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侯效敏 石晓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155,共5页
文章从南四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调查、资源的配置结构、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 文章从南四湖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调查、资源的配置结构、湖区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的优势等方面对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南四湖流域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南四湖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持中庸抑或追求卓越: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重视角的分析
2
作者 王惠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45,共11页
如何理解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的群体逻辑是关乎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存在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ESG表现存在同群效应,由制度同构、市场竞争和... 如何理解中国上市公司践行ESG理念的群体逻辑是关乎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的存在性、存在机制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中国企业ESG表现存在同群效应,由制度同构、市场竞争和社会学习三种机制产生;同群企业间ESG表现互动更多体现为保持中庸式的模仿跟随,但缺乏追求卓越式的主动承担;同群效应在管理层能力较弱、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能发挥“短期价值效应”,却未发挥“长期价值效应”和“信息效应”。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ESG实践中的“政府-市场-社会”三维驱动体系,构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协同机制,释放ESG理念的战略先行优势,提高上市公司ESG表现的内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表现 同群效应 制度同构 市场竞争 社会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态治理与生态经济研究进展——“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程臻宇 侯效敏 王宝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0,共7页
2015年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与会的60余名中外专家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农村生态治理与... 2015年8月14~16日,“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国际高层论坛”在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召开,与会的60余名中外专家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数、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经济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农村生态治理与保护建设、气候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和日韩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政策及评价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生态治理实践和生态经济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观点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研究前沿 国际高层论坛 会议观点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广杰 侯效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54,共5页
近年来山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对策措施,促进山东各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彻底扭... 近年来山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对策措施,促进山东各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彻底扭转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创新:山东经济园区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荀克宁 王爱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2,共4页
经济园区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拥有发展的先导优势与带动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园区面临来自外部与内部双重的发展压力,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园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园区自身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存在资源瓶颈、体制机制回... 经济园区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拥有发展的先导优势与带动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园区面临来自外部与内部双重的发展压力,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园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园区自身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存在资源瓶颈、体制机制回归、内生活力不足、园区之间发展不同步等诸多矛盾与困扰。山东经济园区要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再创新的辉煌,继续担当起区域经济增长极的角色,必须将优势创新问题提上重要日程。顺应新形势要求,紧扣转方式调结构主线,把握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围绕园区发展模式、产业优化、体制机制、品牌建设、区区联动等诸方面进行创新攻关,强化园区内生活力,再造园区崭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创新 山东 经济园区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对外部经济效应的宏观调控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传栋 《生态经济》 1997年第6期1-5,共5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政府对有益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和对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的抑制作用,政府只有有效地对这些有益或有害的外部经济效应进行宏观调控,才有利于生态经济社会总好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词 外部经济效应 宏观调控 资源 优化配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发展趋势与山东经济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庆华 《山东经济》 2009年第1期154-159,共6页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并购活动重趋活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直接投资(FDI)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呈现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此影响下,山东利用外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快...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并购活动重趋活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直接投资(FDI)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呈现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在此影响下,山东利用外资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从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快山东省利用外资的新形势出发,立足山东实际,深入分析研究了FDI出现的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及其给山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此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发展趋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郝宪印 钱进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推动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能有效打通全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堵点,有效推动全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全流域的整体竞争力,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黄河流域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教育... 推动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能有效打通全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堵点,有效推动全流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全流域的整体竞争力,是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黄河流域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教育—人才”融合趋势更加清晰,高技术产业增势明显,但也存在着基础支撑比较薄弱、科技创新要素大市场建设滞后、科技驱动产业升级的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必须做好流域协同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强科技协同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产业科技协作能力,加强流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黄河流域协同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协同科技创新 体制机制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与企业绿色行为——基于环保责任与“漂绿风险”双重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惠 揭昌亮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42,共11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不仅提升了企业环保责任,也加剧了企业“漂绿风险”。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增强企业合法性和供... 基于2010—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绿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不仅提升了企业环保责任,也加剧了企业“漂绿风险”。机制检验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通过增强企业合法性和供应链安全动机促使企业提升环保责任,通过放大资源节约动机加剧“漂绿风险”。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上升时,国有企业和竞争性行业的环保责任提升更明显,而非国有企业和非竞争性行业“漂绿风险”上升更显著。提升管理层环保意识、强化绿色信用体系建设能抑制“漂绿风险”的上升。研究提出稳定企业政策预期、构建绿色行为监督机制、重视环保责任的保险效应等措施,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 绿色行为 环保责任 漂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221
10
作者 王宝义 张卫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9,共9页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3年农业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劳动、土地、化肥、农药、农膜、机械动力、灌溉、役畜八类投入指标,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两类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农业总产值... 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3年农业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劳动、土地、化肥、农药、农膜、机械动力、灌溉、役畜八类投入指标,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两类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农业总产值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利用SBM-Undesirable扩展模型测算全国、东中西、八经济区及省际农业(种植业)生态效率,并分解无效率项。结果显示:1样本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降-升-降-升"平缓右偏型"W"结构,总体上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趋于提升;2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和八大经济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又各具特点,三区域中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八经济区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差异较大;3省际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也存在差别,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较高的省份既有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贵州、新疆等经济落后地区。从效率损失结构来看,农业生态效率损失总体上主要是由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导致的,但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内部结构又存在诸多不同。总体而言,化肥、农药、农膜过度使用及其负面作用在较多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实质是平衡农业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三者的关系,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中,要基于资源禀赋现实、基于要素替代关系、基于生态负面影响等,结合地区发展现实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整,有区别地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SBM-Undesirable模型 非期望产出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陆统筹机制 被引量:47
11
作者 孙吉亭 赵玉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7,共7页
本文把海陆统筹看作海洋和陆地两大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区域复合系统,在这个区域复合系统的发展中,海洋具有与陆地同等的价值;从决定机制、作用机制、调节机制三方面深入研究海陆统筹机制;探讨如何协调... 本文把海陆统筹看作海洋和陆地两大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区域复合系统,在这个区域复合系统的发展中,海洋具有与陆地同等的价值;从决定机制、作用机制、调节机制三方面深入研究海陆统筹机制;探讨如何协调和平衡海洋和陆地两大子系统,才能实现区域效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陆统筹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青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洪滨 刘康 焦桂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5-71,共7页
海洋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速度和前景明显优于其他高技术产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主导产业。青岛市作为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应建成中国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对建设青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作了分析,提出... 海洋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速度和前景明显优于其他高技术产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主导产业。青岛市作为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应建成中国的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对建设青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作了分析,提出了青岛市以发展海洋药物及功能食品、海洋天然产物和活性物质提取、海洋精细化工和海洋防腐、海洋水产品苗种培育及养殖、海洋工程设备及仪器仪表五大类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高技术 产业基地 青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生态补偿效率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3
作者 程臻宇 刘春宏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5年第6期26-33,共8页
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补偿效率问题的研究,涵盖了生态补偿效率标准、生态补偿效率的测度方法、有效的生态补偿工具选择与政策设计等多个方面。成本有效性和预算效率都是衡量生态补偿效率的有效标准;基于有效时空分配和预算效率、额外性以... 目前国外学者对生态补偿效率问题的研究,涵盖了生态补偿效率标准、生态补偿效率的测度方法、有效的生态补偿工具选择与政策设计等多个方面。成本有效性和预算效率都是衡量生态补偿效率的有效标准;基于有效时空分配和预算效率、额外性以及生态补偿基线的测度方法是几种比较成形的效率测度方法;生态补偿政策工具的选择对生态补偿效率影响显著,同质性生态补偿工具通常比聚集式生态补偿工具低效;有效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原则对于我国刚刚开展的生态补偿效率研究和实践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效率 衡量标准 效率测度方法 政策工具选择 政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质斌 朱毓政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7-13,共7页
运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生长的极核理论等 ,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经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
关键词 港城一体化 港口经济 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山东省海洋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鲍洪彤 郝艳萍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本文简要阐述了山东省海洋资源的基本状况 ,针对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山东省 海洋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传栋 《生态经济》 1995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很多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诸如其价值的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价值的表现方式、价值的实现及其补偿问题等。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源生态经济系统阈值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传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5年第4期16-21,共6页
本文论述了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值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并对资源开发利用与同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阈值相协调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资源 生态 生态经济 阈值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地投资还是跨国并购:中国企业OFDI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晓宁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85,共17页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决策。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匹配基础上的补充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 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是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关键决策。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名录匹配基础上的补充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在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之间的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生产率、资本密集度,以及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关税水平和制度环境的提升,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概率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研发投入,以及东道国市场规模、文化距离的增大,企业选择绿地投资的概率提高;相比来看,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具有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对各类影响因素更加敏感,在OFDI模式选择中受到的影响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模式选择 绿地投资 跨国并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政策扭曲与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节水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庆林 廉凯 段晓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6-165,共10页
推进双边贸易的绿色转型是当前中国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约束。虚拟水贸易倡导贸易国增加虚拟水的进口、降低虚拟水的出口,因此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双边贸易的绿色转型是当前中国实现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约束。虚拟水贸易倡导贸易国增加虚拟水的进口、降低虚拟水的出口,因此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现实情形中客观存在着的不同类别的贸易政策扭曲将会造成中国虚拟水贸易实际水平与理论前沿的偏离。基于此,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基于贸易政策扭曲的视角探讨造成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节水无效率的原因,在科学全面地测度当前中国贸易政策扭曲的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中国当前现有的贸易政策扭曲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其双边虚拟水进口贸易的节水效率。研究结论显示:①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贸易量的实际值与前沿水平存在偏差,且贸易政策扭曲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②在贸易政策扭曲的作用下,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存在16.59%-31.17%的效率损失,中国优化自身水资源配置效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③与仅考虑关税贸易政策扭曲相比,非关税贸易政策扭曲使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节水效率损失有所上升。④中国双边虚拟水进口最有效率的贸易伙伴主要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与中国地理距离较近的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我国应当继续深化贸易自由化改革,构建更为科学有效的贸易政策保护体系,在结合虚拟水贸易自身的特征的基础上,适度调整关税贸易政策和非关税贸易政策保护水平和保护结构,从而使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政策扭曲 虚拟水贸易 节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指标错估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20
作者 王惠 王贞洁 杨钰洁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2,共11页
以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为落脚点,利用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杠杆和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错估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杠杆错估和收益率错估均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这一影响在企业成长性高、货币... 以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为落脚点,利用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杠杆和收益率等财务指标错估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杠杆错估和收益率错估均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这一影响在企业成长性高、货币政策宽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财务指标错估会加剧银企信息不对称,表现为信贷成本上升和信贷配给加剧,进而导致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检验发现,财务指标错估造成的投融资期限错配会提高债务违约概率,促进银行业竞争有助于缓解财务指标错估导致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指标错估 投融资期限错配 信息不对称 信贷配给 杠杆错估 收益率错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