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5椎弓根分型及螺钉固定的相关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丙磊 赵东升 +3 位作者 余枫 殷军 王宁 秦放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研究腰5(L5)椎弓根的解剖特点,探讨更适合于中国人的L5椎弓根螺钉个性化置钉方法。方法:收集46个中国成人L5脊椎干燥完整标本,观察其椎弓根形态,测量与椎弓根螺钉置钉有关的椎弓根解剖参数,即在椎弓根峡部垂直于椎弓根轴切断椎弓根... 目的:研究腰5(L5)椎弓根的解剖特点,探讨更适合于中国人的L5椎弓根螺钉个性化置钉方法。方法:收集46个中国成人L5脊椎干燥完整标本,观察其椎弓根形态,测量与椎弓根螺钉置钉有关的椎弓根解剖参数,即在椎弓根峡部垂直于椎弓根轴切断椎弓根,在其横断面上测量椎弓根的高度、宽度与椎弓根最长径、最短径及椎弓根冠状面倾斜角;测量进钉点与人字嵴及峡部嵴在内外方向的距离;在经椎弓根轴线的L5横切面上测量置钉的理想外偏角度及范围。结果:L5椎弓根有2种形态,一种横突融合于椎弓根与椎弓连接处,谓之L型,共36个脊椎72个椎弓根;另一种是S型,共10个脊椎20个椎弓根,其横突于椎体侧后方与椎体及椎弓根融合。L型和S型椎弓根峡部横断面宽度、高度与椎弓根最长径、最短径及椎弓根冠状面倾斜角分别为18.22mm和22.45mm、14.24mm和14.46mm、20.62mm和23.74mm、11.87mm和12.83mm、35.9°和32.3°。在内外方向上进钉点到人字嵴、峡部嵴的距离L型分别为3.36mm和5.94mm,S型分别为4.66mm和7.54mm。理想的置钉外偏角L型为25.4°,S型为27.9°。除椎弓根高度外,其他各项参数两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L5椎弓根可分为两种类型,S型椎弓根比L型更宽,最佳进钉点到人字嵴及峡部嵴的距离更靠外,横切面上的置钉外偏角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腰椎 解剖 椎弓根螺钉 分类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丙磊 张强 +4 位作者 余枫 纪伟 丛伟 韩磊祥 樊彩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测量枢椎椎板和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枢椎后路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0例干燥枢椎标本与椎板螺钉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指标包括椎板上、中、下部分的厚度,椎板高度,椎弓根高度,椎弓根上、中... 目的:测量枢椎椎板和椎弓根的解剖学参数,探讨枢椎后路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0例干燥枢椎标本与椎板螺钉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指标包括椎板上、中、下部分的厚度,椎板高度,椎弓根高度,椎弓根上、中部宽度,进钉点至椎动脉孔内侧壁及侧块中点的距离,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结果:椎板上部厚度平均为4.34mm;中部厚度平均为6.16mm,16%小于5mm;下部厚度平均为6.15mm,18%小于5mm;椎板高度平均为12.30mm;椎弓根高度平均为8.25mm;椎弓根上部宽平均为7.39mm,16%小于5mm;中部宽平均为5.28mm,22%小于5mm;进钉点至椎动脉孔内侧壁及侧块中点的距离分别平均为32.52mm和28.23mm;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平均为43°。结论:枢椎后路椎板螺钉固定在国人是可行的,适用于88%的患者。与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椎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小,但其力学性能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颈椎 固定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耿立杰 江涛 +1 位作者 张哓立 孙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0月,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80岁以上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3例,其中男14例,女59例,平均年龄86.5岁,根据Evans分型:I型3例,II型31例,II...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10月,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手术方法治疗80岁以上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3例,其中男14例,女59例,平均年龄86.5岁,根据Evans分型:I型3例,II型31例,III型34例,VI型5例。术后定期随访,术后髋关节按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记录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整体满意度。结果 61例获得10~36个月随访,平均18月。其中18例术后1年内恢复术前行走功能水平;31例不能独立行走,需要扶拐下地行走;8例不能下地,只能在床上活动,髋关节不痛;4例髋关节疼痛,患侧膝关节屈曲畸形。术后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18例,良31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80.1%。结论对于高龄粗隆间骨折病人应用微创手术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微创 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