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调节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
1
作者 展恩欣 杨娜娜 秦树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成为抗AS的重要靶点和热点.然而,近年来多个临床试验未能证明升高血浆HDL的水平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HDL抗AS功能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近5年来的研究发现,HDL可通过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调节发挥抗AS的作用,本文就这一新机制进行综述,期待为HDL迄今尚不完全清楚的复杂心血管保护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造血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Aβ生成与代谢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孙利利 王浩 +1 位作者 秦树存 张继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形成的关键因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胞内主要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最近研究发现其可调控A...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未明,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是AD形成的关键因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是胞内主要蛋白质质量控制系统,最近研究发现其可调控Aβ的生成和代谢,进而参与AD的发生。UPS可通过调控泛素化APP、β-分泌酶及γ-分泌酶各成分的代谢参与Aβ生成;同时UPS也是Aβ主要降解途径之一;而Aβ也可抑制UPS系统蛋白酶体活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淀粉样蛋白 APP Β-分泌酶 Γ-分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SHSY-5Y细胞Aβ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孙利利 王浩 +3 位作者 于杨 焦鹏 张继国 秦树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9-20,共2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 system,UPS)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详细机制还未明确.本课题组通过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 system,UPS)在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其详细机制还未明确.本课题组通过培养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观察不同浓度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细胞凋亡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代谢的影响,以期为阐明UPS在AD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培养SHSY-5Y细胞,MG132对细胞进行处理,浓度分别为2.5μmol·L^-1、5μmol·L^-1、10μmol·L^-1,24后检测各项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Aβ40、Aβ42水平;Westernblot检测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1),γ-分泌酶相关组分早老蛋白1(presenilins1,PS1)、早老蛋白2(presenilins2,PS2)、Nicastrin(NCT),α-分泌酶(ADAM10)等蛋白表达.结果细胞经MG132处理后,细胞活力下降,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随剂量增加凋亡率分别为3697%、462%、505%;经MG132处理后,细胞Aβ42、Aβ40蛋白水平明显上升;APP及Aβ代谢相关蛋白PS1、PS2和BACE1表达均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而ADAM10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NCT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MG132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通过影响Aβ生成途径关键蛋白而干扰其代谢,说明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可能通过促进Aβ的产生进而参与A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MG132 Β淀粉样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磷脂转运蛋白对小鼠脂蛋白上鞘氨醇-1-磷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杨 冯玉梅 +8 位作者 郭守东 崔英杰 宋国华 冯蕾 罗甜 陈超 王义维 蒋宪成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21-14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上鞘氨醇-1-磷酸(S1P)和磷脂转运蛋白(PLTP)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雄性10周龄PLTP转基因(PLTP-Tg)及野生型(WT)小鼠血浆S1P和脂蛋白上S1P含量,转运实验检测PLTP对S1P的转运作用,免疫印迹检测S1P载体载脂蛋白M(...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上鞘氨醇-1-磷酸(S1P)和磷脂转运蛋白(PLTP)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雄性10周龄PLTP转基因(PLTP-Tg)及野生型(WT)小鼠血浆S1P和脂蛋白上S1P含量,转运实验检测PLTP对S1P的转运作用,免疫印迹检测S1P载体载脂蛋白M(apoM)含量。结果:PLTP-Tg小鼠血浆S1P含量较WT小鼠下降21.1%(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组分上S1P含量下降约35.1%,而低密度脂蛋白(LDL)组分上S1P比例则增加了127.4%。转运实验表明,在37℃时D-Hanks缓冲液中PLTP能够促进S1P从红细胞转运至重组脂质体。PLTP-Tg小鼠血浆中apoM含量与WT小鼠比较无变化。结论:生理水平PLTP对保持HDL上S1P含量有重要意义,过表达PLTP可显著降低HDL上S1P,同时升高LDL上S1P,其机制可能与PLTP介导S1P转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 磷脂转运蛋白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2对SH-SY5Y细胞A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浩 孙利利 +5 位作者 于杨 杨艳茹 马健 陈伟 张继国 秦树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及调节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生成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培养SH-SY5Y细胞,MG132对细胞进行处理,浓度分别为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24 h后检测...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SH-SY5Y细胞凋亡及调节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ein,Aβ)生成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培养SH-SY5Y细胞,MG132对细胞进行处理,浓度分别为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24 h后检测各项指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细胞Aβ_(1-40)和Aβ_(1-4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分泌酶(BACE1)、早老蛋白1(presenilins 1,PS1)、早老蛋白2(presenilins 2,PS2)、nicastrin(NCT)和α-分泌酶(ADAM10)蛋白表达。结果:经MG132处理后,细胞活力明显下降,诱导细胞凋亡,随剂量增加凋亡率分别为36.97%、46.20%、50.50%;细胞Aβ_(1-42)和Aβ_(1-40)蛋白水平明显上升;APP及Aβ代谢相关蛋白PS1、PS2和BACE1表达均出现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而ADAM10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NCT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MG132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通过影响Aβ生成途径关键蛋白而促进Aβ的产生,说明蛋白酶体活性下降可通过调节Aβ途径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MG132 Β-淀粉样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串联质谱法同时定量检测生物样本中鞘脂类化合物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守东 于杨 +3 位作者 冯蕾 张颖 崔英杰 秦树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2-1087,共6页
鞘脂类中的主要活性分子鞘氨醇1-磷酸(S1P),可通过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同时,S1P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其它形式.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简便的鞘脂类的制备方法,并结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检测生物样... 鞘脂类中的主要活性分子鞘氨醇1-磷酸(S1P),可通过介导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同时,S1P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其它形式.本文旨在建立一种简便的鞘脂类的制备方法,并结合液相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检测生物样本中纳克水平的鞘脂类化合物.采用甲醇沉淀或经典的脂质提取方法获得鞘脂类化合物,再采用LC-MS/MS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甲醇沉淀法可简便快捷地获得血浆或脂蛋白中鞘氨醇类化合物;S1P、二氢鞘氨醇(DH-S1P)和鞘氨醇(SPH)的定量限分别为110.5、215.6和44.3 pg;人血浆中S1P、DH-S1P和SPH的含量分别为257.8±49.4 nmol/L、93.5±17.3 nmol/L和44.6±7.4nmol/L,鞘脂类化合物在人血浆脂蛋白上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在ApoE-/-小鼠血浆中S1P、DHS1P和SPH的含量分别为590.1±78.2 nmol/L、197.8±60.6 nmol/L和35.4±16.7 nmol/L;每1×106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中,S1P和SPH的含量分别为103.7±21.8 pg和16.3±5.3ng.甲醇沉淀法结合LC-MS/MS可简便快捷地对血浆和脂蛋白中的鞘脂类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量生物样本中鞘脂类的快速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脂 液相串联质谱 生物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