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韩庄运河工程地质研究
1
作者 李江涛 郭建斌 张以文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30-32,共3页
根据勘察和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对韩庄运河沿线的综合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宏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之上,对其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如河道开挖、边坡稳定性、地震与土层液化、渠道渗漏与环境问题以及地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介形类优势分异度恢复古湖盆的水深——以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段湖盆为例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守军 郑德顺 +3 位作者 姜在兴 胡斌 王金香 焦叶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从定量古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和古生态学的资料,对介形类的优势分异度H(s)和古湖泊水深D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拟合,并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古近系东营三角洲地震资料和沉积学资料验证了这种对应关系的可信性,因此得出利用... 从定量古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和古生态学的资料,对介形类的优势分异度H(s)和古湖泊水深D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拟合,并得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古近系东营三角洲地震资料和沉积学资料验证了这种对应关系的可信性,因此得出利用定量计算的介形类优势分异度值可以较准确地确定古水深。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三段沉积时期为例,恢复了3个亚段沉积时期的古水深,并做出了平面等值线图。结果表明,东营凹陷的古水深由大到小依次为中亚段沉积时期、下亚段沉积时期和上亚段沉积时期。湖泊古水深的定量恢复,对于含油气盆地的油气生、储、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 古湖盆 介形类 优势分异度 古近系 东营凹陷 古水深 分异度 沙三段 沙河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河北煤田石炭-二叠系太原组地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素梅 李增学 +4 位作者 李伟 王立峰 张玉林 王对兴 刘海燕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426,共13页
为了研究黄河北煤田的沉积特征,查清研究区内太原组地层的岩性类型、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明确其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特征和沉积演化,本文根据野外露头的观察和室内岩心的描述、薄片分析,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运用沉积学、古... 为了研究黄河北煤田的沉积特征,查清研究区内太原组地层的岩性类型、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明确其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特征和沉积演化,本文根据野外露头的观察和室内岩心的描述、薄片分析,结合钻井、测井资料,运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岩石粒度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太原组地层沉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的含煤地层太原组沉积物中砂岩、粉砂岩、泥岩、石灰岩及煤岩均较发育,常见的含铁矿物主要是褐铁矿、黄铁矿、菱铁矿等;主要层理构造有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韵律层理等,生物扰动构造非常发育;主要的生物化石发育于台地相灰岩中,包括蜓类、牙形石等个体较大化石;主要发育植物化石有轮叶、科达木、宽带羊齿等;太原组沉积环境比较动荡,为河流相或者浅海相环境,其陆表海盆地层序及内部单元的典型界面有最大海泛面、区域性海退界面和最大海退面,并依据其不同界面,进行了沉积相划分和层序地层分析;研究区内晚石炭世的太原组地层为陆表海沉积序列,其沉积环境演化主要是由海陆交互相沉积向陆相沉积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北煤田 太原组 沉积环境 沉积相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济阳坳陷古近纪的气候恢复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守军 王明镇 +1 位作者 郑德顺 赵秀丽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6-9,共4页
首先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对气温的适应性,将孢粉分为喜热组、喜温组和广温组,根据对湿度的适应性,分为湿生组、旱生组和中生组。然后计算出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反映温度比值和反映湿度比值,从而恢复各沉积时期的气候。研究表明... 首先根据孢粉母体植物对气温的适应性,将孢粉分为喜热组、喜温组和广温组,根据对湿度的适应性,分为湿生组、旱生组和中生组。然后计算出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反映温度比值和反映湿度比值,从而恢复各沉积时期的气候。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从沙四段至东营组沉积时期经过了两个气候变化周期。第一个周期是始新世时期,湿度上:干旱→湿润,温度上:温凉→温→热→温;第二个周期是渐新世时期,湿度上:干旱→湿润→干旱,温度上:温→热→温→温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古近纪 济阳坳陷 古气候 孢粉学 孢粉母体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柞水地区小磨岭杂岩基性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钊 董云鹏 +2 位作者 周鼎武 于君 马海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1-617,共7页
小磨岭杂岩主要由基性、中性和后期侵入的酸性岩类组成。基性岩类主要由变质玄武岩和辉绿岩组成,二者具有类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大隆起"型的配... 小磨岭杂岩主要由基性、中性和后期侵入的酸性岩类组成。基性岩类主要由变质玄武岩和辉绿岩组成,二者具有类似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征;MORB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大隆起"型的配分形式,具有轻微Nb、Ta亏损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La/Nb、Th/Yb及Hf/Ta比值特征揭示岩浆源区受到陆壳混染作用的影响,显示板内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成因的特点。另外,相对高的Zr/Y、Ta/Yb和低Zr/Nb比值亦指示板内岩浆作用的特点。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小磨岭杂岩中的基性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是南秦岭新元古代末陆内扩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小磨岭杂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欧阳征健 周鼎武 +1 位作者 林晋炎 冯娟萍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503,共9页
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于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中等,Nb、Ta强烈亏损,Ti、Zr和Hf适度亏损,不相容元素(K、Rb、Ba、Sr、LREE)与Pb富集,说明该岩墙源自与... 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于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中等,Nb、Ta强烈亏损,Ti、Zr和Hf适度亏损,不相容元素(K、Rb、Ba、Sr、LREE)与Pb富集,说明该岩墙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交代地幔,且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岩墙侵位时期可能为270~250Ma左右,为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是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壳垂向生长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 白杨河 中基性岩墙 地球化学 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龙泉站金矿区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洪奎 杨锋杰 +3 位作者 牛树银 李英平 田京祥 郝兴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5-639,共5页
山东龙泉站金矿区的金矿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硫、氢、氧、碳和铅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黄铁矿的δ34S值的变化为+2.7‰-+4.4‰,δ18OH2O值为-1.78‰-+4.07‰,δD(SMOW... 山东龙泉站金矿区的金矿产于沂水-汤头断裂主裂面下盘的糜棱岩化碎裂岩和花岗质碎裂岩中。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硫、氢、氧、碳和铅等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资料表明:黄铁矿的δ34S值的变化为+2.7‰-+4.4‰,δ18OH2O值为-1.78‰-+4.07‰,δD(SMOW)值为-74‰--77‰,δ13C平均值为-4.18‰--5.1‰,铅同位素具有正常铅的特点,说明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下深处,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大气降水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龙泉站 金矿 同位素 物质来源 成矿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试验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萍 张继贤 +1 位作者 林宗坚 李春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 针对主要数据源ETM + ,TM及部分SPOT ,设计两种融合方法 ,试验快速可靠的变化信息提取的融合方法。一是利用 2 0 0 0年TM8高分辨率影像与 1998年B5 43合成影像的PCA法 ,融合影像中变化图斑呈特征的黄色图斑 ;二是利用 2 0 0 0年TM8波段与同一时相的B43 2合成影像的Brovey变换法 ,该方法提高了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类型的分辨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PCA法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 分辨力 融合影像 Brovey变换法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及两淮地区石炭、二叠系高分辨层序序列对比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增学 魏久传 +2 位作者 韩美莲 刘德勇 张德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6-10,共5页
研究了山东和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 ,以陆表海聚煤盆地充填沉积为重点 ,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表明 ,陆表海盆地充填序列可划分出三级层序 12个 ,四级层序 2 4个 ,五级层序最多可识别出 4 6个 .通过山东地区与... 研究了山东和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特征 ,以陆表海聚煤盆地充填沉积为重点 ,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 .研究表明 ,陆表海盆地充填序列可划分出三级层序 12个 ,四级层序 2 4个 ,五级层序最多可识别出 4 6个 .通过山东地区与两淮煤田的对比分析认为 ,三级和四级层序可以对比和追踪 ,其精度和准确程度较高 ,而五级层序对比较为困难 .层序对比的关键问题是各级层序界面的识别与追踪 ,特别是低级别层序界面的识别与对比 .提出了山东及邻区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层序 石炭系 二叠系 鲁西 淮南 淮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Grey信息集成模式识别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世飞 靳奉祥 +1 位作者 王健 史玉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介绍了灰关联度 (GRD)的有关理论 ,讨论了一种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 ,结合模糊集理论 ,定义了模糊关联系数 (FRC)、模糊关联度 (FRD)和模糊相对权重 (FRW ) ,并将它们与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集成 ,提出了模糊灰关联度 (... 介绍了灰关联度 (GRD)的有关理论 ,讨论了一种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 在此基础上 ,结合模糊集理论 ,定义了模糊关联系数 (FRC)、模糊关联度 (FRD)和模糊相对权重 (FRW ) ,并将它们与灰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集成 ,提出了模糊灰关联度 (FGRD)的概念 ,设计了一种新的Fuzzy Grey信息集成模式识别算法 模拟应用表明 ,该算法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算法 Fuzzy-Grey 信息集成 人工智能系统 灰关联度 模糊相对权重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煤层底板突水评价 被引量:21
11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1 位作者 刘同彬 郭建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煤层底板突水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从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潘西煤矿以往突水资料,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煤矿未采区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 煤层底板突水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多源信息复合技术,从分析影响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潘西煤矿以往突水资料,构建适合潘西煤矿千米深矿井的突水模型,对煤矿未采区进行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形成矿井危险程度评价图,对于指导潘西煤矿19煤层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复合 底板突水 突水模型 突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GIS”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被引量:25
12
作者 田雨 郑文华 +1 位作者 卢秀山 林宗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6年第11期1426-1428,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新课程。该文探讨了在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如何确立科学的实验目标,在实验体系实施中制定相应模块化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设计,同时在注重实践应用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兖州东滩早二叠世孢粉组合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秀丽 张锡麒 +1 位作者 王明镇 李守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5,共7页
对山东兖州东滩补33孔(地理坐标北纬35°27'19"、东经116°51'32")采取孢粉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从太原组到下石盒子组都有大量孢粉化石,经分析鉴定和统计,共发现孢粉化石55属155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 对山东兖州东滩补33孔(地理坐标北纬35°27'19"、东经116°51'32")采取孢粉样品并进行了分析,从太原组到下石盒子组都有大量孢粉化石,经分析鉴定和统计,共发现孢粉化石55属155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孢粉属种的纵向分布规律及含量的变化,建立了本区早二叠世3个孢粉组合,自上而下为:.Florinites-Punctatisporites组合(428.36~369.10m);.Punctatisporites-Sinulatisporites组合(543.43~496.95m);.Thymospora pseudothiessenii-T.thiessenii组合(589.20~550m)。本孔孢粉组合与华北地区的孢粉组合以及其他地区的孢粉组合进行对比,由于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界线与国际接轨,移至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因此,孢粉组合时代分别为早二叠世早期、早二叠世中期、早二叠世晚期。最后,结合层序地层划分分析了古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早二叠世 兖州东滩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贡献率 被引量:9
14
作者 常象春 林玉祥 +1 位作者 郭海花 庞凌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5-80,共6页
含油气盆地中存在混合原油的现象非常普遍,按照形成条件可区分出4种不同的混合类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有机相原油混合后体现各自母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生物降解原油与正常原油混合后具有完整的饱和烃谱峰,同时还反映生物降... 含油气盆地中存在混合原油的现象非常普遍,按照形成条件可区分出4种不同的混合类型。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不同有机相原油混合后体现各自母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生物降解原油与正常原油混合后具有完整的饱和烃谱峰,同时还反映生物降解特点;不同成熟度的原油混合后既可检出热稳定性低的化合物,部分成熟度参数还可指示成熟特征;高成熟天然气与原油混合后,往往会使不同组分段的成熟度产生明显变化。特殊化合物绝对浓度定量法、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法、碳同位素法和拟合图版法是常见的定量成藏贡献率方法。针对混合原油地球化学识别和贡献率定量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指纹技术进行优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地球化学 贡献率 指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论的PCA特征压缩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世飞 靳奉祥 +1 位作者 王健 王孝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4-697,共4页
利用 Shannon信息论理论 ,针对矩阵本征值的内在特性 ,提出了广义信息函数 (GIF)、信息率 (IR)和累计信息率 (AIR)概念 ,用它度量了特征压缩的程度 ,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信息论的 PCA特征压缩算法 ,并进行了仿真应用 。
关键词 信息论 广义信息函数 信息率 累计信息率 特征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唐王寨上寒武统崮山组沉积环境及竹叶状灰岩的多成因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玉 白志强 +1 位作者 刘建波 韩作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5-138,共14页
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出现了大量的竹叶状灰岩。通过对山东唐王寨剖面崮山组的系统研究,识别出页岩、疙瘩状泥晶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薄层状泥晶灰岩、生物扰动泥晶灰岩、颗粒质(生物碎屑)泥岩—泥质颗粒岩、含交错层理鲕粒灰岩... 华北地台上寒武统崮山组出现了大量的竹叶状灰岩。通过对山东唐王寨剖面崮山组的系统研究,识别出页岩、疙瘩状泥晶灰岩、泥质条带泥晶灰岩、薄层状泥晶灰岩、生物扰动泥晶灰岩、颗粒质(生物碎屑)泥岩—泥质颗粒岩、含交错层理鲕粒灰岩及竹叶状灰岩8种岩石类型,这些岩石类型组成了页岩盆地、深潮下带及浅潮下带岩石组合。竹叶状灰岩中砾屑和基质的特征及其沉积序列,表明砾屑和基质的来源多样并且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其成因具有多样性。据此总结出崮山组竹叶状灰岩具有4种可能的成因类型:1)竹叶状灰岩中砾屑和基质可能均为原地形成或者仅有短距离的搬运过程;2)竹叶状灰岩中砾屑和基质可能均为近岸形成并经历了长距离的搬运过程,或者竹叶状灰岩的沉积环境经历了海平面的突然升高;3)竹叶状灰岩中基质可能来源于近岸未固结的鲕粒和生物碎屑及原地的灰泥,与原地破碎生成的砾屑和灰泥等混合沉积;4)竹叶状灰岩中砾屑可能来源于远岸的固结的泥晶灰岩,并经搬运作用与原地未固结的灰泥及骨架颗粒等基质混合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状灰岩的多成因 沉积环境 崮山组 上寒武统 山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论的不同比例尺DEM地形信息比较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3 位作者 李成名 朱红春 徐增让 汤国安 《遥感信息》 CSCD 2004年第3期5-9,共5页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 ,以 1∶1万DEM为基准 ,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 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的精度特征。样区为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 ,基本技术平台为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结果...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 ,以 1∶1万DEM为基准 ,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 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的精度特征。样区为陕北绥德县韭园沟流域 ,基本技术平台为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在该地区内 ,利用 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度、剖面曲率 2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 ,熵值变化率分别为 6 .2 75 %和 0 .182 % ,并且提出了信息损失量的计算公式和因子特征的纠正公式 ,同时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了这种差异的本质特征是微观每个栅格地形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地形因子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怀洪 李增学 +1 位作者 吕大炜 张晖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运用沉积学、地层学等与工程地质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结构进行了精细研究,把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划分为下软上硬型、下硬上软型和复合型;详细研究了煤层顶板岩性分区特点,总结出五种顶板岩性组合类型:煤层... 运用沉积学、地层学等与工程地质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结构进行了精细研究,把龙固井田主采煤层顶板划分为下软上硬型、下硬上软型和复合型;详细研究了煤层顶板岩性分区特点,总结出五种顶板岩性组合类型:煤层—厚层状砂岩(老顶)、粉砂岩—厚层状砂岩(老顶)组合、泥岩—粉砂岩—厚层状砂岩(老顶)组合、粉砂岩—泥岩—厚层状砂岩(老顶)组合、泥岩—厚层状砂岩(老顶)组合等。结合顶板工程地质特征及评价,认为上述五种岩性组合顶板的稳定性依次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沉积层序 顶板稳定性 龙固井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信息距离的直接聚类算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世飞 史忠植 +1 位作者 靳奉祥 夏士雄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4-679,共6页
提出了基于广义信息距离的直接聚类算法.基于信息理论给出了离散量的基本概念,讨论并证明了离散量的一个基本不等式,进而给出了离散增量的概念.在分析距离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信息距离(GID)、改进的广义信息距离(IGID),建立了基于GI... 提出了基于广义信息距离的直接聚类算法.基于信息理论给出了离散量的基本概念,讨论并证明了离散量的一个基本不等式,进而给出了离散增量的概念.在分析距离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信息距离(GID)、改进的广义信息距离(IGID),建立了基于GID,IGID的直接聚类算法,并对土地肥力数据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算法与传统的聚类算法相比,算法原理简便、对数据本身的维数与分布要求不高,且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量 离散增量 广义信息距离 直接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泰安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汝绪伟 崔先国 刘召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分析了WebGIS技术的特点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利用三层结构的基于ASP的组件式WebGIS技术实现泰安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三层结构 泰安旅游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