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岩溶塌陷分布规律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冯亚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选取山东省岩溶塌陷作为中国北方岩溶塌陷的代表,在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岩溶塌陷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山东省岩溶塌陷受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覆盖层结构厚度、断裂构造及地表水系等多种自然因素制约,分布呈现出规律性;在... 选取山东省岩溶塌陷作为中国北方岩溶塌陷的代表,在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岩溶塌陷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山东省岩溶塌陷受岩溶发育程度、第四系覆盖层结构厚度、断裂构造及地表水系等多种自然因素制约,分布呈现出规律性;在人为因素方面,岩溶塌陷多发生在地下水位陡升陡降及在基岩顶板波动时期。从力学角度出发,岩溶塌陷成因机制以真空吸蚀作用及潜蚀作用为主,多种作用为辅;从影响因素角度出发,在具备岩溶塌陷基础地质背景的前提下,其成因机制主要包含大气降水诱发成因、过量开采诱发成因、灌溉回渗诱发成因及地表重大工程修建诱发成因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岩溶塌陷 分布规律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菏泽凸起地热田岩溶地热水水化学水平演化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启朋 宋帅良 +1 位作者 孟甲 郑慧铭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0-318,共9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A-A'和B-B'两条路径,采用Piper三线图解、Schoeller图解、Na-K-Mg平衡图解、饱和指数计算评价等方法,研究山东菏泽凸起地热田地热水沿路径上的循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沿A-A'、B-B'剖面岩...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A-A'和B-B'两条路径,采用Piper三线图解、Schoeller图解、Na-K-Mg平衡图解、饱和指数计算评价等方法,研究山东菏泽凸起地热田地热水沿路径上的循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沿A-A'、B-B'剖面岩溶冷水→岩溶热水,水化学类型由SO_(4)·HCO_(3)-Ca·Mg·Na或SO_(4)·HCO_(3)-Ca·Mg向SO_(4)-Ca·Na或SO_(4)-Ca演化,矿化度逐渐增大,HCO_(3)^(-)浓度逐渐减少,SO_(4)^(2-)、Ca^(2+)、K^(+)浓度逐渐增大,反映出岩溶冷水向岩溶热水演化的补给特征;水化学三线图上岩溶冷水、热水处在不同的区域,显示岩溶冷水向岩溶热水演化补给;距补给区由近到远,水岩作用程度逐步提高,饱和指数逐渐增大,岩溶地热水溶滤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凸起地热田 岩溶地热水 水—岩作用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及构造模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亚伟 陈洪年 贾德旺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88,39,共7页
以山东省岩溶发育区为研究对象,重新厘定划分岩溶水系统边界,分析总结岩溶水系统构造模式,对研究区今后岩溶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依据最新划分标准,全区可划分为15个一级岩溶水系统、53个二级岩溶水系统;共... 以山东省岩溶发育区为研究对象,重新厘定划分岩溶水系统边界,分析总结岩溶水系统构造模式,对研究区今后岩溶水文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显示:依据最新划分标准,全区可划分为15个一级岩溶水系统、53个二级岩溶水系统;共包括"断块构造型"、"单斜构造型"、"盆地构造型"及"其它构造型"等4种岩溶水系统构造模式,不同构造模式具有不同的岩溶水富集规律及补径排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岩溶地下水 系统划分 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以山东省为例
4
作者 徐超 高燕 +2 位作者 张超 支成龙 陈文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1-172,共2页
为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改革方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7]29号)、《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7]35号)将以... 为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改革方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国发[2017]29号)、《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7]35号)将以往只对国家出资探明矿产地收取、反映国家投资收益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适用于所有国家出让矿业权、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的矿业权出让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权出让收益 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孔抽水试验方法求解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亚醒 陈浩 +1 位作者 张飞 张岩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2,共5页
以邹城西毛堂水源地为例,进行了历时33天的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获得了系统的试验数据。综合考虑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流模型概化为第一类越流模型。基于群井干扰和水头降深叠加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抽水试验资料,求得含... 以邹城西毛堂水源地为例,进行了历时33天的大型群孔抽水试验,获得了系统的试验数据。综合考虑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流模型概化为第一类越流模型。基于群井干扰和水头降深叠加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抽水试验资料,求得含水层渗透系数和贮水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参数 第一类越流模型 岩溶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平邑地区铜石金矿田控矿构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显彪 张瑞 +1 位作者 朱宁 张英梅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山东平邑地区是鲁西重要的金矿产地,20世纪80年代末在该区发现了鲁西唯一的大型金矿——归来庄金矿。该矿床赋存于近东西向的F1构造蚀变带中,为一经历多期次活动的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该金矿自发现以来,不少科研机构对其进行了一... 山东平邑地区是鲁西重要的金矿产地,20世纪80年代末在该区发现了鲁西唯一的大型金矿——归来庄金矿。该矿床赋存于近东西向的F1构造蚀变带中,为一经历多期次活动的构造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该金矿自发现以来,不少科研机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提出了不同的控矿见解。笔者对以往的控矿研究分析后,对该地区金成矿主要控矿因素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了中生代浅成侵入岩体和碳酸盐岩、断裂构造“三位一体”控矿特征;建立了共轭X剪切断裂控矿为特征的新的成矿模式。本次研究在控矿构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共轭X形断裂中,共轭断裂的交汇部位和由共轭断裂形成的追踪张破碎带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金矿田 共轭剪切断裂 控矿构造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黄鹤湾 姬晓轩 +3 位作者 扈剑琨 仝路 姬永红 种夫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6-67,共2页
山东济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沉陷积水已成为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面临的首要生态环境问题。探析沉陷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是否存在补排关系,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济宁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为例,利用氢氧... 山东济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沉陷积水已成为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面临的首要生态环境问题。探析沉陷区地表水与地下水是否存在补排关系,是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济宁典型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为例,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溯源的特点,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对沉陷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孔隙潜水和沉陷区地表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具有显著线性相关性,水化学组分演化具有明显趋势性和相关性,符合同源自然水体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 水力联系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特征 采煤沉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采试验法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计算与验证
8
作者 周亚醒 姬晓轩 +1 位作者 朱凤娜 姬永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50,共2页
为验证短期开采性抽水试验求取地下水可采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典型实案为例,进行了为期10 d两个落程的开采性抽水试验:以设计需水量2400 m^(3)/h进行抽水,地下水水位呈稳定流状态,说明开采补给是有保证的;同时根据抽水试验求取的水... 为验证短期开采性抽水试验求取地下水可采资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典型实案为例,进行了为期10 d两个落程的开采性抽水试验:以设计需水量2400 m^(3)/h进行抽水,地下水水位呈稳定流状态,说明开采补给是有保证的;同时根据抽水试验求取的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泰斯公式,预测在限定开采条件下水源地中心水位降深3.041 m、影响范围半径为2265 m,对当地生产、生活用水影响较小;并采用水量均衡法,对开采条件下的资源量补偿恢复计算了分析、计算,预测开采的地下水资源约24 d后即可得到补偿恢复。结果表明:以短期开采性抽水试验为基础,通过水位动态、模拟预测和水资源量均衡的综合分析、研究,验证了水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试验法 地下水 可采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及勘探: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60
9
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2 位作者 邵景力 甘浩男 谭现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6-1381,共16页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 干热岩是地热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之一,是未来地热开发的主攻方向。我国干热岩勘查工作近年来进展迅速,先后在不同地区发现了优质的干热岩资源,取得了我国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勘查失败的案例。本文在分析高放射性产热型、沉积盆地型、近代火山型和强烈构造活动带型等四种类型干热岩成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地质构造背景、地热地质条件,对未来我国干热岩资源重点勘查方向及靶区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针对目前不同类型区干热岩资源勘探工程进行了梳理,简要分析了不同勘探区的选址依据、勘探过程、地温场分布及特征、前景预测等,并初步进行了经验总结,希望对我国未来干热岩资源勘查及开发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成因类型 勘查方向 勘查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保定岩溶地热结垢过程模拟及防垢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雨江 刘肖 +2 位作者 邢林啸 谭现锋 卜宪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7,共8页
我国的地热发电以及部分供暖工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垢现象,阻碍了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地热市场急需成熟的防垢理论和工艺。地热工程的结垢现象尤以碳酸钙结垢最为普遍,为解决碳酸钙结垢问题,本文以华北保定岩溶地热井结垢为研... 我国的地热发电以及部分供暖工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垢现象,阻碍了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地热市场急需成熟的防垢理论和工艺。地热工程的结垢现象尤以碳酸钙结垢最为普遍,为解决碳酸钙结垢问题,本文以华北保定岩溶地热井结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分析了垢质成分,成垢机理,结垢位置和过程以及防垢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降压造成的闪蒸是碳酸钙结垢的主因,液相二氧化碳逸出到气相是碳酸钙结垢的主要驱动力;(2)根据井口参数,结合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以及两相流压降理论,可以模拟结垢过程,确定结垢位置以及不同深度处的压力、温度、干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参数;(3)闪蒸造成的碳酸钙结垢,确定了闪蒸位置和闪蒸压力后,可以通过加压和加注阻垢剂的方式进行阻垢。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加压防垢系统所需的最低压力,通过控制系统压力可防止闪蒸,抑制二氧化碳逸出造成的结垢。设计了阻垢工艺,研制了阻垢剂加注设备,开展了井下化学阻垢实验并评价了阻垢效果,通过加注阻垢剂可有效阻止90%以上的垢生成,论证了通过加注化学阻垢剂可以有效解决碳酸钙结垢。通过上述研究,积累了从结垢原因分析,结垢位置确定,结垢过程模拟,防垢工艺和设备研发,防垢实践到阻垢效果现场评价一整套经验,可为其他地热井碳酸钙结垢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热储 防垢除垢 碳酸钙结垢 结垢模拟 闪蒸位置 地热结垢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庄盆地水化学特征及补给来源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亚伟 陈洪年 +3 位作者 章程 郭永丽 石凤凤 唐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08,12,共7页
在搜集利用羊庄盆地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取样监测,开展水化学过程及演化研究,以期为后续岩溶关键带的研究打下基础,引导地区岩溶水合理开发利用。结果显示:区内岩溶水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 在搜集利用羊庄盆地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其进行水化学和同位素取样监测,开展水化学过程及演化研究,以期为后续岩溶关键带的研究打下基础,引导地区岩溶水合理开发利用。结果显示:区内岩溶水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灰岩作用强烈,一定程度上受蒸发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及混合作用的影响;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NO_(3)^(-)及SO_(2)^(-)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庄盆地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径流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津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现锋 刘肖 +1 位作者 王贵玲 王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66-2176,共11页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储量大、用途广的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意义重大。本次从区域干热岩靶区选址、物探、钻探、岩芯取样测试、综合测井、抽注水试验、目的层压裂、热储评价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储量大、用途广的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意义重大。本次从区域干热岩靶区选址、物探、钻探、岩芯取样测试、综合测井、抽注水试验、目的层压裂、热储评价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同时以利津干热岩GRY1孔进行说明,结果表明:虽然其天然裂隙率及渗透性较差,但经水力压裂后其渗透系数有大幅提高,压裂模式属于人工高压+天然裂隙复合压裂模式,在可控的孔口压力下能获得较大的注入水量,有利于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干热岩做压裂试验时应选取天然裂隙发育段作为压裂试验的目的层,陈庄潜凸起区内埋深5000m范围内干热岩蕴藏的热资源量为2.654×1020J,折合标准煤90.21亿t;可利用资源量为5.29×1018J,折合标准煤1.804亿t。该研究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调查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 调查评价 大地热流值 勘查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中典型重金属浸出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晓 李芳 +1 位作者 赵庆令 李新举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5-245,共11页
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在浸泡、淋滤等条件下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威胁生态环境安全。以济宁市兴隆庄煤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煤矸石进行了表征分析,以了解煤矸石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组分。同时,... 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在浸泡、淋滤等条件下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威胁生态环境安全。以济宁市兴隆庄煤矿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技术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煤矸石进行了表征分析,以了解煤矸石的微观形貌与化学组分。同时,为进一步了解在不同pH值和不同矸石粒径条件下,煤矸石中重金属的释放规律及其释放后对水环境和农作物小麦的生态影响,通过室内静态浸泡实验和种子发芽实验,探究了不同初始pH值的浸提液(pH=4.9,5.6,7)和不同煤矸石粒径(<0.15,0.15~2,2~5,5~10 mm)条件下煤矸石中典型重金属汞(Hg)、铅(Pb)、镉(Cd)、砷(As)的浸出特征,并探讨了煤矸石浸出液对水环境以及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煤矸石呈不规则的片状结构且主要成分为Si,Al,O,化合物主要为SiO_(2)和Al_(2)O_(3)。(2)煤矸石浸出液呈碱性,煤矸石中Hg,Pb,Cd的浸出含量与浸提液的初始pH值呈反比,As的浸出规律与之相反;煤矸石粒径越小,4种典型重金属的浸出含量均呈增大的趋势。(3)对水环境而言,煤矸石中Hg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最高,As和Pb次之,Cd的污染风险较低。(4)对农作物小麦而言,煤矸石浸出液具有生态毒性,显著抑制了小麦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当浸提液初始pH值为5.6、矸石粒径最大(5~10 mm)时抑制作用最弱。研究结果可为矿区煤矸石的安全堆放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水环境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取芯钻进工艺在干热岩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现锋 王景广 +3 位作者 赵长亮 王稳石 翁炜 段隆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5-202,共8页
我国干热岩勘探刚刚起步。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资源量,需要钻获高质量的干热岩岩心,但目前针对高温、高硬度、高研磨工况下的干热岩取芯钻进工艺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准确评价。为此,自主研发了Φ127 mm涡轮... 我国干热岩勘探刚刚起步。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资源量,需要钻获高质量的干热岩岩心,但目前针对高温、高硬度、高研磨工况下的干热岩取芯钻进工艺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准确评价。为此,自主研发了Φ127 mm涡轮钻具,在福建漳州HDR-1井和青海共和GR1井进行了干热岩钻井取芯应用研究,研究验证了研发的涡轮钻具与KT-140取芯钻具的适配性、涡轮钻具与金刚石取芯钻头的匹配性,揭示了高温和硬岩井况下涡轮钻具工作特性,经受住了孔底236℃高温考验,钻获了高质量岩心,取得了涡轮钻具现场测试应用的各项参数;涡轮取芯钻进工艺与常规取芯钻进工艺相比,既充分发挥了涡轮钻具高转速的性能,也发挥了其耐高温、耐研磨、耐高地应力、使用寿命长和现场劳动强度低的特性,干热岩取芯钻速和质量大大提高。该工艺是高温深孔干热岩井下动力回转钻具驱动取芯钻头进行取芯钻进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干热岩涡轮钻具复合取芯钻井技术的进一步科研攻关、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施工应用经验和借鉴,也将为我国干热岩科学钻探与深部地热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复合动力钻进工艺 涡轮钻具 HDR-1井 GR1井 漳州 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BPNN-GIS耦合的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闫佰忠 孙剑 +3 位作者 陈佳琦 孙丰博 李晓萌 付庆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3-971,共9页
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适应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与(GIS)耦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同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适宜性分区除了面积... 基于石家庄市的地质条件构建了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适应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与(GIS)耦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源热泵适宜性分区评价,同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适宜性分区除了面积略有差异,适宜性分布情况基本相同,BP神经网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适宜区评价结果面积占比仅相差3.80%,较适宜区面积占比相差8.06%,不适宜区面积占比相差11.86%。采用自适应BPNN-GIS的评价方法解决了传统人工手动调参以及主观赋权的弊端,同时评价效率更高、精度更高,更能反映研究区单点适宜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热泵 BP神经网络 适宜性分区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碱性体系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的六价铬 被引量:22
16
作者 赵庆令 李清彩 +3 位作者 谭现锋 安茂国 陈娟 毛秀丽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六价铬Cr(Ⅵ)是建设用地土壤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必测指标之一,为了配套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操作简便、准确精密的Cr(Ⅵ)前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采用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H=9.0)作为提取剂,微波炉消解,在优化的... 六价铬Cr(Ⅵ)是建设用地土壤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必测指标之一,为了配套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操作简便、准确精密的Cr(Ⅵ)前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采用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H=9.0)作为提取剂,微波炉消解,在优化的微波消解温度和时间内,保证了对固体样品基体的破坏作用,将晶格中的Cr(Ⅵ)全部释放到溶液中,并有效抑制了Cr(Ⅲ)氧化。用0.45μm滤膜在pH=9.0条件进行过滤后,可以将六价铬(溶液)与三价铬(沉淀)分离,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完成样品溶液中Cr(Ⅵ)的定量。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1.00g,微波消解温度为90℃,消解时间为20min时能够保证固体废物中Cr(Ⅵ)的完全提取及准确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57mg/kg,相对标准偏差(n=7)低于3.20%,与HJ 687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得的相对偏差介于-5.6%~7.6%;实际固体废物中Cr(Ⅵ)的加标回收率为94.3%~96.6%。与前人相关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出限0.83mg/kg,加标回收率均值87.2%)相比,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低,样品前处理时间更短,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固体废物 磷酸氢二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地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成因机理:以菏泽潜凸起为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康凤新 史启朋 +1 位作者 马哲民 隋海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37,共17页
盆地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是我国主要供暖用热储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水温高、水量大等特点,是北方清洁供暖的重要可再生热源。本文以菏泽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为例,通过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同位素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温场空... 盆地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是我国主要供暖用热储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水温高、水量大等特点,是北方清洁供暖的重要可再生热源。本文以菏泽潜凸起岩溶热储地热田为例,通过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同位素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温场空间分布规律、地热水动力场的系统分析,揭示地热田岩溶地热水补给源、运移途径和富集机理:地热水来源于东北部梁山、东部嘉祥一带基岩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主要循环富集于层间岩溶与断裂破碎带复合处。根据地温场空间分布特征揭示的热源及其传递和聚集特征,提出了四元聚热机制,一元是大地热流毯状传导聚热、二元是凸起区高热导率分流聚热、三元是导热断裂或岩体接触带带状对流聚热、四元是地下水运移传导-对流聚热。在热储富集和聚热成因机理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源、热源及深部岩溶发育特征的地热田成因机理模型,揭示了地热能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潜凸起地热田 岩溶热储 成因机理 四元聚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都兰县丘吉东沟金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铭 王仔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0年第6期837-845,共9页
都兰县丘吉东沟金矿区位于东昆仑成矿省,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由于矿区面积较大,区内成矿的有利部位难以圈定,从而限制了矿山的找矿与开采工作。为了揭露研究区矿体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丘吉东沟金矿开展1∶2500... 都兰县丘吉东沟金矿区位于东昆仑成矿省,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由于矿区面积较大,区内成矿的有利部位难以圈定,从而限制了矿山的找矿与开采工作。为了揭露研究区矿体的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通过对青海省都兰县丘吉东沟金矿开展1∶25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矿床成矿特征并圈定成矿靶区。通过开展水系沉积物研究发现:Ag、Pb、As和Sb元素与成矿元素相关性较高,可作为成矿的指示性元素;运用衬度异常圈定法,在研究区圈定了4个综合异常区,其中Ⅰ级异常1处,为AS-4号综合异常;Ⅱ级异常2处,分别为AS-1和AS-3号综合异常;Ⅲ级异常1处,为AS-2号综合异常。研究结果将为区域找矿理论研究和找矿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衬度异常圈定法 东昆仑成矿省 丘吉东沟金矿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水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进霞 夏春英 卜鸿志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9,共7页
岩溶含水层的极不均一性特征使岩溶水溶质运移受构造、裂隙空间及其发育方向控制;因环境条件复杂,开展岩溶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难度较大,截止目前,国内尚未系统地开展岩溶含水层水污染原位修复研究工作。文章选择鲁中南山区典型岩溶发育... 岩溶含水层的极不均一性特征使岩溶水溶质运移受构造、裂隙空间及其发育方向控制;因环境条件复杂,开展岩溶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难度较大,截止目前,国内尚未系统地开展岩溶含水层水污染原位修复研究工作。文章选择鲁中南山区典型岩溶发育及硝酸盐污染地段,施工组合钻孔建设修复试验工程,采用"乙醇+葡萄糖"液态碳源和"聚乙烯醇+淀粉颗粒"固态反应器分别进行岩溶水硝酸盐污染原位修复试验。结果表明:浓度500 mg·L-1、1 000 mg·L-1的"乙醇+葡萄糖"反硝化溶液对硝酸盐浓度的降解率分别为6.45%和21.52%;单位长度组成材料"聚乙烯醇3 kg+淀粉颗粒3 kg"、"聚乙烯醇2 kg+淀粉颗粒4 kg"的两种反硝化固态反应器对硝酸盐浓度的降解率分为33.91%和34.96%。试验证明在裂隙型岩溶地区采用孔组方案进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可行、且能取得较显著效果。修复工程布设方式和试验成果对类似地区开展岩溶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具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硝酸盐污染 碳源 原位修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