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成利 孙学涛 刘雪燕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7,共9页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土地流转不仅受农户家庭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影响。利用“百村千户”调研数据,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分析农村基础...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土地流转不仅受农户家庭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影响。利用“百村千户”调研数据,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能源动力类和水利设施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以促进农户土地转出的方式抑制农户土地转入;交通运输类农村基础设施不会对农户土地转入产生影响,但会促进农户土地转出;而信息通讯类和医疗卫生类农村基础设施不仅不会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而且也不会影响农户土地转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劳动力 农业现代化 适度规模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能重构—地权整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成利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改革完善以农地产权安排为核心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农地产权“三权分置”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多年后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的创新。系统梳... 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改革完善以农地产权安排为核心的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农地产权“三权分置”制度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多年后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的创新。系统梳理农地产权制度动态演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为重构土地权属关系、打破农业农村细碎化经营格局、实现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进而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理论逻辑在于“权能重构—地权整合”,即通过“三权分置”改革进行农地的权能重构,将农地集体所有权治理功能的统摄地位与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保障功能的基础地位相结合,进而放活农地经营权的财产功能,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回顾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探索,可以发现通过“权能重构—地权整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改革尚存在进一步调整与完善的空间:一是通过发挥所有权“统”的作用以实现农地所有权的治理功能;二是通过自愿有偿退出以稳定农地承包权的社会保障功能;三是通过放活经营权以实现农地经营权的财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土地产权制度 三权分置 土地流转 地权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