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海洋牧场,点燃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以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兴 《中国水产》 2020年第3期33-36,共4页
本文论述了在青岛实施"三中心一基地"发展前提下,充分利用近海海洋海域结合渔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海洋牧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集一二三产于一体的新型海洋牧场。文章以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为例,说明建设海洋牧场,将... 本文论述了在青岛实施"三中心一基地"发展前提下,充分利用近海海洋海域结合渔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发展海洋牧场,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集一二三产于一体的新型海洋牧场。文章以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为例,说明建设海洋牧场,将拉长渔业产业链,带动沿海休闲渔业及二三产业发展,激发多产业融合,起到"1+1>2"的放大效应。这将把青岛市发展成具有蓝色海洋特点的国际旅游性城市,并带动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休闲渔业 多产业融合 海丰 放大效应 蓝色海洋 新技术发展 渔业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积物eDNA评估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方法初探
2
作者 张凡瑶 张再美 +9 位作者 陈萌琦 韦东升 徐严欢 姚冰 孙振宁 李慧 杨艳艳 周兴 李凡 陈翠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0,共8页
本文旨在通过沉积物eDNA(environmental DNA)的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评估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方法。采用柱状采泥器对莱州湾同一地点(37°30″E、119°20″N)不同深度(0~24 cm,7个深度)进行样品采集,提取不同深度地层沉积物中的eDNA... 本文旨在通过沉积物eDNA(environmental DNA)的分析,建立一种快速评估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方法。采用柱状采泥器对莱州湾同一地点(37°30″E、119°20″N)不同深度(0~24 cm,7个深度)进行样品采集,提取不同深度地层沉积物中的eDNA,并以此为模板,运用三疣梭子蟹COI基因通用型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扩增,评估莱州湾近年来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变化。结果显示:7个样品的eDNA中均能扩增出700 bp长度的DNA产物,表明在不同深度沉积物所代表的年份均有三疣梭子蟹的存在;通过Clustal X与MEGA 7.0软件比对各序列碱基之间的差异性,发现不同柱深沉积物中的COI基因共出现11个变化位点,包括8个转换位点、2个颠换位点和1个插入位点;qPCR结果显示,8~9 cm处的三疣梭子蟹COI基因拷贝数要大于其他深度地层沉积物,说明此柱深代表的年份中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高于其他年份。利用沉积物eDNA评估莱州湾海域内的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方法,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检测不同年份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 三疣梭子蟹 COI基因 qPCR 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