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脏球旁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
作者 岳振营 张波 +7 位作者 郭晓红 苗杰 丁彬 王慧 孙晓辉 孙雪梅 李文雪 董艳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J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JGCT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 目的探讨肾脏球旁细胞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JG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JGCT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电镜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中4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32~53岁,2例发生于左侧肾脏,4例发生于右侧肾脏;患者均有持续性、顽固性高血压病史,影像学示肾脏占位。眼观:肿瘤边界清楚,切面呈黄褐色,有完整的纤维性包膜。镜检:瘤细胞呈实性片状分布,中间可见残存肾小管。部分形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间质中血管丰富,血管壁厚、玻璃样变性。同时可见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之间界限较清,有颗粒状嗜酸性胞质。部分细胞核周有空晕,细胞核圆形,部分可见核仁,核分裂少见。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4、vimentin和Renin,部分弱表达SMA;Bowie、PAS和甲苯胺蓝染色均阳性,电镜示瘤细胞内见成簇或散在的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结构,有的呈菱形或扁菱形结晶样。结论JGCT临床较罕见,患者多伴高血压病史,属于具有特殊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需结合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大部分病例表现为良性生物学行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球旁细胞瘤 PAS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SDF-1与CXCR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淑芳 展晓红 +3 位作者 时丽芳 寇天雷 秦晓静 何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XCR4蛋白和mRNA在大肠腺癌、大肠管状腺瘤、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和R...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XCR4蛋白和mRNA在大肠腺癌、大肠管状腺瘤、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和RT-PCR法检测上述3组中SDF-1和CXCR4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1)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SDF-1、CX-CR4的蛋白在非肿瘤性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量呈明显递增,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检测SDF-1和CXCR4的mRNA在大肠腺癌组中的表达高于非肿瘤性大肠黏膜组(P<0.01);(3)大肠腺癌组SDF-1、CXCR4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0.01);(4)大肠腺癌组织中SDF-1和CXCR4二者间的蛋白、mRNA表达均呈正相关(r=0.436,P<0.01;r=0.949,P<0.01)。结论 SDF-1和CXCR4在大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SDF-1 CXCR4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和CXCR4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淑芳 时丽芳 +2 位作者 展晓红 秦晓静 何滔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和CXCR4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腺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2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NF-κB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均高... 目的:探讨NF-κB和CXCR4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大肠腺癌、23例大肠管状腺瘤、2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NF-κB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肠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均高于大肠管状腺瘤组和正常大肠黏膜组,大肠管状腺瘤组中NF-κB和CXCR4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且大肠腺癌组、大肠管状腺瘤组、正常大肠黏膜组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肠腺癌组中NF-κB和CXCR4的阳性表达均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大肠腺癌组织中NF-κB和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07)。结论:NF-κB和CXCR4的高表达与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CXCR4 大肠腺癌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恶性黑色素瘤伴软骨肉瘤分化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欣怡 丁彬 +3 位作者 姜慧峰 徐静 刘丽丽 耿少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26,共2页
患者男性,67岁,2年前右足大脚趾肿痛,甲下发黑,于外院行右足大脚趾拔甲,反复换药处理,切口不愈合,遂行右足大脚趾活检,病理考虑恶性黑色素瘤,建议切除肿物。患者自服中药,后肿物逐渐长大,7个月前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右足大脚趾见一... 患者男性,67岁,2年前右足大脚趾肿痛,甲下发黑,于外院行右足大脚趾拔甲,反复换药处理,切口不愈合,遂行右足大脚趾活检,病理考虑恶性黑色素瘤,建议切除肿物。患者自服中药,后肿物逐渐长大,7个月前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右足大脚趾见一肿物,大小6 cm×6 cm×4 cm,腹股沟扪及肿大淋巴结,遂行整个大脚趾及肿大淋巴结切除。PET-CT:右足大脚趾高代谢占位,侵犯趾骨组织,符合恶性黑色素瘤伴下肢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软骨肉瘤分化 甲下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