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大玮 毕玉琦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1年第8期75-79,共5页
分析和总结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以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质量保证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式评价和可回溯性管理等质量控制方法,将实验室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解,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并以某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例,对... 分析和总结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以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质量保证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式评价和可回溯性管理等质量控制方法,将实验室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分解,确保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并以某食品检测实验室为例,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项目的总评分为1.227,满足管理指标设定要求。对实验室管理中出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标准化 清单式 可追溯性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中化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新玲 《现代食品》 2020年第20期209-211,共3页
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化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本文将针对化学检测中的光谱检测、色谱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应用分析,并结合当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化学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有效提升食品安... 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中,化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本文将针对化学检测中的光谱检测、色谱检测、生物-化学检测、固相萃取技术进行应用分析,并结合当前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化学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以及有效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 化学检测 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的7种食品添加剂并行检测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大玮 毕玉琦 +1 位作者 解恒杰 刘睿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22年第4期57-61,67,共6页
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问题,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并行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发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实现对于多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检测。通过调整沉淀剂的使用、前处理参数的细化、色谱柱的选择等条件... 针对如何快速有效地完成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问题,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建立一种并行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发挥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实现对于多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检测。通过调整沉淀剂的使用、前处理参数的细化、色谱柱的选择等条件优化,得到满足食品检测的多种添加剂并行检测气相色谱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回收率高和相对偏差较低,对于待检测添加剂具有很好的分离度和检测精度。通过糕点和辅食佐料等的测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食品添加剂 并行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和秩和法综合评价我国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发展概况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蕾 魏霞 于咏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36-1643,共8页
目的综合评价全国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发展基本情况。方法选取各地市任务量、从业人员总数、硕士以上人员数量、实验室总面积、固定资产、大型仪器价值、科研课题总数等7个分别与全国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总数的比例做为评价指标,运用... 目的综合评价全国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发展基本情况。方法选取各地市任务量、从业人员总数、硕士以上人员数量、实验室总面积、固定资产、大型仪器价值、科研课题总数等7个分别与全国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总数的比例做为评价指标,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法与秩和比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档。结果广东省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发展评为“优”(概率单位(Probit);7.0);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浙江、江苏、湖北、辽宁等省市结果评为“良”(5.5≤概率单位(Probit)≤7.0);天津、重庆、河北、河南、山西、吉林、陕西、黑龙江、甘肃、江西、安徽、内蒙古、云南、湖南、广西、海南、新疆、贵州结果评为“中”(4.0≤(概率单位(Probit)<5.5);福建、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兵团等省市结果评为“缓”(概率单位(Probit)<4.0),经方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F=567.085,P<0.001)。结论应整合经济欠发达和人口稀少地区的食品药品检验资源,避免重复投入,提升检验能力;同时做大做强东部发达地区食品药品综合检验机构,集团化品牌化,更好地发挥食品药品机构的科技支撑作用,从而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验机构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秩和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梁秀清 杨颖 +3 位作者 张红霞 王艳丽 李芳芳 刘艳明 《肉类研究》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在肉制品中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综述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5种前处理技术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并... 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在肉制品中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综述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5种前处理技术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并概述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对多种挥发性亚硝胺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挥发性 N-亚硝胺化合物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铝的检测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新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33期140-141,共2页
铝作为地壳中数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特点,被人们应用到了各行业中,尤其是食品领域,铝作为添加剂会进入人体内。铝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还会造成人体新陈代谢紊乱。故此,对食... 铝作为地壳中数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性质特点,被人们应用到了各行业中,尤其是食品领域,铝作为添加剂会进入人体内。铝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还会造成人体新陈代谢紊乱。故此,对食品中铝的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粗浅讨论食品中铝的检测方法与改进研究,以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真菌毒素污染、国内外限量标准与防控研究进展
7
作者 程玲云 胡明燕 +4 位作者 高牡丹 程月红 朱晓萌 胡梅 杨振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38-44,共7页
小麦作为全球粮食体系的基石,其衍生产品小麦粉不仅是人类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然而,近年来,小麦粉中真菌毒素的频发污染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挑战,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小麦... 小麦作为全球粮食体系的基石,其衍生产品小麦粉不仅是人类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要素。然而,近年来,小麦粉中真菌毒素的频发污染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挑战,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小麦粉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类型包括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污染情况最为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相关限量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旨在全面综述小麦粉中主要真菌毒素的类型、污染现状,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限量标准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策略也不同。在以上内容分析探讨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控策略,旨在为小麦粉的安全生产、加工及消费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真菌毒素 污染状况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2016~2019年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海红 王冠群 +2 位作者 田洪芸 任雪梅 王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0期7633-7641,共9页
目的分析2016~2019年我国坚果炒货食品的安全形势。方法结合2016~2019年国家和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品质指标(过氧化值、酸价等)、... 目的分析2016~2019年我国坚果炒货食品的安全形势。方法结合2016~2019年国家和各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的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品质指标(过氧化值、酸价等)、微生物指标(霉菌、大肠菌群等)和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糖精钠等),主要不合格种类为花生、瓜子和豆类。酸价和过氧化值主要不合格原因为炒货原料质量不达标、生产过程控制不严、储存条件不当、包装密封性不好;霉菌和大肠菌群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原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人员卫生、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熟制过程中杀菌不彻底;二氧化硫和糖精钠主要不合格原因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量控制不当。结论建议监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原料监管和生产过程控制、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加强企业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 品质指标 微生物指标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市场监管视角下粮食加工品的食品分类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艳艳 杨振东 +3 位作者 厉玉婷 程玲云 明双喜 杨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5828-5838,共11页
食品安全关系国泰民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食品抽检工作逐渐突显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食品分类是抽检工作准确的基础、先决条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同法规标准中的食品分类不同,给食品抽检工作甚至是监管... 食品安全关系国泰民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食品抽检工作逐渐突显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的食品分类是抽检工作准确的基础、先决条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同法规标准中的食品分类不同,给食品抽检工作甚至是监管工作都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为进一步规范粮食加工品的食品分类,提高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质量,助推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本文梳理粮食加工品的相关法规标准,总结近年来参与食品抽检工作的经验,对粮食加工品的抽检工作中食品四级分类以及判定注意事项进行比较说明,旨在能够成为市场监管体系下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加工品 分类体系 食品安全标准 市场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丽丽 郑红 +5 位作者 程志 卢兰香 薛霞 王骏 胡梅 刘艳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64-271,共8页
本文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氨基酸用磺基水杨酸提取,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柱前衍生试剂,以乙腈水-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SS T3色谱柱高效分离,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 本文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中氨基酸用磺基水杨酸提取,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柱前衍生试剂,以乙腈水-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SS T3色谱柱高效分离,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22种氨基酸在2~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检出限(S/N≥3)为10 mg/100 g,定量限(S/N≥10)为25 mg/100 g,低、中、高三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在90.1%~109.1%,相对标准偏差为0.8%~6.9%。方法简单高效、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22种游离氨基酸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保障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游离氨基酸 柱前衍生 2 4二硝基氟苯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GB 31602—2015)标准解读
11
作者 泮秋立 孙德鹏 +2 位作者 车明秀 刘睿 胡明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19期43-43,46,共2页
干海参作为滋补佳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自2020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海参养殖违规使用敌敌畏等禁用药物事件后,人们对海参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实施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作为滋补佳品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自2020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海参养殖违规使用敌敌畏等禁用药物事件后,人们对海参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发布实施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干海参》(GB 31602—2015),有效规范了干海参产品的生产行为。本文在介绍GB 31602—2015基本框架的基础上,阐述了蛋白质、水分、盐分和水溶性总糖等主要技术指标,为企业和检验机构正确理解和运用该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海参 国家标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制品中伏马菌素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12
作者 程玲云 傅骏青 +2 位作者 杨振东 朱晓萌 胡明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93-95,99,共4页
伏马菌素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主要污染粮食及制品,特别是对玉米及其制品影响最大。为掌握并了解我国玉米制品伏马菌素污染状况,从东北、西北、南部、华北、华南、中部等6个地区12个省(区、市)采集样品120份检测伏马菌素。结果显示... 伏马菌素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主要污染粮食及制品,特别是对玉米及其制品影响最大。为掌握并了解我国玉米制品伏马菌素污染状况,从东北、西北、南部、华北、华南、中部等6个地区12个省(区、市)采集样品120份检测伏马菌素。结果显示,34份玉米制品检出了伏马菌素,总检出率为28.3%;各省(区、市)玉米制品伏马菌素检出率不同,山东省检出率最高(70.0%);来自山东省、陕西省、辽宁省的5份玉米制品中伏马菌素含量高于2000μg·kg^(-1);34份含伏马菌素的样品中,74%的玉米制品中同时检出了多种真菌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 真菌毒素 玉米制品 酶联免疫吸附法 污染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蛋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1
13
作者 魏莉莉 薛霞 +4 位作者 武传香 丁一 卢兰香 王骏 刘艳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4-1381,共8页
该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中影响氨基糖苷残留分析准确度与灵敏度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鸡蛋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安普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 该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及仪器分析中影响氨基糖苷残留分析准确度与灵敏度的各主要因素,建立了鸡蛋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潮霉素B、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安普霉素、大观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残留量的混合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10 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含0.4 mmol/L EDTA和50 g/L三氯乙酸)超声提取,调节pH至6~7后,经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采用SIELC Obelisc R色谱柱分离,以乙腈和1.0%(v/v)甲酸水溶液(含1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经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在5~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LOD,S/N≥3)为2~5μg/kg,定量限(LOQ,S/N≥10)为5~10μg/kg。在空白鸡蛋中进行LOQ、20μg/kg、100μ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方法的平均回收率(n=6)为68.1%~111.3%,相对标准偏差为1.2%~12.3%。利用该方法对市售的20批次鸡蛋样品进行测定,均未检出目标物。本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可实现鸡蛋中1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混合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氨基糖苷类药物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的19种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兰香 薛霞 +8 位作者 宿书芳 张艳侠 尹丽丽 程志 郑文静 孙立臻 王骏 祝建华 刘艳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7,共8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19种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经α-淀粉酶酶解,调pH值沉淀蛋白等杂质净化,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为柱前衍生试剂,以甲酸-甲酸铵缓冲液(20 mmol...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19种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分析方法。样品经α-淀粉酶酶解,调pH值沉淀蛋白等杂质净化,采用6-氨基喹啉基-N-羟基-琥珀酰亚氨基甲酸酯为柱前衍生试剂,以甲酸-甲酸铵缓冲液(20 mmol/L,pH 2.25)为流动相A、甲酸-甲酸铵缓冲液(20 mmol/L,pH 3.00)为流动相B和乙腈为流动相C进行梯度洗脱,经AccQ-Tag Ultra C;色谱柱分离后,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胱氨酸浓度在5~125μmol/L之间,其余18种氨基酸和牛磺酸浓度在10~250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胱氨酸为1.5μmol/L,其他分析物均为3μmol/L,定量限胱氨酸为5μmol/L,其他分析物为10μmol/L。方法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0.16%~109.84%,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4.77%。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满足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19种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测定,可为企业质量控制和政府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 氨基酸 牛磺酸 AQC柱前衍生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植物油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芳芳 王艳丽 +7 位作者 李洁 陈倩倩 田其燕 陈克云 鞠香 赵发 张卉 刘艳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94-299,共6页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该研究选取绿色环保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专一性,建立了植物油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先经正己烷溶解,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提取,提取液... 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该研究选取绿色环保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专一性,建立了植物油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先经正己烷溶解,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进行提取,提取液加入微量二氯甲烷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目标物经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研究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样品的提取条件、萃取剂种类及体积、分散剂种类及体积、氯化钠添加量等),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最佳条件下,在0.01~1.00μg/mL内,11种有机磷农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1~0.9997。当加标水平为0.01、0.10、0.50 mg/kg时,所有目标物的回收率为75.6%~116.2%,相对标准偏差为1.6%~8.7%。分析物的检出限为0.002~0.003 mg/kg,定量限为0.007~0.010 mg/kg。经验证,该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可用于植物油中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气相色谱法 火焰光度检测器 有机磷农药残留 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食用菌标准体系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艳艳 杨振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72-4682,共11页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同时,我国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食用菌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腐烂或污秽、标签不合格等,其中以农药残留超标为主。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选择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标准为目标,梳理归纳我国和CAC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内容,并从食品分类体系、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进行差异性比对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食用菌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二氢槲皮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桂亮 廉贞霞 +3 位作者 公丕学 薛霞 刘艳明 祝建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80-285,共6页
该文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二氢槲皮素的新方法。样品经V(甲醇)∶V(2%乙酸水)=1∶1提取定容后,经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甲醇-0.1%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保留... 该文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二氢槲皮素的新方法。样品经V(甲醇)∶V(2%乙酸水)=1∶1提取定容后,经亲水亲脂平衡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甲醇-0.1%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保留时间和光谱图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在质量浓度0.8~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二氢槲皮素检出限为0.6 mg/kg,定量限为2.0 mg/kg。在饮料、发酵乳、可可制品中添加2、20、200 mg/kg 3个浓度水平,平均回收率为90.3%~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0.45%~1.42%。该方法前处理净化效果好,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食品中二氢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槲皮素 固相萃取 亲水亲脂平衡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新食品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植物源性成分阳性质粒的构建及检测方法的验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翟清燕 任易婕 +1 位作者 郑世超 霍胜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37-241,共5页
植物蛋白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利益驱使,掺假现象也逐年增加。针对此现象构建了核桃、花生、大豆3种植物成分的阳性质粒分子,对3种阳性质粒分子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中... 植物蛋白饮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利益驱使,掺假现象也逐年增加。针对此现象构建了核桃、花生、大豆3种植物成分的阳性质粒分子,对3种阳性质粒分子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验证,并对实时荧光PCR反应体系中不同品牌PCR预混液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核桃、花生、大豆阳性质粒分子均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检验灵敏度均可达到10-5 ng/μL;标准曲线扩增效率分别为93.299%、123.623%和132.975%,且相关线性系数R 2均在0.99以上。综上所述,3种品牌的PCR预混液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均可以满足核桃、花生和大豆日常检验工作的要求,对于植物源性成分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质粒分子 特异性 灵敏度 PCR预混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艳丽 梁秀清 +6 位作者 陈倩倩 李芳芳 李洁 陈克云 田其燕 李霞 刘艳明 《肉类研究》 2023年第3期33-39,共7页
选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加水浸泡后采用乙腈提取,经Pri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柱(200 mg/6 mL... 选取通过式固相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建立动物源性食品中11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样品加水浸泡后采用乙腈提取,经Prime HLB通过式固相萃取柱(200 mg/6 mL)快速净化,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以空白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在0.5~5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0.9998,检出限为0.2~0.3μg/kg,定量限为0.5~1.0μg/kg;在1、4、10μg/kg 3个加标水平下,11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1%~97.4%,相对标准偏差为2.3%~8.8%;该方法提取及净化时间仅需15 min/样品,与GB 5009.2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相比,提取与净化时间大幅缩短,检测效率提升10倍,可实现动物源性食品中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食品 通过式固相萃取 快速净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N-亚硝胺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动物源食品中药物残留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大玮 毕玉琦 +2 位作者 王骏 刘睿 胡明燕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102,共8页
为了能够对于动物源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测。以硝基咪唑类药物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其在不同动物源食品进行检测,利用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附加干... 为了能够对于动物源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快速检测,本文提出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测。以硝基咪唑类药物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其在不同动物源食品进行检测,利用固相萃取小柱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附加干扰峰对于样品检测的干扰。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硝基咪唑类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在添加水平为0.25μg/kg、0.50μg/kg和2.5μg/kg三个量级时,其回收率范围和偏差分别为70.4%~112.9%,RSD≤14.5%;75.3%~108.8%,RSD≤9.4%;84.3%~104.8%,RSD≤5.4%,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动物源食品 药物残留 硝基咪唑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