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动投饵设备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 1
-
-
作者
褚天舒
刘硕
姜忠爱
于赢水
袁琛
-
机构
大连海洋大学中新合作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
-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26-28,31,共4页
-
文摘
在阐述中外水产养殖业中自动投饵设备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中投饵系统存在的人工投饵不精准、技术水平不足、装备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无法满足要求等问题,提出中国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聚焦于设计经济效益与高效率兼顾的自动投饵设备,利用机器视觉和声觉技术提高投饵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定量投饵
投饵机
气力输送
自动化
-
Keywords
aquaculture
quantitative feeding
feeding machine
pneumatic conveying
automation
-
分类号
S969.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考虑间隙的刚柔耦合实验平台混沌辨识研究
- 2
-
-
作者
姜帅
孟锴
王继超
张帅帅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
-
出处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4,共9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3QE039)。
-
文摘
运动副间隙和构件柔性是引起机构精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其耦合效应会在一定程度导致机构产生混沌现象,严重影响机构的稳定性。为了培养学生对机构运动状态的分析能力,利用相图、庞加莱映射和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对六连杆实验平台的混沌现象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识别;对比分析了含间隙刚性实验平台/刚柔耦合实验平台非线性特性;研究了不同间隙值、驱动速度和摩擦系数对实验平台非线性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将为高精度、高性能多连杆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提供系统、完善的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间隙
弹性变形
非线性特性
混沌辨识
-
Keywords
clearance
elastic deformation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
chaos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TH11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含间隙实验教学平台动力学建模、仿真与试验
- 3
-
-
作者
姜帅
刘成哲
赵茂然
杨扬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系
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171,共6页
-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2QE022)。
-
文摘
运用理论建模、虚拟样机仿真和实验等方法对含移动副间隙实验教学平台进行研究。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含移动副间隙二自由度九杆机构的动力学模型;通过Solidworks和ADAMS建立含移动副间隙二自由度九杆机构的虚拟仿真模型;搭建含移动副间隙二自由度九杆机构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MATLAB、ADAMS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展示了移动副间隙作用机理及其动力学响应规律,为多连杆机构动力学建模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移动副间隙
动力学建模
虚拟样机仿真
实验教学平台
-
Keywords
translational clearance
dynamic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含转动副间隙实验教学平台动力学建模及实验仿真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姜帅
林远鹏
赵茂然
刘佳楠
张帅帅
-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系
山东科技大学斯威本学院
-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2-9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703243)。
-
文摘
为培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具有分析精确机构和实践动手的综合能力,通过理论建模、数值计算、虚拟样机仿真分析等方法对含转动副间隙六杆机构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转动副间隙数学模型;构建含转动副间隙六杆机构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通过Matlab进行数值求解;基于ADAMS建立含转动副间隙六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验证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可有效地帮助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机构动力学的分析与仿真方法。
-
关键词
转动副间隙
动力学建模
虚拟样机仿真
-
Keywords
revolute clearance
dynamic modeling
virtual prototype simulation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藏族久棋计算机博弈研究综述
- 5
-
-
作者
李霞丽
顾旌世
高乔
张皓扬
何非凡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智能分析与安全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5年第8期90-9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276285)。
-
文摘
藏族久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博弈研究不仅能够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藏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久棋的复杂性高于围棋,其博弈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规则不同;其动作与空间复杂度极大,给低资源高效率博弈算法研究带来挑战。研究梳理了当前久棋博弈研究的主要算法,并分析了现有久棋AI的水平。尽管基于专家知识的算法在实际对战中表现较好,但受到专家知识匮乏的限制;而结合知识与数据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虽然在方法上较为先进,但因硬件资源的限制,AI水平提升受限。此外还分析了现有的久棋线上对弈平台,并探讨了当前博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
关键词
计算机博弈
藏族久棋
专家知识
深度强化学习
-
Keywords
computer games
Tibetan Jiu Chess
expert knowledg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分类号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