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线照射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Ca2+-ATP酶表达及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道光 郭大东 +3 位作者 毕宏生 杜然然 吴秋欣 刘冬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Ca2+-ATP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6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未照射紫外线,实验组分别给予紫外线照射1 d、3 d和7 d,照射完毕后摘除双眼眼球... 目的研究紫外线对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Ca2+-ATP酶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6周龄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未照射紫外线,实验组分别给予紫外线照射1 d、3 d和7 d,照射完毕后摘除双眼眼球,取出晶状体。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紫外线对LEC Ca2+-ATP酶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紫外线对LEC Ca2+-ATP酶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化学比色法检测LEC内超微量Ca2+-ATP酶活性的变化,HE染色观察LEC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LEC中Ca2+-ATP酶的表达情况。结果紫外线照射1 d、3 d、7 d后,大鼠LEC中Ca2+-ATP酶mRNA、蛋白和活性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其中ATP2A2和ATP2C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60±0.10)倍、(0.20±0.05)倍、(0.05±0.01)倍和(0.40±0.10)倍、(0.10±0.05)倍、(0.02±0.01)倍;Ca2+-ATP酶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是对照组的(0.66±0.01)倍、(0.46±0.02)倍和(0.15±0.01)倍;Ca2+-ATP酶活性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0.87倍、0.61倍及0.22倍。以上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LEC细胞形态学亦发生明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LEC Ca2+-ATP酶表达逐渐下降,平均光密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可降低大鼠LEC Ca2+-ATP酶的表达,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提示Ca2+-ATP酶对紫外线诱导的LEC凋亡、维持晶状体透明以及在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大鼠 晶状体上皮细胞 CA2+-ATP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索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涛 蒋文君 +2 位作者 吴建锋 徐福如 毕宏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916-919,1118,共5页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筛选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靶点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作用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作用信号通路,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筛选金匮肾气丸活性成分及活性成分靶点预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作用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作用信号通路,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近视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完成了金匮肾气丸的主要活性成分筛选和靶点预测,筛选出近视的治疗靶点,完成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金匮肾气丸能够调控甲状腺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影响视网膜视锥细胞的分化、视蛋白的合成以及巩膜的重塑等过程,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结论:金匮肾气丸主要是通过影响视锥细胞细胞分化、视蛋白的合成以及巩膜重塑等过程治疗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近视 中药复方 系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选择性体外抑制睫状体恶性黑色素瘤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姣 王兴荣 +3 位作者 崔彦 刘正峰 王影 李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是否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并评估其在体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uman 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 line,ARPE-19)和临床获得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是否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并评估其在体外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安全性。方法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系(human retinal pigmental epithelial cell line,ARPE-19)和临床获得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均分为空白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处理组和雷珠单抗处理组。VEGF处理组预设VEGF浓度分别为1μg·L-1、5μg·L-1、10μg·L-1和20μg·L-1,雷珠单抗处理组预设雷珠单抗的浓度分别为0.10 g·L-1、0.25 g·L-1、0.50 g·L-1和1.00 g·L-1。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分别监测各组细胞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对照组和雷珠单抗组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0μg·L-1VEGF)组相比,10μg·L-1和20μg·L-1VEGF可促进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均为P<0.05)。但是同样浓度的VEGF作用下ARPE-19的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增长(均为P>0.05)。当加入0.25 g·L-1雷珠单抗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生存率下降至(42.5±5.0)%(P<0.01)。0.50 g·L-1和1.00 g·L-1雷珠单抗作用于ARPE-19时,细胞生存率分别是(55.6±1.1)%和(42.8±4.0)%。与空白对照(0 g·L-1雷珠单抗)组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表达的VEGF水平(1533.4±7.0)ng·L-1相比,0.10 g·L-1、0.25 g·L-1、0.50 g·L-1和1.00 g·L-1雷珠单抗处理后其VEGF水平分别下降到(822.6±9.3)ng·L-1、(875.0±7.8)ng·L-1、(836.1±6.3)ng·L-1和(844.8±6.0)ng·L-1(均为P<0.05)。正常的ARPE-19可表达(908.8±9.1)ng·L-1VEGF,而经不同浓度雷珠单抗处理后,其表达的VE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雷珠单抗选择性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而对ARPE-19的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B照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质膜钙ATP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秋欣 郭大东 +1 位作者 毕宏生 王道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491,共7页
背景 细胞质膜钙ATP酶3(PMCA3)参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 Ca2+的平衡,可能与白内障的病理过程有关,紫外线B(UVB)是引起白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UVB对LECs中PMCA3表达的影响少有报道. 目的 研究UVB对人LECs系B-3(HLE B-3) P... 背景 细胞质膜钙ATP酶3(PMCA3)参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 Ca2+的平衡,可能与白内障的病理过程有关,紫外线B(UVB)是引起白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UVB对LECs中PMCA3表达的影响少有报道. 目的 研究UVB对人LECs系B-3(HLE B-3) PMCA3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HLE B-3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当细胞达80%以上融合时分别暴露于用不同剂量(0、5、10、20 mJ·s/cm2)的UVB分别照射0、20、40和80 s,然后继续培养24、48和72 h,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UVB照射后细胞的生存率;用JC-1染色法检测UVB照射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以DCFH-DA染色法检测UVB照射后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变化;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检测UVB照射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用Fluo-3/AM染色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UVB照射后细胞中PMCA3 mRNA及PMCA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 随着UVB照射剂量的增加和照射时间的延长,细胞生存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72.411,P=0.000; F时间=36.588,P=0.000),其中10 mJ·s/cm2、20 mJ·s/cm2 UVB照射后24 h HLE B-3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75.3±2.2)%和(48.7±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5、10、20 mJ·s/cm2 UVB照射后48 h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84.9±1.2)%、(69.3±17.4)%和(32.8±4.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7、0.000、0.000);5、10、20 mJ·s/cm2 UVB照射后72 h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55.1±3.0)%、(42.1±1.9)%和(26.1±4.7)%,与对照组的(100.0±0.0)%相比生存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JC-1染色法检测表明,对照组细胞内可见红色荧光,5mJ·s/cm2 UVB照射后细胞内出现绿色荧光,10 mJ·s/cm2及20 mJ·s/cm2 UVB照射组出现绿色荧光增强,红色荧光减弱.5、10、20 mJ· s/cm2 UVB照射后细胞内的ROS由0.4%分别增加至35.8%、51.9%和76.7%.0 mJ·s/cm2 UVB照射组凋亡和坏死细胞比例为2.0%,5、10、20 mJ·s/cm2 UVB照射组凋亡和坏死细胞率分别为4.2%、7.6%和15.1%.10 mJ·s/cm2和20 mJ·s/cm2 UVB照射组细胞内Ca2+水平分别为0 mJ·s/cm2照射组的(1.2±0.1)倍和(1.3±0.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04).5、10和20 mJ·s/cm2 UVB照射组HLE B-3细胞PMCA3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4、0.000),各组细胞中的PMCA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 结论 UVB照射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机制可能与人LECs中PMCA3表达量下降和诱导LECs凋亡有关,UVB的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B 钙稳态 质膜钙ATP酶3 细胞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系统中钙库操纵钙内流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杜宇翔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钙库操纵的钙通道(store operated Ca2+channel,SOCC)和钙库操纵的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普遍存在于细胞之中,是非兴奋细胞主要的钙内流方式,参与了机体众多的生理过程。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SOCE的异常密切... 钙库操纵的钙通道(store operated Ca2+channel,SOCC)和钙库操纵的钙内流(store-operated calcium entry,SOCE)普遍存在于细胞之中,是非兴奋细胞主要的钙内流方式,参与了机体众多的生理过程。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SOCE的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SOCE途径的机制、STIM和Orai不同亚型的结构及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行了回顾,以期为眼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库操纵的钙内流 基质相互作用因子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蛋白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锌对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杜宇翔 郭大东 +4 位作者 唐凯 司俊康 沙芳 吴秋欣 毕宏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6-310,共5页
背景 锌离子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眼科常用于结膜炎和沙眼治疗的局部用药.迄今为止,关于锌离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氯化锌(ZnCl2)对人LECs细胞株HLEB-3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背景 锌离子有抑制肿瘤细胞增生、诱导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眼科常用于结膜炎和沙眼治疗的局部用药.迄今为止,关于锌离子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氯化锌(ZnCl2)对人LECs细胞株HLEB-3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HLEB-3进行常规细胞培养和传代,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ZnCl2,使终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0、40和80 mg/L,继续培养细胞24、48和72 h,未添加ZnCl2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培养细胞的活力;采用JC-1荧光染色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细胞中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培养的细胞呈镶嵌多边形,排列紧密;不同质量浓度ZnCl2组细胞数目均减少,形态不规则,细胞排列紊乱.随着ZnCl2质量浓度的增加和ZnCl2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存率均明显降低,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质量浓度=173.949,P=0.000;F时间=16.997,P=0.000).对照组细胞膜呈橙红色荧光,随着ZnCl2质量浓度的增加,不同质量浓度ZnCl2处理后橙红色荧光逐渐减弱,绿色荧光逐渐增强.不同质量浓度ZnCl2组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而Go/G1期的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期:F=15.594,P=0.000; G2/M期:F=12.792,P=0.000;Go/G1期:F=43.366,P=0.000).对照组细胞中bcl-2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00±0.00,而5、10、20、40和80 mg/L ZnCl2组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降至0.32±0.13、0.07±0.03、0.14±0.05、0.01±0.00和0.12±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为(138.57±32.80)pg/mg,5、10、20、40和80 mg/L ZnCl2组分别为(79.20±5.70)、(79.95±6.21)、(61.02±10.74)、(72.05±11.61)和(55.97±10.53) pg/m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ZnCl2可使HLEB-3细胞阻滞于G2/M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ZnCl2引起△Ψm下降和下调bcl-2在细胞中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晶状体 上皮细胞 BCL-2基因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SDS-PAGE分析紫外线照射致白内障大鼠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变化
7
作者 王道光 郭大东 +2 位作者 毕宏生 郭俊国 吴秋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建立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大鼠发生白内障的实验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紫外线照射致大鼠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 目的建立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大鼠发生白内障的实验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紫外线照射致大鼠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中波紫外线分别照射大鼠0d、1d、3d、7d,建立实验性白内障大鼠模型,并应用SDS-PAGE检测晶状体总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变化。结果与未经紫外线照射的大鼠晶状体相比,紫外线照射大鼠1d后,晶状体透明度无明显变化,照射3d后开始出现轻度晶状体混浊,7d后可形成皮质性白内障。应用SDS-PAGE检测,经紫外线照射后晶状体总蛋白表达量有所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延长,晶状体相关蛋白中有1种蛋白下调表达,4种蛋白为先上调后下调表达,2种蛋白为先下调后上调表达,2种蛋白表达无规律。结论成功应用中波紫外线照射方法制作了白内障大鼠模型;紫外线照射可使晶状体相关蛋白表达发生改变,变化趋势呈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波紫外线 大鼠 晶状体相关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锌对紫外线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杜宇翔 郭大东 +3 位作者 唐凯 司俊康 沙芳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研究适当浓度的ZnCl2对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单纯紫外照射组和2 mg·L-1、3 mg·L-1、4 mg·L-1Zn... 目的研究适当浓度的ZnCl2对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单纯紫外照射组和2 mg·L-1、3 mg·L-1、4 mg·L-1ZnCl2预处理后UVB照射(实验组)HLEC B-3的生存率;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动态监测ZnCl2(2mg·L-1、3 mg·L-1、4 mg·L-1)预处理对UVB照射后HLEC B-3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核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LEC B-3中caspase-1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表明,单纯紫外照射组和ZnCl2(2 mg·L-1、3 mg·L-1、4 mg·L-1)预处理实验组24 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34.47%±9.31%、65.91%±12.46%、64.30%±16.24%和46.36%±6.28%;48 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8.31%±1.38%、53.82%±11.34%、59.25%±7.58%和36.57%±8.41%;72 h细胞生存率分别为6.75%±3.71%、48.29%±10.06%、56.53%±8.47%和39.57%±8.93%。RT-CES分析结果显示,ZnCl2(2 mg·L-1、3mg·L-1、4 mg·L-1)预处理可抑制UVB照射诱发的HLEC B-3的坏死和凋亡;DAPI染色结果表明,ZnCl2可减少UVB照射引起的HLEC B-3细胞核固缩和碎裂;RT-PCR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ZnCl2可抑制UVB照射诱发的caspase-1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升高。结论适当浓度的ZnCl2可抑制UVB照射后HLEC B-3中caspase-12的表达上调,进而对体外培养的HLEC B-3细胞UVB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紫外线 CASPASE-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司俊康 郭俊国 +3 位作者 郭大东 唐凯 杜宇翔 王兴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系ARPE-19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和不同浓度(1000 mg·...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的人RPE细胞系ARPE-19分为正常对照组、过氧化氢损伤组和不同浓度(1000 mg·L-1、500mg·L-1)APS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过氧化氢损伤组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APS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1000 mg·L-1、500 mg·L-1)APS后加入200μmol·L-1过氧化氢。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检测各组细胞活性;DAPI染色观察各组细胞核形态学变化;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electronic sensing system,RT-CES)实时记录细胞生长状态;应用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各组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结果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皱缩,悬浮细胞增多,APS干预后细胞状态改善。MTT检测结果显示:1000 mg·L-1、500 mg·L-1APS孵育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9.86±3.64)%和(101.03±3.52)%,与正常对照组(1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过氧化氢损伤组细胞存活率为(56.49±2.3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1000 mg·L-1、500 mg·L-1APS干预后,细胞存活率升高到(88.14±2.97)%和(80.75±3.13)%,与过氧化氢损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API染色显示正常细胞核均匀淡染,过氧化氢损伤组出现强荧光点和致密的细胞核,APS处理后凋亡程度减轻。RT-CES显示,APS处理可以减少过氧化氢造成的细胞损伤。Caspase-3检测发现过氧化氢造成细胞caspase-3水平升高,APS处理后caspase-3水平下降。结论 APS可以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人RPE细胞系ARPE-19的凋亡,这为APS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抑制紫外线B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Ca^2+-ATP酶1表达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道光 刘冬梅 +2 位作者 郭大东 毕宏生 吴秋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材料氧化锌在有/无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照射下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 B-3,HLEB-3)细胞质膜 ma membrane calcium ATPase1,PMCA1)表达的影响。方法HLEB-3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在有/无UV... 目的研究纳米材料氧化锌在有/无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照射下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B-3(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 B-3,HLEB-3)细胞质膜 ma membrane calcium ATPase1,PMCA1)表达的影响。方法HLEB-3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在有/无UVB照射情况下,加入不同浓度的氧化锌,利用DAPI染色细胞核;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Fluo-3/AM染色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CA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MC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API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氧化锌以浓度依赖方式使HLEB-3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反应;UVB照射可增加氧化锌对HLEB-3细胞的毒性效应;在UVB照射下,经氧化锌(2.5μg·m L^(-1)1、5.0μg·m L^(-1)、10.0μg·m L^(-1))处理的HLEB-3细胞凋亡及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均为P<0.05),细胞内Ca2+水平分别从(156.34±4.59)nmol·L^(-1)增加到(173.88±7.17)nmol·L^(-1)、(289.02±9.09)nmol·L^(-1)、(488.36±48.16)n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无UVB照射下,2.5μg·m L^(-1)、5.0μg·m L^(-1)、10.0μg·m L^(-1)氧化锌组细胞PMCA1 mRNA表达分别是0μg·m L^(-1)氧化锌组的0.75倍、0.57倍和0.4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在有UVB照射下,各浓度氧化锌组细胞PMCA1 mRNA表达分别是0μg·m L^(-1)氧化锌组的0.64倍、0.24倍和0.09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氧化锌和UVB照射通过Ca^(2+)信号转导通路对HLEB-3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提示氧化锌在有UVB照射的情况下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有巨大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紫外线B 钙稳态 细胞质膜Ca^2+-ATP酶1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萌 于颖欣 +3 位作者 胡贵丽 刘小菁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8-592,共5页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活化在眼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是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调节的重要信号转导通路。研究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在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中异常活化,并调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就PI3K/Akt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眼科疾病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