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三角洲生态用地质量状况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1
作者 杜鑫鑫 赵昕 +4 位作者 夏江宝 李晓东 李淑甲 肖晨阳 郭子琦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3,160,共10页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变化剧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根据2002—2023年的陆地资源卫星数据与2023年7月份的野外调查数据,构建3种生态质量状...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变化剧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被列入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根据2002—2023年的陆地资源卫星数据与2023年7月份的野外调查数据,构建3种生态质量状况评价方案(方案Ⅰ、方案Ⅱ和方案Ⅲ),对比分析并确定了黄河三角洲地表生态质量评价的最适宜方案,并进一步分析综合遥感生态指数(I)与生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方案Ⅲ构建的地表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增加了土壤信息在综合遥感生态评估中的贡献(R^(2)=-0.558),并涵盖了水体、土壤、温度和植被4个指标因子的92.17%的信息量。(2)2002—2023年黄河三角洲地表的生态质量状况表现为局部减退,林地作为主要的生态用地之一,生态质量平均值最高,生态质量稳定。所有变化区域均集中在综合遥感生态指数I≤0.4的区域范围内,主要由水体的波动引起生态质量退化;I>0.4的区域生态质量相对稳定。(3)黄河三角洲地表的生态质量状况与植被覆盖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的氮和土壤有机碳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壤酸碱度的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因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