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哆醇对脑淋巴引流阻滞所致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加重的影响
1
作者 王轩 陈锋 +4 位作者 高兵 高向东 贾丽丽 杨明峰 孙保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吡哆醇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CLB组、SAH+CLB+吡哆醇组、SAH+CLB+生理盐水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吡哆醇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AH组、SAH+CLB组、SAH+CLB+吡哆醇组、SAH+CLB+生理盐水组。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于第2次注血3 d后检测相关指标。SAH+CLB+吡哆醇组于CLB术前30 min按50 mg.kg-1腹腔注射吡哆醇生理盐水溶液,每天以上述半量重复注射2次。采用TUNEL荧光标记法检测原位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检测大鼠皮层神经细胞Caspase-3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升高,而SAH+CLB组和SAH+CLB+生理盐水组又明显高于SAH组(P<0.01),SAH+CLB+吡哆醇组与SAH+CLB组比较表达有所减弱(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而SAH+CLB组和SAH+CLB+生理盐水组最高,与SAH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AH+CLB+吡哆醇组与SAH+CLB组比较表达有所减弱(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而SAH+CLB组和SAH+CLB+生理盐水组明显低于SAH组(P<0.01),SAH+CLB+吡哆醇组较SAH+CLB组表达增强。结论脑淋巴引流阻滞可以通过Caspase-3高表达和Bcl-2低表达加重SAH后大鼠皮层神经细胞的凋亡,而吡哆醇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淋巴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鼠 凋亡 吡哆醇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P经鼻用药促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供和VEGF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保亮 申发平 +4 位作者 曹明志 杨明峰 袁慧 张颜波 谢方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71-15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SAH组、经鼻生理盐水(NS)+SAH、经鼻CGRP+SAH组。用枕大池两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制作...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入正常对照组、SAH组、经鼻生理盐水(NS)+SAH、经鼻CGRP+SAH组。用枕大池两次注入自体动脉血法制作SAH模型,CGRP和NS经鼻腔给予。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检测皮层局部脑血流量(rCBF)动态变化;于第2次枕大池注血后3d,将大鼠处死取脑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大脑皮层VEGF蛋白表达。结果解剖学观察表明SAH模型制作成功。SAH组和经鼻NS+SAH组大鼠大脑皮层rCBF持续下降,经鼻CGRP+SAH组大脑皮层rCBF下降的程度较轻。第2次枕大池注血后3d,SAH组和经鼻NS+SAH组大鼠大脑皮层VEGF蛋白表达增多,经鼻CGRP+SAH组大鼠大脑皮层VEGF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结论CGRP经鼻用药可缓解SAH脑血供下降,并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经鼻给药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脑血供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淋巴引流阻滞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兔脑脊液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轩 贾丽丽 +3 位作者 孙保亮 杨明峰 袁慧 张颜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兔脑脊液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建立兔SAH及CLB模型,于SAH模型建立后5d抽取脑脊液加入PC12细胞培养基中,随机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血清F12... 目的:探讨脑淋巴引流阻滞(CLB)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兔脑脊液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建立兔SAH及CLB模型,于SAH模型建立后5d抽取脑脊液加入PC12细胞培养基中,随机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无血清F12培养基)、正常脑脊液组、SAH脑脊液组、SAH+CLB脑脊液组,分别于培养0.5h、1h、2h、4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凋亡蛋白Bax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MTT、LDH结果显示,与正常脑脊液组比较,SAH脑脊液组和SAH+CLB脑脊液组脑脊液使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率增加,以后组更为显著;正常脑脊液对PC12细胞无明显损伤作用。在SAH脑脊液组和SAH+CLB脑脊液组均发现PC12细胞Bax及HSP70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后组大于前组,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在0.5h和1h,SAH+CLB脑脊液组HSP70蛋白表达强于SAH脑脊液组,而在2h和4h则表达减弱。结论:脑淋巴引流阻滞可加重SAH兔脑脊液对PC12细胞的损伤,表明脑淋巴引流通路在SAH后可能起到内源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淋巴引流 PC12细胞 蛋白质BAX 热休克蛋白质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评估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保亮 贾莉 +4 位作者 孙田歌 杨明峰 袁慧 王彦辉 高允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脊液(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颈淋巴管结扎和颈淋巴结摘除法制作大鼠颈部淋巴引流阻断(CLB)模型,将动物分为非CLB组和CLB组。将125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125I-HSA,CSF示踪剂)注入大鼠左侧脑室... 目的探讨大鼠脑脊液(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方法采用颈淋巴管结扎和颈淋巴结摘除法制作大鼠颈部淋巴引流阻断(CLB)模型,将动物分为非CLB组和CLB组。将125I标记的人血清白蛋白(125I-HSA,CSF示踪剂)注入大鼠左侧脑室,在24h内连续取动脉血样,并检测血浆中CSF示踪剂125I-HSA的浓度。根据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的基本原理,绘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出125I-HSA从CSF转运至血浆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血浆中125I-HSA的最大浓度(Cmax)、转运速率常数(Ka)、浓度达峰时间(T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两组的差值推算出大鼠CSF示踪剂经淋巴引流途径清除的AUC、Cmax、Ka和Tmax。结果大鼠CSF示踪剂125I-HSA经淋巴引流途径清除的AUC、Cmax、Ka分别为51.97mg·L-1·h-1、2.91mg·L-1、0.64h-1,分别占经蛛网膜绒毛和淋巴引流两条途径清除的AUC、Cmax、Ka的71.53%、44.02%、58.18%。CLB组Tmax(8.36±0.82)h长于非CLB组(3.57±0.54)h。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CSF中大分子物质经淋巴途径引流的评估方法,经淋巴途径的引流在大鼠CSF大分子物质清除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大分子物质 引流 淋巴 蛛网膜绒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程 谢荣霞 +1 位作者 孙保亮 张宗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78-583,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 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J组腹腔注射1 mg/kg JNJ16259685(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后72 h,采用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钙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采用Graph Pad 7. 0软件对3组间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安慰剂组的Garcia评分[(11. 0±0. 4)分]降低,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 5±0. 1)%、(80. 3±0. 2)%]、伊文思蓝溢出量(2.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2. 5±0. 3)、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00±30)个/mm^2、(20±2)个/mm]均增加(均P <0. 05);而SAH+JNJ组Garcia评分[(13. 0±0. 5)分]显著高于SAH+安慰剂组,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79. 8±0. 2)%、(79. 3±0. 1)%]、伊文思蓝溢出量(1.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1. 7±0. 1)、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10)个/mm^2、(12±2)个/mm]均较SAH+安慰剂组减少(均P <0. 05)。结论 SAH后,JNJ16259685减轻脑水肿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增加,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JNJ162596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促进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 被引量:7
6
作者 孙保亮 曹明志 +5 位作者 杨明峰 袁慧 谢方民 贾莉 王轩 贾丽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38-1441,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健康Wistar大鼠,将动物随机分入非SAH组、SAH组、溶媒组、EGb1组(低剂量)、EGb2组(高剂量),EGb腹腔注射给予。非SAH组于枕大池注...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健康Wistar大鼠,将动物随机分入非SAH组、SAH组、溶媒组、EGb1组(低剂量)、EGb2组(高剂量),EGb腹腔注射给予。非SAH组于枕大池注入0.3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于枕大池注入自体动脉血溶血物0.3ml诱导SAH。将动物处死后取脑,用RT-PCR方法检测术后24h、72h皮层HO-1 mRNA,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72h海马HO-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非SAH组大脑皮层未见HO-1 mR-NA表达;SAH组大鼠在诱导SAH后24h,大脑皮层HO-1 mRNA表达增加,72h进一步增加;在EGb1组和EGb2组,大脑皮层HO-1 mRNA表达更加明显,其中EGb2组的表达强度又高于EGb1组。非SAH组未见海马HO-1蛋白表达;SAH组在诱导SAH后72h海马可见HO-1蛋白明显表达;EGb1组和EGb2组海马HO-1阳性细胞和表达强度增加,以EGb2组更加明显。结论EGb对SAH后脑组织HO-1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继发性脑缺血 银杏叶提取物 血红素氧合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