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技术在眼病临床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秀艳 毕爱玲 +4 位作者 陈嵘 陈美清 吴建峰 马先祯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6-1419,共4页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凭借着无创、成像清晰、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逐渐运用到眼科疾病及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领域中。MRI在眼科最主要应用在眼眶、眼肿瘤疾病,近年来,MRI也逐渐应用于视觉损伤的临床及科学研...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凭借着无创、成像清晰、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的特点逐渐运用到眼科疾病及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领域中。MRI在眼科最主要应用在眼眶、眼肿瘤疾病,近年来,MRI也逐渐应用于视觉损伤的临床及科学研究中。下面简单介绍MRI在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弱视、视神经、脉络膜疾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及眼科科研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眼病 眼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颖 曹宁 +6 位作者 毕爱玲 吴晓彤 张莉唯 龚胜 吴建峰 温莹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6位健康志愿者。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儿童组28人,年龄为(9±3)岁;成人组18人,年龄为(23±4)岁。fNIRS设备采用日立ETG-4000...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探讨儿童与成人视皮层区功能活动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46位健康志愿者。将志愿者分为两组,其中儿童组28人,年龄为(9±3)岁;成人组18人,年龄为(23±4)岁。fNIRS设备采用日立ETG-4000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通过端口将fNIRS设备与呈现视觉任务的控制电脑进行连接并保证在受试者接受视觉刺激时fNIRS可以同步地检测到视皮层血红蛋白含量的实时变化。视觉刺激任务为黑白棋盘格翻转刺激。将氧合血红蛋白的数据通过Matlab软件分析得出β值,每个通道均包括基线期β值和刺激期β值,利用SPSS 21.0分析软件分别对儿童组以及成人组内受试者单通道的基线期与刺激期β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Δβ=β值_(刺激期)-β值_(基线期)。结果除了儿童组中的通道12外,01至11通道两组受试者刺激期β值均显著高于基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初级视皮层的Δβ值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儿童组受试者与视觉刺激同步的双侧次级视皮层的Δβ值也均显著高于成人组(均为P<0.05)。结论在同样的视觉刺激下,儿童的视皮层功能活动反应程度要明显高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视皮层 血流动力学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钙成像技术在模型动物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谦 毕爱玲 +2 位作者 刘德政 毕宏生 王兴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9-1532,共4页
钙离子是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的重要信使,可以介导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调控神经元的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钙信号在明确的细胞亚区发挥其高度特异性的功能,特别是在大脑视皮层中更能反映神经元的活性,因此对神经元进行钙信号的检... 钙离子是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的重要信使,可以介导多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调控神经元的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钙信号在明确的细胞亚区发挥其高度特异性的功能,特别是在大脑视皮层中更能反映神经元的活性,因此对神经元进行钙信号的检测对研究视皮层功能尤其重要。双光子显微镜在皮层浅层区域钙信号检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综述了双光子在体检测技术在模型动物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Ⅱ/Ⅲ层 钙信号 双光子钙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梦贤 殷学伟 +3 位作者 郭励劼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干预组大鼠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12 d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bpj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Rbpj、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中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干预后12 d,Q-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bpj mRNA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均呈显著上调表达(均为P<0.001);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ELISA检测结果发现,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相比于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Rbpj 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Th2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Th2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细胞比例逐渐恢复均衡(均为P<0.01)。结论LXD可通过下调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的表达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显著促进EAU大鼠中Th1/Th2细胞比例恢复平衡并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Th1/Th2细胞比例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邱岩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并建立EAU模型,LXD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LXD灌胃处理12 d,EAU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液灌胃处理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免疫后12 d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iNOS和A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此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各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分析LXD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结果免疫后12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Arg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iNOS表达均降低,而Arg1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降低(均为P<0.05),呈现不均衡表达;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两者比例逐渐恢复均衡。结论在EAU大鼠中,M1/M2巨噬细胞极化比例紊乱,LXD可明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iNOS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Arg1表达,从而发挥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INOS Arg1 M1/M2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2与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石永伟 毕宏生 蒋文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7-411,共5页
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角膜、巩膜和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TGF⁃β2可通过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物学进程参与疾病的发病进程,与青光眼... 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角膜、巩膜和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眼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TGF⁃β2可通过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生物学进程参与疾病的发病进程,与青光眼、纤维化白内障、角膜损伤、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近视等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就TGF⁃β2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2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b-5p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7
作者 殷学伟 郭励劼 +3 位作者 周梦贤 屈如意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空载体(miR-30b-5p-N)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首先诱导EAU模型,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分别采用携带miR-30b-5p和miR-30b-5p-N的慢病毒于EAU大鼠脾脏进行注射干预处理,EAU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后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0b-5p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Notch信号通路上Notch1和Dll4基因均为miR-30b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相比于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经miR-30b-5p干预治疗后,miR-30b-5p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miR-30b-5p干预治疗后,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为P<0.05)。结论miR-30b-5p可明显下调EAU大鼠各组织中Notch1和Dll4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miR-30b-5p NOTCH1 DLL4 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BETA信号通路介导的眼组织纤维化在眼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郝佳文 张瑞雪 +2 位作者 彭媛 毕宏生 郭大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使眼组织纤维化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可参与细... 眼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眼组织的异常发育和功能障碍有关,其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使眼组织纤维化进而使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胞中,可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调节,是介导组织发生纤维化的关键信号通路。有研究发现,TGF-β信号通路可在青光眼、眼眶纤维化、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眼病中发挥作用。本文就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眼组织纤维化在眼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信号通路 纤维化 青光眼 视网膜疾病 晶状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OCT在角膜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赵丽丽 宋继科 +1 位作者 卢秀珍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58-1063,共6页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 成像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眼科领域,改变了我们对眼科疾病的理解、诊断和治疗。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是一种最新的非接触式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它进一步提高了成像深度和扫描速度,增加了新的算法和功能。SS-OCT允许对角膜结构进行三维评估,提供角膜前、后表面的曲率和高度图以及角膜厚度图。这可以帮助眼科医生筛查和诊断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和变性。SS-OCT更快、更精准和更灵敏的角膜测量有助于对即将进行角膜和屈光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计划和术后监测。文章总结SS-OC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角膜疾病中潜在的临床效用与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以支持更多未来可能的研究和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 屈光手术 角膜移植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MMP-3和TIMP-3及Col3α1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刘一洁 郝琪 +2 位作者 卢秀珍 吴秋欣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373-1380,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3和III型胶原α1(Col3α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电针干预组和假穴组,每组20只。正... 目的:探讨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3和III型胶原α1(Col3α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电针干预组和假穴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电针干预组和假穴组,右眼均配戴-6.0 D透镜,左眼不戴镜。戴镜同时电针干预组在合谷穴与太阳穴给予电针刺激,假穴组豚鼠在假穴位进行干预。造模前,造模2、4 wk检影验光检测屈光度,A超检测眼轴长度,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变化,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视网膜中MMP-3、TIMP-3、Col3α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造模2、4 wk,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轴长度均明显增加(均P<0.05),屈光度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相比,电针干预组干预后眼轴长度均减少(均P<0.05),屈光度均增加(均P<0.05)。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豚鼠视网膜组织各层分界明显,排列规则;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视网膜厚度、内外核层厚度及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则;电针干预组视网膜整体结构较为完善,排列较规则,组织各层形态结构未出现明显异常。Q-PCR和WB检测结果显示,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视网膜中MMP-3、TIMP-3和Col3α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而电针干预组干预后视网膜中MMP-3、TIMP-3和Col3α1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负透镜诱导型近视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能够延缓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眼轴增长,下调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视网膜中的MMP-3、TIMP-3及Col3α1 mRNA及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透镜诱导型近视 电针 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MP-3) Ⅲ型胶原α1(Col3α1)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11
作者 张瑞雪 蒋文君 +3 位作者 郭大东 石永伟 毕宏生 温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 目的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原纤维蛋白-2(FBN2)重组蛋白对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FBN2敲减组、FBN2重组蛋白组,每组8只小鼠,取右眼作为实验眼。入组后,正常对照组小鼠不进行干预,阴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空载体(1 mg·L^(-1)),FBN2敲减组及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腺相关病毒(AAV)(1 mg·L^(-1)),4周后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3μL FBN2重组蛋白(1 mg·L^(-1))。采用视网膜电图(ERG)视觉电生理仪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仪分别检测小鼠视网膜Rod-b、Max-a波振幅和视网膜结构变化;RT-PCR、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视网膜中FBN2、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MAGP-2)、Ⅰ型胶原蛋白(COL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RG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FBN2敲减组和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变小(均为P<0.05);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视网膜ERG Rod-b、Max-a波振幅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OC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组织结构恢复正常,光反射变规则。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 mRNA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FBN2敲减组相比,FBN2重组蛋白组小鼠视网膜组织FBN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OL1、MAGP-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FBN2重组蛋白可以弥补FBN2缺陷型视网膜病变小鼠FBN2内源性缺失,通过调控COL1、MAGP-2表达可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纤维蛋白-2 重组蛋白 视网膜病变 微原纤维相关糖蛋白-2 Ⅰ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法对豚鼠眼球后极部的固定效果比较
12
作者 张秀艳 尹贻雪 +1 位作者 宋继科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 目的:为解决豚鼠眼球组织切片制备过程中所存在的视网膜脱片问题,采用不同固定方法,优化固定效果。方法:2周龄正常豚鼠(75只)随机分为5个大组(A-E组),15个小组,每小组5只。A组(1-3小组)眼球分别置于FAS、Davidson固定液1(D1)和Davidson固定液2(D2)中固定24 h;B组(4-6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剪切角膜,再固定2 h;C组(7-9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1 h后沿视神经方向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再固定2 h;D组(10-12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将眼球分为左右两半;E组(13-15小组)眼球在固定液中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比较各个小组眼球后极部固定效果。结果:形态观察表明1-6小组、11-15小组眼球表面光滑圆润,色泽透明,7-10小组眼球凹陷皱缩变形。HE染色表明大部分组别眼球后极部组织切片卷曲缠绕,视网膜脱离;1、5、6、14、15小组切片结构规整,其中14小组形态最佳,视网膜、脉络膜、巩膜连接紧密,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排列规整。结论:采用D1固定液固定3 h后剪切角膜的固定效果最为理想,适用于豚鼠眼球后极部相关组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眼球后极部 固定液 病理解剖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弱视的早期筛查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颖 温莹 +1 位作者 毕爱玲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83-1186,共4页
弱视是一种由视觉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主、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视力检查是儿童弱视筛查与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不能言语表达的低龄儿童,视力检查受到限制。而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是引起弱视的最常... 弱视是一种由视觉敏感期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为主、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视力检查是儿童弱视筛查与诊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不能言语表达的低龄儿童,视力检查受到限制。而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是引起弱视的最常见危险因素,近年来,对弱视的早期筛查不断延伸至对弱视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筛查,针对屈光状态的筛查方法与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本文试对视力检查方法和屈光性质筛查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力检查 屈光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抗氧化作用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秋欣 王慧 +1 位作者 刘冬梅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0,共4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绿茶提取物茶多酚的有效成分,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近年来EGCG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EGCG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细胞,减少氧化损伤。近年来一些学...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绿茶提取物茶多酚的有效成分,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近年来EGCG得到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EGCG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细胞,减少氧化损伤。近年来一些学者专注于EGCG对眼科疾病防治的研究。本文就EGCG抗氧化作用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氧化作用 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后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巩膜形态改变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於亭 宋继科 +4 位作者 魏慧霞 田庆梅 纪海峰 毕宏生 解孝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后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及巩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表达变化。方法将90只2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型近视(LIM+EA)组,每组30只。NC组正常...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后透镜诱导型近视(LI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及巩膜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脯氨酰羟化酶2(PHD-2)表达变化。方法将90只2周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型近视(LIM+EA)组,每组30只。NC组正常饲养,不干预;LI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配戴-6.0 D透镜片,建立近视模型;LIM+EA组戴镜同时给予针刺合谷穴和太阳穴30 min。造模后2周和4周测量各组豚鼠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豚鼠巩膜中HIF-1α和PHD-2的mRNA相对表达及蛋白含量。另外,于造模后4周利用电镜观察各组豚鼠巩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造模后2周和4周,与NC组(2.20±0.48)D、(1.63±0.41)D;(8.22±0.03)mm、(8.40±0.04)mm相比,LIM组(-4.23±0.43)D、(-5.88±0.49)D;(8.36±0.05)mm、(8.57±0.06)mm和LIM+EA组(-3.63±0.49)D、(-2.55±0.48)D;(8.32±0.03)mm、(8.51±0.03)mm豚鼠右眼屈光度均增加,眼轴均延长(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豚鼠右眼屈光度均减小,眼轴延长均减慢(均为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NC组(82.94±26.03)nm相比,LIM组(48.90±23.38)nm和LIM+EA组(62.83±21.72)nm豚鼠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变小(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变大(P<0.05)。q-PCR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造模后2周和4周,与NC组相比,LIM组后极部巩膜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均为P<0.05),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LIM组相比,LIM+EA组巩膜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PH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升(均为P<0.05)。结论电针干预近视豚鼠可影响巩膜胶原纤维直径及HIF-1α和PHD-2的表达水平,进而延缓近视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透镜诱导型近视 巩膜 缺氧诱导因子-1Α 脯氨酰羟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性视网膜劈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纪海峰 宋继科 +2 位作者 张浩 温莹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4-1398,共5页
近视性视网膜劈裂(MRS)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并发症。目前MRS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玻璃体后皮质及内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被认为会导致视网膜劈裂的形成。另外,眼轴长度的延长和视网膜小动脉牵拉也与MRS的... 近视性视网膜劈裂(MRS)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并发症。目前MRS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玻璃体后皮质及内界膜对视网膜的牵引被认为会导致视网膜劈裂的形成。另外,眼轴长度的延长和视网膜小动脉牵拉也与MRS的发病机制有关。MRS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及超广角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结果。在MRS自然病程中,通常视力和视网膜厚度长期保持稳定,而引起黄斑部病变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如黄斑裂孔、中央凹视网膜脱离、黄斑前膜。MRS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玻璃体切除术、黄斑扣带术等。本文主要对病理性近视视网膜劈裂的发病机制、检查方法、自然病程转归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性视网膜劈裂 发病机制 自然病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血流和内皮素-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於亭 魏慧霞 +3 位作者 田庆梅 纪海峰 宋继科 解孝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33-1338,共6页
目的:观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R)及受体B(ETBR)的表达变化及电针治疗机制。方法:将5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透镜诱导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组(LIM+EA... 目的:观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内皮素-1(ET-1)、内皮素受体A(ETAR)及受体B(ETBR)的表达变化及电针治疗机制。方法:将54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透镜诱导组(LIM组)和电针+透镜诱导组(LIM+EA组)。NC组正常饲养,不干预;LIM组和LIM+EA组右眼配戴-6.00D透镜片,建立近视模型。造模2、4wk测量各组豚鼠屈光度、眼轴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脉络膜ET-1、ETAR和ETB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4wk后,与NC组相比,LIM组和LIM+EA组近视屈光度和眼轴均增加(均P<0.001);LIM+EA组与LIM组相比,屈光度和眼轴均减小(均P<0.05)。造模2、4wk后,与NC组相比,LIM组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均降低(P<0.001),脉络膜ET-1、ETAR及ETBR mRNA和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5);而LIM+EA组与LIM组相比,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升高(P<0.01),脉络膜ET-1、ETAR及ETBR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结论:在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中,随着屈光度和眼轴的增长脉络膜血流减少,而电针可能通过神经调控改善了脉络膜的血流,影响了血管剪切力,下调ET-1及其受体含量以延缓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透镜诱导型近视 脉络膜血流 血管剪切力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负透镜诱导型近视豚鼠睫状肌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姗姗 魏慧霞 +4 位作者 郭滨 殷学伟 刘德政 郭大东 毕宏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经电针干预后在近视豚鼠睫状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2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经电针干预后在近视豚鼠睫状肌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90只2周龄健康三色短毛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透镜诱导型近视(lens-induced myopia,LIM)组和透镜诱导型近视电针(lens-induced myopia+electroacupuncture,LIM+EA)组,每组各30只。NC组豚鼠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干预;LIM组和LIM+EA组豚鼠右眼均戴-6 D透镜诱导近视,左眼作为自身对照不做任何处理;LIM+EA组豚鼠在戴镜同时选取双侧太阳穴、合谷穴进行电针干预。各组豚鼠造模后2周、4周进行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检测,分别制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睫状肌的形态;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豚鼠睫状肌中EGF mRNA、EGF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2周、4周,LIM组和LIM+EA组造模眼分别与自身对照眼及NC组右眼相比,近视屈光度均增加,眼轴均延长,LIM+EA组造模眼较LIM组造模眼近视屈光度减小,眼轴延长减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检测结果显示,NC组睫状肌纤维完整、排列有序;LIM组睫状肌纤维断裂、溶解,排列混乱;LIM+EA组睫状肌纤维相对完整,排列有序。q-PCR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LIM组右眼睫状肌中EGF mRNA、EGF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NC组和LIM+EA组相比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LIM+EA组和NC组EGF mRNA、EGFR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电针干预近视豚鼠可影响睫状肌中EGF和EGFR的表达水平并能延缓近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电针 负透镜诱导型近视 睫状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轶凡 张莲 +1 位作者 解孝锋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3-1337,共5页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被列为世界三大疾病之一。近视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饮食因素较少被关注,但已有文献报道,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高糖饮食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从而介导视网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2)表达水平升高,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激活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再作用于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因子,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ECM)减少,最终导致巩膜重塑眼轴增长而发生近视。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及生物学机制方面探讨高糖饮食与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近视防控提供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饮食 近视 青少年 近视发生 近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啮齿类动物的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秀艳 毕爱玲 +4 位作者 战梅霞 李鹏 张月英 马先祯 毕宏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5-648,共4页
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豚鼠等)被广泛应用于视觉研究领域,动物视觉疾病模型的研究离不开视功能的检测。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动物视力测试方法包括电生理学视锐度测试和行为学视锐度测试,这两类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电生理学视力测试... 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豚鼠等)被广泛应用于视觉研究领域,动物视觉疾病模型的研究离不开视功能的检测。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动物视力测试方法包括电生理学视锐度测试和行为学视锐度测试,这两类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电生理学视力测试方法(视觉诱发电位)具有侵入性,电极植入后需要恢复时间,并且所测得的视锐度值仅反映单细胞的电活动或神经核团的场电位,不能从整体水平反映动物的视觉功能,而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可弥补上述缺陷,故广泛运用于啮齿类动物的视锐度测量中。本文就啮齿类动物行为学视力测试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动物 行为学视力 视觉水箱任务 虚拟视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