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羊常用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60
1
作者 袁翠林 于子洋 +5 位作者 王文丹 朱风华 王利华 林英庭 于静静 李斌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0-226,共7页
试验旨在综合评价从山东省17个市采集的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测定了109个样本10种常用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GE),应用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干物质消化率(IVDMD),以计算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根据预测干物质随意采食量... 试验旨在综合评价从山东省17个市采集的羊常用粗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试验测定了109个样本10种常用原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GE),应用两级离体消化法测定干物质消化率(IVDMD),以计算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并根据预测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进而计算出分级指数(GI)。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间的常规养分的差异不能准确地评价饲料营养价值;以NDF、ADF所得GI综合评价粗饲料中营养价值得到苜蓿>冬牧70>地瓜秧>羊草>花生秧>青贮玉米秸>玉米秸>水稻秸>豆秸>麦秸;IVDMD与NDF、ADF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CP呈显著正相关;DE与NDF、ADF相关性较强,且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常规养分 体外干物质消化率 能值 分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饲料兽药网络经营情况分析
2
作者 刘华阳 赵学峰 刘学江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46-48,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销售量[1,2,3]呈几何式增长。为了解饲料兽药的网络经营[4,5,6,7]状况,山东省饲料质量检验所组织人员对山东省饲料兽药网络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期为行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饲料质量 网络经营 参考资料 饲料兽药 互联网 山东省 调研分析 从业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地方山羊品种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淑二 冯鑫磊 +1 位作者 张敏 刘展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82-84,共3页
为了解地方山羊品种资源之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对山东省的莱芜黑山羊、沂蒙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4个地方山羊品种的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沂蒙黑山羊的初生重偏低(P<0.05),90日龄时体重还是偏低(P<... 为了解地方山羊品种资源之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对山东省的莱芜黑山羊、沂蒙黑山羊、牙山黑绒山羊和鲁北白山羊4个地方山羊品种的体重、体尺和繁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沂蒙黑山羊的初生重偏低(P<0.05),90日龄时体重还是偏低(P<0.05);莱芜黑山羊胸围比其他品种更具优势(P<0.05);鲁北白山羊体长偏长,繁殖性能最高(P<0.05)。说明鲁北白山羊在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山羊品种 体重 体尺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饲料原料动物油脂质量安全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俊玲 强莉 +3 位作者 宫玲玲 张玮 李会荣 张芸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16-17,共2页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原料非常紧缺,尤其是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价格连年增长,致使饲料原料市场异常的混乱。调查显示,一是一些非食用动物不但直接进入人的食物链中,其中一大部分是用在了动物源...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原料非常紧缺,尤其是作为蛋白质来源的动物源性饲料的价格连年增长,致使饲料原料市场异常的混乱。调查显示,一是一些非食用动物不但直接进入人的食物链中,其中一大部分是用在了动物源性单一饲料的生产中;二是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生产厂家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或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生产源头不能把不同食用动物原料严格分开,或是生产过程中互相交叉污染,或是后期人为掺假;三是产品标准混乱、质检条件差强人意。总之,多方面原因造成动物油脂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如何控制并确保动物油脂产品质量安全合格,值得深思。现就以下几个方面逐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安全控制 饲料原料 动物油脂 动物源性饲料 产品质量安全 生产条件 食用动物 畜牧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生猪和蛋鸡自配料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华阳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7期21-21,24,共2页
《山东省动物养殖者自行配制饲料质量安全使用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9年12月23日实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020年3月下发了征求《关于养殖者自行配制饲料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不久正式《规定》将公布实施。... 《山东省动物养殖者自行配制饲料质量安全使用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9年12月23日实施,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020年3月下发了征求《关于养殖者自行配制饲料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不久正式《规定》将公布实施。这表明部省两级饲料管理部门为确保自配料质量安全可控,加强了对自配料的监管。山东省自配料以生猪和蛋鸡自配料为主,2018年和2019年,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先后组织对生猪和蛋鸡养殖场自配料进行了调研并对质量安全进行了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养殖 自配料 饲料质量安全 省畜牧兽医局 蛋鸡 征求意见稿 安全可控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用动物油脂生产与质量安全探讨
6
作者 宫玲玲 李俊玲 +2 位作者 刘婕 郭玉秋 王英英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20-21,共2页
现代畜禽生产对能量的要求较高,依靠谷实类饲料原料难以满足需求,动物油脂成为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动物油脂与一般植物油脂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有香味,被大量广泛用于饲料生产,早以被列入《饲料原料目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饲... 现代畜禽生产对能量的要求较高,依靠谷实类饲料原料难以满足需求,动物油脂成为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动物油脂与一般植物油脂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有香味,被大量广泛用于饲料生产,早以被列入《饲料原料目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饲料用动物油脂加工业起步较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品质安全性和稳定性差。我国当前饲料用动物油脂生产和使用总量大,但实际生产和应用上还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生产企业规模较小,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工艺不符合规定要求、原料来源复杂等原因,导致质量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生产 畜禽生产 动物油脂 饲料原料 油脂加工业 植物油脂 生产企业规模 满足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饲料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7
作者 李俊玲 李祥明 +2 位作者 刘学江 杨智国 张爱斌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第7期17-18,共2页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即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技术活动。也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而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活动。饲料检测实验室现在...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即为达到质量要求而采取的技术活动。也就是说,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而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活动。饲料检测实验室现在更多关注检测结果质量控制,也即为达到质量要求,在检测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评价检验结果是否可靠,或是更好的保障检验结果可靠,以及排除分析中所有阶段导致不满意的原因。质检部门必须做好饲料检验质量控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安全 饲料检测 质量控制 检验结果 技术活动 检测实验室 检测结果 检测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量对不同饲料原料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明 刘法孝 +3 位作者 李兆勇 王小明 杨在宾 李祥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105,共6页
研究含水量对不同饲料原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分组对照试验设计,以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固态发酵玉米、豆粕和棉籽粕,设30%、40%、50%、60%4个含水量,以感官评价、p H和发酵后益生存留量为发酵品质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随... 研究含水量对不同饲料原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分组对照试验设计,以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固态发酵玉米、豆粕和棉籽粕,设30%、40%、50%、60%4个含水量,以感官评价、p H和发酵后益生存留量为发酵品质评定指标。结果表明:随发酵时间延长,p H表现二次曲线的规律(P<0.01);含水量显著影响玉米、豆粕和棉籽粕的发酵(P<0.05),不影响原料初始p H(P>0.05);p H达到稳定时,50%含水量的玉米、豆粕和棉籽粕的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数量高于其他处理(P<0.05)。本试验条件下,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发酵玉米,最佳含水量为50%;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发酵豆粕和棉籽粕,最佳含水量为60%;酵母菌发酵豆粕和棉籽粕,最佳含水量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菌种 PH 感官指标 益生菌存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条件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彦平 刘公言 +6 位作者 梁萌 朱良智 赵雪艳 呼红梅 唐伟静 王继英 王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100,共4页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乙酸和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8.35%~104.24%,标准品中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58%,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3种物质检出限为4.928~9.489 mg/L,适用于青贮饲料桑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青贮饲料桑 乳酸 乙酸 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及贮藏期对发酵饲料霉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怀中 王文志 +3 位作者 盛清凯 孟宪利 李会荣 孙家林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4,9,共5页
研究贮藏温度与贮藏期对厌氧发酵的啤酒糟、青绿玉米秸秆及母猪配合饲料氧化变质过程中自由基和霉菌的影响。贮藏温度为10和30℃,贮藏期为1~4 d。测定指标为羟自由基、丙二醛、过氧化氢酶、p H、抗氧化能力、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等。结果... 研究贮藏温度与贮藏期对厌氧发酵的啤酒糟、青绿玉米秸秆及母猪配合饲料氧化变质过程中自由基和霉菌的影响。贮藏温度为10和30℃,贮藏期为1~4 d。测定指标为羟自由基、丙二醛、过氧化氢酶、p H、抗氧化能力、霉菌和黄曲霉毒素等。结果为10℃时贮藏第1天—第3天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第4天差异极显著(P〈0.01);30℃时第1天—第4天各指标每天皆极显著变化(P〈0.01);贮藏第4天10与30℃相比,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建议10℃下发酵饲料贮藏期低于4 d,30℃下贮藏期低于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霉变 自由基 温度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微量元素形态及粪臭素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盛清凯 战余铭 +2 位作者 李会荣 孟宪利 赵红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
为促进种养结合,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均... 为促进种养结合,在母猪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厌氧发酵,研究饲料发酵对饲料、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及粪中粪臭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未发酵饲料相比,发酵饲料和猪粪中醋酸提取态的铜、铁、锌、锰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还原态的铜、铁含量显著增加,氧化态的铜、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减少,残渣态的铜含量无明显变化;饲料p H值显著降低,猪粪p H值显著升高;猪粪粪臭素浓度极显著降低;乳酸菌含量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表明饲料发酵改变了饲料和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化学形态,减少了猪粪臭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发酵 猪粪 微量元素形态 粪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发酵对猪粪厌氧堆肥发酵过程中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盛清凯 夏冬 +3 位作者 孟宪利 韩红 赵红波 李祥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为促进种养结合,研究饲料发酵对猪粪堆肥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对照组为饲喂干粉料的母猪粪,试验Ⅰ组为干粉料母猪粪+混合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试验Ⅱ组为饲喂混合菌厌氧发酵饲料的母猪粪。不同猪粪分别与小麦壳混匀... 为促进种养结合,研究饲料发酵对猪粪堆肥厌氧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对照组为饲喂干粉料的母猪粪,试验Ⅰ组为干粉料母猪粪+混合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试验Ⅱ组为饲喂混合菌厌氧发酵饲料的母猪粪。不同猪粪分别与小麦壳混匀后堆积厌氧发酵。结果表明:饲料发酵使饲料和新鲜猪粪中乳酸菌增加,大肠杆菌减少(P<0.01),纤维素酶活性增加(P<0.05);堆肥过程中,试验Ⅰ组和Ⅱ组纤维素酶、蛋白酶、脲酶的活性先降低然后逐渐升高,两组变化趋势相似(P<0.05)。饲料发酵影响堆肥中酶的活性,发酵饲料猪粪容易腐熟,枯草芽孢杆菌可能在生猪饲料发酵及堆肥发酵整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饲料 猪粪 堆肥 纤维素酶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发酵饲料饲喂母猪技术及注意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盛清凯 武英 李祥明 《猪业科学》 2014年第6期76-77,共2页
饲料发酵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 饲料发酵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微生物自身的代谢活动,将植物性、动物性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分解或转化,产生更能被畜禽采食、消化、吸收的养分。通过发酵处理的饲料不仅改善饲料营养吸收水平,降解饲料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而且同时增加动物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减少疾病的发生,进而大大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改善动物的健康水平。发酵饲料中的有益菌及其酶、酸等产物还有助于动物肠道的净化,促进生殖健康,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饲喂 饲料发酵 抗营养因子 技术 母猪 应用 饲料原料 动物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复合微生物发酵菌种比例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小明 杨在宾 +2 位作者 刘晓明 李兆勇 李祥明 《猪业科学》 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对饲料pH、干物质回收率(DMR)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探讨菌种的适宜添加比例。以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设计9组发酵模型,35~37℃固态发酵... 本文旨在研究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对饲料pH、干物质回收率(DMR)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探讨菌种的适宜添加比例。以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不同添加比例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设计9组发酵模型,35~37℃固态发酵,每12 h检测一次pH,取发酵0 h、24 h、48 h和72 h样品进行还原糖含量和DMR的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时间内,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比例为2∶2∶2或2∶2∶3,饲料pH较低,发酵进程较快(P<0.05);添加比例为2∶2∶2、2∶2∶3或3∶3∶3,饲料发酵后还原糖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发酵72 h,各处理之间饲料DMR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干物质损失平均为6.15%。本试验条件下,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发酵的适宜添加比例为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发酵 PH 还原糖 干物质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去除矿物添加剂对猪粪中矿物元素含量及化学形态的影响
15
作者 赵红波 韩红 +4 位作者 陈雪梅 韩冠军 李会荣 盛清凯 王迎雪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0-66,共7页
为降低猪粪中矿物元素的污染,研究饲料中去除铜、铁、锌、锰矿物添加剂对育肥猪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含量、化学形态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2.5±0.50)kg的育肥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饲喂添加矿物添加剂的常规日粮(对照组... 为降低猪粪中矿物元素的污染,研究饲料中去除铜、铁、锌、锰矿物添加剂对育肥猪猪粪中铜、铁、锌、锰的含量、化学形态及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62.5±0.50)kg的育肥猪随机均分为四组,分别饲喂添加矿物添加剂的常规日粮(对照组)、常规日粮中去除矿物添加剂后的基础日粮(去矿组)、基础日粮+益生菌的试验日粮(益生菌组)、基础日粮+益生菌后厌氧发酵的试验日粮(发酵组)。试验期31d。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去矿组猪粪中矿物元素的含量降低(P<0.01),铁和锌残渣态的含量升高(P<0.05),铁氧化态的含量降低(P<0.05),日增重无差异(P>0.05);和去矿组相比,发酵组猪粪中铜、铁、锌、锰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猪粪中矿物元素氧化态的含量及猪的日增重提高(P<0.05);益生菌组猪粪中矿物元素含量及猪日增重的变化居于去矿组和发酵组之间。结果表明育肥猪饲料中去除矿物添加剂可以减少猪粪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对猪生产性能无影响,去除矿物添加剂的育肥猪饲料发酵后可以进一步降低猪粪中的矿物元素,改变粪中矿物元素的化学形态及促进猪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猪猪粪 矿物元素 发酵 形态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bla_(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流行传播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文双 魏秀丽 +2 位作者 赵云亭 刘宝涛 邹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2-147,共6页
为了解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中bla_(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从山东不同地区共5个蛋鸡养殖场分离的440株大肠杆菌中bla_(CTX-M)基因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及可转移性。结果表明:142株(32.... 为了解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中bla_(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019年从山东不同地区共5个蛋鸡养殖场分离的440株大肠杆菌中bla_(CTX-M)基因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及可转移性。结果表明:142株(32.3%)大肠杆菌携带bla_(CTX-M)基因,包括bla_(CTX-M)-1G(20.2%)、bla_(CTX-M-9G)(14.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携带bla_(CTX-M)基因的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5.8%),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次之(94.4%),对萘啶酸、头孢噻肟、头孢噻呋、恩诺沙星、氟苯尼考耐药水平较高,介于82.4%~86.6%之间,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2.8%)。对携带bla_(CTX-M)基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142株bla_(CTX-M)阳性菌株中有139株接合转移成功,复制子分型主要为F型,占82.0%。本研究结果说明山东地区蛋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_(CTX-M)基因主要以F型质粒作为接合转移载体进行水平传播,加重了耐药基因的传播及多药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源大肠杆菌 blaCTX-M基因 耐药性 接合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玮 李会荣 宫玲玲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69,共6页
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样品用甲醇提取,以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 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样品用甲醇提取,以C18柱(1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空白载体中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能达到很好的分离;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在1.0~5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肉桂醛在0.10~5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最低定量限为50 mg/kg,肉桂醛最低定量限为5.0 mg/kg;加标回收率为83.7%~112%,变异系数为0.70%~6.39%。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简便可靠,可用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中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和百里香酚的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肉桂醛 丁香酚 香芹酚 百里香酚 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饲料香味剂中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会荣 宫玲玲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6-38,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香味剂中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饲料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以HP-5(30 m×0.25μm)柱为分析柱,FID检测器在温度270℃时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空白载体中麝... 本研究建立了同时测定饲料香味剂中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饲料样品用无水乙醇提取,以HP-5(30 m×0.25μm)柱为分析柱,FID检测器在温度270℃时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空白载体中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能很好的分离;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在1.0~50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50 mg/kg;添加回收率为86%~104%,变异系数为2.7%~6.7%。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简便可靠,可用于饲料香味剂中麝香草酚、丁香酚和香兰素的同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香味剂 麝香草酚 丁香酚 香兰素 同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饲料添加剂中百里香酚、香芹酚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宫玲玲 李会荣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饲料添加剂中百里香酚、香芹酚的气相色谱同步测定方法。用无水乙醇振摇提取后,气相色谱进行同步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浓度在0.005~2.00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测限为50mg/kg,本... 本研究建立了饲料添加剂中百里香酚、香芹酚的气相色谱同步测定方法。用无水乙醇振摇提取后,气相色谱进行同步测定,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浓度在0.005~2.00m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测限为50mg/kg,本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可实现饲料添加剂中百里香酚、香芹酚的同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饲料添加剂 百里香酚 香芹酚 同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膨化并添加优质蛋白粉和EM菌对鲍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伏桂华 石英 +1 位作者 杨红艳 杨志强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25,共4页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的饵料对鲍鱼生产性能和水质的影响。选择鲍壳径长40 mm左右的皱纹盘鲍90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饲喂配合饵料制粒料、配合饵料膨化料、原料豆粕发酵+饵料膨化+优质蛋白粉+微生态...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加工工艺的饵料对鲍鱼生产性能和水质的影响。选择鲍壳径长40 mm左右的皱纹盘鲍90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饲喂配合饵料制粒料、配合饵料膨化料、原料豆粕发酵+饵料膨化+优质蛋白粉+微生态制剂环保料(EM菌液),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试验期为106 d。试验结果表明:(1)从水质变化来看,饵料膨化会提高饵料的消化率,使水质保持良好的状态;尤其是豆粕发酵后膨化并加入EM菌液和优质蛋白粉,水质更优,效果更好。(2)从饲喂效果看,饵料膨化会比普通制粒效果好,生长速度提高,增重提高,鲍鱼壳径长度增长较快;当豆粕发酵后饵料膨化并加入优质蛋白粉和EM菌液后,生长速度提高,增重提高更加明显,鲍鱼壳径长度增长更快。由此可见,在整个饲喂过程中,原料豆粕进行发酵后,配合饵料进行膨化并加入优质蛋白粉和微生态制剂(EM菌液)饲喂鲍鱼,更能保持水质优良,且生产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饵料膨化 优质蛋白粉 微生态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