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实践中来,到作品中去——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婧 《流行色》 2020年第6期115-116,共2页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其根本就在于育人,而教书只是实现育人的一种形式。而要实现育人,就需要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来开展教学。文中,结合小学美术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希望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德育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炯峰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4期88-89,共2页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是其习惯和性格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吸收知识最快。但当前教师还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将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到小学数...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是其习惯和性格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吸收知识最快。但当前教师还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将数学建模思想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建模 小学数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圆”的世界——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课堂分析
3
作者 张玉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0年第4期57-57,共1页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有关的圆的知识,还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原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数学"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有关的圆的知识,还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原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能感受到数学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气息。本文对小学数学"圆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并就其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的世界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 课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
作者 许蕾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4期145-146,共2页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学会结合多种授课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帮助其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提...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学会结合多种授课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帮助其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提高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自主思考和解决,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5
作者 赵新香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第14期149-150,共2页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创新和改革,这对教学也产生了冲击,出现了许多创新教学成果。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课程的适用性、多样性,让...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创新和改革,这对教学也产生了冲击,出现了许多创新教学成果。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贯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课程的适用性、多样性,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课程的趣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校园欺凌及应对策略
6
作者 李国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33期57-59,共3页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众多学生在遭受/实施/围观校园欺凌后产生了应激反应,不但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本文探讨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干预...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众多学生在遭受/实施/围观校园欺凌后产生了应激反应,不但严重危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还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伤害。本文探讨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特性及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洪运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68-69,共2页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全面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知力度,使其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更加冷静、理性地看待问题,突出...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全面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知力度,使其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更加冷静、理性地看待问题,突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学理念 语文学科 教学价值 育人功能 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 正确的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课文,找好随文练笔的入手点
8
作者 王秀芹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6期112-113,共2页
课文是主要的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生认识汉字, 一定要让词语进入到学生内心世界里面去,语文世界里不只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它还存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再次对教材进行开发,完全发挥出课本"例子"的作... 课文是主要的课程教学资源. 教学生认识汉字, 一定要让词语进入到学生内心世界里面去,语文世界里不只是简单的语言符号,它还存在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再次对教材进行开发,完全发挥出课本"例子"的作用,善于发现文本的资源信息, 在适合的时机进行练笔.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展开练笔训练,通过采用随文练笔的方式,促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做到随文练笔,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准随文练笔的入手点,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以及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文练笔 读写结合 入手点 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世界 课程教学资源 课文 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诗画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及实践
9
作者 逢锦辉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4期54-55,共2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小学。一方面,学生要背诵古诗;另一方面,学生还要理解古诗的内容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认为其太过抽象,不好理解。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积极地研究古诗...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古诗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在小学。一方面,学生要背诵古诗;另一方面,学生还要理解古诗的内容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认为其太过抽象,不好理解。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积极地研究古诗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经过总结和提炼,教师们发现采用诗画一体化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变目前古诗教学的困境,全面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语文教学实践 诗画一体 提升教学 语文教师 方法和技巧 化教学 实际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智趣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荆春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136-137,共2页
就当下,教育理论也好,还是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都认同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有课堂,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当在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就当下,教育理论也好,还是我们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都认同这样一个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生活处处有课堂,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当在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课堂教学中要重点抓智育的同时,也要体现出教学的趣味性。构建出智趣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明显提升,最终提升小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即教育 语文水平 先进教育理念 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泽生命,德育为宗——科学教学中德育的力量
11
作者 于全玲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1年第22期46-47,共2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些古语充分强调德育的力量,在求知求真的科学教学活动中,让真善美的种子在科学教育中生根发芽,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科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些古语充分强调德育的力量,在求知求真的科学教学活动中,让真善美的种子在科学教育中生根发芽,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科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德育 策略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级"嫌弃儿童"的转化策略
12
作者 李爱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23期65-66,共2页
关注和转变班级"嫌弃儿童",既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教育平等原则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用爱、信任、耐心陪伴他们走出困境,培养"嫌弃儿童"的健康心理,扬起他们心海的风帆.本文就如何... 关注和转变班级"嫌弃儿童",既是以人为本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教育平等原则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者应采取有效措施,用爱、信任、耐心陪伴他们走出困境,培养"嫌弃儿童"的健康心理,扬起他们心海的风帆.本文就如何转化班级"嫌弃儿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班主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嫌弃儿童" 情感教育 家校合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