙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华 段友顺 +2 位作者 史新研 李培祥 谷亦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2,26,共3页
利用熔融插层和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插层剂改性钠基蒙脱土原土的方法,制备了EPDM/粘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为插层型。该纳米复合材料在有机蒙脱土的加入量为15份时,即具有优... 利用熔融插层和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插层剂改性钠基蒙脱土原土的方法,制备了EPDM/粘土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的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为插层型。该纳米复合材料在有机蒙脱土的加入量为15份时,即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较低的气透率和较高的动态屈挠以及优良的磨耗性能,在作为轮胎的内胎和子午线轮胎的气密层胶料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三元乙丙橡胶 插层剂 纳米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抽油杆拉挤过程温度和固化度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强 赵艳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本文首先对拉挤模具内热传导和固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碳纤维抽油杆拉挤模具内温度和固化度分布的数学模型。使用第三方软件Pu lModel对开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第三方软件的计... 本文首先对拉挤模具内热传导和固化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碳纤维抽油杆拉挤模具内温度和固化度分布的数学模型。使用第三方软件Pu lModel对开发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第三方软件的计算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抽油杆 拉挤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Al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阮国智 孟繁洁 +1 位作者 程智 张德慧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以电熔白刚玉、SiC粉、α-Al2O3微粉、Al粉和SiO2微粉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Al复合材料。借助差热分析、XRD、SEM等方法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分别为0、2%、4%、6%)对分别于300℃、500℃、800℃、1100℃、1... 以电熔白刚玉、SiC粉、α-Al2O3微粉、Al粉和SiO2微粉为主要原料,以有机硅树脂作结合剂,制备了Al2O3-SiC-Al复合材料。借助差热分析、XRD、SEM等方法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分别为0、2%、4%、6%)对分别于300℃、500℃、800℃、1100℃、1300℃和1600℃保温3h处理后试样的烧结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试样的强度逐渐升高,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降低,并在SiO2加入量为4%时试样的物理性能达到最好;加入的SiO2微粉不仅能降低Al与周围空气中氧的反应,且与Al反应生成的Si能改善Al与SiC的润湿性,提高材料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SiC-Al材料 二氧化硅微粉 塑性相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微粉加入量对Al_2O_3-SiC-C出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阮国智 周少坤 +2 位作者 张智慧 尹明强 徐国纲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2-266,共5页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 采用高铝矾土(8~5 mm)、棕刚玉(8~5、5~3、3~1 mm)、SiC(≤1、≤0.044 mm)、致密刚玉(≤1、≤0.044 mm)为主要原料,固定SiO2微粉和白泥的总加入量(w)为2.5%,研究了SiO2微粉加入量(其质量分数0、1%、1.5%、2%、2.5%)对Al2O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 100、1 500℃分别保温3 h处理后,随着SiO2微粉加入量的增加即白泥加入量的降低,其加热永久线变化逐渐减少,显气孔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与显气孔率的正好相反,常温抗折强度及高温(1 450℃0.5 h)抗折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SiO2微粉加入量(w)为1.5%时,试样热震后的残余强度最大,SiO2微粉加入量(w)为2%的试样的强度保持率最低;在SiO2微粉加入量(w)为2%时,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最好,继续增大SiO2微粉含量,抗渣侵蚀性能下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SiO2微粉和白泥复合使用时,SiO2微粉加入量(w)为2%左右,白泥加入量(w)为0.5%左右时,Al2O3-SiC-C快干浇注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制备的快干浇注料在莱钢750 m3单铁口高炉铁沟使用,在未经任何修补的情况,主沟一次通铁量达到14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铁沟 AL2O3-SIC-C SIO2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与激光熔覆技术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颢 李惠东 +1 位作者 李惠琪 孙玉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7,共4页
 介绍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和激光熔覆技术的原理、特点和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了两种技术的工艺特点及涂层组织结构特点。由于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具有突出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综合优势,且涂层原料来源广,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潜力。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 激光熔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等离子熔覆Fe-Cr-Ti-C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均波 王朋 +3 位作者 李惠琪 李敏 谭高旭 刘彦彦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4,116,共4页
采用等离子表面熔覆技术,以高能等离子束为热源在Q235基体钢板上熔覆无钛以及含钛(其它粉末成分基本不变)的铁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PMA)、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 采用等离子表面熔覆技术,以高能等离子束为热源在Q235基体钢板上熔覆无钛以及含钛(其它粉末成分基本不变)的铁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探针(EPMA)、显微硬度计对涂层的组织、相组成和显微硬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无钛铁基粉末涂层相比,含钛铁基合金熔覆层晶粒组织明显细化,且含有较多带状晶,但随着合金粉末中钛含量的增多,熔覆层共晶组织中硬质相(Cr,Fe)7C3逐渐增多,抑制了硬质相的析出,熔覆涂层的平均和最高显微硬度值也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碳化钛 晶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填料研究现状及其在隔热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靳涛 刘立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0,共5页
隔热涂料中所用颜填料以无机颜料为主,其中钛白占首位,另外体质颜料除了作为填料降低涂料成本外,还可提高涂料各方面的性能。分析了颜填料的常规性能,如分散性、耐候性等;分别概括了颜填料在阻隔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及辐射型隔... 隔热涂料中所用颜填料以无机颜料为主,其中钛白占首位,另外体质颜料除了作为填料降低涂料成本外,还可提高涂料各方面的性能。分析了颜填料的常规性能,如分散性、耐候性等;分别概括了颜填料在阻隔型隔热涂料、反射型隔热涂料及辐射型隔热涂料中的应用,并分析了颜填料的作用原理,最后指出了颜填料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阻隔 反射 辐射 颜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合成法制备TiB_2-Al_2O_3复相陶瓷的组织结构及形成过程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文静 李银俊 崔洪芝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296,共3页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出了TiB2-Al2O3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净,无中间相,TiB2的形貌为规则的块状,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2~5μm),弥散的分布在晶粒较大的A... 采用自蔓延燃烧合成法在室温下的空气中制备出了TiB2-Al2O3复相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纯净,无中间相,TiB2的形貌为规则的块状,晶粒细小,平均尺寸为(2~5μm),弥散的分布在晶粒较大的Al2O3(40—50μm)四周,而Al2O3的形状不是很规则,该反应不同于一般的元素直接合成,而是由熔化-还原-化合组成的三步反应过程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合成 SHS TiB2-Al2O3 复相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送粉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合金化涂层的凝固组织特性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敏 李惠东 +2 位作者 李惠琪 裴中爱 孙玉宗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采用自行研发的同步送粉式直流放电压缩电弧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利用不同粒度、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混合粉末颗粒,在普通低碳钢表面获得了工程厚度的均匀致密的铁基合金涂层。利用OM、SEM、EDS、EMPA及XRD法研究了该合金化涂层的显... 采用自行研发的同步送粉式直流放电压缩电弧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利用不同粒度、不同密度、不同形状的混合粉末颗粒,在普通低碳钢表面获得了工程厚度的均匀致密的铁基合金涂层。利用OM、SEM、EDS、EMPA及XRD法研究了该合金化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溶质分布及基材热影响区的凝固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等离子表面冶金合金化涂层对基材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基材表面熔化区的形成使得涂层与基材实现了完全的冶金结合。快速凝固合金化涂层具有分层凝固特征,从底部具有外延生长的平面晶到中部近等轴晶及表层的穗状晶。凝固组织为固溶了大量Cr及少量B、S i的极度过饱和的γ-(Fe,N i)枝晶及枝晶间合金硼碳化物(Cr,Fe)7(C,B)3与γ-(Fe,N i)共晶组织的复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 凝固组织特征 铁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的组织性能特征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翠玲 吴玉萍 张萍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制备了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微硬度计等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涂层由变形带状粒子、未熔颗粒及少量孔隙组成,...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制备了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微硬度计等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特征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涂层由变形带状粒子、未熔颗粒及少量孔隙组成,涂层致密。由于该方法的冷却速度高,涂层中形成了非晶,后续涂层的加热使部分非晶转变为纳米晶。涂层的显微硬度平均为1084HV0.2,明显高于基体;靠近涂层的基体表面产生了加工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非晶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惠博 孙宏飞 +1 位作者 武彬 刘美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77,共4页
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热喷涂涂层的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腐失败。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涂层孔隙产生原因及封孔处理的目的,简述了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 当涂层用于防腐蚀时,腐蚀介质会通过热喷涂涂层的孔隙到达基体表面,从而造成防腐失败。封孔处理是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涂层孔隙产生原因及封孔处理的目的,简述了降低热喷涂涂层孔隙率的方法,对未来涂层封孔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 孔隙率 封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等离子束表面冶金耐磨合金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颢 李惠琪 +1 位作者 李惠东 孙玉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77,共3页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是现代表面改性制造技术中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针对等离子束表面冶金特点,介绍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合金的设计原则。根据其原则设计了铁基耐磨复合材料体系,并采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得...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是现代表面改性制造技术中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针对等离子束表面冶金特点,介绍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合金的设计原则。根据其原则设计了铁基耐磨复合材料体系,并采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得到了较理想的材料体系,即 Fe-3.6C-26Cr-3.6Ni-0.4B-4.5Si-5W-0.2RE,其冶金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远优于淬火45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 表面冶金 设计研究 耐磨合金 铁基 材料体系 高新技术 发展前途 制造技术 表面改性 冶金技术 金合金 耐磨性 45钢 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质碳酸钙粉体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靳涛 刘立强 吕宪俊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采用硬脂酸、钛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酯及其不同配比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对改性效果分析,讨论各改性剂的改性特点及最佳配比,寻找碳酸钙的改性最佳工艺。对碳酸钙表面改性,按活性大小改性剂的排序为:硬脂酸>钛酸酯... 采用硬脂酸、钛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酯及其不同配比对CaCO3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对改性效果分析,讨论各改性剂的改性特点及最佳配比,寻找碳酸钙的改性最佳工艺。对碳酸钙表面改性,按活性大小改性剂的排序为:硬脂酸>钛酸酯>磷酸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且复合改性剂比单一改性剂对碳酸钙表面改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表面改性 改性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铁基合金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邦武 李惠琪 张丽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1-244,共4页
概述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合金设计原则,分析了合金元素在铁基合金中的作用.按照合金设计原则,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成功设计出等离子束表面冶金用新型铁基合金.对冶金层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冶金层组织主要以固溶体结晶为主,显微硬... 概述了等离子束表面冶金合金设计原则,分析了合金元素在铁基合金中的作用.按照合金设计原则,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成功设计出等离子束表面冶金用新型铁基合金.对冶金层进行组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冶金层组织主要以固溶体结晶为主,显微硬度从表面到基体呈梯度分布,冶金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束 表面冶金 铁基合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缸体灰铸铁等离子相变硬化组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建军 谢艳春 +1 位作者 崔洪芝 张金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6,64,共3页
采用等离子相变硬化设备对汽车发动机缸体灰铸铁进行了表面相变硬化处理,分析了处理后铸铁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特征。结果表明,相变硬化处理后的灰铸铁分三个区,即熔化区、固态相变区和热影响区,熔凝层的组织是细小的莱氏体。处理后的表面... 采用等离子相变硬化设备对汽车发动机缸体灰铸铁进行了表面相变硬化处理,分析了处理后铸铁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特征。结果表明,相变硬化处理后的灰铸铁分三个区,即熔化区、固态相变区和热影响区,熔凝层的组织是细小的莱氏体。处理后的表面硬度有显著提高,并明显提高了发动机缸体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等离子 相变硬化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聚己二酸丁二酯多晶结构和降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丽芬 蒋妮 甘志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5-189,共5页
通过熔融结晶并结合退火处理方法得到多晶结构的聚己二酸丁二酯(PBA)及具有不同热历史的热力学稳定的α晶型,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BA的多晶结构、晶体尺寸和结晶形貌,跟踪了退火处... 通过熔融结晶并结合退火处理方法得到多晶结构的聚己二酸丁二酯(PBA)及具有不同热历史的热力学稳定的α晶型,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BA的多晶结构、晶体尺寸和结晶形貌,跟踪了退火处理PBA的生物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分子链在相同晶格排列中围绕c轴空间取向的不同是决定多晶PBA降解速率差别的根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 多晶结构 退火处理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淬火提高汽缸套“等耐磨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银俊 尹华跃 张文静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2,共3页
通过分析汽缸套的工作条件,结合等离子束汽缸套内壁淬火的工作原理,研制出一种提高汽缸套内孔面“等耐磨性”等离子淬火工艺。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使汽缸套内壁磨损均匀化、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发动机噪声等一系列优点。
关键词 等耐磨性 等离子 表面淬火 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Li(Ni_(1-x)Co_x)O_2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谷亦杰 吴惠康 +3 位作者 麻向阳 周恒辉 魏清 常文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4-497,共4页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 LiNi1-xCoxO2 with x=0.1, 0.2, 0.3, 0.5 and 1 were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 of mixed solution of Ni- and Co-salt in NaOH. The structure of LiNi1-xCoxO2 was analyzed by X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t cell constants a and c decrease as the Co content increases. Although the change of unit cell constants can reflect the substitution of Co ions with Ni ions in the lab, the splits of the pairs of (006), (102) and (108), (110) in the XRD pattern can not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Ni2+ in the lithium 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Li(Ni1-xCox)O2 Ni^2+与Li^+有序性 Ni-O八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玻璃微珠等填料在弹性隔热涂料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靳涛 刘立强 李德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0,共4页
分析隔热原理,并在傅立叶传热定律的基础上,简化传热模型。玻璃微珠有增强隔热的作用,其传热性能主要与它的性能和成膜物的组成有关,分析了玻璃微珠、膨胀珍珠岩、海泡石、膨胀蛭石、矿岩棉等填料的填充量,涂层厚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并... 分析隔热原理,并在傅立叶传热定律的基础上,简化传热模型。玻璃微珠有增强隔热的作用,其传热性能主要与它的性能和成膜物的组成有关,分析了玻璃微珠、膨胀珍珠岩、海泡石、膨胀蛭石、矿岩棉等填料的填充量,涂层厚度对隔热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验证了隔热效果,同时比较了滑石粉、重质碳酸钙、高岭土、膨润土等填料对拉伸强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阻隔 中空玻璃微珠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微珠在涂料中的隔热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靳涛 刘立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5-17,21,共4页
玻璃微珠有增强隔热的作用,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简化分析模型,分析了玻璃微珠的粒径大小和填充量对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实验验证了隔热效果、导热系数随玻璃微珠填充量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隔热涂料 阻隔 玻璃微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