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振华 王颖 +1 位作者 王崇革 李朋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8-220,共3页
阐述了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服务于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多平台多层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土木工程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合环境对工程水泥基材料自愈合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刘剑 王双印 +2 位作者 张明伟 杨若冲 高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7344-7350,共7页
工程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和自愈合潜力,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已应用于多种不同环境条件。EC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愈合能力不同,而目前针对ECC在不同环境下... 工程水泥基材料(engineered cementitious composite,ECC)具有良好的裂缝宽度控制能力和自愈合潜力,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已应用于多种不同环境条件。ECC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愈合能力不同,而目前针对ECC在不同环境下的愈合行为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ECC自修复行为的影响,选取3种不同愈合环境,分别为0.5 mol/L的NaCl溶液、饱和Ca(OH)_(2)溶液、自然环境,将预裂纹ECC试件分别置于3种环境下,通过裂缝闭合试验、强度恢复试验、电镜扫描以及能谱分析来探究不同环境下ECC的愈合行为及机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愈合环境下ECC的裂缝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且随着愈合周期的逐渐增长,裂缝的愈合程度也逐渐提高,NaCl溶液和饱和Ca(OH)_(2)溶液对裂缝愈合具有积极作用。不同环境下ECC的愈合能力排序为:饱和Ca(OH)_(2)溶液>NaCl溶液>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下的愈合物质主要有水化硅酸钙(calcium-silicate-hydrate,C-S-H)凝胶、Ca(OH)_(2);在NaCl溶液中裂缝处愈合物质主要以钙矾石、Ca(OH)_(2)形式填充裂缝;在饱和Ca(OH)_(2)溶液环境中,裂缝处会产生大量愈合物质,主要以CaCO_(3)的形式填充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C 自愈合 环境条件 愈合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饱和地基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3
作者 高盟 李佳文 李丹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8-235,共8页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 双线高速列车交会所致荷载强度大,振动时间长,使饱和地基产生显著位移和超静孔隙水压力响应。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和2.5维有限元(Two-and-a-half-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2.5D FEM)理论,建立双线轨道-饱和地基2.5D有限元模型。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双线列车荷载程序,将荷载施加于以Euler梁模拟的轨道,对双线及单线列车4种运行工况下轨道中心和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双线列车荷载所致叠加效应,振动波叠加增大,轨道中心竖向加速度和位移相较单线工况下增大约1倍,在距离轨道中心1 m处出现位移幅值;单线与双线工况下饱和地基均在距离轨道中心10 m范围内存在一个振动放大区段,10 m以内振动衰减较快,10 m以外振动衰减较慢;双线工况下超静孔压幅值相较单线工况增大约1倍;不同工况下超静孔压随深度变化均为先急剧增大,随后快速减小,再缓慢消散,其在1.5 m深度处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双线列车 饱和地基 2.5D有限元 振动响应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4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料粒形粒径对骨架特性及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单景松 代光伟 +2 位作者 王芳 彭伟 郭世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骨料形态对透水混凝土骨料骨架、强度及渗透性等方面产生影响。基于骨料颗粒粒形分级,研究了骨料形状及粒径对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抗压强度、破坏状态的影响,同时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了骨料形状及粒径对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 骨料形态对透水混凝土骨料骨架、强度及渗透性等方面产生影响。基于骨料颗粒粒形分级,研究了骨料形状及粒径对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抗压强度、破坏状态的影响,同时借助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了骨料形状及粒径对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率、空隙尺寸等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粒径为4.75~9.5 mm的棱角鲜明型骨料为基准,加入不同粒径的棱角鲜明型骨料形成的骨架嵌锁能力和抗压强度较单一粒径更好,空隙分布更均匀,破坏形态为单个骨料散落,颗粒破碎较少;加入2.36~4.75 mm针片状细骨料或9.5~13.2 mm圆滑型粗骨料均导致骨架贯入强度大大降低,降幅分别为60.1%和34.4%;加入2.36~4.75 mm细骨料使透水混凝土透水能力降低,而加入9.5~13.2 mm针片状粗骨料后等效孔径集中在1.5~3.0 mm,连通空隙比重增加,透水系数增加了10.2%,但抗压强度降低了10.4%,破坏时针片状骨料发生破碎;加入9.5~13.2 mm较圆滑型粗骨料后试件中部的空隙率较低,空隙空间分布不均匀,透水能力最差,破坏时骨料散落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骨料 骨架嵌锁能力 计算机断层扫描 空隙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隧道近接建筑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辉 蒋成 +1 位作者 郑朋强 李楠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49,共7页
为研究城市隧道近接建筑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采用ABAQUS软件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自行编程建立能够改变隧道与建筑相对位置的参数化模型,分析相对位置(l,θ)的变化对新建隧道和近接建筑物的变形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离建筑物底部较近的隧... 为研究城市隧道近接建筑施工的相互影响规律,采用ABAQUS软件的动态模拟分析方法,自行编程建立能够改变隧道与建筑相对位置的参数化模型,分析相对位置(l,θ)的变化对新建隧道和近接建筑物的变形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离建筑物底部较近的隧道受建筑物地基附加应力影响较大,在影响隧道变形的因素中起主导作用,随着距离增大,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逐渐减小,隧道的变形逐渐趋于一致;当θ一定时,建筑物A点水平和竖向位移随着距离(l)的增大逐渐减小,当θ较小时,位移变化率较小,而当θ较大时,位移变化率则较大;编制基于Matlab—ABAQUS的隧道变形有限元模拟定位程序,采用二次函数对既有建筑对邻近隧道稳定性影响的临界线进行拟合,得到对应的拟合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拟 城市隧道 相互影响 近接建筑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75
7
作者 吴守荣 李琪 +1 位作者 孙槐园 王军战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为推进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金海路站项目,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施工模型,从控制施工风险、进度、安全、质量和施工全过程5D虚拟建造等5个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表明,BIM技... 为推进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金海路站项目,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施工模型,从控制施工风险、进度、安全、质量和施工全过程5D虚拟建造等5个应用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实践表明,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在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建设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BIM 施工管理 虚拟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类型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过程影响
8
作者 孙始财 田万鑫 +3 位作者 孟庆国 卜庆涛 吴能友 黄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4,共10页
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沉积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亦不容忽视。基于南海沉积物的矿物组成,选用橄榄石、碳酸盐、长石和石英4种矿物介质对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含水率情况下,4种矿... 沉积物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沉积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亦不容忽视。基于南海沉积物的矿物组成,选用橄榄石、碳酸盐、长石和石英4种矿物介质对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结果表明,在低含水率情况下,4种矿物中矿物的亲水性越强,水合物成核时间越长;而在沉积物含水率高的情况下,矿物亲水性的影响减弱,4种矿物中水合物成核时间接近。橄榄石中水合物的生长速率最快,石英中水合物的生长速率最慢。此外,4种矿物中,水合物均呈现由沉积物向上部气相空间生长的特征,这种生长方式使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呈现出先快后慢再快的趋势。在4种矿物中,同一含水率条件下最终形成的水合物饱和度基本接近,约为12.52%~34.32%。实验结果对于水合物地质勘探以及开采选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矿物 亲水性 初始含水率 成核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离桩对盾构侧穿建筑物时基础变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国富 赵凯迪 +1 位作者 路林海 王渭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济南地铁R1线地下段盾构近穿某建筑物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隔离桩不同参数进行逐一模拟。研究了隔离桩不同桩长、桩洞距及桩间距对建筑物基础位移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桩长越长,隔离效果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桩洞距越小隔离效... 以济南地铁R1线地下段盾构近穿某建筑物为背景,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隔离桩不同参数进行逐一模拟。研究了隔离桩不同桩长、桩洞距及桩间距对建筑物基础位移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桩长越长,隔离效果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桩洞距越小隔离效果越好;由于桩间土拱效应,桩间距减小至一定程度后,隔离效果改善不明显。经优化选取桩长为30 m、桩洞距为2.0 m、桩间距为1.2 m的隔离桩。相比未打设隔离桩的情况,优化取值的隔离桩后,建筑物基础水平位移可减小36.6%,竖向位移可减小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 隔离桩 基础变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失圆和轨面不平引起的准饱和地基振动分析
10
作者 谢伟 高盟 +2 位作者 单治钢 李建端 高广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08,共10页
为真实表征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准饱和地基振动响应,引入车轮失圆和轨面不平公式修正准静态列车移动荷载;基于准饱和地基2.5维有限元方程,建立了列车-轨道-准饱和地基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车速、荷载条件对准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规律的影响... 为真实表征高铁列车荷载引起的准饱和地基振动响应,引入车轮失圆和轨面不平公式修正准静态列车移动荷载;基于准饱和地基2.5维有限元方程,建立了列车-轨道-准饱和地基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车速、荷载条件对准饱和地基振动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低速运行时,车轮失圆和轨面不平对位移和加速度时程规律及峰值影响较小,但二者耦合作用时振动响应显著提升;列车速度达到土体剪切波速时,车轮失圆和轨面不平对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影响逐渐增大,相较于车轮失圆,轨面不平对准饱和地基振动影响更为显著,且对车速变化更敏感。低车速时,准饱和地基孔隙水压力在道床中心线下0~4 m范围内迅速衰减,孔压峰值出现在轨下0.5 m处;车速提高后孔压迅速衰减范围延伸至轨下6 m处,各修正荷载条件下孔压峰值相比于准静态条件均显著增大,轨面不平和轮轨不圆顺耦合态下孔压峰值位置向地基更深处发展;轮轨不圆顺耦合态下准饱和地基振动响应均明显大于其他荷载条件,故高速铁路安全性评估和地基振动响应预测中,需同时考虑车轮踏面失圆效应和轨道几何形位不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振动 高速铁路 准饱和地基 车轮失圆 轨面不平 轮轨不圆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隧道块体度解构统一量化分级方法及应用
11
作者 贺鹏 杨传馨 +4 位作者 石少帅 胡杰 吴威涛 陈岩 麻正虎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2-1263,共12页
岩体的非均匀性、离散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节理岩体作为不同尺度岩块所组成的复杂块系结构系统,因各行业对岩体结构与完整程度的划分指标、标准不同,且多存在定性描述,导致所得数据、结论存在行业阻隔,难以通用。基于无权无向图实现了随... 岩体的非均匀性、离散性是其显著的特点,节理岩体作为不同尺度岩块所组成的复杂块系结构系统,因各行业对岩体结构与完整程度的划分指标、标准不同,且多存在定性描述,导致所得数据、结论存在行业阻隔,难以通用。基于无权无向图实现了随机节理网络模型的快速、批量构建,并采用连通域检测、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对所建仿真模型进行了块体度分析、等效筛分,以原始闭合块体面积,独立有效块体和重构有效块体放大面积作为块度解构的参数源,定义了节理岩体块度等级量化指标——岩体块度指数RBI2D。区别于传统岩体质量评定中以结构面为基底的模式,提出了节理岩体块度解构归一化处理与量化评定方法,基于相关行业标准与工程现场实际,分别对不同岩体完整程度的节理岩体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建立了岩体结构类型与RBI2D的对应关系。集成开发了节理岩体块度解构归一化处理评定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包银铁路甘德尔山隧道的岩体质量评价与围岩分级中,所得结果与现场实测一致性较好。研究成果对围岩等级评定中岩体完整程度指标的获取提供了另一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块体度 解构分析 围岩分级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黄金归来庄金矿露天采场深凹边坡局部破坏的治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尤春安 杜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95,共5页
介绍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露天采场矿坑东帮1号矿体滑坡治理情况。结合露天采场地质条件用传统的地质结构面分析方法分析滑坡原因,引入开挖损伤区的概念,结合1号矿体成因定性分析边坡岩体松动破坏机理,提出主被动加固方式相结合... 介绍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露天采场矿坑东帮1号矿体滑坡治理情况。结合露天采场地质条件用传统的地质结构面分析方法分析滑坡原因,引入开挖损伤区的概念,结合1号矿体成因定性分析边坡岩体松动破坏机理,提出主被动加固方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主动土压力和假定横梁为集中力作用下两端自由的弹性地基梁,得到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参数,按照工程类比法确定微型桩布置方式。实践证明,加固确保了滑坡体上方运输道路的正常使用,同时又为露天矿山向深部开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滑坡治理 开挖损伤区 弹性地基梁 预应力锚索 微型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侵蚀下复合固化剂改良淤泥质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燕开 许美玲 +3 位作者 杨椿茂 王世鑫 郝润民 彭亚男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5-1545,共11页
采用钢渣粉、粉煤灰固废材料替代部分水泥,以生石灰和NaOH作激发剂组配成新型复合固化剂改良淤泥质土,研究复合固化剂改良后的固化土试样在海水侵蚀作用下的质量变化率、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劣化规律。采用SEM分析海水侵蚀下固化土... 采用钢渣粉、粉煤灰固废材料替代部分水泥,以生石灰和NaOH作激发剂组配成新型复合固化剂改良淤泥质土,研究复合固化剂改良后的固化土试样在海水侵蚀作用下的质量变化率、含水量、无侧限抗压强度劣化规律。采用SEM分析海水侵蚀下固化土中土壤颗粒的微观结构变化、胶结物的分布及其与土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8 d固化土的质量变化率普遍低于7 d固化土的质量变化率,表明淤泥质固化土养护龄期越长,内部结构越稳定;各试样的含水量随海水侵蚀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复合固化剂掺量为土质量的20%(SLFA-CS-20%)时,固化土试样含水量最低;随着海水中侵蚀性离子浓度增加,固化土强度随侵蚀时间增长而逐渐提高;淤泥质土在复合固化剂作用下可生成大量胶凝材料和钙钒石,从而提高复合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土 复合固化剂 质量变化率 含水量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氯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深海含气能源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王滢 刘嘉怡 +1 位作者 高盟 孔祥霄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7-466,共10页
目前对深海含气能源土的研究多关注于相对平衡状态下以小气泡为主的含气土,且试验中多用施加正弦波来代替地震波。因此,提出一种能控制气泡尺寸及含量的方法,将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转化为应力时程曲线代替正弦波,通过动三轴试验探究地... 目前对深海含气能源土的研究多关注于相对平衡状态下以小气泡为主的含气土,且试验中多用施加正弦波来代替地震波。因此,提出一种能控制气泡尺寸及含量的方法,将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转化为应力时程曲线代替正弦波,通过动三轴试验探究地震作用下不同组分含气土的动力特性。试验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随围压的变化含气土破坏形式也发生变化,包括压缩破坏和拉伸破坏;不同黏土含量表现的破坏形式既有应变破坏,也有液化破坏,高黏土含量含气土刚度及抗剪强度皆下降,但塑性变形能力增强;有效围压对含气土的影响显著,随着饱和度降低,土体动强度越低,有效围压的影响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含气能源土 地震荷载 动三轴试验 破坏形式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侵蚀环境下固化淤泥土氯离子扩散规律及微观机理研究
15
作者 吴燕开 浮朝晖 +2 位作者 李文艳 许振翔 王粱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6-897,共12页
为研究在海水侵蚀环境下对海洋工程中淤泥质黏土固化改良问题,在室内开展实验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化剂固化海相淤泥土,对不同配比的固化土:水泥固化土(CS)、钢渣粉水泥固化土(SSP-CS)、掺激发剂钢渣粉水泥固化土(A-SSP-CS)和矿渣粉水... 为研究在海水侵蚀环境下对海洋工程中淤泥质黏土固化改良问题,在室内开展实验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固化剂固化海相淤泥土,对不同配比的固化土:水泥固化土(CS)、钢渣粉水泥固化土(SSP-CS)、掺激发剂钢渣粉水泥固化土(A-SSP-CS)和矿渣粉水泥固化土(SP-CS)展开研究,分析其物理力学特性、侵蚀离子在固化土体中的扩散分布规律及侵蚀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海水侵蚀下不同固化剂固化后的试样,随着侵蚀时间的增加,其质量变化率波动幅度较大,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走势;侵蚀90 d后各类型固化土强度达到最大值,且SP-CS固化土试样的强度从初期就始终远高于其他固化试样;SSP-CS与A-SSP-CS固化土试样对比分析,因激发剂NaOH过多,A-SSP-CS固化土试样内部的密实性被降低,导致其强度出现下降的趋势;氯离子的运移扩散规律展现出,其含量随着深度和侵蚀龄期在不断增长,曲线变化波动大,后期平稳上升,试样中氯离子浓度的对比是:SP-CS>CS>SSP-CS>A-SSP-CS;SP-CS与SSP-CS固化土试样,在海水侵蚀后出现C-S-H胶凝体和AFT针状物等水化产物,内部孔隙较小,排列较紧密。研究结果展现出钢渣粉可替代水泥进行固化淤泥土的可行性,可为实际工程中固化土的抗侵蚀性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淤泥土 海水侵蚀 质量变化率 无侧限抗压强度 氯离子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废弃物超细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跃东 赵相虎 +4 位作者 王申宁 陈昭赫 刘锋 武连明 李传水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54-60,共7页
将建筑废弃物加工为超细粉掺加到混凝土中,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建筑业的节能、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建筑废弃物超细粉的生产工艺和作用机理,比较国内外不同研究者... 将建筑废弃物加工为超细粉掺加到混凝土中,是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建筑业的节能、环保、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建筑废弃物超细粉的生产工艺和作用机理,比较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将建筑废弃物超细粉掺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影响的研究,指出建筑废弃物超细粉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超细粉 混凝土 性能 生产工艺 作用机理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高墩大跨黄河引水渡槽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菲 张基强 +1 位作者 王栋 赵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83,共7页
山西忻州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黄河引水渡槽为适应地形条件在桥头段采用高墩大跨形式,其稳定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渡槽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采用墩底固结边界条件,片面夸大了土体对桩体的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桥头... 山西忻州地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黄河引水渡槽为适应地形条件在桥头段采用高墩大跨形式,其稳定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大部分学者对渡槽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采用墩底固结边界条件,片面夸大了土体对桩体的约束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桥头渡槽工程,通过三弹簧边界条件模拟桩土间相互作用,推导了最大悬臂状态及成槽状态的高墩稳定临界荷载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计算公式进行校核,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为黄河引水渡槽的灾变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稳定性 最大悬臂状态 边界条件 桩土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掺改性花岗岩石粉的砂浆制备及其疏水和力学性能研究
18
作者 周红敏 李俊秋 +5 位作者 李庆冬 杨勇 付同华 谭长胜 王宁 张宪堂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为解决花岗岩石粉废弃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建筑砂浆的疏水性和力学性能,本研究提出使用无氟无污染的硬脂酸对花岗岩石粉进行改性,成功研制了超疏水花岗岩石粉,将其替代砂浆中的细骨料制备疏水砂浆。通过改变超疏水花岗岩石粉替代... 为解决花岗岩石粉废弃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有效提高建筑砂浆的疏水性和力学性能,本研究提出使用无氟无污染的硬脂酸对花岗岩石粉进行改性,成功研制了超疏水花岗岩石粉,将其替代砂浆中的细骨料制备疏水砂浆。通过改变超疏水花岗岩石粉替代量,分析疏水砂浆的润湿性、吸水率以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硬脂酸质量为花岗岩石粉质量的3%时,花岗岩石粉表现出良好的超疏水性;超疏水花岗岩石粉替代量为0~20%时,砂浆的疏水性也随着替代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替代量达到15%时,疏水砂浆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比普通砂浆高17%和19.1%。通过在普通砂浆中内掺硬脂酸改性的花岗岩石粉能够有效提高其疏水性能,同时其力学性能也得到相应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超疏水花岗岩石粉 疏水砂浆 润湿性 吸水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振动源强快速解析预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徐利辉 高盟 +2 位作者 马龙祥 陶子渝 陈嘉梁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7-264,共8页
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地铁振动源强(vibration source intensity,VSI)快速解析预测方法。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在柱坐标系中求解土体介质及隧道壳体的基本解答,利用土体与隧道间、隧道仰拱与道床板梁间的连续条件实现各部分的动力耦合,结合... 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地铁振动源强(vibration source intensity,VSI)快速解析预测方法。基于周期结构理论,在柱坐标系中求解土体介质及隧道壳体的基本解答,利用土体与隧道间、隧道仰拱与道床板梁间的连续条件实现各部分的动力耦合,结合列车荷载的周期性表达式,在频域-波数域中求得地铁VSI的解析解。分析了车速、轨道不平顺及土体参数的影响,基于实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波数M=8时预测结果收敛且预测误差为0.7 dB。VSI随车速增大、轨道条件变差、土体弹性模量减小而增大,不平顺谱由六级谱(US6)变为一级谱(US1)时,源强增大15 dB,环评中需考虑轨道不平顺影响。该研究预测方法单次预测耗时58 s,具有较高预测效率及准确性,适用于确定VSI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振动源强(VSI) 快速预测 周期性 轨道不平顺 解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瞬变电磁场拟地震波场提取技术与应用
20
作者 薛俊杰 周楠楠 +3 位作者 常江浩 余传涛 鲁凯亮 范克睿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82-3290,共9页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 通过积分变换,可将满足扩散方程的瞬变电磁场转换成虚拟波场.传统的波场转换方法对正则化因子依赖性较强,导致计算结果稳定性差.为了克服正则化因子的干扰,本文提出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将瞬变电磁场转换到虚拟波场.首先分别计算相同电阻率模型下的瞬变电磁场和拟地震波场,构建训练集与对应的标签.然后设计复合型神经网络C-Unet,相比于传统的Unet,该网络进一步提升了模型特征的学习能力.模型测试结果表明,C-Unet在迭代误差和预测结果精度均优于Unet网络.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场转换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瞬变电磁场 虚拟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