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张铭 王文娟 +4 位作者 郝问 陈吉彬 夏伟 邵一兵 王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风险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均表明,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起始、演变过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本...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风险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均表明,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起始、演变过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将从OSA与ACS的临床研究现状、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趋势与方向的展望等维度展开综述,以期深入挖掘并阐述这两者之间的复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多囊性脑软化磁共振诊断
2
作者 张霞 安丰新 +2 位作者 李璐燕 郭俊红 孙盼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分析多囊性脑软化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22例多囊性脑软化患儿(年龄7 d至17个月)纳入回顾性分析,全部完成颅脑MRI检查(SIEMENS ESSENZA 1.5 T MR机),6例超过2次检查,分析其MRI特征和规律。结果:全脑型15例,半脑型3例... 目的:分析多囊性脑软化的MRI表现,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22例多囊性脑软化患儿(年龄7 d至17个月)纳入回顾性分析,全部完成颅脑MRI检查(SIEMENS ESSENZA 1.5 T MR机),6例超过2次检查,分析其MRI特征和规律。结果:全脑型15例,半脑型3例,局部型4例。MRI见皮质及皮质下区脑软化,脑回结构可见,其中5例合并基底节区或背侧丘脑软化灶。所有病例脑白质容量减少,脑室扩张,胼胝体变薄。6例随访病例,初次检查急性脑水肿期4例、脑细胞坏死期2例,复查都处于脑软化形成期,即形成多囊性脑软化。4例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在出生后1周左右见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DWI信号增高(4例)、短T1信号(3例)域,复查形成更明显脑软化。结论:多囊性脑软化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皮质和皮质下区结构损伤,可提示诊断。HIE患者早期DWI高信号和短T1信号提示可能发展成更明显的脑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性脑软化 核磁共振 缺氧缺血性脑病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及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黎飞 杨庆立 +1 位作者 张衍慧 沐海玲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治疗 疗效 臭氧髓核消融术 前瞻性随机研究 微创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患关系紧张成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伟 梁立波 +6 位作者 陶思怡 宋韦剑 薛羽芯 孙明雷 赵娟 王晨 邹丹丹 《中国医院》 2020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前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威胁医疗卫生行业和就医环境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作者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子系统出发,全面探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其中宏观系统下经济子系统财政补偿不足、法律子系统对某些医疗纠... 目前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威胁医疗卫生行业和就医环境稳定发展的社会问题。作者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各子系统出发,全面探讨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其中宏观系统下经济子系统财政补偿不足、法律子系统对某些医疗纠纷事件缺乏明确指导意见等;中观系统下舆情传播子系统的舆论导向,医疗机构运行管理机制子系统存在漏洞等原因;微观系统下医患之间沟通不顺畅和医生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构建和谐诊疗环境和医患关系,需要分析对医患关系造成影响的宏观、中观、微观子系统因素,以进一步促进各系统、因素间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疗秩序 社会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von Hippel-Lindau病患者发生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样肿瘤与散发性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无关 被引量:1
5
作者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97-1197,共1页
虽然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缺少3p染色体和VHL基因异常,但其组织形态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有重叠。vonHippel—Lindau(VHL)患者(VHL基因突变)发生CCPRCC的病例罕见报道,其意义尚未明了。作者分析12例伴VHL病患者14个CCP... 虽然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CCPRCC)缺少3p染色体和VHL基因异常,但其组织形态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有重叠。vonHippel—Lindau(VHL)患者(VHL基因突变)发生CCPRCC的病例罕见报道,其意义尚未明了。作者分析12例伴VHL病患者14个CCPRCC样肿瘤和13个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 患者 肿瘤 VHL基因突变 散发性 分子学特征 基因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医患关系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伟 梁立波 +6 位作者 陶思怡 宋韦剑 薛羽芯 孙明雷 赵娟 王晨 邹丹丹 《中国医院》 2020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医患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发展趋势,为医患关系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 Space软件,以"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为主题词,对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8-2018年关于医患关系... 目的:全面了解医患关系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发展趋势,为医患关系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使用Cite Space软件,以"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为主题词,对webof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08-2018年关于医患关系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1738篇,医患关系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在医患关系领域研究呈领先地位;高频关键词为"healthcare"和"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等;突变词为"oncology""behavior"和"women"等。结论:医患关系领域近10年的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医患沟通、健康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等领域,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肿瘤、女性乳腺癌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医患关系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能够为医患关系未来的实践与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应激及代谢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46
7
作者 栾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应激及代谢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组)29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应激及代谢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骨瓣开颅术组)29例和观察组(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组)29例,然后将两组术前及术后1、3、5d的脑代谢、蛋白代谢及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脑代谢、蛋白代谢及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3d及5d观察组的脑代谢、蛋白代谢及炎性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应激及代谢状态不良波动小于常规骨瓣开颅术,因此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更为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围术期 炎性应激 代谢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8
8
作者 郭永祥 孙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667-669,共3页
目的:探讨3种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脑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60例,按照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额颞部单侧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 目的:探讨3种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脑外科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60例,按照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为额颞部单侧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组(A组,23例)、额颞部双侧清除联合单侧或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组(B组,17例)、先行受伤部位硬膜外除术再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组(C组,20例),CT扫描复查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程度变化。结果:术前3组GC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3组GCS评分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3、7dA组与B组、C组与B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随着时间延长GCS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所有患者经过CT扫描检查对侧血肿厚度、中线位移程度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T复查检查这两指标在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血肿厚度与中线位移程度在3组中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二次开颅手术较常见,不同手术方式均可以改善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程度,并且在先处理硬膜外血肿可以可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 对侧血肿 中线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亮 方立铭 +1 位作者 牛涛 杨孝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术进行LDH治疗;视觉疼痛模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行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对照组行椎板开窗术进行LDH治疗;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进行术前及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估,抽取术前及术后3、6、12、24、48h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时间延长VA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CRP、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s-CRP、IL-6水平各时间点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LDH具有创伤小、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TESSYS技术 HS-CRP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颈椎前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亮 江美林 杨孝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与颈后路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 目的:对比分析颈前路与颈后路两种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的前路组37例,行颈后路椎管成形术(LP)的后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术前JOA评分、随访时间、受累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手术时间长于后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后路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脊髓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前路组功能改善更明显(P<0.05)。前路组术后颈椎生理曲度明显增加,而后路组术后生理曲度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颈前路与颈后路手术治疗MCSM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明显改善,前路手术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建议对MCSM患者应综合考虑其临床特征及不同手术方法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术式,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方式 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外腔积气的处理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世喜 赵松美 +3 位作者 刘华 毛华 张思明 王峰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2-723,共2页
硬脊膜外腔积气是硬膜外麻醉后罕见并发症,多与麻醉穿刺操作失当、向硬膜外腔注入过多气体有关,可引发严重神经症状甚至截瘫。现将3例硬脊膜外腔积气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关键词 硬脊膜外腔 积气 硬膜外腔注入 罕见并发症 穿刺操作 神经症状 麻醉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世喜 刘华 +1 位作者 杨峰云 张思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6-286,共1页
患者,男,20岁,体重85k,诊断为右甲状腺肿,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过敏,术前一天静滴“氨曲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经吸氧补液、应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后生... 患者,男,20岁,体重85k,诊断为右甲状腺肿,拟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过敏,术前一天静滴“氨曲南”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经吸氧补液、应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等抗过敏治疗后生命体征平稳。否认哮喘史及食物过敏史,麻醉相关体检:体胖,张口度3横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丙泊酚 右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气管插管全麻 抗过敏治疗 甲状腺肿 庆大霉素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希风 饶小胖 万春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30-153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依帕司他治疗,观察尿微量白蛋白(UMb)/尿肌酐(OCr)变化趋势。方法:收集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2015年内分泌科住院的早期DN患者120例,年龄在20-75岁,治疗前后均...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依帕司他治疗,观察尿微量白蛋白(UMb)/尿肌酐(OCr)变化趋势。方法:收集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2015年内分泌科住院的早期DN患者120例,年龄在20-75岁,治疗前后均留取清晨尿样测定UAI和UCr,根据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和5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联合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治疗,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治疗前后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舒张压(SBP)、收缩压(SBP)、血清尿酸(SUA)、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腰围(wC)和体重指数(BMI)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组治疗后UA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ACR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如治疗组下降明显。结论:依帕司他长期治疗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延缓肾功能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依帕司他 早期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