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上腺腺瘤样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
作者 张采欣 韩增磊 +1 位作者 高涵 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7-939,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病理形态特征与发生于生殖系... 目的探讨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上腺腺瘤样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形态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肾上腺腺瘤样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病理形态特征与发生于生殖系统的典型腺瘤样瘤相似,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呈腺样、管网状、小梁状、乳头状等排列,可见印戒样细胞;免疫表型:CK、vimentin、CK5/6和MC均呈阳性,CD34、CEA和FⅧRAg因子均阴性。结论肾上腺腺瘤样瘤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方面易与腺癌混淆,结合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可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腺瘤样瘤 免疫组织化学 快速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恶性横纹肌样瘤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亚青 杨守京 +2 位作者 秦娟 王映梅 赵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纵隔肿瘤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春莉 王淑兰 +2 位作者 张亚青 赵斌 杜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244-1247,共4页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扭曲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化:梭形、上皮样平滑肌细胞HMB45... 目的: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扭曲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构成。免疫组化:梭形、上皮样平滑肌细胞HMB45、ACTIN、Desmin均阳性,血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成熟的脂肪细胞S-100阳性。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间叶组织肿瘤,由于其组织形态变化范围大,易造成误诊,上皮样平滑肌细胞HMB45表达呈阳性在诊断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免疫组化 HMB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DNA倍体分析及其TIMP-2和E-cadherin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景芳 张原平 +3 位作者 郝风云 张采欣 李玉军 纪祥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53-1358,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DNA倍体及其TI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探索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TIMP-2在99例胃癌,16例癌周正常黏膜,16例胃癌远处转移和25例胃癌转移阳性的淋巴结中表达情况;选... 目的:研究胃癌中DNA倍体及其TIMP-2和E-cadherin的表达,探索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TIMP-2在99例胃癌,16例癌周正常黏膜,16例胃癌远处转移和25例胃癌转移阳性的淋巴结中表达情况;选取其中47例胃癌,6例癌周正常黏膜及4例胃癌远处转移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及S期分数。结果:TIMP-2表达与Borrmann’s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E-cadherin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Lauren’s分型、Borrmann’s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DNA异倍体率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期分数(SPF)与肿瘤大小、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且在癌与癌周非癌黏膜之间E-cadherin表达、DNA异倍体率和S期分数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IMP-2与E-cadherin之间无相关性;E-cadherin表达与DNA倍体及S期分数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TIMP-2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及DNA异倍体和高S期分数也相应逐渐增加,提示它们在胃癌演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作为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标志物。而且,这几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更加速了肿瘤演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钙粘着糖蛋白类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癌中HER-2/neu 被引量:1
5
作者 姜长青 于建宪 +2 位作者 黄维清 常宏 杨彦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4-514,共1页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HER-2 显色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巨大恶性分叶状肿瘤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亚青 晏伟 惠延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8-63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恶性分叶状肿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重度异型增生的乳头状唾液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源源 周磊 孔庆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伴重度异型增生的乳头状唾液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发现磨牙后区肿物3年。镜下肿物呈双... 目的探讨伴重度异型增生的乳头状唾液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S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P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61岁,发现磨牙后区肿物3年。镜下肿物呈双相生长模式,表面复层鳞状上皮呈乳头状增生,下方为大小不等的腺腔样结构,肌上皮完整,腔内可见乳头状突起,鳞状上皮与腺上皮相互延续。高倍镜下部分区域细胞核增大,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腺上皮CK7强阳性,鳞状上皮CK5/6、p63阳性,腺腔周围肌上皮p63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为5%。分子检测示肿瘤存在BRAF V600E突变。结论口腔SP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其形态与皮肤乳头状汗腺囊腺瘤相似,预后良好。伴重度异型增生者需明确肌上皮的存在,并与浸润性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乳头状唾液腺瘤 异型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