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吸附剂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包庆贺 关海滨 +3 位作者 刘良贝 赵保峰 刘素香 朱地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45,共6页
详细介绍了CO_(2)固体吸附剂中的分子筛、金属氧化物和碳基材料,旨在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为促进CO_(2)吸附利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CO_(2)捕集 固体吸附剂 多孔材料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芳烃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冬 孙来芝 +8 位作者 陈雷 杨双霞 李天津 谢新苹 许美荣 唐文东 赵保峰 司洪宇 华栋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95,共15页
芳烃,尤其苯、甲苯、二甲苯(BTX)等单环芳烃,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催化重整与热裂解。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芳烃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解决因生物质富氧、贫氢的特点造成热解产物... 芳烃,尤其苯、甲苯、二甲苯(BTX)等单环芳烃,是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催化重整与热裂解。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芳烃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解决因生物质富氧、贫氢的特点造成热解产物氧含量高、芳烃收率和选择性低等问题。本工作主要综述了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制备芳烃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共催化热解反应原料类别,重点论述了共催化热解反应催化剂,总结归纳了共催化热解双烯合成、烃池协同等反应机理。展望了生物质与塑料共催化热解未来的研究重心与发展方向,即通过研制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改性分子筛催化剂来提高芳烃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塑料 共催化热解 芳烃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含氧中间体路线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东 孙来芝 +9 位作者 王治斌 陈雷 杨双霞 许美荣 谢新苹 司洪宇 赵保峰 高明杰 李天津 华栋梁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8-257,共10页
芳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经由石油重整和裂解制备。由合成气(CO加氢)直接转化制芳烃是一种新型的非石油芳烃制备路线,其中含氧中间体路线具有芳烃选择性高、甲烷选择性极低等优点。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含氧中间体制备芳烃的研究... 芳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主要经由石油重整和裂解制备。由合成气(CO加氢)直接转化制芳烃是一种新型的非石油芳烃制备路线,其中含氧中间体路线具有芳烃选择性高、甲烷选择性极低等优点。主要综述了合成气经含氧中间体制备芳烃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双功能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及其配比、分子筛结构和酸性、耦合方式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概述了CO和H_(2)解离、反应中间体、催化剂失活等反应机理。指出研制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用于提高含氧中间体路线的CO转化率和芳烃产物选择性,探索催化反应机理等仍然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含氧中间体 芳烃 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烷烃催化重整分子筛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焦扬 魏丽 +4 位作者 李治学 祁先军 王树元 陶智超 徐丹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5-599,I0006,共16页
烷烃是石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尤其对于中长链烷烃需进一步加工提升其使用价值.烷烃组分结构复杂,多以饱和烃形式存在,研究者通常采用催化重整技术对其进行提质增效.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中长链烷烃转化为... 烷烃是石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尤其对于中长链烷烃需进一步加工提升其使用价值.烷烃组分结构复杂,多以饱和烃形式存在,研究者通常采用催化重整技术对其进行提质增效.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中长链烷烃转化为短链烃、异构烃和芳烃,是提升烷烃品质及经济价值的有效手段.催化重整技术主要包括芳构化、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催化剂主要包括Pt/Cl−/Al_(2)O_(3)单/双功能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分子筛改性催化剂等.分子筛基催化剂因其孔道结构及活性金属多样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在原子级别对活性金属种类调控、电子性质调变以及孔道结构优化等方式提高分子筛催化剂性能,但分子筛骨架结构调变对催化活性中心的影响仍未得到充分研究,是今后工作研究的重点.此外,探究烷烃重整反应机理始终是催化重整领域研究的核心前沿课题.本综述概述了链烷烃在催化重整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机理,分析了近期的研究进展,并对分子筛基催化剂性能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链烷烃 芳构化 异构化 加氢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技术调控分子筛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魏丽 王树元 +3 位作者 闫梦霞 朱地 陶智超 徐丹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分子筛基催化剂在多相催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调控活性中心粒子的结构及其在分子筛上的空间位置仍比较困难,是科研界和工业界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原子层沉积(ALD)是一种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利用其自限制生长优势,可在原子级别... 分子筛基催化剂在多相催化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调控活性中心粒子的结构及其在分子筛上的空间位置仍比较困难,是科研界和工业界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原子层沉积(ALD)是一种先进的薄膜沉积技术,利用其自限制生长优势,可在原子级别实现对金属粒子生长过程的精准调控。本工作综述了ALD技术在制备分子筛基催化剂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ALD技术控制活性位点在分子筛上的生长落位、修饰分子筛骨架结构以及选择性沉积膜调变分子筛表面结构。利用ALD技术设计和调控活性组分结构促进了分子筛基催化剂的发展,但由于分子筛孔道结构复杂且存在缺陷位,因此,ALD技术在分子筛基催化剂的设计调控及大规模应用方面仍具有挑战性,也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原子层沉积 催化剂 调控 选择性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菌渣热解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杨双霞 侯建军 +3 位作者 李天津 陈雷 孙来芝 华栋梁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933-6943,共11页
抗生素菌渣(AMR)是发酵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已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本文结合AMR的来源及危害,分析其理化结构性质,梳理目前主要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AMR... 抗生素菌渣(AMR)是发酵生产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残留的抗生素和抗性基因已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本文结合AMR的来源及危害,分析其理化结构性质,梳理目前主要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对AMR热解反应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菌渣高效处理处置及定向资源化利用的有利反应条件。结合当前菌渣热解三相产物在吸附、储能、催化以及作为生物燃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对AMR未来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指出采用预处理手段对原料提质耦合两种或多种技术是实现AMR的高效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缓解化石能源消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菌渣 热解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张晓东 许敏 +1 位作者 孙荣峰 孙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5,共3页
The pyrolysis kinetic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ss thermal 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ogy.By means of the TG-DTG analysis,the pyrolysis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rn stalk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 The pyrolysis kinetic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mass thermal chemical conversion technology.By means of the TG-DTG analysis,the pyrolysis behavior and kinetics of corn stalk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heating rate from 5℃/min to 100℃/min.The experimental data reveal that the kinetic parameters are much influenced by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pyrolysis reaction increases with heating rates.Through the kinetics compensation processing,the apparent kinetic parameters of pyrolysis are obtained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66.5kJ/mol and the frequency factor of 3165s-1.A kinetic model is validated for the corn stalk pyrolysis,which can well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Moreover,some fundamental data of pyrolysis is provided,which is much valuabl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rocess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二次裂解制取氢气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光范 赵保峰 +3 位作者 张晓东 陈雷 许海朋 孙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41,共5页
采用生物质热解及二次裂解的方法制取富氢气体。通过对生物质热解产生的气液体成份进行二次裂解,实现热解组分中焦油等含氢化合物的深度转化,提高产品气体中氢气的含量,同时解决了热解产品气中焦油不易去除的难题,得到洁净的富氢气体。... 采用生物质热解及二次裂解的方法制取富氢气体。通过对生物质热解产生的气液体成份进行二次裂解,实现热解组分中焦油等含氢化合物的深度转化,提高产品气体中氢气的含量,同时解决了热解产品气中焦油不易去除的难题,得到洁净的富氢气体。实验选用稻壳为原料,分析了热解温度和物料滞留时间等因素对热解气体成份的影响,比较了热解气体和二次裂解气体成份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水蒸汽、催化剂等因素对裂解气体成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和物料滞留时间的增加提高了热解气体中氢气的含量,二次裂解、水蒸汽和催化剂的引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气中H_2的含量。实验最终表明,氢气体积含量可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氢气 热解 二次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稀酸水解与水解液发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岩 张晓东 +2 位作者 孟祥梅 张杰 许海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52-354,356,共4页
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稀酸水解性能,考察了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和秸秆粒径对水解得率和木糖得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水解温度126℃、水解时间1 h、底物浓度为50~80 g/L情况下,玉米秸秆的水解得率为21.7%~24.6%,... 研究了玉米秸秆的稀酸水解性能,考察了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和秸秆粒径对水解得率和木糖得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水解温度126℃、水解时间1 h、底物浓度为50~80 g/L情况下,玉米秸秆的水解得率为21.7%~24.6%,木糖得率为68.0%~77.1%。所得水解液主要成分为木糖和葡萄糖,经处理后可直接用于微生物的发酵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稀酸水解 木糖 葡萄糖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纤维素酶协同降解玉米秸秆及水解液微生物油脂发酵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杰 张晓东 +2 位作者 李岩 许海朋 孙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33-135,共3页
以富含纤维二糖酶的黑曲霉酶曲协同降解纤维素水解液,利用油脂微生物转化纤维素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结果表明,酶曲中的纤维二糖酶可以将纤维素水解液中存在的纤维二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而油脂酵母Cryptococcus curvatus O3又... 以富含纤维二糖酶的黑曲霉酶曲协同降解纤维素水解液,利用油脂微生物转化纤维素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研究结果表明,酶曲中的纤维二糖酶可以将纤维素水解液中存在的纤维二糖进一步水解成葡萄糖,而油脂酵母Cryptococcus curvatus O3又能将葡萄糖迅速转化成微生物油脂储存在体内。Cryptococcus curvatus O3利用纤维素水解液(总还原糖质量浓度为31.5 g/L),经过4次补糖,细胞生物量为49.3 g/L,油脂含量达到60.1%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酶水解 纤维二糖酶 CRYPTOCOCCUS curvatus O3酵母 微生物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杰 张晓东 +1 位作者 孟祥梅 朱小玲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5期57-60,共4页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寻求廉价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纤维素物质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寻求廉价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纤维素物质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醇、氢气以及微生物油脂等,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在了解了纤维素酶的结构以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纤维素酶的各种来源、制取工艺和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燃料乙醇 微生物油脂 制取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鸡油脂制取生物柴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晓东 孟祥梅 +2 位作者 陈雷 张杰 孙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替代型燃料,受到科研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原料油脂的廉价稳定供应是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关键。该文对来源于鸡肉制品加工的废鸡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力进行了探索,在NaOH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制备...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绿色清洁替代型燃料,受到科研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原料油脂的廉价稳定供应是生物柴油产业化的关键。该文对来源于鸡肉制品加工的废鸡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潜力进行了探索,在NaOH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试验考察了醇油摩尔比、NaOH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脂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制备的生物柴油样品进行了燃料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炼制鸡油较为适宜的转酯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9︰1、NaOH用量1.3%、反应时间90~120min,获得油脂转化率约90%。试验生物柴油样品多项理化指标能够满足EN14214生物柴油标准及国内0#柴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燃料 试验 炼制鸡油 催化 转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海朋 张晓东 +2 位作者 张杰 李岩 孟光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21,共4页
介绍了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优势及技术进展,对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指出了可以提高微藻柴油可行性的方法。
关键词 微藻 生物柴油 光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捕焦油器用于生物质燃气净化及燃气允许最高氧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东彦 伊晓路 +1 位作者 闫桂焕 肖琪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2-54,共3页
焦油清除是生物质气化技术的难点问题,用电捕焦油器除焦是解决焦油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捕焦油器应用于生物质燃气的效果;计算了典型生物质燃气的爆炸极限;提出了氧含量以1.5%为报警极限,最高允许氧含量不超过2%;建议修改... 焦油清除是生物质气化技术的难点问题,用电捕焦油器除焦是解决焦油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试验,验证了电捕焦油器应用于生物质燃气的效果;计算了典型生物质燃气的爆炸极限;提出了氧含量以1.5%为报警极限,最高允许氧含量不超过2%;建议修改相关标准,为电捕焦油器在生物质燃气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电捕焦油器 爆炸极限 燃气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废轮胎固定床热解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会亮 范晓旭 +2 位作者 刘彦丰 陈红健 王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国内外对于废旧轮胎热解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轮胎小颗粒的探索上,对于破碎成本较低的大块状轮胎的热解较少有人涉及。为了探究块状轮胎的热解特性,文章在外热式固定床热解炉上进行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块状废轮胎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 国内外对于废旧轮胎热解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轮胎小颗粒的探索上,对于破碎成本较低的大块状轮胎的热解较少有人涉及。为了探究块状轮胎的热解特性,文章在外热式固定床热解炉上进行了不同热解温度下块状废轮胎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块状废轮胎热解产生的燃气成分主要为CH4,H2以及大分子烃类CnHm,且其燃气产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热解温度高于550℃时,热解产物CnHm有二次裂解现象,热解产生的燃气具有较高热值;热解温度为600℃时,燃气热值可以达到26 MJ/m3;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热解炭中挥发分含量减少,固定碳含量略有增加,热解温度对热解油及热解气产率影响明显。与小颗粒轮胎相比,块状轮胎热解气中小分子气体CH4,H2等含量相对较少,而大分子烃类含量相对较多。热解产物产率方面,热解炭和热解气的产率更大,焦油产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废轮胎 固定床 热解温度 热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油模型化合物催化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鑫 陈雷 +2 位作者 张晓东 孙海权 许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1,共4页
以苯和甲苯为焦油的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堇青石和白云石两种催化剂作用下,温度、蒸汽量和空速对焦油催化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和甲苯的转化率都随温度的提高和空速的降低而升高。在堇青石和白云石催化作用下,甲苯在裂... 以苯和甲苯为焦油的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堇青石和白云石两种催化剂作用下,温度、蒸汽量和空速对焦油催化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和甲苯的转化率都随温度的提高和空速的降低而升高。在堇青石和白云石催化作用下,甲苯在裂解温度900℃,S/C摩尔比为1.5时转化率最高,转化率均达到95%。苯在裂解温度900℃,S/C摩尔比为1.0时转化率最高,转化率分别为61%和53%。蒸汽量的增大有助于裂解气体成分的调整。堇青石稳定性实验表明,积炭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焦油 催化 堇青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水洗沼气脱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付强 张晓东 +5 位作者 许海朋 华栋梁 李岩 梁晓辉 赵玉晓 牧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0-1726,共7页
利用加压水洗提纯沼气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了进水流量、进气流量、吸收压力和吸收温度对沼气加压水洗脱碳过程中CO2去除率、CH4回收率和CO2饱和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吸收压力和降低吸收温度可显著提升加压水洗脱碳效果,增大进... 利用加压水洗提纯沼气小试实验装置,研究了进水流量、进气流量、吸收压力和吸收温度对沼气加压水洗脱碳过程中CO2去除率、CH4回收率和CO2饱和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吸收压力和降低吸收温度可显著提升加压水洗脱碳效果,增大进水流量和减小进气流量可以提高CO2去除率和产品气的纯度;CO2去除率越高,CH4回收率和产气率越低;当进水流量为100 m L/min、进气流量为800 m L/min、吸收温度为10℃、吸收压力为0.8~1.0 MPa时,产品气中的CO2含量可控制在3%以下,能够满足车用压缩天然气技术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加压水洗 吸收 提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耦合发酵生产生物丁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付强 王建梅 +3 位作者 胡素琴 许海朋 王波 蔡飞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2-54,56,共4页
丁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燃料,可由发酵法生产,但由于高浓度丁醇对发酵菌体自身有毒害作用,导致生物法生产丁醇产量和生产强度较低。萃取耦合发酵技术可有效解除丁醇发酵中的产物抑制问题,本文对该技术中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发酵动力学... 丁醇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燃料,可由发酵法生产,但由于高浓度丁醇对发酵菌体自身有毒害作用,导致生物法生产丁醇产量和生产强度较低。萃取耦合发酵技术可有效解除丁醇发酵中的产物抑制问题,本文对该技术中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发酵动力学研究以及耦合工艺的改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 萃取 发酵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流道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勇 段广彬 +2 位作者 丁海成 卢郁 刘宗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62-1768,共7页
以全流道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集热性能试验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CFD技术对不同排管管径全流道吸热板内传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全流道集热器集热性能好、保温性能优,最高瞬时集热效率可达86.... 以全流道式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了集热性能试验测试,在此基础上,利用CFD技术对不同排管管径全流道吸热板内传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全流道集热器集热性能好、保温性能优,最高瞬时集热效率可达86.1%,热损失系数仅为4.179 W/(m^2·℃);与有关国家标准比较,最高瞬时集热效率高14.1%,热损失系数低1.82 W/(m^2·℃)。模拟结果表明:全流道板芯在增大流体传热接触面积的同时产生了横向导流作用,使各排管间流体流量分布更为均衡;全流道板芯热阻小,壁面上热流分布均匀,有效地增大了板芯的对流换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全流道 流体流动与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化过程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桂焕 孙奉仲 +3 位作者 孙荣峰 关海滨 姜建国 许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9,共5页
在综合考虑系统散热和碳不完全转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建立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并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基本吻合。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空气预... 在综合考虑系统散热和碳不完全转化等因素的情况下,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建立了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并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基本吻合。最后,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空气预热温度、原料含水率、反应温度、空气当量比对气体成分、热值等指标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气化 热力学 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